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是在外面街上,也许早就被城管弄走了,但是在这里,却不知道堆积了多少年,这就是老胡同的弊端。
钻进了一面门板之后,莫邪立即看到了墙壁上的暗门。
当然,也不能说是暗门,这个肯定是谁都看得见的,但是防空洞多年不用,这处入口就被封住了,也不知道那些小子,是怎么找到的。
这边的入口被那些熊孩子挖开了,此时只是用砖头遮掩了一下,莫邪一下就推开了。
一些零碎的砖头,掉入了通道之中,发出沉闷的声响。
拿出头灯待在头上,莫邪钻进了通道。
进入通道,就是一处向下的楼梯,这里莫邪早就扫描清楚了,知道下面是四通八达的通道。
既然那些小子已经进去过了,莫邪也就不怕里面没有氧气。
穿过一条长长的通道,又来到一处地方,这边还有一个暗门,能够通向更下面。
也不知道那些小子在地道之中混了多长时间,反正他们摸的门清,要不然也不可能发现这处隐秘的小门。
兜兜转转,莫邪不停地向下走,直到深入地下四五十米,莫邪才停下脚步。
这条通道是死胡同,里面没有修整,到处是碎石,而那座陵墓就在这条通道的尽头。
很快就找到了那面用金砖垒起来的墓墙,莫邪看着上面的痕迹,皱了皱眉。
这面墓墙被破坏的很严重,到处坑坑洼洼,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一个大洞。
随手一摸,莫邪抹掉不少灰尘,这个时候,一块方方正正的砖块,出现在灯光照射之下。
这块砖要比先前得到的那块大得多,几乎宽了一倍,这应该是最大型号的金砖,从此也可以证明,这些金砖,应该是永乐修建首都的时候烧制的。
果然,金砖上面的铭文显示是永乐八年,那个时候的首都,已经修建完成了吧?所以这些没用到的金砖,才会来到了这里?
不过,想到金砖的成本,这样的事情,应该不容易发生才对,但是,这里就是埋藏了这么多金砖。
看着被破坏的这面墓墙,这条通道也应该是当年挖掘的人防工程,不过,挖掘到这里,遇到了这面墓墙,因为不好挖,或者是其他原因,就停工了,所以一墙之隔的墓室,才没有被人发现。
通过这面残破的墓墙,莫邪发现外面应该还有金刚墙,而金刚墙应该更难破坏。
但是,他们刚刚拆除了金刚墙,却又遇到了金砖墙,这些金砖垒起来的墓墙,严丝合缝,一点缝隙都没有,所以更不容易挖掘。
等到他们好不容易打开了一处缺口,却停工了,所以,那群熊孩子才能在这里捡到一块金砖。
一边拆着墓墙,一边收集金砖,莫邪也大体推断出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如果当年挖掘人防工程的人,也许稍微坚持一下,就会发现一座墓室。
当然,如果那些人真的发现了墓室,此时就没莫邪什么事了,而这里的金砖,也会消失无踪,不是被收藏起来,而是被破坏。
当年万历的骨头,都被人扒出来喂狗了,就不要说这些砖头了,所以说,这座古墓是幸运的,莫邪也是幸运的。
这里剩下的金砖,各种规格的都有,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个头比较大,所以,那些熊孩子才选择了最小的一块金砖。
当然,他们也肯定不是故意带出去的,莫邪反而认为,他们肯定是害怕了,所以才会带着一块砖头防身,要不然,他们也不会随手就扔出来,真的当做了神器在使用。
这些砖头不轻,但对于莫邪来说,却是一点影响都没有,一面墙几百块金砖,很快就被莫邪清理一空。
而这个时候,暴露出来了更多的金砖,从这里向前,上下左右全都是金砖铺就的。
看到这种情况,莫邪直接笑了,这里的金砖,全都是一种两尺见方的大砖。
这样的方砖,在外界根本没有任何流传,因为从故宫初建时起,这种由特殊工艺制成的金砖,一直都是紫禁城的专用品。
在故宫的重要宫殿中都铺设有这样的砖,现在看到的太和殿金砖,是清康熙年间铺设的,至今,它们依然光亮如新。
故宫太和殿内,共铺设金砖4718块金砖,而莫邪在这里地下,发现了多少块?
只是把四面墙壁拆除,就得到了一千多块,加上墓室穹顶和地面,全部加起来足有两千多块,这是半个太和殿的用量啊!
拆除了外面的墓墙,莫邪打量着墓室。
如果不是金砖垒起来的,这座墓室就太过寒颤了,因为它的规格太小,就只有一个主墓坑,其他什么都没有。
“只有棺材?连椁都没有?”虽然没有挖过古墓,但莫邪可没有少研究古墓,所以对于古墓的制式规格,他还是懂点的。
看着黑漆漆的棺材,这就是一副普通的柳木棺材,这在古代十分普通,根本不像是王侯或者的大官使用的。
摸着光滑的棺材,抹掉了上面的尘土之后,这幅棺材居然还光滑如镜。
“古代的大漆,就是好。”看着黝黑透亮的漆面,莫邪感叹道。
这种用大漆一层层刷出来的棺材,放置几百年都不会腐烂,所以,不要以为现代人科技发达,在有些方面,还真是不如古人。
这里空气干燥,加上大漆的防腐,所以这幅棺材保存的十分完好。
使劲搬动了一下,发现棺材还是比较重的,而且盖子扣的很掩饰,一点缝隙都没有。
扫描了几遍,没有发现一处钉子的痕迹,莫邪皱了皱眉,这是怎么盖住的?
