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6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绍的脸上虽看不出什么喜怒变化,但荀贞猜料,他现下的心情必是十分憋屈。

谋划了这么多年,终于冒奇险,乃至不惜犯上攻宫,总算尽诛了诸宦,大功告成,可胜利刚刚到手,董卓这个武夫却居然就率兵闯入了京都,摆出一副要强夺胜利果实的架势,最要命的是,因为力不如人,这胜利的果实也许还真有可能会被董卓夺走,试问,袁绍怎不憋屈?

谁也不怪,只怪早前的何进、袁绍看低了董卓。

何顒说道:“董卓所恃者,无非其凉州兵士,要想图他,我以为,现今之计,当在召用强援。”顿了顿,转对荀贞,问道,“贞之,我还没来得及问你,卿今入洛,是单身来,还是携兵至?”

荀贞答道:“我义从四千,此次皆从我至洛。”

“现在何处?”

“于上东门、中东门外驻扎。”

何顒又问鲍信:“卿奉大将军令,归乡募兵,不知募兵几许?今归来,募来的兵士可有相从?”

鲍信跽坐席上,按剑挺身,答道:“募得兵士千余,因急着归京,大部未待,从我来洛者有精骑百余,骑虽不多,然俱为我郡勇士,足一当百,现亦驻在城东。”

何顒点了点头,又转过脸,看向袁绍,说道:“本初,有贞之四千虎士、允诚百余精骑,加上城中北军、西园、城门、虎贲、羽林、缇骑等诸部、署所存之兵马,以及吴匡、张璋等大将军余部,以我度之,应足能与董卓一较高下了。”

袁绍迟疑说道:“董卓所部,湟中义从、匈奴、屠各、秦胡兵及凉州健士,皆百战精锐,不可轻视,又不知他究竟带来了多少部众人马,如猝与争锋,万一落败?”

董卓掌军多年,部下的兵马与其说是汉军,不如说早就成了他的私兵,多年前讨击黄巾时他部下就已兵强马壮,这么多年过去,他又相继经历了多次击讨韩遂、边章等叛军的大战,收拢了不少俘虏,同时也又征募了不少凉州羌胡、壮士,粗略估计,他而今帐下的兵马至少数万,这次他来洛阳,非常注意部队数量的保密工作,一直到现在,别说荀贞,便是袁绍等也还没有搞清楚他到底带了多少人来,就不说他带着数万部众全来,即使只带了万人,就远非袁绍等人所能敌之的了。

由是之故,虽然短短一天之内,董卓就摇身成为了袁绍当前最大的敌人,袁绍也很想快点把他赶出洛阳,可即使在又多了荀贞、鲍信两路人马的情况下,袁绍却仍忧虑重重,难下决断。

曹操与袁绍打小相识,虽或不能说是总角之交,可却也是发小了,对袁绍十分了解,知他虽为人杰,却在有些时候会瞻前顾后,此时听了袁绍此话,针对袁绍所忧,说道:“天下精兵,北州首数凉、并,本初,如担忧董卓兵强,何不延揽丁原?”

董卓的凉州兵,丁原的并州兵,这两支兵马早先一在北边的河内,一在西北的河东,乃是何进所倚仗之与宦官、士人争雄的最大两个筹码,现今何进身死,董卓入京,那么要想抗衡董卓,延揽丁原无疑是个极佳的办法。

张邈插口问道:“孟德,如何延揽丁原?”

曹操笑指荀贞,笑着说道:“欲延揽丁原,着落便在贞之。”

第四十一章 雄豪满座乳虎声(下)

曹操笑指荀贞,笑着说道:“欲延揽丁原,着落便在贞之。”

荀贞愕然,心道:“孟德倒是与我‘英雄所见略同’,今如欲讨董卓,确是需先拉拢丁原,即使拉拢不过来,也得确保他保持中立,只是我与丁原素不相识,却缘何说着落在我身上?”

在座诸人亦皆不解。

袁绍问道:“孟德,此话何意?”

曹操抚须笑道:“本初,早前你曾进言大将军,请大将军拜贞之为执金吾。”

袁绍答道:“正是,奈何大将军却未应允。”说到这里,袁绍明白了曹操的意思,说道,“你的意思是?”

