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富在和云雷等人谈好合作的基本意向后,便在保镖的层层护卫之下,回到了钱家豪宅。虽然说,明京这地方,世俗约束极严,这些已经身处顶层的富豪们,几乎不可能放下身段脸皮和诸多家产,派人来抢价值不菲的拍卖品。
但是,也不得不防。而且,钱富害怕夜长梦多。所以,那两颗灵丹,大还丹和小还丹,也不必等到什么关键的时候服用。又或者推来让去。钱富是独生子,备受父母宠爱。想来,这种东西即便钱富让给钱氏夫妇服用,钱氏夫妇也是绝对不会抢儿子的机缘!
而且,钱富也有一点野心。他与云雷在求合作之中,也有想要和云雷一争高下之意。既然云雷的修行,能够做到修养心性,言出必诺。那么,他钱富自然也要有能主动放下往日恩怨的大胸怀。
既然你云雷可以研制出一款能够占据化妆行业半壁江山的化妆品红颜不老,那么他钱富也可以用一份商业策划案,重新定义修仙者的货币。甚至控制修仙界的经济体系。
既然你云雷有机缘,可以踏入修仙一道,那么,他钱富在用钱砸来灵丹、法器和功法之后,也未必没有机缘,踏入修仙一道!
这种争竞,虽然已经脱离了世俗意义上的以钱财权势为衡量标准的争竞之意,但却是更深层次的,生命蜕变与历程华美与否的争竞!
钱富虽然不是中文系的学生,对于诗词歌赋一道也不精通,但是,当年九年义务教育的课本中那一首太祖的《沁园春》,却让他觉得极为喜欢。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一首词中,道尽生灵争竞的大道。却绝无钱财与权势的腐朽之气。反倒是一片勃勃生机。
在拿到两颗灵丹,和《五禽戏》功法后,钱富便和父母说了一声。派人买了足够的食物和饮料。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开始参悟这《五禽戏》的功法,并准备在合适的时机,服用大还丹和小还丹。
《五禽戏》功法,是由华佗一人独创。其外在的伸展导引之术,一直在世间流传。而记载最详细的,就是南北朝时,修士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此书在著成后,常被世间人,当做功法秘籍流传。直到后世,才被众人周知。
所以,五禽戏的外在导引伸展动作,蜀山和昆仑两派所得的版本,与世间流传的版本,并不太多差异。
“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二掷,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
“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左右伸脚,伸缩亦三亦二也。”
“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
“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
“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鼓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距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
“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有汗以粉涂身,消谷食,益气力,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
可是,陶弘景所记述的这《五禽戏》,如果有人照此修炼,也只有延年健身的功效。想要以此踏入修仙一道,却如缘木求鱼一般,绝无可能。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陶弘景略掉了这《五禽戏》原本的吐纳之法。
华夏人的古代人,喜欢玩隐喻这一套。以此甄别有缘或者无缘,从来不愿意直白表露。说话都只说半截。正如孙悟空向菩提祖师求取长生之术时,菩提老祖听说孙悟空拒绝了诸多修行之道,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
旁边其他的弟子们,反应的都很正常,被吓得不清。菩提师祖这一手,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呵!”此时俱甚报怨他,又鄙贱嫌恶他。
只有孙悟空猜破菩提祖师留给他的谜题。知道——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
这种考量弟子的方式,如同后世华夏选特种兵一般,选的就是那调皮捣蛋脑回路与旁人不同,超出常规许多的!只有如此,才能执行一些需要因地制宜,制敌先机的任务。
而修仙者也只有有了这样的灵透心思,只有有了能猜透他人谜团的能力,才有可能从平凡之中看出规则,顿悟天地造化与生命蜕变之机。
所以,这样的徒弟也难找。一旦找到,连菩提祖师,也会十分欢喜,暗自寻思道:“这厮果然是个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盘中之暗谜也?”
当年,陶弘景传法,著述《养性延命录》,也是如此。故意删去了《五禽戏》吐纳的部分,让后学者自己去猜。能猜到的,才是有修仙缘法的真传!
