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此时,外头忽然传来沉重的钟声。
两人慌忙起身,来到窗前,循着声音望去,是、是太极宫的方向,这是丧钟!
圣人崩了……
PS:谢谢凤天舞剑之珍缡亲的评价票,谢谢亲们的订阅,谢谢哈~~
、第223章 新皇帝
崔幼伯和萧南没有耽搁,夫妻两个忙换了素服,萧南还命丫鬟给她除去簪环首饰,又叫来冯尚宫,请她照看好家里的孩子。
一通忙活后,两口子齐齐上了萧南的牛车,一路朝皇城赶去。
圣人崩了,他们要第一时间赶去哭灵。
虽然崔幼伯正在丁忧,没有官职,但萧南却是正二品的郡主娘子,正儿八经的宗室贵女。再说,单从血缘关系上说,圣人是她嫡亲的外祖父,就算在民间,老人家去了,她这个做外孙女儿的也要去奔丧、哭灵呀。
牛车里,夫妻两个相对而坐,谁也没说话,满脸肃穆,就那么静静的坐着。
萧南坐在窗边,眼角的余光看到车窗外闪着点点火把,原本安静的朱雀大街上满是骨碌骨碌木轮碾压地面的声音,但没有人声。
很显然,大家都是来奔丧的。
而街上也多了两队身着甲胄、手持长戟的护卫,看甲胄的样式,萧南认定这是金吾卫。小巷里则是京兆府的差役和坊内的武侯在巡视。
气氛虽凝重了些,但并没有慌乱,更没有肃杀之气。
唔,圣人去了,京城只出动了京兆府和金吾卫,并没有出现大量的卫军,看来,宫里一切正常呀。
萧南稍稍松了口气,她基本上可以确定,皇后和太子已经牢牢控制住了局势,断无出现有人借圣人崩逝而趁机作怪的可能,逼宫什么之类的桥段更不可能上演。
胡思乱想间,牛车进了皇城,守城的门卫看到牛车上的郡主配备就大约猜到了是谁,但还是按照规矩验了萧南、崔幼伯的身份。
进了皇城,夫妻两个下了牛车,一路朝太极宫疾行而去。
刚行至两仪殿。便听到了一阵震天响的哭号声,萧南和崔幼伯不由得顿住脚步,两人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希望的彻底幻灭——圣人真的崩逝了!
圣人是在他惯常居住的立政殿永远的闭上了眼睛,此刻,皇后、太子以及在京的诸皇子、公主已经全部赶到,围在圣人的榻前哀哀哭泣。
许是母女连心吧,萧南在一片嘈杂的哭嚎声中,竟然隐约听到了自家亲娘的哭声,她紧了紧手里的帕子。抬步往两仪殿东侧的立政殿而去。
崔幼伯也跟进其后,今日进宫,他的主要任务是陪伴太子。顺便在恰当的时候‘提醒’一二。
进了门,萧南一眼便看到众人围绕的中心地带,而皇后在跪坐在人群最前列,与众后妃那种哭天抢地、垂首顿足的痛哭不同,皇后面无表情。仿佛整个人都呆住了,专注的看着已经没有呼吸的那个男人。
前一世,自己先走,灵魂却诡异的没有离开,她亲眼看到这个男人为了她的死如何的痛哭、如何的哀伤。也正是亲眼看到他对她的情谊,今生。她才毫不犹豫的继续选择嫁给他。
这一世,他先走了,自己的诸多计划也全部成功。眼瞅着高明要做新君,儿女们全都健健康康的活着,长孙家也一定能富贵长久,但她心中却无半分高兴,她的心。仿佛被人挖空了。
直到此刻,皇后才明白。死去挚爱之人、自己成为未亡人的感觉,一点儿都不好受。
从今以后,她就是皇太后了,尊贵无比。
可……皇后心里一阵阵的抽疼,皇太后确实尊贵,但再尊贵她也是寡妇呀,二郎走了,他把她一个人丢下就走了——
眼泪控制不住的夺眶而出,无声的滑过脸颊,一滴滴的落在她的手背上。
不得不说,这种无声的哭泣远比震天价响的嚎哭更让人心酸,萧南看了,忍不住鼻头一酸,眼眶一热,眼泪刷刷的流了出来。
