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纠错,说是大家都搞错了,其实是老十提的和离,又有人完善说十福晋在外面有了相好,所以老十才提的和离,还派兵将府里围了起来,怕十福晋携款私逃…
不管事情真相如何,反正如今老十和十福晋闹起了分居,这是不诤的事实,香山、广州的政府官员和家属都一致裁定十福晋是个妒妇加悍妇,至于荡妇则打了个问号。民间的老学究也颤颤巍巍摸着白胡子,摇头叹息世风不古。
蒋先生知晓后,立即赶到较场,将老十找了出来,正色告诉老十得抓紧时间辟谣,不能任由谣言发展,否则对老十和其木格都极为不利。
老十一听,心里也着急起来,说其木格是妒妇倒还罢了,反正有八福晋在前面撑着,其木格还不算最最打眼,可若传其木格在外面有了相好,尽管宫里没人相信,可其木格肯定也免不得受一番责罚,没准还会被召回京去管束。
于是,和蒋先生粗略一合计,两人立即分头行事,老十立即找到前山寨副将韩滔,说自己的小分队经过这些日子的闭关训练,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应该拉出海检验一番。
老十赌气住进前山寨后,他那队的人马确实被老十折腾的人仰马翻,因此老十也勉强能算作是在一心扑在训练上。
韩滔虽然心里不信,但事实摆在那里,老十天不亮就将人闹起来集合更半夜的还在搞着大比武还非得拉着康熙,否则没人敢说老十是与自己福晋闹了别扭,拿士兵出气。
但韩滔却依然提出了质,说是出海训练都有章程,得提前备案,如今贸然出海,若没什么好理由怕是广州将军和兵部那不好交差。
老十转了转眼珠子,拍着脑门道:“爷一时心急,忘了这一碴了,光顾着练兵早些告知韩将军的。
”然后老十就将蒋先生早先提及的前山寨去南洋讨生活的渔民受到了洋人的欺凌,日子过得很是不易等等告诉了韩滔他要带着人马去给他们壮壮声势。
听更是不许,去南洋?大清水师就没去过那么远的,去那里,也不敢让老十带队,万一一个浪头打来,韩滔一家三代都得给老十陪葬。
韩滔拒绝道:“那些刁民不顾朝廷律令意出海,如今在南洋安了家算不得我大清子民,我朝廷军队没有理由为他们奔波。”
老十顿时痛心疾首的指责韩滔完全不顾同宗之义是血脉相连,怎能轻易割舍完全忘了自己当初骂人家有奶便是娘。
韩滔依然不同意,认为路途太远,朝廷没那么多军饷支撑,而且就算要去,更需要兵部手令。
老十象瞧白痴似的看着韩滔,说:“爷难道不知道去南洋需要朝廷批准?这只是个由头,吓唬洋人的。
爷就在附近转,虚张声势一番就好,洋人船队自然会把消息带去。”说完还拍着胸脯保证,在海上磨合了战斗力后,立即返航。
见韩滔还在犹豫,老十又了一顶大帽子,说当今圣上最有恻隐之心,就算这些刁民辜负了圣上的苦心,但圣上若知道他们在外受了欺凌,一定会为他们讨回公道,老十悠悠的说道:“难道你以为圣上是曹孟德,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韩滔立即遥京城,满怀深情的磕了三个头,说:“圣上仁德。”
老十得偿所愿,告辞时,韩滔欲言又止,老十笑道:“韩将军,爷如今还在晕船,你觉得爷会让指挥船离岸多远啊?”
