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等沈二夫人说花,芙蓉就又说道:“若是这两家不能作证,那么,还有整条巷子的人,奴婢的娘出门的时间不早不晚,是用过午膳没多久的,不少人家的婆娘都是在准备晚上祭灶的时候,有不少人家是开着门的,我娘一路走过去,但凡认识的人家,都是打过招呼的,这个二夫人派人一问就能问出来了。”
“若是说这些邻居什么的能做假证,那还有同仁堂附近的铺子里的伙计,当天下午那条街上的铺子可都是开着门的,二夫人可派人去问问,腊月二十三那天是不是有个穿着枯黄色斜襟棉袄和葱绿色袄裙的妇人从他们门前经过。”
芙蓉转身冲着沈二夫人说道:“至于那三棱粉,奴婢连听都没有听过,更不要说有了,二夫人既然说是有人指证奴婢身上有三棱粉的味道,不如将那人叫过来,和奴婢当面对质。”
沈二夫人有些恼怒:“有你这么和主子说话的吗?”
芙蓉连忙低下头:“奴婢错了,只是夫人这样冤枉奴婢,奴婢怎么也不敢应下这样的事情,奴婢天生胆子小,生怕二夫人真觉得这事情是奴婢做的,所以奴婢怎么也得争辩几句。再者说了,这就是杀人放火,也是要先有个理由的,奴婢好好的伺候着我们家姨娘呢,和三夫人又没有深仇大恨,奴婢何必去做这样的事情?”
“谁说是针对三房的?”沈二夫人冷笑一声,大约是不想和一个奴婢争论,只转头对老太太说道:“老太太,儿媳刚才已经说过了,这事情,和三房其实是没多大关系的,王姨娘是生怕大嫂生下嫡子,所以冒险对大嫂动手,然后误伤了红柳,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二弟妹,别着急。”沈夫人笑着打断沈二夫人的话:“刚才的那个理由,也是你自己一个人说的,王姨娘可没承认,以我之见,咱们还是继续说的你的这个证据?还有没有别的证人或者证据什么的?我听着,芙蓉的话也是很有道理的,这会儿可真有点儿分不清谁对谁错了。”
沈二夫人有些怒其不争的看沈夫人:“大嫂,你性子怎么这么软!竟是别人说什么你信什么!你也不想想,你万一出了差池,这偌大的侯府是便宜了谁!”
沈夫人有些诧异:“看二弟妹说的,怎么就好像是十分肯定这事情一定是针对我的?我之前就说了,我从来不喝那安胎药的,府里上上下下都知道,就算这事情真是针对我的,那也不应该是那碗药出了事情。”
说着,沈夫人叹口气,伸手拉了王姨娘:“我之前不在府里,都是王姨娘替我打点这长房的上上下下,又是王姨娘替我照顾侯爷,这十来年,侯爷对王姨娘都是很满意,王姨娘也并未犯过半点儿过错。说句难听的话……”
沈夫人抬头看了看王姨娘,笑着看沈二夫人:“若是王姨娘真有心不让我生下这孩子,有的是办法,何必这么伤人不利己呢?二弟妹说的那些证据,也实在是有些站不住脚,别说是王姨娘不满意了,就是我,都是不太相信的。”
说的沈二夫人脸色涨红,一脸恼怒:“罢了罢了,我这是听评书落泪,白白替人担心了,大嫂自己都不放在心上,我也不必弄的自己里外不是人了。你们不是要看证据吗?那咱们就拿证据,芙蓉,你之前说你不曾见过三棱,那么我问你,这个是什么?”
话音落,沈二夫人就扔了一个荷包到芙蓉跟前,芙蓉只看一眼就忍不住皱了皱眉,那荷包实在是太眼熟了点儿——根本就是她自己做的,只是,这荷包之前不是送给了荷花吗?怎么会忽然在这儿出现?
想着,芙蓉又想起来之前二夫人说,有人曾经在她身上闻到过三棱粉的味道,难不成……芙蓉脸色发白,若真是荷花,那自己可就是瞎了眼的,往日里竟是将这个白眼狼当成了自己的好姐妹。而且,姨娘对她和自己都不薄,她怎么就会背叛了姨娘呢?
