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这种推断正确,那韩孔雀的这次出海,其收获就要增加不少了。
其实不止是他,陈嘉义之所以没有过来打秋风,就是因为他也有了足够的收获。
当时由于时间紧迫,韩孔雀并没有仔细清理那艘沉船,所以很多碎瓷片堆积的地方,韩孔雀并没有动,他只是清理了一些保持完整地船舱。
这就让一批幸存下来的瓷盘留在了船上,现在那艘船就算没有被打捞出水,但船上的东西,现在肯定已经面世。
江林之所以知道韩孔雀手里有一批瓷器,初期根本不是从银行那里获得的消息,而是陈嘉义透漏出来的。
他从陈嘉义那暧昧的话语当中,听出来了他的得意,有了怀疑之后,后来他又通过关系,在证实韩孔雀在银行里保存了一批瓷器,他才找上门来。
原来韩孔雀的那点收获,江林是没有看在眼中的,毕竟只是一些银子,这对他们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后来他打听到的事情,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实在没有想到,韩孔雀第一次寻宝,居然就有那么大的收获。
看着手里的东西,就算江林,也开始傻乐起来。
他不是没有见过好东西,但是他从来没有一次性见过这么多好东西。
第一百九十六章洪宪瓷
江林抢到手的是一整套居仁堂款的瓷器,旁边朱飞雨挑出来的,却是洪宪款的,由于江林和龙鳞都没有跟他抢,所以他也凑了一套。
洪宪是袁世凯的年号,时间很短,“洪宪瓷”便是其中的代表品类。
所谓的“洪宪瓷”主要是民国初年,郭葆昌为袁世凯称帝专门烧制的一批瓷器;题款多“居仁堂”、“静远堂”;洪宪年制(或洪宪御制)、“怀仁堂”等;现在知道的存世量仅有六千余件。
洪宪瓷器是民国时期烧制的日常用瓷,粉彩居多,珐琅彩较少,鉴于瓷器自身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所以这种能够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瓷器都会受到追捧。
虽然洪宪瓷从民国初年到解放前都有烧制,但这种瓷器瓷细胎美,目前完整成对的器物价格并不低。
很明显,韩孔雀捞上来的这批洪宪瓷,应该属于袁世凯时期烧制的,这批瓷器工艺水准,完全达到清朝官窑的工艺水平。
由于烧制时间短、存世量较为稀少;拍卖会上更是难得一见;目前市场价为几万至几十万元不等;算是拍卖市场的常青树。
在韩孔雀这里,江林他们也不用担心弄到假货,所以他们只要看款识拿东西就好。
不管是明代的款识,还是洪宪的款识,只要是有字的盘子碟子或者是小碗,他们全都挑了出来。
最后江林很幸运的凑成一套居仁堂款的粉彩瓷,里面有碗、碟、盘子,这些都算是其中的精品。
每一件的胎质精白如雪,彩质纯净,碗壁内外采用了“过墙”技法,绘有粉彩花卉。
像江林挑选的那一套,绘制的是梅雀图,红梅、白梅与绿叶相映,极富立体感。
虽然这是一批海捞瓷。但这套粉彩瓷保存的很好,目前仍精致如新,并未有海水腐蚀过的痕迹。
此外,每件器物的圈足内。红色“居仁堂”印章十分醒目,这样一套三十件瓷器,在外面绝对少见。
江林挑选的这一套三十件瓷器,包括十件盘子,十只小碗。和十只小蝶,如果在配上一套茶具,就是一套完整的酒宴用具。
看着忙的满头大汗的龙鳞,再看看得意洋洋的朱飞雨,江林嘿嘿的笑了。
“你笑什么?”朱飞雨刚才没有抢过江林,所以那套居仁堂款的瓷器,被江林凑成了一整套。
毕竟江林要比朱飞雨专业点,所以他抢到的居仁堂款的瓷盘比较多,最后眼看没法成套,朱飞雨才捡了江林不要的“洪宪御制”款的一套。
不过看到在那边还在翻找的龙鳞。朱飞雨的心里也有点平衡了。
江林最是得意:“你知道吗?洪宪御制款的瓷器在外面根本没人要。”
“没人要?这么漂亮的瓷器为什么没人要?”朱飞雨道。
“款识是洪宪年制的瓷器,多是袁世凯时期的民窑产品,袁世凯时期的官窑真品,多是居仁堂制的款识。
关于洪宪年制这个款,现在很多专家虽然认为是有精品,但是仿品也是同时期的,所以鉴别工作较为困难,在市场上,谁遇到了都要头疼,所以为了避免麻烦。一般都是乏人问津的。”江林嘿嘿笑着道。
江林刚说完,就看到韩孔雀和朱飞雨看他的眼神有异。
朱飞雨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江林:“刚才你那么不待见我这套瓷器,就是因为这个?”