韩滔一听,顿时松了口气,怎么忘了这一碴,如此一来,韩滔不再担心老十心血来潮将战舰开到南洋去了,连带给广州将军和兵部的折子也写得轻松不少。
老十得了首肯后,立即找到蒋先生,让他将大清子民在南洋的情况与这次演习之间的关联做一篇锦绣文章,发给康熙。
蒋生诧异之下,不由大喜,看来老十两口子吵架也不尽是坏事,至少在南洋讨生活的渔民就能得了便宜。
蒋先生是根正苗红的汉人,对当初禁海以及渔民内迁的政策一直颇有微词,当初朝廷一声令下,许多沿海渔民都流离失所,这些出海去了南洋的人也都是当初没了活路才会孤注一掷,偶然听说他们如今生活艰难,就想尽点绵薄之力,可谁知老十却不感兴趣,如今峰回路转,自然高兴得很。
不到一刻钟,一篇妙笔生花的大作就呈现在老十面前,看得老十频频点头,心潮澎湃。
老十也提笔给其木格修书一封,里面大言不惭的说他宰相肚里能撑船,不和其木格一般见识,自己出海这几日,遇事多和蒋先生商议。快结尾的时候还语气生硬的说,只要是他保证过的,就一定会做到,如果出了差错,那一定是其木格没将要求提明白,反正这次的事情他是做错了,但不能上升到他说话不算话的高度去指责他,而且自己也坦白说了实话,应该有所奖励,就算不能功过相抵,其木格也不该那么埋汰他。老十发泄完心中的委屈后,最后还严正警告其木格,不许请洋人当西席,否则他就将洋人扔进大海喂鱼。
写好后,老十将信交给了蒋先生,叮嘱他说其木格性子急,事情的原委要缓着说。
蒋先生心想,两急性子遇一块,又都是没吃过亏的主,怪不得吵个架都能闹成这个阵势。
第二日一早,老十整队出发,蒋先生则跑到前山寨附近帮老十买地,花了一上午粗略看好了一块地,下午就跑到香山见了其木格,转交了老十昨夜赶出来的信件,温言劝着其木格在这个非常时期,一定得配合老十,明天一定要去那里实地考察,将地敲定下来,即使手里没现钱,先把架势拉起来再说。
其木格听了原委,也知道此时不是闹脾气的时候,她和老十的观点一样,若只是背负个妒妇名声倒也无所谓,可若成了*荡妇,那麻烦可就大了。因此当即就答应下来,与蒋先生合计后,又叫小英子明日派人去香山县衙,说是府里的一部分亲兵明日要护送其木格去前山寨,请县衙派人手来帮衬,负责府里两小主子的安全。
不久,老十带兵为流落南洋的子民助威的消息就传了出来,一时间民意沸腾。
沿海的各个村子总有一两户人家去了南洋,虽说已经在那边扎根几十年,有的更长,在明末就去了那里,但中国人重视的是落叶归根,故土难离,这些在南洋的人总会派人回来和本家联系,若有机会都会悄悄回来祭祖,两边的联系虽不频繁却依然紧密。
他们早就听说那边的宗亲受到洋人欺负,但苦于有心无力,如今老十为此带兵出了海,立即就成了他们心中的英雄,在有的村落里,白发苍苍的老妪还给老十供起了长生牌位,请上苍保佑这个前去为自己的某个儿子、孙子做主的皇子阿哥。
很快,大街小巷就流传说:老十要出海去南洋为流落当地的大清子民撑腰,短视的其木格不许,担心不娴通水性的老十在海上出了事故,两人便起了争执…
有人说,十阿哥就是宽厚,即使和福晋置气,也不忘府里的安全保卫,担心自己不在家,不长眼的歹人进府偷窃,便派了亲兵前来看守,这一下又引导大家讨论起老十是个居家好男人,前山寨离香山那么远的路,居然风雨无阻的坚持一天两趟来回,于是又纷纷指责其木格身在福中不知福…
又有人说,当今康熙爷最是仁德,听闻了南洋汉人的处境,专门派十阿哥前来处理的,一时间,各地乡绅纷纷组织大家写万民伞,说是要派人送进京城,叩谢隆恩…
消息传得很快,几乎是一觉醒来,整个舆论形势就变了个样,老十府外自发站了一群人帮着管制交通,前山寨附近的乡绅纷纷递来帖子,声称愿意将自己的庄子让给老十安家,以避免老十的奔波劳累之苦…
其木格对蒋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可五日已过,老十还未带队回转…
第一百四十章 起伏
九阿哥哥看着八阿哥,满脸的恼怒,“八哥,你和阿灵背后还做什么了?否则为何十弟会这么生气?”
