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卡耐基全系列丛书 相信大家都知道吧!6本txt下载-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你作为进口洗衣机的一方与出口洗衣机的一方就价格问题谈判,对方报价甚 高,你可以问他:“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报价?”对方自然会向你谈出支持他报价的依据, 比如洗衣机性能良好、是最新产品、是双缸洗衣机等等,而你早已运用了调查法对同类 产品进行过一番周密的了解,所以你可逐项反驳,从而迫使对方作出让步。 
    多问几个“为什么”,也就是多掌握了几分资料,也就会为你的成功多添一份信心。 当然,不是事事都问“为什么”,总要问得恰当而又触及实质才能得到你所需要的东西。 你不能对出口洗衣机的厂商问:“你为什么喜欢把洗衣机向中国出口而不向日本出口?” 这样的问题纯属无聊。 
    沉默法。沉默是一种无声的武器。恰当地运用沉默,往往令对方招架不往,自乱阵 脚,从而露出庐山真面目。 
    当你作为公司领导,你的下属向你提出长工资要求时,你保持沉默。他吃不准你是 什么态度,因而一再地陈述他的理由。你再一次地运用了沉默,也许这时他会自己降低 要求,征询你的意见,等待你的反应。 
    当你和别人进行一项关于商品价格的谈判时,对方说: 
    “我希望能在这个月之内达成协议,因为我不敢肯定过了这个月是否能给你相同的 价格。” 
    这时你应保持沉默,冷静地看对方的举动。 
    这时对方又说:“你究竟愿不愿意在这个月内达成协议? 
    如果愿意,我们可以考虑适当优惠。” 
    你仍以沉默来回答。对方会再说:“我们可以再把价格降低10%,希望你能慎重考 虑。” 
    也许你等的就是这句话。于是,一项谈判就成功了。它或许比你原来想象的价格还 要低。这就是高明的谈判者利用沉默来获得优惠的价格,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当然,沉默不能滥用,如果双方在谈判时都采用沉默来对抗,那这场“没有硝烟的 战争”就不知要拖延到什么时候了。 
    那些老谋深算、富有谈判经验的人会一下子窥探出你沉默的用意,从而不露声色, 令你失望。因而,卡耐基告戒我们,只有对那些急于求成或谈判经验稍逊的人运用此法, 方能全面获胜,真正体现出沉默的价值。                 
…………………………………………………………………………………………


 三 内秀外刚相映   
    卡耐基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就是语言。他的对手谁也赶不上他。他的语言,就像鱼 儿畅游在海洋中一样。 
    “雄资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芦灰尘飞烟灭”,这是怎样一种风流千古的气 度呵……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到哪里去追寻这样一种风流千古气度? 
    谈判,也许只有谈判能圆人类这个古老的梦想了。 
    但是,如若没有娴熟的技巧,又怎么能够举重若轻,潇洒自如? 
    谈判到了最关键、最紧张的时候,往往是智慧的火花迸发并达到最大亮度的时候。 我们已经感受不到单个字词的具体意义,我们体会到的是思想与智慧相碰撞的壮美,是 思维之花盛开的绚丽。 
    所以我们谈技巧,要先从思维谈起。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 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怎样通过思维的形式,找到相关的问题和结论。 
    在所有问题当中,你可能会遇到这两类问题。一类是要求你的答案能描述世界现在 怎么样,过去怎么样,以及未来将是怎么样,我们称之为描述性问题。比如: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爱滋病?” 
    “引起爱滋病的原因是一种特殊的病毒。” 
    “肥胖的人与干瘦的人相比,谁更容易感情激动?” 
    “一般来讲,肥胖的人更易于感情激动。” 
    这些描述性问题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种类繁多,俯拾皆是,心理学、政治学、经济 学、教育学、地理学等各种学科的课本中都大量存在,在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中到 处能够寻到它们的踪迹。这类问题,是我们对于世界模式或秩序充满好奇的典型写照。 
    另一类则要求答案涉及世界应该怎样。它们要求的是规范性的回答,我们将这些问 题归为规范性问题。比如: 
    “死刑是不是应该废除?” 
    “我认为死刑应该废除。” 
    把所有的问题归为描述性问题和规范性问题两类,这种分类可能过于简单,而且有 些时候你很难断然确定讨论的问题究竟应该属于哪一类。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区分 是有益无害的,因为你要回答的问题种类,最终决定着你做出的批判性评价。 
    如何着手确定基本的问题呢?在一般情况下,确定的方法非常简单,因为对方往往 会开门见山,简洁提问: 
    “我想问的是贵国对我国进口商品所征收的海关税是不是太高了?” 
    “请问你们这里的中学是否进行性教育?” 
    “为什么现行的教育体制会步履艰难?” 
    但不幸的是,有些问题的提法不是这样明确清楚。于是,我们只好从中把问题归纳 出来。也就是说,有些时候,你不得不先找到结论,才能发现问题。因此,一旦问题的 提法不够明确,批判性评价的第一步骤就是找到结论。这一步骤往往比较困难。 
    在找到结论之前,千万不要做批判性的评价! 