“芙蓉,你可认得这荷包?”沈二夫人又问了一遍,芙蓉使劲在地上磕了两个头:“奴婢认得的,这荷包,三个月前,奴婢就送过了同屋的荷花,敢问二夫人,这荷包怎么到了您手里?”
不管这荷包是不是荷花交上去的,反正现在芙蓉是一定不能承认荷包之前是在她手里的。
“送给了荷花?可有人能证明这个荷包你送给了荷花?”沈二夫人果然嗤笑了一声,让人带了荷花进来。既然沈二夫人敢让荷花出来当证人,那早已经是安排妥当了,毫无疑问,荷花的描述,都是按照沈二夫人之前的推断来的。
芙蓉怨恨的盯着荷花,荷花却只低着头,将事情说完,就一声不吭的跪在一边了。自然是没人能证明这荷包,是芙蓉送给荷花的。三个二等的小丫鬟,只有她和荷花是王姨娘亲自选的,剩下的那个月季,是老太太赏赐的。芙蓉一向觉得,在王姨娘的院子里,她和荷花才是一边儿的,所以往日里和荷花最是交好,小姐妹两个私底下换个荷包什么的,再约定个小秘密,那是常有的事情,以前也不是没做过。
芙蓉又不能未卜先知,怎么会知道,这么一个荷包,就成了她谋害人命的证物。
沈二夫人看王姨娘:“王姨娘,现在是人证物证都有了,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王姨娘笑着伸手指了指芙蓉跟前的荷包,挑眉问道:“所谓的物证,是这个荷包对不对?”
沈二夫人点头,王姨娘又笑着点了点荷花等人:“所谓的人证,就是她们几个对不对?”
沈二夫人颇有些不耐烦:“怎么,你又要和刚才一样,觉得这人证说出来的话也是不可信的?”
王姨娘点头:“自然是不可信的,漏洞实在是太多了些。不过,二夫人既然是认定了奴婢是凶手,想来奴婢我说的那些个漏洞,大约二夫人也是不会听在耳朵里的。而且,老太太到底是上了年纪了,之前侯爷也曾交代过,让老太太静养,这府里的事情,若不是闹翻天了,最好是别惊扰了老太太。”
沈二夫人皱眉,王姨娘继续笑道:“所以,奴婢也就不一点点儿反驳了,二夫人之前不是说,看人证看物证的吗?既然二夫人的人证和物证已经说完了,那接下来,是不是轮到奴婢的人证将奴婢的物证给带出来了?”
第78章
王姨娘这话一说出口;沈二夫人就有些吃惊了:“你有证据?”说完才觉得自己这话说的有些不对劲儿;忙忙的改口:“你有证人能证明你是无辜的?”
“奴婢不仅有证人能证明奴婢是无辜的;还有证据能告诉老太太和各位夫人凶手是谁。”王姨娘笑着说道,看了一眼沈夫人;沈夫人笑着点了点头:“就是审案子,这凶手也是能分辨几句的;二弟妹指认了王姨娘是凶手,那王姨娘不承认,也有证据指出别人是凶手;咱们也不妨听一听。”
当时说王姨娘是凶手的时候;大家都在这儿听了;现在轮到王姨娘分辨了;怎么也得给长房个面子吧?
