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这几年来,天下人都知道,先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所杀,袁绍等人则兴兵搜捕宦官,自此之后,传国玉玺就一直未见踪影,太尉董卓、司徒王允、李傕和郭汜掌权后,都曾到处寻找传国玉玺的下落,翻遍了南北两宫,洛阳城里城外,都一无所获。
故而孙坚在洛阳得宝的消息一传出,不少人都在暗地里猜测,他是否得到了传国玉玺,这其中,就是豫州牧袁术最为关心,曾多次旁敲侧击,奈何孙坚和程普口风甚紧,一直不予以承认。
可袁术并不死心,既不放孙坚离去,又不给他兵权实权,就这么将他羁绊在谯县,事实上就相当于是软禁于此。
孙坚听闻吕布突袭邺城之事,静夜仰观天象时,思前想后,情知如今天下大势,已是风起云涌,于他,更是时不我待,再这么在这里空耗光阴,可就再也没有一展胸中壮志的良机了。
孙坚的求见,当即得到豫州牧袁术的首肯,此时正是晨早刚过,春风送暖,又还没到午间那么燥热,正是一天中最为舒适的时辰。
内书房内,袁术与孙坚分主宾坐定,孙坚二话不说,直接自怀中掏出一个绢布包,郑而重之地放在袁术面前的案桌上,退后两步,躬身礼道:“昨夜属下夜观天象,见帝星暗弱,有星辰大于斗,光芒四射,临于当空,属下忽有所感,情知必是应于主公身上……”
袁术没有听孙坚说完,而是目光炯炯地盯着案桌上的绢布包,没有伸手去解开,而是打断孙坚的话,问道:“这是……”
“传国玉玺!”
孙坚面色凝重,毫不掩饰地答道。
袁术双眼立时亮起来,看向绢布包,呼吸急促,伸出的双手,亦在微微颤抖,好不容易打开层层包裹的绢帛,暗下盒盖上的按钮,只听啪嗒一声,盒盖弹起,露出内里的玉玺来。
朝阳已升,自东边的窗棂透窗而入,照射在袁术小心翼翼捧起的传国玉玺上,晶莹剔透,熠熠生辉。
“果然是传国玉玺!”
袁术翻来覆去地细看,最后,才心满意足地轻叹一声。
208猛虎过江(下)
袁术说这话时,双眼一眨都不眨,紧盯着手里捧着的传国玉玺,朝阳照射在他的侧面,从孙坚这里看过去,正好半边脸沐浴在朝阳中,半边脸隐在阴影里,显出非常明显的阴阳脸来。
孙坚识趣地没有吭声,待袁术翻来覆去地看来看去看了个够,意犹未尽地放下传国玉玺,转头看过来时,才恭声道:“属下此刻才献上传国玉玺,主公恕罪,实乃属下存的一点私心,如今主公上应天象,下合谶言,属下坚信直至今日,方才坚信主公乃是传国玉玺的主人,故而才……”
“好,好,好!”袁术连声道好,脸上难抑兴奋,点头道,“文台果真是我的福将,有你相助,我何愁大事不成。”
“谢过主公!”
