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价格理论-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经济”考虑都是无关的,那么,一个完整单位的产出如何在协作生产的一个A与一个B之间分配,就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只有合并起来的一个单位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它只不过像一个人的工资应有多少分到其右手,又有多少应分到其左手一样毫无意义。只有当存在着非经济因素,使得一个A与一个B有显著的区别时,这一产量在A与B之间的分配问题才是有意义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非经济因素将完全决定A与B之间的分配;我们似乎将会得到由纯粹讨价还价所决定的相对收益。

    仅当A与B的供给曲线重合时,我们才引入纳粹讨价还价,以便用来解释该产量在A和B之间的分配。也许有人要问,当A与B的供给曲线并不重合时,因这里暗含的关于A与B之间不存在联合的假设将是站不住脚的,那么我们是否就不必再引入这一概念了呢?比如说,若单位时间内要素A的可供量有150个单位,而B只有100个单位,这时要素A的所有者(称之为“A”的),不会通过联合来获得大于0的收益吗?假设在某一时间内,他们确能如此,并且能够达成协议,在他们之间平等地分配他们所获得的任意数量的产品,并且,假设在这一时间内,他们为自己成功地获得了9/10的产品,这样,100个单位B中的每个单位B都(我们假设B没有形成联合)获得了一个单位Z的1/10,同时150个单位A的联合体获得了90个单位的Z。

    这是一种稳定的状态吗?就所关心的是经济因素而言,显然不是。每个A分别可获得单位Z的6/10,每个B则分别可获得单位Z的1/10。很明显,存在着这样一种刺激,使得一个A和一个B在A的联合以外再实行联合。对于每个单独的A而言,看来如果他脱离该联合体,而其他的A仍留在该联合体中,则他能够诱使一个B脱离该联合体,仍然可以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好处,因为在该联合之外A、B的合作的总产量将是一个单位的3/10,而这个数量大于不破坏该联合时的他的收入合计。这意味着,A的联合是不稳定的,而且,经济力量将不断地趋向于打破这种联合,即使它已经暂时建立起来了。

    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了这样一种情形,不仅每个产业内部的生产要素比例是固定的,而且所有产业的这一比例都是相同的。现在让我们假定,每个产业内部的这一比例是固定的,但所有行业的这一比例并不是一样的。做为最简单的例子,我们来看两组产业,称一组产业的(组合)产品为X,另一组产业的产品为Y,并且假设,生产一个单位的X需要一个单位的要素A加上一个单位的要素B。而生产一个单位的Y则需要一个单位的A和两个单位的B。这种生产条件将产生一条如图8.5中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其中,A为100个单位,B为150个鱼位。

    除了P1点以外,在其他任意一点上,A或B都没有被全部使用,在Y1与P1之间,部分单位的A没有得到使用,在P1和X1之间,部分单位的B则没有得到使用,显然,这两个线段中的任何一段,都使我们回到了前面所提出的问题。在Y1和P1之间,A的价格为0,X代替Y的替代率将由B的需用量来决定,而且将是两个单位的X替代一个单位的Y,所以Y的价格将是X价格的两倍,在P1和X1之间,B的价格将为0,X代替Y的替代率将由A的需用量决定,而且是一个单位的X替代一个单位的Y,这样X的价格将高于Y的价格,最终衡点是否会落在这两个线段之一上将依赖于需求的状况,若我们假设,图8.5是针对某个个人的(比如说,就全社会而言,每个人都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可以在该图中再加上这个个人的消费无差异曲线,从而得到三种可能性,见图8.6。

    在图(Ⅰ)中,均衡点使部分A得不到利用,因此A的价格为0。在图(Ⅱ)中,均衡点使部分B得不到使用,因此B的价格为0。这与前面的例子基本相同。在(Ⅰ)中,就好像有一种商品,其数量可通过把两个单位的X看成为同于一个单位的Y而得到,在(Ⅱ)中,也好象有一种商品,其数量可由把一个单位的X看成为同于一个单位的Y而得到,在这两种情况下,需求似乎只决定X和Y的相对数量,而生产条件决定相对价格。

    有趣的情况是(Ⅲ)。在这里,生产条件决定相对数量,而需求条件决定相对价格。Y的价格处于X的价格和两倍于X的价格之间,而确切的价格点则依赖于可以促使公众消费与Y相同数量的X时的价格比率。假设,当Y的价格是X价格的1.6倍时,可以使公众消费与Y与数量相同的X,令Px、Py、Pa、Po,分别为X、Y、A和B的价格,那么将会有:

    (1)Pa+Px=Px

    (2)Pa+2Pb=1.6Px

    从(2)式减去(1)式后,有:

      pb=0.6Px

    从(1)式又可知,此式意味着;

      pa=0.4Px

    这些价格在边界水平上分别等于A和B的边际产量。如果再增加一个单位的A,这个新增加的一个单位A可以通过少生产一个单位的Y和多生产两个单位的X而得到使用,少生产一个单位的Y将会释放出一个单位A和两个单位的B,而多生产两个单位的X,则需要再提供两个单位的A和两个单位的B。因此,A的边际产量等于两个单位的X减去一个单位的Y,用价值形式表示,即为:2Px-Py=0.4Px。同样,B的边际产量等于一个单位的Y减去一个单位的X,或者用价值形式表示为:Py-Px=0.6Px。