九阿哥前两日收到老十的绝交信,只觉得焦头烂额,并没有怪到八阿哥身上,而是一边加派人手去蒙古倒腾好马,一边派人去东瀛寻刀,老十对钱财之类的身外之物并不看重,但对马和刀却很是喜欢,九阿哥琢磨着,自己写几封道歉信,多服几次软,然后再将宝马好刀送上,老十再唧唧歪歪两句,两兄弟相视一笑,哪还会有什么隔夜仇。
老十的绝交信发的是平信,而九阿哥在广东的门人用特快专递向九阿哥汇报了事态的最新进展,因此老十的绝交信到达后没几天,九阿哥就知道老十将嫣红、海棠送回了京城,自己与蒙古福晋大吵一架后搬去了前山寨。
老十和其木格吵架倒没什么,九阿哥私下还认为老十最好常驻前山寨再也回香山府邸,给那蒙古福晋点颜色瞧瞧。
让九阿哥费心思量的却是老十将两小妾送转回京一事。
别的不说,老十个念旧的人,不管蒙古福晋多嚣张,老十也将府里的小妾保全了下来,加之两小妾的娘家与京城权贵之间又有着盘根错节的复杂人脉关系,除非两人将老十惹急了,否则老十断然不会使出这一招来。
九阿哥左思右想,觉得这八成与八阿哥之流脱不了干系,因此一大早就将八阿哥堵在了衙门。
见九阿哥一护犊子的模样,八阿哥简单将事情交代了一番,“王氏被送回来怕与此事有关,至于郭络罗氏,我就不清楚了。”
九阿哥气得头顶冒烟,“八哥,你怎出这昏招?难怪十弟着恼,你让他后院的人瞎掺和什么?十弟府里的小阿哥、小格格还小,十弟难保不忌讳。”
八阿哥道:“莫非我还会害他子嗣不成?”
九阿哥没好气道:“四哥地子弘晖了。府里发作了多少人?四哥还算治家严谨地。都没能挡住府里那些污秽之事。郭络罗氏原本就有我额娘撑腰。如今王氏又与你府上牵上线十弟怎能不心惊?”
八阿哥不啃声。九阿哥道:“八哥。听我一句。十弟将那蒙古福晋宝贝得紧。咱别在这上头惹他。我还得赶紧给十弟去信,省得他以为我也掺和了进去。到那时节。就算我好话说一大箩筐保不齐都不会消气。”
九阿哥临走时又叮嘱八阿哥。也给老十发封道歉信。否则老十地脾气一上来。够八阿哥喝一壶地。
九阿哥交涉完后开始担心自己地额娘会不会寻老十地不痛快。一时半会想不出辄。只好先放一放。等老十地家眷到京了再说。
九阿哥又继续过着自己忙碌而有情趣地生活。没几天。八阿哥深夜找到九阿哥衣袖里拿出一卷小纸条。递了过去。
九阿哥一看然大怒。“哪个王八羔子造谣生事?就那蒙古福晋地模样得到奸夫吗?”
八阿哥恼怒道:“你小声些。”
九阿哥气不过,“刁民群刁民。”半响,又冲八阿哥发火道:“这下好了,十弟两口子确实吵架了,和你意了吧?”
九阿哥气得在书房直打转,从天骂到地,从阿灵阿骂到八阿哥,从老十骂到其木格,九阿哥愤愤道:“十弟也真是的,怎么不知道找个大宅子?那蒙古福晋也是个半吊子,宅子这些事是十弟该操心的吗?我也是个混账,知道他两口子都不靠谱,就该派人多帮衬点。有了大宅子,能有这些破事吗?”
八阿哥见九阿哥骂得语无伦次,开始出现逻辑错误,便道:“你先歇歇火,我今儿得到了这消息,没准皇阿玛已经知道了,眼下就看广东的大员是否会上折子弹劾十弟治家不严。”
九阿哥阴着脸,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