    一个批判性思维者寻求结论时,总要追问:对方想证明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 便是结论。     要寻求结论,应该着眼于谈判对手要你相信的那一句或一系列陈述。另一方面,他 要你相信的结论,则植根于他的其它陈述之中。简而言之,陈述间的联系若能服人,应 具备这样的基本结构,即A因B而生,A就属于结论,B就是对结论的佐证这一结构,正体 现了推理的过程。 
    在争论中,结论应该推绎出来,即应该从缜密的推理中得出。结论需要其它观念的 支持。因此,一个人可以把某一件事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说得天花乱坠,只要他不用陈述 支持论断,这个论断就永远不是结论,充其量,它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罢了。 
    自然,寻找结论,远不像初看时那样简单易行,一目了然。 
    在聆听对方的话语或阅读手中的资料时,忽略要点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而传达信息 的人,又往往将这桩难事雪上加霜。比如说,对方在阐述结论时常常叙述得不是很清楚, 还有的时候,许多陈述貌似结论,其实则是毫不相干的东西。认为寻找结论简单易行是 一个严重错误,必须努力克服。 
    以上就是我们要告诉你的:在了解寻找结论的途径之前,必须了解一个事实,那就 是寻找结论的工作至关重要,且非简单易行之事。 
    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可以帮助你寻得结论。 
    问一问问题是什么。因为结论永远是对问题的回应,所以,只要发现了问题,寻求 结论的工作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努力寻找一个提示性词语,也就是意味着结论即将随之出现的词语。不用说它总是 位于结论前面,比如: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这样说来结论是所以我想指出的是简而言之我认为可见显而易 见我们相信很可能表明事实上表现出事情的真相在于指明可是天知道证明其结果依然很 显然”。 
    如果在谈判中听到或看到这样一些提示性的词语,你不妨记下它们。它们告诉你, 结论随着就要出现了。 
    到可能出现的位置去寻找。当然,这首先就要求你了解这个可能的位置究竟在哪儿? 一般来说,人们做出结论的位置都是有章可循的,比如许多人喜欢开门见山,把想要证 明的东西放在开头,而另一些人则是“图穷而匕首现”,在结尾处才概括结论。 
    排除那些非结论的部分。当然我们所说的排除,不是真的全部丢开,而是说要注意 重点。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复杂而精细,令人叹为观止,若是每个词语只有一个我们广为接 受的含义,信息的交流就会轻易得多。可是,事实上绝大部分主词语却是歧义杂多,莫 衷一是。 
    有些问题的结构很简单,要找到结论以及支持结论的理由也很容易,但要判断推断 的质量却是困难重重。这主要是因为使用的词语太模糊。因此,纵然你能够清楚对方陈 述的结构,你还需对结构中某些词语的意义展开辩驳。 
    只要你打算聆听对方的谈话,你就该强迫自己弄清楚那模棱两可词语的意义。否则, 你就会与对方的观点、思路完全合不上拍。面对一个论题,如果在判断推理恰当与否之 前我们不得不一再探究意义,澄清观念,而含义仍然如置雾中——那么毫无疑问,一定 是用词有些模糊不清。 
    要确定词语是否模糊不清,首先必须澄清问题中的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指的 是这样的词语:它们在使用环境中含义杂多,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正确的。要决定对方的 观点赞成与否,必须对关键词语的含义洞若观火。 
    一旦着手寻找关键词语,应时时记得为什么寻找。既然有人试图劝你接受其结论, 那你势必要集中找到这样的词语,它们对你是否接受这些结论影响极大。所以,必须到 理由和结论中间去找到它们。那些不曾包括在基本推理结构中的词语,不妨视若盘中泥 沙,尽可付诸江流;唯一需要努力考虑的,乃是理由和结论中间词语的意义。 
    你不妨来一个反串表演,或许同样有助于你判定模糊不清的重要词语。这种方法便 是问你自己,假若你采取的是与对方截然相反的立场,你是否会对某些词语做出别样的 定义? 
    如果能如此,你也许便发现了词语模糊不清的症结所在。举例来说,有些人可能对 选美大赛欣赏备至,那么,他们对于“有损于妇女人格”的定义,就将和那些对选美大 赛毫不欣赏的人极为不同。 
    在找到那些模糊不清的词语之后,你就必须要想方设法认清它的意义了。你是否理 解它的意义?对于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作出回答时,有若干巨大的障碍要你先行克服。 
    第一个障碍是,妄自假定。要养成习惯不断地询问:“你到底是什么意思?而不是 每次沾沾自喜地想:“我与他的看法正好一致!” 
    第二个障碍是,以为某个词只有一种显见的定义,就是自己所认定的那一种。而实 际上,许多词语恰恰绝非如此。因此,你一定要苦苦地追问:“这个词语还有其他意义 吗?” 
    在一段讲话中,肯为自己的术语给出定义的真是凤毛麟角。因而一般讲来,你能够 弄清含糊陈述真正意义的唯一途径,只能是考察该词的使用环境。我们所谓使用环境, 指的是对方的谈话背景,在某次特定争论中该词的传统用法,以及位于这个模糊不清词 语前后的词。这些便是理解关键词的线索所在。 
    谈判对手会非常机敏地诱使你接受他的观点。他会提出与自己的立场相安无事的理 由。正是因为这样,绝大多数论辩才会初看起来貌似有理。然而,他所提出的理由,绝 非他用以证明自己意见的全部观念。要理解他的论辩,那些藏而不露的想法至少同样有 用。让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看一下这些隐秘观念的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