当然,有人能猜得到,有人猜不到。但若是将其视为一个推理故事,顺藤摸瓜,却也不难猜到。
正文 第三百二十二章 吐故纳新
这《五禽戏》虽然是华佗所创,但却是源自上古圣贤《庄子·外篇·刻意》中所说的“熊经鸟伸”之语。那么,这吐纳之术,自然便和《庄子·外篇·刻意》脱不了关系。
正是——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故曰: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故曰: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故,遁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
这层谜题,说起来容易。但是,对于不敢怀疑,不敢大胆猜测之人来说,却是一道难以破解的心障。而这障碍,正是修仙之道与世俗之道最根本的区别——能否敢于舍弃所得,是否敢于破而后立,败而后成?
有了这一层障碍在。得到这《五禽戏》功法的众人,便有绝大部分,被拒之修仙之道外。
其实,现代人通过网络,已经可以很容易的看到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和《庄子·外篇·刻意》,可又有几个能将其视为真正的修仙之道呢?就算是想到了,也会怕练出毛病来。万一一个练不好,变得头上有犄角,身后有尾巴怎么办?
(注:这段是清唱胡说八道,诸位切莫当真!)
钱富得了这篇功法之后,便有些羡慕云雷。《庄子》此书,虽是华夏圣贤的所著,只是,数千年以降,百余年断代,现如今能通读此书的人并不多。即便是中文系的学生,从头到尾,看过原版庄子外带历代注释考证的,也不算多。
没有一定的文言文功底,如钱富之类的,看这书就和看天书没什么区别。也就是云雷之类,古文功底深厚的中文系学霸能通读看懂。
也好在,庄子在历代圣贤中,也算是顶尖人物。其著作,无论哪一段,在网上都能查到相应的释义。虽然说,这些释义与白话翻译并不一定能完整的体现庄子原先的意思。但是通过白话翻译,理解个九成左右,还是能做到的。
而通读了这《五禽戏》功法,和《庄子·外篇·刻意》之后,钱富才算是明白,何为吐纳呼吸。修仙之道的吐纳,并不是如他原先的理解一般,只是肺部的呼吸。而是用一种自然舒缓呼吸,调节人本身的精神状态。
做到“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然后,接引天地灵气入体。而《五禽戏》的动作,虽有强身健体之效,却也只是这种调节和吐纳天地灵气之法的附带而已。有增幅之效,却非根本。
钱富在悟透这一节后,便修行起来。按照《五禽戏》中所描述的那样,将身体舒展开来,模仿着虎、鹿、熊、猿、鸟。做出种种动作。而一番心神,却逐渐安静下来,以求“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的境界。
在数次修炼后,钱富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心性恬淡。便在锻炼《五禽戏》功法至浑身微有汗意之时,依次吞服下小还丹和大还丹。
小还丹的作用,是以后天返回先天。让人在静谧的状态之中,返回到原本身在母体时,那种不依赖口鼻呼吸,口舌进食,便可生存的状态。而那时的人,也并没有心机和灵智。
一切都是昏昏然的混沌。服下小还丹,便等于经历了一次易经洗髓。人原本的旧伤消弭愈合,身体复归完满。
而大还丹更是在小还丹的基础上炼制而成,将此还丹温之养之。人服下后,便会有一股生机,自无而有,自微而著,直到脱胎换骨,仿佛重生。身体也会达到一个最理想和完美的平衡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想要做到如庄子所描述的那般,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淡,乃合天德。接引天地灵气入体,直入修仙一道,便会比原来轻松不少。
即便是资质差一些。在这种状态下,偶尔也能牵引一丝天地灵气入体,并炼化成自身灵力。所以,众人传言,这大还丹和小还丹,虽然不含灵气,却能帮人踏入修仙一道。
钱富依次服下这大小还丹后,精神也达至了这种虚无混沌的状态。身体按照《五禽戏》上的动作,下意识的律动不休。头脑在昏曚混沌中,一些平素被理智所压服的、生命本能的感觉,反而更加清晰敏锐起来。
钱富但觉得,这天地之间,确实有一股能量,从他身边掠过。但却如同流动的风一般。无从把握。更不用提吸纳一丝入体。当年白如衣和饶雅入道之时,都是有云雷和顶尖的功法指引,又因为自己的天资极好,心性也算清爽,所以,在感应到这天地灵气后,能将其吸纳而入。
可是,这钱富虽然能感应到这天地灵气。但是,却因为其本身的资质,实在是有限。而且,最重要的是,其本身的心性,与《庄子·外篇·刻意》中所说的“不思虑,不豫谋”,没有丝毫相同之处。
钱富做事,一向喜欢谋定而后,一向喜欢把心机做的深沉无比,一向喜欢算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