在泪眼朦胧中,萧南又扫了眼榻上的圣人,唔,是那样的消瘦、那样的病弱,与往昔那个神武的帝王截然不同。此刻,萧南终于明白,天子也是人,也有生老病死,就算是神明英武的千古一帝,如今也只是个身染重疾、不治而亡的可怜老者。
说实话,萧南对这位皇帝外公并不算太熟悉,但此时此刻,她脑海里竟浮现出两人那少得可怜却又无比温馨的见面场景。在那些画面里,圣人并不是什么皇帝,而是个关心晚辈的慈祥老者。
而且说句良心话,圣人对萧南也确实不坏,毕竟不是每一个公主之女都能封郡主的。
更不用说每年的新年赏赐中,圣人赏给萧南的,是他众外孙、外孙女中最丰厚的。
当然,这其中大公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萧南却记住了圣人对她的好。
越想越觉得心酸、难过,眼泪更像是不要钱一样哗哗往下流,她习惯性的拿帕子擦泪,结果,一股辛辣的味道直冲鼻子,眼泪更加肆无忌惮的流了出来。
原本她还担心,自己跟圣人不熟,来到这里可能会哭不出来,还特意命人给帕子加了点料,这下……
一边哭着,萧南一边走到大公主身边。
相较于萧南复杂的感觉,大公主是真的伤心欲绝,面前死的是她亲爹呀,是那个几乎无条件宠溺她的父亲呀,如今老人家去了,世上再也没有哪个男人会像阿耶一样的疼爱自己,这让她如何不悲恸?!
“……阿耶,呜呜,您怎么就不等等丽质……”大公主来得晚,得到皇后递出的消息后,她便飞马赶来,但还是没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这也成为她抱憾终生的事儿。
萧南只默默的跪在大公主身侧,陪着阿娘一起哭泣,她没有出言劝慰。
劝什么?
节哀顺变?
保重身体,令亡者心安?
劝慰的话不管说得再好听,那也是空话,只有真正有过挚亲亡故感受的人才能明白,失去了挚亲后的悲恸感受,这样的伤痛,绝不是一两句空话就能抚平的。
所以。萧南什么都没说,只是跟着阿娘一起默默哭泣。
另一边的太子也有些呆傻,愣愣的看着不再鲜活的父亲,大脑甚至出现了短暂的空白。
阿耶走了?
那个严厉又不失慈爱的父亲走了?
怎么可能?
一个月前阿耶还亲手写了《帝范》十二篇赐予他,耐心的一一讲解,最后还语重心长、满眼期待的对他说‘要做个好皇帝,将李氏江山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
那时候阿耶的身体虽不甚好,可、可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走’呀。
他做了二十年的太子,不是没想过某一天自己位登大宝、君临天下,但他从来没想过阿耶死呀(天真的孩纸。你老爹不死,你怎么做皇帝?)。
好吧,他也知道自己这么想有些虚伪。可他发誓,他真心没咒过阿耶。
阿耶虽然更喜欢青雀,可对自己也不差,或许严厉了些,但他知道。他是长子、是李氏江山的继承人,父母对他严苛些也属正常。所以,他对父亲虽小有埋怨,但绝对没有憎恨,更多的是崇敬、孺慕……
太子愣在了灵堂上,陆续赶来的众朝臣有些傻眼。很显然。这不符合剧情呀,太子应该痛哭失声、捶胸顿足才对呀,不管他内心如何喜悦。但面子工程都要做的呀。
可没人敢提醒太子,唯恐这位即将上岗的新君他日回过味儿来,恼羞之下,再找寻自己的不是,那就太冤枉了。
崔幼伯见状。悄悄的凑到太子近旁,伸手扶住太子的身子。连声道:“殿下、殿下节哀呀~~”
一边说着,他还一边偷偷的捏了太子的胳膊一下。
“嘶~~”好疼!
