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民国野蛮西施-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注: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新式婚礼,男女双方到婚丧用品服务社买两张印好的结婚证书,填上新郎、新妇的姓名、年龄、籍贯,等到举行婚礼时,由证婚人、介绍人和男、女双方主婚人用印,就算成了。
结婚典礼可以在家里举行,也可以在饭店里举行。事前由男女双方家长出帖,邀请亲友前来参加婚礼。

、171 锋芒毕露

171
与余真真一惯的洋派作风不同,她旗下的真一影业,一直以来走的都是“守旧”的路子。不论电影圈内主流是激进还是摩登,真一的电影却都以古装和伦理题材为主。
常常有影评人在报纸杂志上对她冷嘲热讽,说真一影片既无时代触觉,又无教育意义,是十足的滥片。
起初,龙沧海怕她生气,不让报纸刊登这些文章,后来余真真知道后,对他说:“一定要登出来,他们骂得越凶,人们对我的电影就越是感兴趣,我可以省下大把的宣传费用,何乐而不为呢。”
从此以后,她的每部电影上映之后,不但有人写文章讽刺,也很快有人进行反驳,龙沧海名下的《上海时报》还专门开辟了一个专栏,刊登这些真一电影的影评争论。
那时,在余真真手里支薪水的影评人多达十几人,他们用手中的生花妙笔为真一电影做着另一种宣传。
当时各公司争相拍摄进步题材电影,常常被工部局查抄禁映,但唯独真一的那些不值一提的电影,却一直顺风顺水,不但得以在各大影院常年上映,还远销海外,在南洋,真一电影大行其道,知名度远远超过同期的其他大公司。
真一影业的架构与其他公司不同,是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真一电影制作公司,他们主要负责电影的拍摄和后期制作;第二部分是真一(中国)发行公司,主要负责真一电影在国内的发行和宣传;第三部分是由余飞逸主理的真一(南洋)影业公司,他们除了负责南洋的电影发行,还包含了真一在南洋的大大小小三十家戏院!而第四部分则就是余真真最早在电影圈的敲门砖余氏经纪公司,而她当年创办这家公司时,年仅十八岁!
而现在,上海电影圈的人并不知道。真一的第五部分正在悄悄启动,当他们还在窥视着真一在南洋的市场时,余真真却已开始在香港建立电影厂。
有人算过,真一公司每年至少出品一百部电影,也就是说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十部电影在拍摄!在三十年代的中国,每出品十部电影,当中至少有三部是出自真一。
这个惊人的数字,即使是在半个世纪后也是没有的,但是三十年代的余真真就做到了,她孜孜不倦的出品着那些毫无艺术价值的小成本电影。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些都是方便面。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她口中的“方便面”具体是什么,但是也能想像出她的意思。
这么高的影片产量。也就意味着她旗下的演员们,从事的都是高负荷的工作,几乎一部电影刚杀青,另一部马上开拍,有些大明星要同时拍着几组戏。就算没有通告的日子,也会有一堆早已安排好的宣传工作在等着他们。
上海的电影圈都知道:不到迫不得已,就不进真一,但是一旦被真一的老板娘余真真看中,那就一定能成为大明星,余真真没有点石成金的金手指。但是她那染着红蔻丹的纤纤玉指点上谁,谁就是今年最红的新星。
真一每年都有一期演员训练班,每期三十人。从这里毕业后,这些新人们便直接进入真一电影制作公司,充当龙套,运气好的也能有几句台词。几个月后,他们当中会有一些人会与余氏经纪公司签约。公司会为他们安排一系列的工作,而只有一两个人。会为他们量身度造,直至大红大紫。
余氏经纪公司的签约艺人们,除了为真一拍片以外,还会有外借机会,公司会为他们接洽其他电影公司的拍摄工作,还会让他们在国内或南洋登台演出。
老板娘余真真是出了名的吝啬,但是对她旗下的摇钱树们却非常大方,据说伊琳和李元浩早就有股份在手,每年仅靠分红就已经赚得杯满钵溢。
余真真不但吝啬,而且泼辣,她要做的事没人能阻拦,几乎没有人能在她面前说上几句,除了龙沧海以外,不过能够把人情托到龙先生这里的人,不是花得起银子,就是有的是面子。
不过现在有一个人,就真的坐在龙沧海面前,正在数落余真真的劣行。
“龙先生啊,我也是真的没有办法了,这才来求您啊,您大概也听说了,我们天地方有两部片子都被工部局给禁了,大把的银子花了,连个响声都听不到,现在手里只有这一部了,可余小姐八部片子连着推出来,我们跑遍上海的戏院,竟然没有几家能挤出档期的,现在马上七八月份大好的暑期,怎么也要让我们上百口子人吃上饭吧。”
说话的是天地方的周老板,他和龙沧海并不相熟,这次托了几层关系,花了不少钱,总算坐在了龙沧海面前。
龙沧海听得很认真,老周说完了,他才微笑着说:“真一的余小姐还年轻,又是妇道,做起事来难免有些不周全,周老板是你们那行的老行尊了,一直以来对她多有提携,这个事情我知道了,我找人问一下。”
龙沧海是上海滩首席大亨,不但在工商界吃得开,就连文艺界也是由他罩着,老周有事来求他帮忙,也是正常的。
与唐万里和霍五不同,龙沧海是出了名的讲义气好面子,众所周知,他发迹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漂白洗底,他利用帮会的势力,不但插手到各大金融实业文化领域,还广结善源,大搞慈善募捐,对有求于他的人,他一向是有求必应,不负所托。
送走老周,龙沧海却为难了,如果这个人不是余真真,他也只需要让个手下去打声招呼就可以了,但是偏偏这是余真真的事。
虽然余真真还是比较给他面子的,也从来不对他撒泼,但是想起她那副杏目圆睁的样子,他还是有些怵头。
不过,他还是让属于去打听一下,看看是不是老周说的情况。如果确定属实,他肯定要找她,做生意哪能这样霸道。
今天,龙沧海还是打了电话给余真真:“真真,中午有空吗,一起吃顿饭吧。”
自从余真真和骆骏结婚后,他还是第一次约她,毕竟她现在已是骆太太的身份,还是要避嫌的,所以他只是约她中午吃饭。而不是晚上。
“好啊,你不用来接我了,我自己过去。”没想到今天余真真的心情很好。一口答应了。
龙沧海放下电话,心里竟有些窃喜,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过她了,前一阵她小产了,不知道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
余真真来到锦庭时。外面还在下着小雨,她穿件桃红色的短袖裙子,露出洁白的手臂和小腿,比以前瘦了一些,略显瘦削的脸蛋上抹了桃红的胭脂,看不出苍白。
她坐在他身边。一双纤纤玉手有意无意的摆弄着桌上的餐巾,两只手上都有戒指,而左手无名指上的。就是他送给她的那一枚。
他心里一宽,这些年,他送过她很多次东西,要么被她原封不动的退回来,要么就是锁在抽屉里。送这枚戒指时,他的心里是忐忑的。他已经想好,如果她退回来,他就把戒指扔到黄浦江里去!
这一生,他再也不想看到这枚戒指孤独的躺在他案头的抽屉里了,已经九年了,够了。
他知道她懂的,他把戒指送给她,是告诉她,这一世他不再等她了,但是会永远守护着她。
而此时她戴上了这枚戒指,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是他知道,她什么都明白的。
“身子好些了吗?我看你比以前瘦了。”
“唔,瘦了好几斤呢,现在拼命吃,增肥。”
他被她逗笑了,喊着减肥的是她,现在增肥的也是她。
“告诉你个好消息,胜雪怀孕了。”胜雪是他的三姨太,已经进门十来年了。
真真由衷的笑了:“恭喜九哥,也恭喜三嫂。”
说完她吐吐舌头,想起龙沧海不让她们叫她妹妹的事,连忙说:“我是不是不应该叫三嫂啊……”
他微笑:“随你。”
“三嫂有了身孕,你是不是要给她扶正了啊?”真真知道龙沧海是传统男人,一直不希望由妾室生下长子。
“不会,正室只有一个,就算嫁给别人了,也只有那一个。”他说的简简单单,但真真的脸红了,眼圈儿也红了。
她连忙笑着说:“那我让嘉睿多到你那里住些天,听人说怀孕时多看看男孩子,生男孩的机率也会大一些。”
龙沧海笑道:“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歪理,我猜你和骆骏肯定又是嫌嘉睿烦了,这才打发到我那里去。”
真真皱起眉头:“唉,你不知道那小子有多淘气。”
“你也够淘气的,天地方的老周都找到我那里了,说你挤得他快要吃不上饭了。”他看着她,虽然说的是正事,但眼睛里却是一片缱绻。
真真撇撇嘴:“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了,居然学会告状了,我可以让着他,但是我的损失怎么办?”
“你损失多少,我补给你,我不是让你一定要忍让,只是不想让你锋芒太露,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他柔声说。
她点点头:“我不用你补钱给我,明天我让人去处理这件事,你放心吧。”
他很欣慰,却又有些失落,欣慰的是她还是肯听他的话的,而那份失落却是:如果换了是骆骏,她肯定会是又喊又叫的撒泼,说不定还又打又踹,但最后又钻进他的怀里化作绕指柔。
她对他,终究是与骆骏不同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172 再见车行

