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书签…约…首…发…于…起…点…中…文…网,想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章节内容的话,请来起…点…中…文…网进行正版订阅支持作者,谢谢!】(未完待续。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第154章 拜师学艺
做了决定后,杨志杰就去山上砍了一根竹子回来,然后帮着秦舒语做起了竹筒饭来。
做竹筒、打洞,放米、盐、油、配菜进去,然后用蔬菜叶子塞住洞口,在生柴火进行烧烤。
结果,因为多年未烹饪这个东西了,秦舒语技能退化,没掌握到食材的比例、火势的大小和竹筒翻滚的频率,做出来的竹筒饭味道根本不好,还夹杂着一股糊味。
这是火候没有掌握好,把竹子烧糊,然后糊味蔓延进竹筒里的原因。
其他人还好,第一次吃竹筒饭,觉得还蛮新奇的。饭是熟了的,还能勉强吃下去。可杨志杰是尝过一品居的竹筒饭的,尝了一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
秦舒语也跟男朋友一样,吃了一口就苦着脸,放下了竹筒,吃不下去了。
“唉,这味道,差太远了!别说卖100元一份,哪怕10元一份,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吃。”秦舒语自怨自艾地说道。
杨志杰母亲问道:“我觉得还可以啊,你们怎么不吃了?”
杨志杰父亲也道:“是啊!我觉得还可以,只是糊了一点。下次掌握好火候,不烧糊,味道还不错!”
秦舒语摇头道:“伯父伯母,你们不知道,我跟志杰在一品居吃的那个竹筒饭,真的是太好吃了!饭香中混合着竹香,还有其他配菜的香味,口感也相当好,让人吃得回味无穷。我今天烧的这个竹筒饭,跟人家一品居卖的,差得太远了,根本没法拿出去卖。”
杨志杰也情绪不好地道:“是啊!舒语做的这个确实不能跟一品居卖的相比。”
杨志杰话音刚落,他父亲就马上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杨志杰懵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马上对秦舒语道:“不过,这是你第一次做,可能还不熟练。多做几次,就能掌握到诀窍,做出美味可口的竹筒饭了。”
秦舒语勉强笑了一下,道:“没关系,做不出来就算了,大不了我们还是出去打工嘛!”
杨志杰连忙安慰道:“别灰心,你不是说还是小时候在家里做过吗?这么多年过去了,肯定手艺生疏了。多做两次,肯定能行的!明天我去砍竹子,我们继续试验!”
秦舒语抿着嘴,点了点头。
其实,她心里是不想放弃的。因为打工确实不是长久出路,如果能自己开个店,卖点特色小吃的话,比打工还是要自由划算一些的。
正好,竹筒饭这个小吃,是比较新颖的美食。如果经营这个小吃的话,应该是比较有市场的。
不过,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做出来的竹筒饭要好吃,顾客们买账,卖得出去,才行!
再稀奇的东西,做得不好吃,没人买账,也是一场空。
所以,秦舒语还是想多尝试几次,试试能不能做得更好吃一些。
接下来两天,秦舒语都在杨志杰的帮助下,烹饪了几次竹筒饭。
虽然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后面秦舒语烹饪出来的竹筒饭再也没有糊味,反而有了一点竹子的清香。
可是,米和水的比例,盐巴的多少,配菜的多少,烧烤的时间,翻滚的频率,各种因素影响下,秦舒语烹饪出来的竹筒饭,就跟普通的米饭差不多。只是因为有了一点竹子的清香,稍微好吃了一点点。
但是,要跟一品居的竹筒饭相比的话,可就相差得太远了。
别说跟一品居一样,卖100元一份了,估计卖20元一份都很难卖得出去。
但是,做这个竹筒饭又比较费工夫,成本并不低,20元一份也没多大利润。即使20元一份能卖出去,但如果销量不大的话也没有什么意义。
按秦舒语小两口目前熟练工打工的收入来算,每个月也有接近1万的工资收入。
如果卖竹筒饭单价不高、销量不多、利润不大,根本就没必要做这个生意。
因此,秦舒语有些沮丧。
同村的亲戚知道了杨志杰小两口的想法,尝了秦舒语做的竹筒饭,也认为有特色,但并不比街上卖的其他小吃出色多少,要卖超过20元一份,确实有难度。
而如果只卖20元一份的话,哪怕销量能上去,也没多少利润。要月利润达到1万,恐怕小两口得累惨。
因此,大家都有些不大赞成。
杨志杰的父母,也对这事没什么信心,不敢鼓励杨志杰和秦舒语做这个生意。
按杨志杰父母的说法,还是打工最妥当。每天简简单单的上班干活,下班吃饭,到了月底叫老板发工资,不发工资就罢工。
做生意的话,风险太大了。不仅是赚不赚钱的问题,连开店的成本会不会亏进去都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杨志杰父母都不敢表态支持小两口开这个店,而且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是让小两口结了婚就出去打工最妥当。
但是,杨志杰那个大学毕业后就在大城市上班的妹妹杨志惠却不这样认为,她的思维可比杨志杰和秦舒语跳脱得多了。
