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东山也问了问银杏的情况,这赵晨宗没有表现出往日的不耐烦和不悦,说了她不少的事儿。像是孩子喜欢踢她了,喜欢吃酸的啦,这些琐碎的小事,他说得越多,这刘东山脸上的笑意也就越深。
刘东山是个细心的人,他看得出来,妹夫对银杏,开始有点感情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好兆头,一个好的开始。
两人是上午过来的,中午的时候,马氏要包饺子。银杏还在娘家的时候就喜欢吃这个,因为她过来,马氏特意揉了粉,要包饺子吃。
除夕那天,刘东山倒是包了不少的饺子,只是正月初一那天,许多人到家里出行,这饺子也就全吃完了。这不,马氏知道女儿要回来,早早的就准备了粉,特地等她回来一起包着吃。
家里女人算一块,老的大的小的,加一块,有好多个呢。就算包得再多,也不用那些爷们帮手。
刘东山和刘西山忙着招呼来家里的其他亲戚,别看赵晨宗以前也是纨绔一族的,跟这些三大姑八大姨的亲戚,挤了半天也挤不出一句话。这些亲戚,赵晨宗也明白一些。你要是冷场,半天没什么话说,人家还以为你这大少爷摆谱,打心眼里瞧不起他们才不跟他们说话呢。
他来之前,娘就跟他说过这些方面的事情,让他多注意一点儿,不能给银杏的亲戚难堪。他平时在外面怎么样她管不着,可到了人家娘家,对媳妇儿可得多顾着点儿,亲戚那边也得小心地应着,不能给别人话头子。
赵晨宗人不笨,可这些事他还真的做不来。回到房中的时候,把他娘说的话跟他媳妇儿嘀咕了嘀咕,虽然他那媳妇儿话还是不多,但那张脸似乎暖了不少。
自上次事后,这赵晨宗每天想着法儿的和刘银杏说几句话,也不在总是跟她摆什么大少爷的臭架子。有的时候,看他想破脑袋掏空心思,就是为了多跟她说几句话,刘银杏一想想,倒是觉得挺有趣的。
他也有今天,就该好好收拾收拾他!所以刘银杏几次忍不住,想要跟他多说几句,又忍住了。虽说娘说得有道理,两人成亲了就得好好过日子,但是就这么放过他,也太便宜他了。太快原谅他,他又得翘尾巴,没两天又恢复了老本性。
赵晨宗谨记着他娘的嘱咐,他平时最怕的就是这些三大姑八大姨的,啰啰嗦嗦,没完没了。又喜欢到处说别人的是非,一句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总之就是烦透了。他家也有许多三大姑八大姨的亲戚,他懒得搭理,嫌烦。碍于情面,规规矩矩地唤了一声,就飞快地撤了忙自个儿的事去了。
赵家地方大得很,人又多,这些事还用不着他这个大少爷招呼,所以亲戚虽多也没觉得多么难处理过。
可是刘家这边不一样,房子又少又小,几个人到家,屋子里顿时就挤得慌。他这个新姑爷,可是个红人,大家知道他在这儿,一个个挤过来,都要跟他打招呼问好,然后说些长辈嘱咐小辈的话。
这情况,他就是想逃都逃不了,又不想让人家说道,还要顾着媳妇儿的面子,他就咧着笑,进来一个人就跟人笑着问好。最后,这嘴角都快抽筋了,银杏她两个兄长就站在一旁,进来一个人就叫人,给人倒茶倒水。知道他不认识人,来一个就告诉他一个,这个人该叫某某某。
脸上笑着,赵晨宗的心里却是叫苦不迭。
这刘家小门小户的,看不出来亲戚倒是还不少。这个亲戚那个亲戚的,满满一箩筐,刚叫了一圈,回过头来他又认不清了。
马氏一直忙着厨房的事,也留意着姑爷,一阵儿看下来,马氏倒是十分的满意。对厨房里的几个女人说,姑爷这是转了性了,以前可不见他这么好脾气的。