孙坚面现喜色,起身来到袁术案前,单膝着地拜下,在袁术的虚扶下,方才起身,回原位坐好,请示道:“主公如今已据豫、扬二州,荆州刘表,南阳张济,却屡屡兴兵挑衅,属下愿为主公前驱,率军征讨南阳张济,为主公开疆拓土。”
袁术难得的有些脸色微红,乃是因为他原本就是盘踞在南阳,年前却被张济自武关东来,与荆州刘表一起,将南阳一点一点蚕食,在他离开南阳,回到豫州后不久,整个南阳就被张济给霸占了。
而扬州,虽然扬州牧陈温乃是他的部属,可是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他仍旧只能龟缩在九江郡治阴陵城里,别说丹阳太守张训,庐江太守陆康,会稽太守唐瑁,吴郡太守范进。豫章太守陈修,就是九江太守荆修,对陈温这个扬州牧,也是阳奉阴违,并不如何放在眼里。
袁术要不是盘踞的豫州,面临着兖州刘岱、徐州陶谦、南阳张济、荆州刘表等人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他早就欲派大将兴兵,前往扬州,强行收服各郡太守了。
沉吟片刻,袁术看了孙坚一眼。欲言又止,再沉默片刻,才缓声道:“文台有此心,我心甚慰,只是如今天下动荡。豫州亦事多繁杂,征讨南阳张济、荆州刘表一事。时机未至。嗯,至于文台的官职,我这就好好斟酌斟酌,务不会令文台失望才是。”
孙坚大失所望,可面上,却并未显露出来。他今天这番话,对袁术多有令他肉麻难耐的颂扬,都是早就准备好的假话,如今要他对袁术表现出一副感恩戴德的表情。他实在是做不出来。
能做到未曾将内心的失望显露出来,他就已是相当隐忍了。
至于袁术所谓的豫州事多,他也有所耳闻,情知这对袁术来说,的确是目前最为要紧的一件大事,只是不知道袁术拿到传国玉玺后,会否改变态度,重新考虑这件大事。
不过袁术既然没有当场同意孙坚出兵的建言,孙坚也只得先隐忍着,静待时机。
没过几天,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传来,当即令天下震动。
益州牧刘焉,继并州牧吕布拥立弘农王刘辩为帝后,自立为蜀王,昭告天下。
刘焉在告天下人书中,只字不提弘农王刘辩登基一事,仍旧称之为弘农王,这个意思非常明显,就是不承认刘辩登基为帝一事,并且将他自己抬高到与刘辩同一个位阶上,摆明要与刘辩共争天下帝位。
他这么说,其实也有他的道理,因为就在一年多前,朝廷曾为何太后和弘农王举行过盛大的葬礼,如今,虽然有蔡邕和桥瑁的告天下书,说明当时吕布连同三公一起,营救何太后和弘农王一事的详细经过,可没有亲眼所见,谁知道是真是假呢。
在文书中,刘焉花费偌大的篇幅,述陈他的血脉正统,不过也的确如此,刘焉乃是前汉鲁恭王刘馀的直系后裔,而鲁恭王刘馀,乃是孝景帝第五子,可说是根正苗红的大汉宗室。
有他开此先例,袁术当即大会群臣,连赋闲多时的孙坚也在列,商议的事只有一个,到底该拥立何人为主。
这个时候,尽管传国玉玺就在他的手上,他还是没有这个胆量,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立为王,而只能在所辖州郡内,寻求拥立合适的大汉宗室。
最后,他还是决定拥立沛国孝王刘琮,而没有拥立陈国湣王刘宠,其间的关键,就在于湣王刘宠杀伐决断,精明强干,而孝王刘琮则沉溺于酒色财气之中,更易于摆布。
虽然湣王刘宠在位时间比孝王刘琮还要长,年岁也比孝王刘琮高,可是刘宠为人虽年过五旬,却仍健硕非常,善射不说,麾下更是有一支强弩军,能征善战。
而刘琮,只需看上第一眼,就知道他即使有雄心壮志,也早就知道,他在长年累月酒色财气的浸泡下,所有的雄心壮志,已被侵蚀得踪影全无。
到时候,刘琮一死,其子刘曜年幼,继位之后,还不是任凭袁术说了算。
于是,抢在其他州郡反应过来之前,豫州牧袁术,连同扬州牧陈温,联名拥立沛国孝王刘琮为主,称淮王,昭告天下时,也学着刘焉,称刘辩为弘农王,对何太后和弘农王身死一事,以及弘农王刘辩登基为帝一事,尽皆避而不谈。
