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克制自己,不要玩弄自己的手指、拨动衣服或者作些能减少别人对他的注意力 的一些紧张的小动作。有一次,有位很有名的纽约演说家在演说时,用手玩弄着讲台上 的桌布,结果听众们全都专心地望着他的手,足足有半小时之久。
如果可能的话,演说者应该把听众的座位作适当的安排,使他们不会看到迟到的听 众进来,如此可以防止他们分散注意力。
通常,演讲者都不允许舞台上放置红色的鲜花,因为它们会吸引太多的注意力。那 么,演说者又怎能会允许在他演说时,让一个活动不停的名人面对观众坐着呢?他们不 应该这样做,只要稍微聪明一点,就不应该这样做。
演讲时保持良好的姿态,对于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从而融听众于演讲中,引起他 们共鸣也有积极的作用。
演说者在演说之前,不要坐着面对听众,而应以崭新的姿态到达会场,这样比听众 眼中的老形象要好一些。
但是,如果我们必须先坐下来,那么,我们就要十分注意我们坐的姿势。你一定看 过别人四处张望找空位子的情形,那很象一头猎犬在找一处可让它躺下来过夜的地方。 他们到处张望,当他们真的找到一张椅子,他们就会加快脚步跑上前去,然后就象一个 大袋般把自己的身体猛地放到椅子上去。
懂得坐下艺术的人,先用脚背碰一下椅子,然后使头部到臀部轻松地维持直立的姿 势,在完美的控制下,使自己缓缓坐下去。
我们前面说过,不要玩弄你的衣服或你的首饰,因为这样做会使听众分散对你的注 意力。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这样做会给人一种懦弱且缺乏自我控制力的印象。任何不能 增加你演说分量的动作都会减少听众对你的注意力。没有任何动作是不会吸引听众注意 力的。所以,您必须以一种平静的状态站着或坐着,控制你自己的身体,这将使听众对 你产生一种有心理控制力、泰然自若的感觉。
当你准备站起来向听众发表演说时,不要急急忙忙地开口。这是业余演说家的通病。 先深深吸一口气,望着你的听众大约一分钟的时间,使听众之间的嘈杂声或骚动停下来, 等到一切平静为止。
你的双手应该如何处理呢?忘掉它们。如果它们能够很自然地下垂在身体两侧,那 最理想了。如果你觉得它们就象一大串香蕉似的,千万别认为没有人会去注意它们,或 是人们对它们没兴趣。
它们最好能轻松地下垂在你身体的两侧,这样才不会受到注意。即使是最吹毛求疵 的人也不能批评这种姿势。此外,当情况需要时,它们还能自然而不受妨碍地摆出各种 强调性的手势。
有关演讲姿势的所有著作,十分之九都是废物。而且不只是浪费好纸张及好油墨而 已。从书上学来的任何姿势,很可能都是一大浪费,你要想学会有用的姿势,只能自己 去揣摩,从自己的内心,从自己的思想,从你自己对这方面的兴趣中去培养。有价值的 手势就是你天生就会的那一种。一盎司的本能比一吨的规则更有价值。
卡耐基比喻一个人的手势,就如同他的牙刷,应该是专属于他个人使用的东西,人 人各不相同,只要他们顺其自然,应该每个人的手势都各自不同。
不应该训练两个人采取完全相同的手势。你可以想象,个子修长、动作笨拙、思想 缓慢的林肯,和说话很快、个性急躁的道格拉斯使用完全相同的手势,那真是荒谬无比。
据曾经和林肯共同执行法律业务并且替他撰写传记的贺恩登说:“林肯用手做手势 的次数,不比他用脑袋做姿势多。
他经常使用后者,用力如此这般地甩动头部。当他企图强调他的某种意思时,这种 动作尤其有意义。有时候这个动作会猛然顿住,仿佛把火花飞溅到易燃物上。他从来不 象其他的演说者那般猛挥手势,好象要把空间劈成碎片,他从来不进行舞台效果的行 动……。随着演说程序的进行,他的动作愈来愈自由而且安然自在,最后达到优美的程 度。他拥有完全的自然感和强烈的特点,因此他也就显得尊严高贵。他看不起虚荣、炫 耀、造作与虚伪……,当他把见解散播于听众的脑海中,他右手的瘦长手势很有强调意 义。有的时候,为了表示喜悦与欢乐,他会高举双手,大约成五十度的角度,手掌向上, 仿佛渴望拥抱他所喜爱的那种精神。如果他所要表现的是厌恶的情绪,例如谴责奴隶制 度,他会高举双臂,握紧双拳,在空中挥舞,表现出真正崇高的憎恶感。这是他最有效 果的手势之一,表现出一种最生动的坚定决心,显示他决心把他痛恨的东西拉下来,丢 在灰尘中践踏。他决不会把某只脚放在另一脚之前。他绝不会扶住或靠在任何东西上支 撑身体。在整个演说过程中,他只对姿势与态度作少许的变化。他绝不会狂喊乱叫,也 不会在讲台上来回走动。为了使他的双臂能够轻松一点,他有时会用左手抓住外衣的衣 领,拇指向上,剩下右手可自由地做出各种手势。”著名雕塑家圣高登斯把他的这种姿 态雕成一座雕像,竖立在芝加哥的林肯公园。
这就是林肯的方法。罗斯福则比林肯更有活力、更激昂、更积极。他的脸孔因为充 满感觉而显得生气蓬勃。他握紧拳头,整个身体成为他表达感情的工具。政治家布莱安 经常伸出一只手,手掌朝天。葛雷史东经常用掌拍桌子,或是用脚踩地板,发出很大的 声响。罗斯伯利习惯高举右臂,然后以无比的力量猛然往下一带。所有这些都重要,不 过首先需要要求演说者思想与信念具有相当的力量才行,这样才能使演说者的姿势强而 有力,显得自然,从而引起听众共鸣。
不要重复使用一种手势,否则会令人产生枯燥、单调的感觉。手势不要结束得太快, 如果有人用食指强调人的想法,一定要在整个句子中维持那个手势。一般人都会忽略这 一点,这是很普通但也是很严重的一项错误。这种错误会消弱你所强调的,而相形之下, 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反而变得仿佛很重要,而真正的要点却显得不重要了。