之前,姑爷在场的时候,马氏和刘家的几个人心里都紧张。就怕这个脾气差到爆的姑爷说话没个轻重的,让亲戚们难堪。这样不仅姑爷脸上不光彩,就是那亲戚和刘家脸上也都不光彩。
今日她看来看去,也瞄了不少时间,发现这个姑爷虽然穷于应付,许多亲戚和他说话他虽不知道怎么回答,也不知道怎么说。但小伙子还算有礼貌,坐在那里也是斯斯文文的,敛了一身的痞性,看起来倒是一个有模有样的好小伙子。
马氏别提有多么的高兴了,这比她上山打猪草见到几枚铜板还要高兴。拉过半夏,高高兴兴满脸欢喜地将这事和李半夏说了,大有一点丈母娘见女婿,越看越顺眼的架势。
赵晨宗实在窘得不行,那些亲戚的眼睛,就像是钉子似的,盯着他猛瞧。一会儿瞧着他那张脸,一会儿瞧瞧他身上穿的衣服,一会儿还盯着他的鞋子,他真是淡定不了了。
不过这也不奇怪,这些亲戚只听说这赵家怎么怎么有钱,他们身上穿的一件衣服,够平常人家花个两三年的了。他们挤一个房子里面,想跟这位新姑爷说说话,只是这姑爷“怕生”,都不怎么敢说话。都没话说,他们不盯着人家瞧还能咋滴?
所以说,这种结果不是他们一边造成的。
赵晨宗脸烧得厉害,他怎么感觉自己不像一大老爷们,倒像是一个刚过门的小媳妇儿?他堂堂大少爷,什么没见过,什么也都不怕,怎么还怕起他们几个来了。刚挺了挺胸,想说几句,让他们见识见识他的魄力,但这胸刚挺起来又瘪下去了。实在不行啊,这这这这都叫什么事儿?
诶?有了!
看到外面那伙女人在包饺子,赵晨宗心里有了主意,大舅子三姑妈三姨婆等等等等,也不知道谁是谁,反正就这几个。你们在这坐着,我出去帮忙包饺子去!
377 小俩口,越来越有夫妻样儿了
377小俩口,越来越有夫妻样儿了
晚上女人们忙得很晚,明儿个就是刘申姜的寿辰,会有许多人来送生日礼,许多东西都得提早作准备。
马氏在厨房里准备明日的菜色,虽然忙着,脸上却是笑呵呵的。不但是为了老头子的寿辰,这女儿女婿回来了,发展势头似乎也不错,一家人又很和气,没有什么比这些事更叫她开心的了。
刘申姜心情也不错,儿子女婿在一块儿聊天,他这个老头子在一块儿坐着年轻人说话反而受拘束,干脆就到厨房陪他老伴去。
有马氏在,老头子一辈子就没下过厨房。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马氏一个人罩着,老头子也不问事。马氏对刘申姜,也尽心尽力,总是将最好的留给他,家里的事也从不让他费心。刘申姜一直认为,有这样的老伴,是他最大的福气了。
刘申姜在厨房也帮不了什么忙,两个老人家就在那儿唠嗑,也帮马氏打发打发时间。
刘银杏和李半夏,在忙着准备明日生辰的回礼,会有多少人家要来,事先都算好,分别包好,明日等亲戚回去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拿给他们。许多人回家都是急急忙忙的,到时候再准备这些往往会手忙脚乱。
家里的床铺并不多,人到家的时候也常常为住的问题烦恼。家里只多一张床,平时来人都是睡在这张床上的。刘银杏回到娘家,可不愿意与赵晨宗一张床榻,在家的时候两人都是能隔多远就隔多远。更何况回到了娘家,就更不想遭这种罪了。
本来是这么打算的,刘银杏和马氏睡,娘俩睡一头正好可以聊聊婆家的事儿。赵晨宗就跟刘申姜挤一晚上,这样比较合适。只是这刘申姜睡觉打呼噜,而且呼噜声震天响,这么多年马氏已经习惯了。不代表别人也习惯。
赵晨宗睡觉是个很浅眠的人,有一点声响,他就会睡不着。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干脆让赵晨宗和刘东山一块睡,刘银杏就和李半夏挤一晚上。刘东山睡觉很老实。晚上连翻身的回数都很少,最合适不过了。