“那是当然,你那套在市场上假货太多。就像现在的青铜器一样,足可以乱真,所以。。。。。。”江林正说着,声音戈然而止。
“怎么不说了?市场上为什么假货多?因为这个款式的精品瓷器更少,所以。。。。。。”朱飞雨有点不可思议的看着江林。
江林神情呆滞了很短的时间,接着他脸色一正:“看在你是个外行的份上。我照顾你一下,你这套给我吧!我这套换给你,你这样的外行还是玩这个比较好,这样比较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
“你把我当傻子呢?我虽然是外行,但我也知道,越少的东西越珍贵,再说,在小韩这里能有假货吗?我看你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朱飞雨冷笑着道。
江林的脸立即拉长了,他是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
他在看到两种款式的瓷器之后,潜意识里就害怕那些洪宪御制款的瓷器是假货,而且在他的认知当中,这样的瓷器一般卖不上价,而且假货居多。
但他没有想到,如果是真正洪宪款瓷器,那价值又是两说,毕竟这种款识要比居仁堂款的瓷器更少。
“你真是傻人有傻福,便宜你了。”江林恨恨的道。
“哈哈,终于凑成一套了,你们来看看我这一套怎么样?”正当江林和朱飞雨眉目传情的时刻,龙鳞他也凑长了一套。
“这是珐琅彩?”江林惊异的道。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不过我这套比你们两个的都要漂亮。”龙鳞得意的哈哈大笑。
韩孔雀无语的看着龙鳞,这龙鳞也是外行,但外行看热闹在这里却正好。
珐琅彩要比粉彩还要漂亮,这个不用多高深的鉴定知识,只要不傻,都可以看的出来。
洪宪瓷器以粉彩和珐琅彩居多,而珐琅彩存世更少,他们谁也没想到,龙鳞居然在这里找出来了一套,而且都是富贵牡丹图的一套碗盘碟。
韩孔雀只是随意一眼,就能看出,这些珐琅彩件件造型规整、胎釉洁白、彩质纯净、绘画精美;确实要比粉彩还要漂亮。
“你们三个挑出来了三套不同的瓷器,就不打算说点什么?”韩孔雀都有点嫉妒了。
他拿出来的瓷器虽然不多,但也有上千件,一千多件瓷器当中,他们才挑选出来的三套,也许剩下的还能凑出几套,但几率已经不大。
江林嘿嘿笑着道:“你银行里不是还有一些吗?那些肯定要比这里的好,只是这么三套瓷器,在你小韩眼里还是个事吗?”