172
和龙沧海吃完午饭,真真却没有离开锦庭,而是去了三楼的经理室,周楚翘正在等着她。
楚翘穿件银灰色真丝旗袍,发髻上插了白玉簪子,柔美的瓜子脸上,挂着恬淡的笑容,看上去不像商业女强人,反而更像是普通人家的少奶奶。
“周大老板,我现在要见你可真难,明知道有我这样的贵客驾临,为什么没有亲自下厨给炒两个菜啊,真是怠慢。”一见到周楚翘,余真真的小嘴就像连珠炮儿似的说个不停。
周楚翘忍俊不己,打趣她:“你和旧情人约会,我哪儿敢进去打扰啊。”
“才不是呢,我和九哥谈的是正经事,对了,我找你也是要谈正经事。”她连忙岔开话题。
周楚翘却悠然自得的靠在椅子上,道:“是车行的事吧?”
“唉,又让你猜对了。”真真一屁股坐在她面前的桌子上,就像当年两人一起开车行时一样。
“就算你不找我,我也要找你的,真的让你说对了,现在这个牌照的价格居然炒得这么高,我心里早就痒痒了。”
当年她们创办大利车行时,每张黄包车牌照只花费两个大洋,而现在相隔了九年,一张牌照已经炒到了750大洋!
本来黄包车的牌照费并不高,上一张牌只收两块大洋,可是为了避免交通拥堵,官方一直限制黄包车的数量,从1924年工部局发放1万张牌照起算,此后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没有再增发过一张车牌。
也就是说,合法营运的黄包车最多只能有1万辆,多出来的都是黑车。这样一来,车牌就成了紧俏货,官方两块钱一张的车牌到了市场上。最后的转让价竟然能疯炒到750块大洋一张!
很多有后台的人靠出租和倒卖车牌发了大财,而黄包车夫却不得不承担高昂的牌照费——牌照费是车行出的,最后得分摊到车夫头上
这一切当年真真就已经想到了,这也是当初她开办车行的初衷,只是这些年,她和周楚翘都另有生意,车行的事全权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