仔细研究了一会,莫邪才发现,居然有推拉槽。
莫邪使劲一推上面的棺盖,果然,棺盖顺势向上划去。
露出来缝隙,莫邪一掀,棺盖就被掀到了一边。
“呃?”看着棺材里的东西,莫邪惊讶的张大了嘴,本来还以为会看到棺中枯骨,没想到居然是一些书。
莫邪没有直接动手,而是使用超级生物探测器,扫描了一下里面的书本,这些都是古籍,万一弄碎了就太可惜了。
“??、、、、?、、、、、?这些是诗词?”
看着这些书,莫邪根本没有听说过。
不过,看字迹,应该是同一个人的笔迹,这么说,这些著作是属于同一个人。
不管这个人是谁,能够写出这么多文章、诗词的人,都不应该是无名之辈。
“古今烈女传?这个出名啊!”终于看到了一本比较熟悉的书。
莫邪立即搜索起这本书的资料,具有六百四十年历史的古今烈女传,出自谁手?
很快,莫邪就锁定了一个人,解缙!
因为这本书是他负责考订、编辑而成的,所以最早的古今烈女传,只可能出自他之手。
而通过搜索其他古籍,莫邪也确定了这一点,那些诗词,大多数是解缙的作品。
“解缙啊!”莫邪张大了嘴,他立即扫描下面的书籍,可是,很快他就失望了,里面并没有他希望看到的那套书。
解缙是谁?这位大神明洪武二十一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
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
永乐十三年冬解缙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
棺木之中藏书不少,但唯一没有的,就是跟相关的书籍,为什么提到?
第二百二十五章解缙墓
想到解缙的瞬间,莫邪就想到了解缙主编的!
这部大典,囊括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书籍,从天文地理到经史子集,医药,农商,无所不包!
所以在看到不大的棺材之后,莫邪只能摇头,这么一副普通的棺木,怎么可能装得下?
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
初名,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现在有人怀疑正本在长陵,但这个尚未确定,长陵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里面是否存在还是个未知数。
现在存世的是永乐副本,不过,永乐副本却是惨遭浩劫,大多毁于战火,至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到了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但是,这个文化却是残缺不全的,所以在看到解缙的那么多著作之后,莫邪才会那么惊喜,但是,现在剩下的只有失望。
当然,能够发现解缙的手书,也是一个大收获。
解缙一生之中的所有著作,棺材之中都有收藏,其中还有解缙的手抄本。
解缙是书法大家,他的字迹,还是比较容易鉴定的。
莫邪不了解这个人,但是他是名人,所以,莫邪很轻易的就找到了,这个人在所有资料。
解缙的书法很出名,他擅长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用笔之精妙,出人意表,其草书开晚明狂草先河。
明吴宽称:“永乐时,人多能书,当以学士解公为首,下笔圆滑纯熟。”
何乔远曰:“缙学书得法于危素、周伯琦。其书傲让相缀,神气自倍。”
、、、等,很多都是有历史记载,甚至是被国内博物馆收藏的珍品,所以,莫邪很容易鉴定。
是解缙在广@西、交阯为官期间所作,作品创作于永乐八年,时解缙四十二岁,恰从遥远的边陲入京奏事,之后不久即被陷入狱,五年后惨死。
这一卷书法纵横超逸,奔放洒脱,点划出规入矩,绝无草率牵强处,章法经营尤见匠心,全篇一气呵成,神气自备,显示出解缙驾御长卷游刃有余的不凡功力。
如果说跟博物馆中收藏的那副有什么不同,那么就是莫邪手边这幅,没有清安岐、乾隆、嘉庆、宣统的收藏钤印。
也是这样,现藏于首都故宫博物院的,纵228厘米,横612厘米,跟莫邪发现的这幅一般大小,但是,莫邪发现的这个,肯定跟博物馆中的不同,因为上面清清爽爽,并没有收藏印。
而故宫博物馆中的那部作品,曾经朱之赤、安岐、乾隆御府、顾崧、潘厚、伍俪甫、张珩等鉴藏,上钤诸家鉴藏印记共16方。
字迹相同而没有鉴藏印记,这只能说明,这些书稿字画,从来没有流传出去过。
对比了一下,莫邪发现,藏在这座棺木之中的古籍,居然比外界流传的还要好。
魔都馆藏的,前三行略显拘谨,自第四行起,渐趋流畅奔放,而莫邪这里这本,从开始到末尾,整个书写过程,都是运笔矫健劲拔,锋颖多变,顿挫圆转,挥洒自若。
其用墨浓而干,墨色黝黑如漆,墨韵飞动,更添风采,明显要比流传于世的那本要好。
只是鉴定了这几本字帖,莫邪就确认这是解缙的真迹,但是,鉴定出解缙的字迹之后,莫邪更加失望,当年解缙怎么就没有保留一部永乐大典?
如果他放在这里藏着一部多好?
当然,想想又觉得不太可能,几亿字,如果用毛笔抄写,得抄多长时间?那么多书本,要隐藏在哪里?
所以,莫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