杨志惠在电话里跟哥哥杨志杰说,她在网上了解了一下竹筒饭,确实是比较稀少新颖的一种美食,很多城市都是没有的。
要是能在那些没有竹筒饭的城市开一个店,专卖竹筒饭,想来生意是很火爆的。
如果秦舒语掌握不到竹筒里的食材比例以及火候,可以去找一品居商量,交点学费进行学习,哪怕学费贵一点,也是没关系的。
只要能学到这门手艺,那就受用终身。
至于一品居老板会不会传授这门手艺出来的问题,杨志惠认为,只要出得起价钱,就没问题。
因为,竹筒饭这个东西,不能进行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外销。只要杨志杰小两口学了手艺,不在湄谭跟一品居形成竞争关系,抢他们的生意。交足了学费,就完全有学到手艺的可能性。
听了杨志惠的分析,杨志杰和秦舒语也怦然心动。
因为他们尝过一品居的竹筒饭,那味道,简直是太美了。
如果自己能把这个绝技学到手,做出那样味道的竹筒饭,绝对不愁利润和销路。
本书签约首发于起点,想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章节内容的话,请来起点进行正版订阅支持作者,谢谢!未完待续。
第155章 面谈
2o17年3月24日,一品居的竹筒饭已经推出了4天。
3月2o日第一天推出竹筒饭,因为价格不贵,烹饪方式又比较特别,一品居当天就卖了4o多份竹筒饭出去,让饶名赚了1ooo多元钱。
当天晚上,饶名扬回去就预支了1万元钱给四哥饶名,让他用来做买食材的本钱。剩下的钱,一月一结,没钱的时候就可以找饶名扬预支。
第一天第二天销售都比较火爆,每天都卖出去4o多份,第三天、第四天销量降低了一点,只卖了3o多份。
今天3月24日,是第五天,跟前面两天一样,一早上只有2o多个人订购竹筒饭。下午再卖一些,可能也是3o多份的销量。
尽管看起来绝对数量不多,但利润不少。就每天3o多份的话,饶名一样可以每天收入1ooo多元的利润,月收入三四万。
虽然为了做这个事,家里三伯、三伯母、嫂子吴茶花都一起动,给饶名帮忙砍竹子、买菜、送餐。
但在湄谭农村,一个月三四万的收入,哪怕一家人都不能做其他事,也是极为划算的高收入。
这个生意,绝对能改变四哥饶名一家的生活状况。
因此,哪怕因为客人们点竹筒饭,影响了一点一品居其他美食的销售,饶名扬也无所谓了。
早上十点过,暂时没有人点炒饭,不用饶名扬下厨。煮粉、煮面有韩芹等厨师应付,饶名扬就走出了厨房,准备去办公室上网。
正在这时,一行四个人从餐厅门外走了进来,正是杨志杰、秦舒语和杨志杰的父母,总共四个人。
秦舒语在家里烹饪的竹筒饭,自己家人吃着还算可以。但要拿出去卖,就有点困难。
因此,杨志杰的妹妹杨志惠建议,让杨志杰和秦舒语去找一品居老板,交点学费学习竹筒饭的烹饪方法。只要学到了这门手艺,那可就达了。
杨志杰和秦舒语都有些心动,觉得杨志惠提出的建议,是一个好建议。但杨志杰父母却极为谨慎,想要亲口尝一尝一品居的竹筒饭,才准杨志杰两人掏学费学习。
因此,今天一早,一家四口早早地起了床,在家吃了早餐,然后就乘车来到县城,来到一品居,想要品尝一下一品居的竹筒饭。
虽然已经听小两口说过,但杨志杰的父母看到一品居收银台后面墙上贴着的价目表,鸡汤5o元一份、竹筒饭1oo元一份、杂酱面2oo元一碗、炒饭4oo元一碗,还是感到有些头晕目眩。
这么贵的饮食,杨志杰父母两人,别说吃了,一辈子都没听说过。
在他们的脑海里,配汤都是送的,杂酱面一般8元、1o元一碗,炒饭一般也就十几元。一品居的美食动辄数百元一份的价格,实在让他们心惊胆战。
如果不是为了试一试杨志杰小两口说的那个竹筒饭,他们肯定立马转身就走。
这么贵的东西,不是他们能吃得起的。
不过,今天是为了来品尝一品居的竹筒饭,以确定是否让杨志杰两人交钱学竹筒饭的烹饪方法。所以,再贵,也得忍着。
于是,再由杨志杰去收银台点了4份竹筒饭和配汤,一家四口就在餐厅里聊着天,等着竹筒饭送来。
因为越来越熟练,饶名烹饪竹筒饭送到一品居的时间越来越短。
4o多分钟后,吴茶花就骑电瓶车把4份竹筒饭就送到了一品居,杨志杰一家四口就开始品尝这个新颖的竹筒饭了。
杨志杰的父母一辈子都在农村,偶尔上街赶集下一次馆子,吃碗羊肉粉,都觉得是无比的美味。
这次跟着儿子一起来一品居品尝1oo元一份的竹筒饭,更是让两位老人开了眼界。
当他们尝了一口饭后,就顿时感叹道:“确实太好吃了,让人停不下来啊!”
“如果能学到这个手艺,那肯定能赚钱,比打工强多了。”
于是,杨志杰父母当场就决定,支持杨志杰小两口询问一下一品居老板,看是否能交点学费,学习一下这个竹筒饭的烹饪方法。
吃完竹筒饭后,杨志杰和秦舒语就询问店长卓雨,想找老板谈点事情。
饶名扬刚刚炒完一碗炒饭,进入办公室准备看看新闻呢,卓雨就推开办公室门口,探头进来道:“饶总,有两位顾客想找你谈点事情。”
饶名扬问道:“什么事?”
卓雨道:“我不知道,就是他们!”
然后,她侧了一下身子,让出身后的杨志杰和秦舒语。
杨志杰有点紧张地看着饶名扬,道:“你好,饶老板,我们有点关于竹筒饭的事,想跟你谈谈。”
饶名扬点了点头,指着沙道:“进来吧,请坐!”
然后,杨志杰和秦舒语进了办公室,卓雨把门关上。饶名扬问了两人的名字,介绍了一下周娴莹,然后就问两人想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