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飘-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翠儿知道,其实翠儿知道小姐您虽然在袁府吃住穿都好,但心里并不开心,只要小姐开心,翠儿愿意做任何事情”袁心鑫听了点点头,眼圈红了,原来翠儿还是懂自己的。
由于二姨太、三姨太和四姨太都同时病倒了,看在袁叔祯的面子上,袁心鑫现在也都天天去内院照顾、安慰这几位姨太太,也同时可以自由出入内院,因为二姨太的“念晚阁”离“养寿院”不远,所以这段日子以来她倒是能天天看到袁世凯。
袁宅似乎一下子变得车水马龙起来,许多来自京城和外地的官员开始拜访起袁世凯来,整日进出于袁世凯的“养寿院”内。
在养寿厅里,寂静了很久的电报机此时也正不辞辛苦的发着“滴滴滴”的工作声音,袁世凯看着来自各地的密保内容,经常舒展眉头微笑着,他的精神一天天振作起来,一改之前颓废之气,似乎变得越来越精神焕发了。
大哥袁克定也在袁世凯的疏通下去了京城,他在北京挂了一个右参议的官衔,袁宅顿时变得春意盎然起来。
就连驻扎在袁府周围的北洋新军的操练也越来越密集起来,就算到了晚上训练的声音也能传到袁心鑫的“静心阁”里,每当听到这密集的训练声袁心鑫就毫无睡意了,她不知道历史会不会根据她所知道的轨迹而发展,如果是的话,那就表示在这个月里将会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性政变,如果不是呢?
。。。。
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在广州爆发。
湖南、广西、江西、山西、陕西。。。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各地都打着“推翻满清,复兴中华”的口号,坚决要求独立,起义顿时进入了轰轰烈烈的时代。
袁心鑫想对了,她没猜错,这场轰动的起义被后世的历史称为“辛亥革命”。
作者有话要说:
没人比我更倒霉了吧,原来第一次的长评是恶意广告,唉。。。同志还需努力,革命尚未成功!
、第 23 章
得知消息后的当天晚上,袁心鑫在回自己”静心阁”的路上被一个黑影拦住了,她一看,原来是郑军。
此刻的郑军用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死死地盯着袁心鑫,他一字一句的说:“这次在武昌的起义一定会失败,就算朝廷抗击不了那些造fan革命派,元帅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我们新军一定会打赢这场仗的!”他斩钉截铁地说,似乎在为袁心鑫之前在小屋里对着杜子康讲过的那番大逆不道的话在强硬的辩白着。 
袁心鑫不想跟他争论,直接绕过他,走出离他一米距离的时候停了下来,她没回头,抬起头看着黑压压的夜空仿佛在对空气说话:“就要变天了,连天都会变,何况是人!”,说完直接就走了。
郑军看着她的背影一个人孤寂、落寞的站着,一直没有动。。。
是啊!他的元帅,他曾誓死效忠的元帅,自己好像都有点不认识他了。。。
第二天,有一个鬼头鬼脑的客人从北京悄悄地来到内院,从军师王士诊和袁世凯对他的称呼中袁心鑫知道原来他就是北洋“三杰”之豹的冯国璋,据说他特地从北京赶来告诉袁世凯关于朝廷的情况。
朝廷被这次起义震惊了,没想到这次起义给各地带来那么大的反应,他们强烈要求独立,要求推翻满清政府,“推翻满清”的口号已经在全国各地满天飞了。
在京城坐镇的陇裕太后只会低声哭泣,小皇帝什么都不懂,朝廷官员们全都束手无策,就连趾高气扬的摄政王此时都觉得十分棘手,慌忙仓促之中派一个名叫廕昌的带领禁卫军前去武汉镇压。
袁心鑫觉得领兵的人名字好熟悉,她想起来了,这个廕昌正是自己去年被关禁闭时,五哥的岳父,七姐的公公,袁世凯的儿女亲家。
难怪袁世凯愿意和他结成姻亲,虽然他人在安阳,但在京城里还有那么多眼睛和触角,他的崛起还真不是偶然的。
到了第三天奉命领兵出征武汉的廕昌路过安阳时,“顺道”亲自来到内院看了袁世凯。
袁世凯对他大笑一声,朝他豪迈的说:“这场仗你还是要慢慢走,等等看!”,是让他别尽全力镇压武汉吧。
廕昌奉旨前往战场的同时带走了袁世凯三分之一的北洋新军,这些被带走的新军和朝廷派出的禁卫军混合在一起,组成新的队伍奔赴武汉。
袁心鑫好笑的看着一边是养的油嘴肥肠朝廷的禁卫军,一边是个个都精神奕奕的北洋新军,两支队伍站在一起,孰好孰坏一眼便知。
派出去的一小支新军队伍中的军人们个个都带着藐视的表情看着朝廷的这些八旗兵(禁卫军),个个嗤之以鼻,他们不就是出身好点,因为都是满人就受朝廷重视,就高人一等了?