    更一般地讲,我们可以推导出每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和各个要素边际产量的价值量,亦即,我们可以推导出边际生产力曲线,在此情况下,该曲线又等于对这一要素的需求曲线。首先,假定有150个单位的B,我们来考虑A的边际产量。如果我们想在150个单位的B之外再增加若干单位的A,当我们使用第一个单位的A时,可以选择是否用它与两个单位的B组合以生产一个单位的Y,或者与一个单位的B组合以生产一个单位的X,或者一部分与B组合用以生产Y,另一部分与B组合用于生产X。既然根据这些条件,Y替代X的比率是一比一(既然B过于富余),则如果要同时生产X和Y,那它们的价格就必定会相等。根据我们向来把X的价格作为numeraire的惯例,这两者的价格将等于1,因而总收入也等于1。那么,在这样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时,需求条件(效用函数)将决定第一个单位的A在生产Y与X之间如何分配。一种极端的情况是,消费者只偏好于Y,另一个极端是,消费人偏好于X。在这两种极端的情况中,都将只有一种产品的价格有定义,但,即使这一价格是Y的价格,把它看作等于1也将是最简单的,而且是成立的。更普遍的事实是,消费者会将其单位收入分配在这两种产品上,所以,这两种产品均会被生产出来。然而,在所有这三种情况下,A的边际产量在初始时都是1。

    我们继续增加A的单位数量。很显然,在一段时间内,一切都与增加第一个单位的A并用之于150个单位的B的时候一样,B是极为丰富的,所以X与Y的价格是相等的,一个单位A的边际产量的价值是1,而物质产量按照所需要的比例,在X和Y之间分配。在达到使B不再是过剩的、从而不再是免费商品那一点之前,需要增加多少单位的A?显然,这依赖于需求的条件。如果X与Y的价格都是1,X比Y有更大的需求量,这样,总产出每一次增值的大部分都由X构成,那么,直到已有近乎150个单位的A被增加到150个单位可用的B之上时,B才会成为一种“限制性的”要素。另一种极端情况是,如果X与Y的价格是1,Y比X有更大的需求量,所以总产出的每一次增量的大部分都由Y构成,则当已有略多于75个单位的A被增加到150个单位可用的B之上时,B将成为一种“限制性的”要素。

    为了具体一些,我们假设需求条件概况如下:

    (3)x/y=5/8·PY/PX

    这一需求曲线意味着,Y与X的比率仅仅依赖于这两种产品的价格比率,而不取决于收入的绝对水平。如果PY=PX,X与Y的比率为5/8,这意味着在初始阶段,当增加若干单位的A时,其每个单位的5/13都被用来生产一个单位的5/13的X;每个单位的8/13则都被用来生产一个单位的8/13的Y。如此继续下去,B的需要量则由下式给出:

    (4)b=5/13a+16/13a=21/13a

    这时,a为所使用的A的数量,b为B的需要量,只要对B的需用量少于150个单位,这一点就可以一直继续下去,即直到:

    (5) 21/13a=150

    或者

    (6)a=92

    在这一点上,将生产出35又5/7个单位的X,和57又1/7个单位的Y。

    一旦达到了这一点,A的进一步的增加量不会再以这种方式 使用。再多增加一个单位的A将只能通过少生产一个单位的Y来加以利用,使用因少生产一个单位Y所释放出的一个单位的A和两个单位的B再加上另一个单位的A去生产两个单位的X。表现在实物形态,因而就是,A的边际产量为两个的X减去一个的Y。在达到这一点时,所通行的X与Y的价格水平上也就是Py=Px=1,边际产量的价值等于2Px-Py,或者与过去一样等于1。但是,当A的单位进一步增加时,Y与X的价格不可能继续保持不变,因为,Y的数量相对于X的数量将减少,所以,Y的价格相对于X的价格必然上升以便引导消费者依照X和Y生产的比例来购它们,这意味着,A的边际产量的价值下降了。只要两个单位的X减去一个单位的Y的值是正数,或者说,只要一个单位Y的价格,低于两个单位X的价格,则新增单位的A就会被用于这两种产品的生产。当Py等于2Px时,A的边际产量的价值为0,此时,则根本不会再多使用任何一个单位的A。

    在这个具体例子中,当a>92又6/7时,X的生产数量将等于:

    (7)X=2(a-92)+35=2a-150

    (8) y=-(a-92)+57=150-a。

    将方程式(7)、(8)代入式(3),则Y的价格为:

    (9)Py=Px()

    于是有:

    (10)边际产量的价值=2Px-PY

    =Px (2-

    =Px

    当a=2700/26=103时,上式将等于0。

    由此得到的边际产量的价值曲线,在图8.7中给出。当A的数量为92或更少时,边际产量的价值是1,当A的数量在92到103之间时,边际产量的价值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递减,|奇…_…书^_^网|而在此后,边际产量的价值为0。如果A的可供量为如前面所假设的为100,则A的价值如供给曲线与边际产量价值曲线的交点所示为0.4,当然,只有b为150个单位时,这条曲线才成立。

    通过完全一样的过程,可以推导出B的边际产量的价值,而且,你会发现,完整地做一遍这种数学上的推导是非常有益的练习。

    从前面的图中可以看出,不同产出中的要素比例既是固定的又是完全相同的,它导致的理论上的模糊不清,因为存在着两种可供选择的生产要素结合的比例被完全消除了。如果A的数量小于92,它的价格就是1(B的价格为0);如果A的数量最大于103,则它的价格为0(B的价格是1);如果A的数量介于92与103之间,则它的价格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