“就是,韩哥你有本事找到这么多。就还有本事找到更多,我看好你。”龙鳞道。
朱飞雨道:“要不我这套给你留下,你就把剩下的这些杂货处理给我好了。”
很明显,朱飞雨更加贪心。他虽然对古玩不在行,但他可是聪明人,剩下的那些,怎么也比他们手里的这套瓷器要珍贵。
韩孔雀直接无语,他存在银行里的瓷器。大多数是花瓶等可能价值高的瓷器,只有少数盘子等东西。
最重要的是,由于东西太多,他根本就没有去鉴定,所以东西好坏他也不知道,他只不过是想找个理由,把手里藏起来的东西,光明正大的拿出来。
当然这些理由他是不能说出来的,其实他故意为难一下江林他们,也不过是让他们知道。他还是很在乎这些瓷器的。
要知道,海捞瓷一般都是不值钱的,其主要一个原因就是数量太多。
所以,国外的那些打捞公司,在打捞沉船时,会销毁打捞普通瓷器,只留下数量稀少的精品瓷器。
这样既节省打捞成本,又可以提套瓷器价格。
“好了,好了,我也没说什么。你们喜欢就拿走吧!不过我希望你们不要到处宣传,要不然我就是有再多的东西,也不够分的。”韩孔雀道。
韩孔雀这么一说,江林他们三个立即高兴了。正当他们三个想要抱着自己挑选的瓷器离开时,江林再次停下了脚步。
“我还忘了件事,我这次来可不是为了这么点瓷器,小韩,你这些普通的生活瓷,能不能卖给我一批。我们家老爷子就要过八十大寿,我弄这么一批瓷器回去撑场面。”江林这时才想起他来这里的目的。
他来这里可没想到弄到精品瓷器,因为陈嘉义也没有对他说清楚,只不过是在他提出要弄一套高档瓷器,用来给老爷子贺寿时办宴会。
陈嘉义听了,就说了几句大日丸号沉船的事情。
说他们在上面找到了一批瓷盘,不过完整的瓷器比较少。
最后陈嘉义说韩孔雀手里可能有一批,所以江林就来找韩孔雀了。
据江林了解,韩孔雀存在银行里的那批瓷器,盘子最多,由于数量多,所以也没有包装的太好,所以有银行人员看到了,这样也就流传了出来。
江林通过一些手段知道,那只是一些普通的民国生活瓷,也就是外销瓷,不算是多好的东西,但这样的瓷器拿来办宴会也足够了。
至于韩孔雀存在银行里的那部分花瓶、梅瓶、方瓶等瓷器,被他精心收藏,一件件全都放在了盒子里,所以没有人知道他还存了一批花瓶在银行,要不然,江林又要眼馋了。
“你们家老爷子要过大寿,我能说不给你吗?你要多少,我整理一下,给你凑成套。”反正放在储藏室里的盘子碟子就有不少,这些应该足够江林使用了。
“你这些全部处理给我就够了。”江林有点不好意思的道。
韩孔雀瞪着江林道:“这可是一千多件。”
江林道:“你这些才多少?盘、碗、碟,三样才一千多件,如果凑成套,也不过三十来套,只有三十桌的,我们家老爷子这些年,还是不让大操大办,如果像原来那样,这些连十分之一都不够。”
韩孔雀无语,他忘了他家老爷子的身份了,曾经的高层,就算再简单操办,也不是普通人家能够相比的。
“我挑选一下,加上银行里的那些,尽量给你多凑一点。”韩孔雀无奈的道。
江林道:“还挑选什么?我就以三万一件,全都给你收了,这样你肯定不吃亏。”
“做人不能太贪心,你总得给我留一点吧?这里面的仿古瓷我要挑出来,还有你们挑剩下的精品,你们只拿洪宪瓷了,剩下的新彩瓷和仿古瓷也是好东西,至于普通的生活瓷,就送给你了,算是我给你们家老爷子的寿礼。”韩孔雀想了想道。
“韩哥你还真是大方,不过,你这些礼品虽然价格高昂。但江哥的爷爷肯定不喜欢,如果你真想送礼,那就送跟鬼见愁给他家老爷子吧!看到那东西,他肯定乐得见眉不见眼。”龙鳞道。
“怎么?你们家老爷子喜欢真金白银?”韩孔雀诧异的道。
江林道:“我们家老爷子喜欢有用的东西。在他的眼里古玩不能当吃,不能当水喝,是最无用的东西。”
韩孔雀道:“你们家老爷子那一代,正好是国家经济开始发展的时刻,那个时候。到处需要用钱,我记得那时投资一千零二十四亿的南水北调工程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