真靠拼实力其实个个都是酒囊饭袋。
还没出发,新军就和八旗军互相看不惯,还未开战,军中的气氛就开始剑拔弩张起来。
结果可想而知,几天后战场上传来消息。
武汉镇压,三战三败。
作者有话要说:
、第 24 章
又过了几天,袁府等来了京城朝廷的懿旨,看来摄政王这次真的是焦头烂额了,派出去的队伍连吃败仗,还要疲于应付其他地方的起义,无奈的他只能听从朝臣们的建议,向自己昔日的死对头袁世凯低头。
没办法谁让人家现在有着强劲的兵力呢,他破天荒地封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去武昌平定乱党,一时间袁宅里变得人心慌慌起来。
这时袁世凯站了出来,他对前来颁布懿旨的太监和内院的人大声说:“慌什么,老爷我还没答应呢!”
“你,回去告诉摄政王,当年他说老子有腿疾,让老子归隐,现在老子腿疾没好,不适合打仗。”袁世凯在内院大声的说着,隐忍了三年,终于等到这一血前耻的时刻了。
太监诚惶诚恐的回去复命了,袁世凯也不避嫌,当下就和郑军、王士珍等幕僚们进“养寿厅”商量起对策来。
平静了几天后,最后朝廷答应袁世凯如果这次打赢胜杖平定武昌动乱,就答应袁世凯的条件——实行君主立宪制。
袁世凯同意出兵。
袁宅内,袁世凯破天荒的把老夫人,大太太,大姨娘。。。和一众子女们全部聚齐,他宣布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他将领兵去武汉孝感督师,代替朝廷镇压乱党,而全家则在这段时期内举家迁移去北京。
在袁宅附近驻守的北洋新军将兵分两路,一路前去战场,一路留下来保护袁府家眷们前往京城,留下来保护家眷们的人中包括郑军和特地从江苏赶过来的段祺瑞。
看到匆匆赶来的“北洋三杰”之虎的段祺瑞时,袁心鑫心下了然了。
她知道袁世凯一定会打赢这场仗!