沈二夫人脸色有些不好看,只是老太太不出声,沈三夫人急着洗清自己身上的嫌疑,沈夫人力挺王姨娘,沈二夫人也就没有拒绝的借口了。
王姨娘也让人带了几个人上来,和刚才沈二夫人的证人一样多——三个婆子一个丫鬟。
沈三夫人身后的廖嬷嬷一看见其中一个嬷嬷,脸色立马就变了变。另外一个,沈如意不认识,但是沈夫人认识,一瞧见那人,沈夫人脸上就闪过厌恶的神色。还有一个,沈如意见过,却并不是很熟悉,因为那婆子不过是个粗使婆子,还是在二房做活儿的,沈如意也不过是见过几面。
另外一个丫鬟,则是沈夫人和沈如意都印象深刻的,甚至连老太太和沈三夫人都十分的熟悉——晴雨,那个端走了安胎药的小丫鬟。
“奴婢也不从头说了,之前发生的事情,老太太和各位夫人也都一清二楚了。奴婢之前听我们夫人说了这个事情,当时心里就有些担忧,因为我们夫人刚回京没多久,之后就是怀孕,管家这种事情,也不过是做了一两个月,怕是连府里的下人都没有认全。”
王姨娘行了个礼,就开始讲述。
她之前已经和沈夫人说好了,所以这会儿一开口,就说自己是为了沈夫人好,生怕这次红柳小产的事情是牵扯到什么内宅阴私,担心沈夫人在这次的事情里面吃亏,所以事情一发生,她自己就先偷偷的在暗地里查了。
下药的人是晴雨,出面收买晴雨的是奶娘廖嬷嬷。中间还牵扯到沈如意原先的奶娘赵嬷嬷,为了不让老太太对这个赵嬷嬷和厨房一开始煎药的那个赵嬷嬷弄混,王姨娘还特意加了一个字,这个奶娘,是大赵嬷嬷。
和廖嬷嬷做交易的,是大赵嬷嬷,而大赵嬷嬷背后站着的,是二房的那个粗使婆子。
廖嬷嬷用多少银子收买的晴雨,以及大赵嬷嬷答应许给廖嬷嬷的好处,王姨娘都说的一清二楚:“这晴雨的兄长是在庄子上的,廖嬷嬷答应她,这次的事情做好了,就将晴雨的兄长和嫂子都调回府里,另外再给晴雨的娘安排个轻松些的差事。证据就是晴雨的娘已经换了差事,原先晴雨的娘是前院扫地的,现在已经换成前院茶水间的烧水嬷嬷了。”
扫地嬷嬷忙的很,地上是连一片叶子都不能有的,时时刻刻得在院子里转悠着。而烧水嬷嬷就轻省多了,沈侯爷这样的男主子,一旦要喝茶,那都是身边贴身伺候的人亲自去烧水的。烧水嬷嬷能派上用场的机会真不多,但这差事的月钱比扫地嬷嬷的多,说出去也体面。
“给廖嬷嬷三棱粉的是大赵嬷嬷,大赵嬷嬷别急着辩解,我自是有证据的,大赵嬷嬷什么时候去哪家药铺买的药,我一清二楚,你若是觉得我说的不对,咱们可以请了药铺的掌柜和伙计来说话。”
和沈二夫人的说辞不一样,王姨娘是直接说了药铺的掌柜和伙计。沈二夫人那个,随便收买个伙计就能有证词。可药铺的掌柜,却是不能说谎的。
行有行规,药铺的掌柜若是想站的稳,这样的事情就不能说谎,不过,通常这种顾客买药的事情,也都是要保密的,一般人问不出来。沈侯爷若是出面,那自然是不一样的。
“大赵嬷嬷许给廖嬷嬷的好处是一座院子,院子已经腾出来了,和大赵嬷嬷家隔了五户,是廖嬷嬷亲自去买的,不过,这买院子的钱,却是大赵嬷嬷给的。”
后面的那条巷子,虽然是各府给自家下人建的栖身之地,但这房契,却都是发下来了。私底下这些人买卖房子,主子们基本上也不会过问。不过,主子若是想安排人住什么地方,那这院子就得腾出来。
奴才再有体面,卖身契只要在主子手里,他名下不管有多少财产,那都是属于主子的。一句话,就能让人身无分文。
这私底下买卖的院子,只要不闹腾出什么事情,也不会有人过问。
“大赵嬷嬷是不是想问那银子也没什么记号,凭什么就说是你拿的银子是吧?别着急,我会说到这个的。”王姨娘又扫了一眼张嘴要说话的大赵嬷嬷,不给比人插嘴的机会,继续往下说。
大赵嬷嬷和廖嬷嬷商量的事情,肯定是不能让人听见的,于是两个人见面的时候,必定是小心翼翼十分谨慎的,大赵嬷嬷给银子的时候,也肯定是得避着人不能见光的。
可好巧不巧的,大赵嬷嬷和廖嬷嬷见面的事情,就被廖嬷嬷隔壁的那家听见了。廖嬷嬷不是单独住一个院子的,而是三个屋子,她隔壁呢,住着的是针线房崔嬷嬷一家。
谁都不想住小屋子,一家子好几口的,都想弄个院子住。崔嬷嬷无意中听见大赵嬷嬷和廖嬷嬷的谈话,就将这个事情给记下来了,心里暗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