本来就忙得很晚,姑嫂两人也有说不完的话要讲,睡觉已经是半夜的事了。第二天,大家都还得早起,只是姑嫂见面像这样说话的机会并不多。说着说着就忘了时辰。
第二日客人更多,有来拜年的,有来送生日礼的。刘家各种各样的亲戚倒是不少。许多亲戚来了,照例和两个老寒暄了一阵子,接着去房里,和刘氏兄弟打招呼。看到银杏的丈夫也在这里。一个个都围过来,热切地和他说着话。
赵晨宗觉得,自己就像是玩杂耍的猴子,可是今天,他似乎是想逃都逃不掉。因为人太多了,不管他在什么地方,都会有人上来和他说话。
最后。赵晨宗索性就大方起来,就老老实实站在那儿,有话说话,这样反而自然许多。
吃饭的时候,姑爷本应该上桌子吃饭的,只是赵晨宗看人家端着托盘跑前跑后的也挺有意思。在桌上的时候,就得陪着大伙儿喝酒,大家看他是新姑爷,你一杯我一杯,非得要跟他喝一杯。那架势,赶情就像车轮战,千杯不醉到了这儿,恐怕都得喝趴下。
赵晨宗喜欢喝酒,但并不喜欢别人灌酒。他自己想喝,喝得烂醉如泥都没关系,但别人要是左一句右一句让他喝酒,他喝得还真的不爽。他就是这性格的人,这事当然不能说出来,这群大老爷们个个喝高了,才不管是不是新姑爷呢,可不给他好看。
另一个,他喝的酒都是十分名贵的好酒,这刘家喝的酒,实在上不了档次,要他喝几口都是为难他了,更何况是牛饮?这还好一点儿,赵晨宗虽然不喜欢这些,却并没有表现出来。他在试着接受这些,毕竟他不能要求每个人家都有赵家那样的条件。而且,这些是最让人不高兴的事情,也最让人无法接受。
就是为了这件事,先前几次他到刘家,每次都是闹得不欢而散。要不是有赵暮山在一旁跟着,说不定两家的关系只会闹得更僵。
到最后,让刘西山到桌上帮着陪酒,他帮端起菜来。马氏自然不愿意让姑爷干这个,家里人多得是,除了东山西山两兄弟,还有许多家班子,端菜的人那么多,哪里还需要姑爷干这个?
无奈赵晨宗坚持,平日里他还没有干过这个呢,比起在桌上陪一帮人喝酒,他宁愿在下面多走动走动。就像许多小孩子喜欢在人多的时候热闹一点,争着抢着给大伙儿端菜一般,赵晨宗目前就是这个心理。
马氏还想再说,总觉得这样不合适,刘银杏把她喊住了,“娘,就让他去吧”让他做点事也好,免得整天无所事事,像个游魂在那儿东游西荡的。就让他做点事儿,而且她也保证,他跑不了几个来回端不了两盘菜就会打退堂鼓了。
他就是这样的人,一副大少爷毛病,做什么事都没什么恒心,吃不了苦。做什么事情,都嚷着累,即使再容易的事,都是这副德行。
在刘银杏心里,赵晨宗就是这么样一个人。哪怕她现在对他和颜悦色了些,也改变不了赵晨宗在她心里根深蒂固的印象。
刘家亲戚一共摆了八桌,每次四碗菜,一种菜上完要打两个来回。
别看就几盘菜,端着还怪重的,刘家上菜很快,赵晨宗也没得歇的,一共就上了好几个菜。渐渐的,大少爷就觉着累了,双手酸得慌。
刘银杏一看他这样儿,就知道他不行了,也不想理这事儿,由他去。她就知道,他是这个德行。
马氏一边炒着菜。一边看姑爷那累得恨不得将托盘从手上甩掉的样子,就对灶台背后的银杏说:“银杏啊,我看姑爷没干过这些事儿,跑了这么久也是累了。你去把你二哥从桌上叫下来,让他来上菜。”
“他也真是,一个大男人,才上了几个菜。这就不行了”刘银杏低声嘀咕。她果然说得没错,她个大少爷,空长那么大的个儿,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