因为这场仗后京城将会风云突变,袁世凯提出的君主立宪制其实是第一步,为了架空皇帝、也为了推翻满清做准备。
北洋三杰如今的齐聚于首,更是为袁世凯吹起了东风,他真的是时候东山再起了。
作者有话要说:
清末的中国(中国古代历来就是)实行的都是君主专制制度,这种制度简单的说就是皇帝可以控制一切,包括思想、文化各方面的领域,属于专制统治。
而文章提及的君主立宪制,简单的说就是这个国家可以有皇帝(室),但他们的言行受到一定的宪法控制,他们不能控制一切,而国家中的人民也可以有自己的主权。
君主立宪制又称“虚君共和”因为有的国家君主没有实质的权利,仅是国家的代表所以又称“虚君共和”。
世界上最早实行国家君主立宪的是英国。
、第 25 章
在大家都忙着准备出发的时候,袁府下人们议论纷纷。
原因是一向服从命令的郑副官和他最敬爱的袁大帅之间第一次爆发了争执。
郑副官认为自己应该和大帅在一起奔赴武昌,浴血奋战在战场上,而不是去保护太太小姐们,他不愿意去京城。
看着一脸铁青的郑军握着拳头冲出内院时,袁心鑫无奈的摇了摇头,谁叫你是军人呢,军人的第一条就是服从命令。
袁世凯已经带着先头部队出发了。
留下内院的家眷仆人们,磨磨蹭蹭的准备了三天,才大包小包的全部行李打包好。
几辆气派的老爷车,加上几十辆马上和护卫队伍,令人咂舌的庞大队伍开启了浩浩荡荡的京城之旅。
“小姐该走了”
临到出发前,翠儿扶着袁心鑫准备上马车。
在袁家快生活了两年,她的头发由原来的刚过肩已经长到了腰部了,她只把长发简单的编了一个辫子,穿着件素雅简单的褂裙,戴着副小巧精致的银饰耳钉,此时的她无论是穿着还是打扮时候越来越像这个时代的人了。
袁心鑫上马车前再次转过头,看着眼前这座华丽的宅子,再在大门口深深看了最后一眼袁宅。
这应该是最后一眼了吧,虽然这里曾有过很多自己第一次美好的回忆,第一次过生日、第一次醉酒、第一次骑马。。。
自己还真是有点舍不得呢,虽然是这样,但还是再见了,袁家花园!
袁心鑫心里默念着,她离开了袁宅、告别了安阳、踏上了京城之旅。。。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一直追文的粉~
、第 26 章
对于怎么能名正言顺地离开袁家并脱离袁十六的名头,袁心鑫知道自已要等、等一个契机,她觉得可能离开安阳去京城就是这样一个机会。
由于安阳离北京不是太远,坐马车两三天就可以到了,一路相随的郑军和段祺瑞好像都没怎么交流,郑军从始至终都是绿着脸,段祺瑞倒是处处前前后后地跟着袁老太太和太太们打转,马屁功夫一流非凡。
其他姨太太小姐们开心的想象着京城的繁华景象,袁三小姐由于一路都能看见心仪的郑军而变得格外的娇羞,而在整队人马中二哥袁克文是表现的最兴奋的,要知道京城可是有着芸芸名角和众多戏院的地方,他恨不得此刻插上翅膀立马飞到京城,整个人的兴奋状态就像老鼠跌进了米缸里一样。
好不容易对袁克文的印象稍微好了点,看着他那流露出的骚包样,袁心鑫心里又开始鄙视起了他。
离开河南安阳境内后,袁心鑫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是被保护着的,都快忘了现在已经是战争时期了。
街上到处流都是逃难的难民。
他们中有条件的驾着马车、骡车,车上捆绑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包裹、锅碗瓢盆等;条件稍差一点的就拉个平板车;条件最差的要么挑了担子行李,要么直接背着大小包袱在身上。
唯一相同的就是全都步履匆匆,脸上个个表情沉重、面如菜色,穿着脏兮兮、灰扑扑的外套,拖家带口,慌忙赶路。。。
他们看到由军队护着的袁家老爷车和马车时都识相的让出了道路,要知道在这个战争时代,带枪的军人他们可是最惹不起的。
路上的难民们,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在小声议论着自己是从哪里哪里逃过来的,都希望自己去往的地方不要再有战争,无奈的背井离乡最大的希望就是去向的目的地能够太平点别再打仗。
经过河北石家庄火车站的时候,段祺瑞执意要在火车站附近休息一晚,于是一众部队扎营在车站附近的客栈旁。
家眷们住客栈里,袁心鑫对于段祺瑞的提议很是狐疑,为什么别的地方不住,偏偏是火车站附近。
由于家眷众多,客栈上下都被包了下来,袁心鑫不欲和其他小姐太太们争,随便住了间挑剩下的房间。
她的房间在客栈最后门的一间偏僻的小房间里,由于房间非常狭小,所以翠儿不能和袁心鑫住一间,她只能和丫头们住一起,反正也是临时的,挤挤就挤挤。
一路上风尘仆仆,加上马车上的颠簸,袁心鑫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