拥立刘琮后的第三天,袁术终于召来孙坚,一番长谈后,上表淮王刘琮,表孙坚为骑都尉,率军征讨竟然敢不响应拥立之举的扬州诸郡太守。
只是他给孙坚的,除了孙坚原有的部属外,兵卒只有三千,如此一来,孙坚麾下,就只有步卒五千,统兵大将,则只有程普和韩当两人。
不过这样,孙坚已是心满意足了,能够离开豫州,离开袁术,他大感庆幸,到了这个时候,他才非常后悔,当年自长沙太守任上,响应袁绍的号召,率军北上时,就不该为了一些军粮,投入时任后将军的袁术帐下,以致这么多年来,他四处征战,却没落个好来。
孙坚率军自沛国谯县南下,直入扬州九江郡,他的家眷,此时就安置于寿春。
进入九江郡的第一天,大军宿于当涂县,询问当地向导得知,此地名涂山,相传乃古涂山国所在,大禹治水时,将山一劈为二,令淮水改道,变成由南往北流,也是大禹娶涂女,并大会诸侯之所。
大军至此,孙坚才算是松了一口气,下定决心,即使袁术反悔,要再夺他的兵权,他也准备一抗到底,不予理会了。
只是一路上紧赶慢赶,士卒疲累不堪,孙坚只得令大军在此暂歇数日,并令人前去阴陵求粮。
名义上,他仍旧是袁术的部属,奉他之令,前来扬州收拾那些不听话的州郡太守,那么朝扬州牧陈温索要钱粮,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时近傍晚,夕阳西沉,孙坚留下韩当镇守大营,与程普一起,带着亲卫,策马驰上涂山,欣赏落日美景。
一路上虽然行军甚速,孙坚对天下情势,却从未有一日不曾关注,在益州牧刘焉自立为蜀王后,天下震动,豫州牧袁术以为自己抢在天下州郡之前反应过来,拥立沛国孝王刘琮为淮王,此后消息陆续传来,其他州郡的反应也丝毫不输给他,也纷纷仿效刘焉,自立为王,或拥立大汉宗室为王。
其中,兖州牧刘岱自立为齐王,冀州牧袁绍原本一心想要拥立大司马刘虞,结果,在吕布率军攻破邺城时,大司马刘虞乘机逃出城外,不知所踪,无奈之下,袁绍则拥立甘陵(ps:清河国)献王刘忠,号为甘陵王。
这还不止,青州牧孔融,连同徐州牧陶谦,拥立琅邪顺王刘容,号为琅邪王;公孙瓒自领幽州牧,拥立河间国乐成王刘陔,号为乐成王;荆州刘表也不甘为人后,效仿益州牧刘焉、兖州牧刘岱,自立为襄阳王。
如此一来,天下十三州,除却凉州、司隶、交州之外,余下十州,分别自立或拥立他人,计有并州的弘农王刘辩,益州的蜀王刘焉,豫、扬二州的淮王刘琮,兖州的齐王刘岱,冀州的甘陵王刘忠,徐、青州的琅邪王刘容,幽州的乐成王刘陔,荆州的襄阳王刘表。
天下至此,正式分崩离析,八王并立,争霸天下。
对此纷乱世局,孙坚唯有苦笑摇头,只觉得这些所谓的大汉宗亲,除开自立的刘焉、刘岱、刘表三人拥有实权外,其余人,包括弘农王刘辩在内,实际上都只是各地实权诸侯竖起来的一面旗帜而已,更多的,只是一个摆设而已。
夕阳西沉,映照得云霞绚丽,孙坚站在涂山山顶上,极目四顾这大好河山,心中感慨万千,悲怆不已。
只是,如今天下大乱已显,纷乱世局,并非他能凭一己之力扭转得过来的,当今之际,正如他在获悉吕布率军攻破邺县时所思那样,盘踞江东,退,则保境安民,进,则肃清宇内,匡扶大汉社稷。
“主公,有人上山来!”
正在沉思之际,孙坚听到程普叫嚷了一声,声音中带着几分惊异,抬头看去,正见到数骑隐没在山脚下的山道拐角处。
山脚下不远处,就是大营,来人上山,势必需要先通过大营四周的防护,孙坚以为是韩当派来禀报的信使,当下心里只是暗自嘀咕一声:“这又是哪位宗室自立为王了?”,便将此事放下。
过不多时,来人顺着弯曲的山间小道,策马上得山来,程普只远远地看上一眼,即万分欣喜地嚷道:“主公快看,是少主来了!”
209孙郎与周郎
孙坚闻言一愣,转头看去,面上先是一喜,而后一沉。
即使已有两年多未见,孙坚还是第一眼,就认出领头的骑士,正是他的长子孙策,只是比之他记忆中的那个长子,要高大得多,也英武得多。
“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