“今大将军被害身亡,太傅独录尚书事,君何不上言太傅,将‘执金吾’改授与丁原?”

在座诸人闻之,俱皆大喜。

疑似许攸之人拍手赞道:“本初,孟德的这个建议好啊!”

张邈等也都赞同。

张邈颔首说道:“确实,如将‘执金吾’授与丁原,便是不能得丁原助力,董卓亦必忌惮!”

执金吾虽非公卿,而秩中二千石,实位比九卿,秩俸既高,而其权责亦重。

所谓“执金吾”,“吾”字在这里音“御”,意思是“止”,“执金吾”之意便是“执金革,以御非常”。此职乃是京都的治安官,主要是负责保卫京城、宫省的安全,京都洛阳有一武库,并且这个武库也归执金吾管辖。

丁原如被拜为执金吾,那么有他的并州兵为后盾,足能牵制董卓。

袁绍亦喜,但却仍含忧虑,他蹙眉说道:“孟德此言甚是,我明日便进言太傅,请拜丁原为执金吾,……只是,孟德,你我与丁原俱不相熟,万一丁原被拜为执金吾后?”

“君可是忧丁原或许会被董卓给拉拢过去么?”

“我确有此忧。”

“亦无妨也。元固在长安,有兵万人,左将军威重天下,统精兵三万,屯于扶风,君可请太傅修书两封,分送与他二人,请他两人作出带兵向京之势。如此,外有元固、左将军,内有禁军、贞之、允诚,内外呼应,以我料之,丁原纵是首尾两端,亦必不敢乱也,而至于董卓,他若识相,早退出京都,或可保其全,而如仍恃兵自雄,则不过一瓮中之鳖罢了,擒之易也!”

“元固”即盖勋,盖勋去年被张温举为京兆尹,现在长安,有兵万人。“左将军”当然便是皇甫嵩,皇甫嵩现统精兵三万,屯驻在扶风。这两个人都是朝廷可以信用、依赖的对象,袁隗如果能请得朝旨,命他两人作势向京,则以他二人部下的四万之众,足能震慑董卓留在河东、渑池的主力兵马,外有盖勋、皇甫嵩,而内有禁军的余部、荀贞和鲍信的部曲,一旦形成此内外呼应的形势,丁原肯定不敢乱动,而董卓也极有可能会因之震惧,自动退出洛阳。

袁绍沉吟再三,说道:“孟德,卿言甚是,……可奈何长安太远,吾犹恐鞭长莫及。”

荀贞心道:“我记得曹操后来评袁绍,说他‘志大智小,色厉胆薄’,此言固有夸大的地方,可以今观之,‘好谋无决’四字,袁本初却是当之无愧。”

他忍不住,正冠起身,慨然说道:“司隶、诸君,在下有一句话想说。”

诸人目光转注,皆落在荀贞身上。

袁绍说道:“君有何话,尽请言来。”

“今中官被除,朝堂为之一清,天下无不奔喜,此皆司隶与诸君之功也!当此之际,海内士人无不急切地仰望司隶与诸君,以待山河重整,渴盼海内清晏!董卓,凉州一匹夫,适逢其机,因得以统兵擅入城,而却竟妄图以此与诸君决上下,虽三尺孩童亦难忍也,况司隶与诸君皆国家雄豪乎?人生世间,岂有万事俱全之时?项王破釜沉舟,遂有巨鹿之捷,淮阴背水一战,乃有破赵会食,如无攻破北宫,大将军被害后,司隶与诸君恐亦难身免!司隶与诸君岂不闻《吴子》云乎?‘一人投命,足惧千夫’!董卓兵势纵盛,凉州勇士虽健,贞不才,部曲颍川子弟四千,亦不让其后!愿为司隶、诸君马前驱,进讨董卓!大丈夫怀忠勇之气,何惧西凉羌胡?国家养士四百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试看于今之神都,究是谁家之天下!”