当你在听众面前进行演说时,应只做出那些自然发出的手势。但当你练习时,如果 必要的话,强迫你自己做出手势。
在强迫你自己这样做时,将显得如此清醒而刺激。不久,你的手势将会自然而然地 流露出来。
卡耐基认为,在谈判中,除了注意手势之外,还要注意谈判中的态度问题。他说取 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有赖于谈判者的态度。良好态度会在谈判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 时真会出乎你的意料,但你确实成功了。
当你陈述自己的理由时,彬彬有礼的微笑,温和大度的语气,随便而亲切的动作, 都会美化你的每一次谈话,使对方在接受你的良好态度的同时,也以类似的心态接受了 你在谈判中的要求。
为什么现在公司里公关部主任多是小姐而非先生呢?小姐温柔漂亮,未谈话已先笑, 首先在心理上使你感到了亲切,然后再温言软语,细细陈述,你在不知不觉中已连连点 头了。
这就是态度的魅力。
当我们准备谈判时,在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之后,不妨预先来检查一下自己的态度、 设想和自己有可能面临的尴尬问题,然后设计一下自己的语言、动作,这样,可以做到 有备无患,避免在仓促之中出错,这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灵活机智应变
卡耐基曾经说过,掌握神奇机智的语言应变技巧,无论是对演讲还是对于谈判来说, 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讲演或谈判中,自嘲往往具有奇妙的作用,它是机智应变语言的重要内容之一。
所谓自嘲,即自我嘲弄。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是嘲弄自己,而潜台词却 另有韵味。因此,自嘲在交谈中具有特殊的表达功能和使用价值。
别人有事求你,你想拒绝,明言拒绝,会让人难堪,而运用自嘲,委婉拒绝,既表 达了自己的拒绝意图,又会使对方乐于接受。
有一次,林肯在某个报纸编辑大会上发言,指出自己不是一个编辑,所以他出席这 次会议,是很不相称的。为了说明他最好不出席这次会议的理由,他给大家讲了一个小 故事:
“有一次,我在森林中遇到了一个骑马的妇女,我停下来让路,可是她也停了下来, 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面孔看。
她说:‘我现在才相信你是我见到过的最丑的人。’我说:‘你大概讲对了,但是 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她说:‘当然你生就这副丑相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你还是可以 呆在家里不要出来嘛!’”大家为林肯幽默的自嘲而哑然失笑。
在交谈中,当对方有意无意地触犯了你,把你置于尴尬境地时,借助自嘲摆脱窘境, 是一种恰当的选择。
五十年代初,美国总统杜鲁门会见十分傲慢的麦克阿瑟将军。会见中,麦阿阿瑟拿 出烟斗,装上烟丝,把烟斗叼在嘴里,取下火柴。当他准备划燃火柴时,才停下来,对 杜鲁门说:“我抽烟,你不会介意吧?”
显然,这不是真心征求意见,在他已经做好抽烟准备的情况下,如果对方说他介意, 那就会显得粗鲁和霸道。
这种缺少礼貌的傲慢言行使杜鲁门有些难堪。然而,他看了麦克阿瑟一眼,自嘲道: “抽吧,将军,别人喷到我脸上的烟雾,要比喷在任何一个美国人脸上的烟雾都多。”
由此可见,当令人难堪的事实已经发生,运用自嘲能使你的自尊心通过自我排解的 方式受到保护,并且,还能体现出说话者的大度胸怀。
人们在有些时候因某些事不尽人意而烦恼和苦闷,说出去必会惹人笑话,运用自嘲, 既可宽慰自己,又能避免别人笑话,可谓一举两得。
清代乾隆年间,九十八岁的广东考生谢启祚仍参加了乡试。主考官点名时,劝他回 家抱孙子算了。无奈谢意志坚决,非考不可。老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中举。老先生悲 喜交加,特作了一首《老女出嫁》诗以自嘲:
“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
照镜花生面,持镜雪满头。”
在与人交涉事情,尤其是谈判时,由于对方要价太高,企望太大,而使谈判面临搁 浅时,运用自嘲,有时可收到以退为进的效果。
某地蔬菜公司一位科长到外地调运蔬菜,卖方想趁机捞一把,因而报价很高,双方 僵持不下。眼看市场供应就要脱销,心急火燎的科长却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自嘲地 说:
“其实,你们把我看高了,我不过是个小科长,还是个副的,手里能有多大权力? 再说,天气这么热我花大价钱办一笔赔本的买卖,这个责任我担得起吗?”
他的这番自嘲,不但使指望过高的卖主们大为泄气,而且对他的“苦衷”还产生了 同情。最后终于妥协,降低了价格。
在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和艰难之后,常会有人对自己的命运发出深切的感叹。运用自 嘲感叹人生,常能收到深切动人的语言效果。
与孙中山、陈少白同被清政府视为“四大寇”之一的杨鹤龄,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