太子立刻回过神儿来,发现自己刚才竟在阿耶的灵前失态了。
崔幼伯忙又道:“殿下,老圣人崩逝,您哀极失魂……”
太子马上就领会了,当下惨呼一声:“阿耶~~”
眼泪齐齐而下,他一把推开崔幼伯,连滚带爬的扑到榻前,嘶声哭嚎着。
呼~~
众朝臣纷纷舒了口气,也跟着伏地哭号。
哭完了灵,便开始商量正事了。
首先,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作为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又有圣人的传位遗诏,便在众老臣的拥簇下,灵前即位。
接着,宣布老圣人的遗书,注意,不是遗诏,而是老人家对身后事的一些处置。比如他的私库如何分配,比如他的马呀、鹞子呀等宠物,比如他的书画珍藏等物件儿……统统做了分割。
圣人在遗书里说得分明,他的私库分作四部分:一部分留给皇后;一部分又分成五小份,除了太子外,其它嫡出儿女各一份;第三份分作若干,悉数分给其它的儿女;最后一部分则分给跟随他几十年的贞观老臣。
宣读遗书的小内侍的话音一落,众老臣更加感动了,虽不敢出声,但眼泪哗哗的流——呜呜,圣人临终都记得咱,咱们的一生追随,值了!
小内侍继续宣读,圣人想得很周到,连萧南这个外孙女都分到了一箱珍玩字画。
最后,老圣人在遗书里再一次交代:他去以后,天下皆归太子,还望诸君竭力辅佐新君。又叮嘱皇后,他与她鹣鲽情深,他去后,皇后切莫过于哀伤,又吩咐众儿女,好生照顾皇后……
贞观二十六年,二月十四日,太子李承乾登基成为大唐第三任皇帝,史称‘武宗’,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式开启……
PS:额,这一章写得好艰难,不足之处还请亲们见谅!令,谢谢愛看的小老鼠亲的评价票,谢谢寒风(⊙o⊙)飞雪亲的小粉红,谢谢悠然轻音的4张评价票,谢谢亲们的订阅!
、第224章 新麻烦
新君登基,各项指令纷纷出笼。
首先,新皇帝尊自己的生母长孙氏为皇太后,册太子妃苏氏为皇后。
第二,议定先帝的谥、庙号等。
第三,安排诸公主、驸马、宗室等进宫哭灵。
当然,新君在给母亲、妻子升级的同时,也给众姑母、兄弟姐妹齐齐升级。
长乐公主升为长乐长公主,增食邑一千户,加上她原有的食邑,长公主的食邑为众同父兄弟姐妹中最多的一个。
魏王已是亲王,不能再升了,皇帝便封其长子李欣为郡王,李欣这个永安郡公只做了不到半年,就升级为永安郡王。
晋王也是亲王,可他没有嫡子,皇帝便封他的庶长子李忠为长平郡公。
可以说,这是一场皇室集体大升级,连受兄长连累被亲爹削成郡王的蜀王也重新封为亲王。
一轮恩封下来,大家都说新君仁厚。
与恩赏同时进行的是议定老圣人的谥号和庙号。
李二陛下文治武功自不必说,可以说除了玄武门这个唯一的污点外,几乎没什么被世人非议的。
所以他的谥号,毫无疑问的是美谥,但问题来了,李二陛下是个文武全能呀,还是秦王的时候就为大唐开创立下汗马功劳,武功什么的绝对堪称一等。
可人家干掉长兄成功上位后,选贤任能、纳善如流、政治清明、视民如子、海纳百川,开创了贞观盛世,文治也不含糊。
所以,到底是定‘文’,还是定‘武’呢。
朝臣们争论了好几天,最终决定还是选定‘文’,先帝谥号‘文’。史称文皇帝。虽然新君想给父亲拟一个文武兼有的谥号,但这年头,谥号大多只有一个字,若是想加字,那就只能让后辈加谥。
望着朝臣坚持的样子,刚刚上任没两天的皇帝心里暗暗发誓,他一定要叮嘱自己的儿孙,让他们务必给英明神武的先帝加谥。
接着便是定庙号。
这个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异议,李二陛下是大唐第二任皇帝,且又做得非常出色。所以定一个仅次于开国皇帝高祖、太祖的太宗为庙号,再合适不过。
定好了庙号,也就开始着手安葬事宜了。
不过天子之丧可不是几天就能完事儿的。在这段期间,朝臣、宗室和后妃都严格按照新君的安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