荀贞与袁绍是初见,本不该说这些话的,可一来,他实在是焦心如焚,急着想把董卓快点赶出京师,董卓现在是刚到京都,立足未稳,逐之尚易,如拖延时日,怕就逐之不易了,二来,自中平元年以来,他久掌兵权,征伐果断,虽外表来看,仍是一文雅秀士,可其实他内在中,早自有了英雄之气,与中平元年前相比,可谓是脱胎换骨,所以在看到袁绍“好谋无决”、白白浪费时间后,他实在是难以克制自己的情绪,乃有了此跟在曹操发言之后的慷慨之言。

曹操这会儿的心态实际上和荀贞差不多,也是觉得袁绍太婆婆妈妈了,只是他一直以来都是袁绍的“小弟”,本身手下又没有什么善战的人马,所以却是难以如荀贞这样有底气说话的,这时听了荀贞之言,他为之喝彩,拍案起身,说道:“贞之雄烈,果乳虎风采!本初,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我亦有一腔忠勇气,愿统西园部曲,为天子除不臣,与董卓决胜京都。”

坐在尾席的鲍信也再次起身,按剑躬身,大声说道:“董卓拥强兵,将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制,今他新至疲劳,如袭之,必可禽也!信兵虽少,亦怀壮烈,愿从荀侯、孟德击董!”

在座诸人都惊讶荀贞的雄烈,见曹操、鲍信相继附和荀贞,于是不约而同又把目光落到了袁绍的身上。

袁绍久久难决。

屋中安静了多时,他先请荀贞、曹操、鲍信落座,继而从容说道:“击董易,而如败,则朝权将必悉入董卓之手。国家之事,不可促决。且容我思之。”

第四十二章 鲍信烛下劝离洛

是夜,钟繇自回在京中的吏舍,荀贞等便住在了太傅府内。

鲍信荀贞、两人虽是初见,但两人皆是州郡豪杰,并且对董卓的态度也一样,所以惺惺相惜,以是之故,鲍信尽管赶了几百里的路,很疲惫了,却没有马上休息,而是来到了荀贞的住处。

“荀侯,今观司隶,似无逐董之意。”

荀贞叹道:“凉州兵强,董侯百战余生,可谓国家名将,司隶对他有所顾忌,亦是难免。”

董卓出身于武人之家,他的父亲起于寒微,后官至颍川纶氏尉,“纶氏尉”,即纶氏县的县尉,这是个武官,而纵观董卓的履历,他亦纯是以军功起家,早年未入仕时便以“健侠”闻名西州,后历仕凉州兵马掾、羽林郎、军司马、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等职,军功积累,遂得为二千石,曾经出任过河东太守,中平元年,又被拜为东中郎将,代卢植击冀州黄巾。——时至此时,董卓俨然已是可以独当一面、能与皇甫嵩等并驾齐驱的一员国朝名将了。

相比董卓的久经沙场,袁绍未曾经历过阵战,加上手底下的兵马又远不及董卓麾下的兵马精强,那么对董卓存有畏惧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

“荀侯,我欲明日便离京返乡,不知荀侯是何打算?”

“君明日便要返乡?”

“董卓不除,京都必乱,司隶既无逐董之意,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与其坐等京都生变,不如及早离去。”

董卓现在是初到京都,立足未稳,正如鲍信、荀贞对袁绍所说的,如果现在逐他,那么可能还会好办点,如果现在不动手,假以时日,待他立足稳当了,再逐之恐就难上加难了。

是以,鲍信一见袁绍不敢对董卓下手,马上就决定离开洛阳。

事实上,荀贞也是有这个心思的。

那么说了,即便袁绍不敢动手逐董,可荀贞、鲍信手底下自有兵马,他两人却为何不联兵一处,声讨董卓呢?却是因为洛阳乃帝国京城,没有一个足够分量的人出来挑头,只凭荀贞、鲍信二人,他两人纵有逐董之意、手下虽各有精兵,这等大事却也不是他两人能发动得起的。

荀贞现为左中郎将,鲍信现为骑都尉,如果打个比方,放到后世来说的话,他两人至多也就是个军中的中、高级将领,洛阳是天子所在,权贵云集,衮衮诸公无不为天下之望,就凭他俩这点官职、资望,就算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