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年墨翟摇头说道:“错了,那丰碑一样的义人,哪里是儒学所能够表彰得了的呢?视百姓如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及亲人子弟,为百姓谋福利,就好比是一个孝子在为自己的父母亲谋福利一样,这哪里是你们儒家要做老百姓父母的做派所可以比拟的呢?这明明就是我们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嘛。”
小灵鼠杨朱在一旁冷笑道:“哼哼,说来说去,你们也无非是在呼唤清官或者说是青天大老爷罢了。”
少年墨翟皱起眉头,说道:“杨朱,你怪不得是要化身做一个鼠辈呢,怎么什么事情到了你这里就都要变味儿了呢?”
小灵鼠杨朱说道:“哎哎哎,你不要搞人身攻击好不好?我可是在进行一种非暴力的表态呀。”
孔老夫子也按捺不住自己的不满了,说道:“小老鼠,你说我们是为贵族老爷服务也就罢了,怎么这样一个好人好官,你也要反对吗?”
小灵鼠杨朱也认真了起来,说道:“我说了不要搞人身攻击,怎么老夫子您比墨翟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呢?我说了我反对那样的义人做官了吗?我只是想说。中国人依靠明君贤相来治天下。历来就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短期利好的政治模式。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百姓们好像只是在等待着施舍的一群乞丐一样,没有一种公众的全方位参与,只靠表彰一两个有崇高道德操守的好人好官,那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的事情。”
孔老夫子和少年墨翟都不再说话了。
半晌,少年墨翟说道:“杨朱,你走到了我们的前面了。我们所讨论的话题虽然相同,但是,我们的思想意识却是处在不同的时代的,老夫子是封建时代,我是变乱的时代,你才是未来的时代。也正如你所说,中国人现在不需要民主,那就必须要树立起清官贤吏的形象来。惜哉,到如今,中国人仍然没有哪个当权者能够发现我墨学的精魂。儒家的学说又树不起来,中国人真的是很尴尬呀。”
孔老夫子听了少年墨翟的话。颇不以为然,说道:“你们再怎么争论,我却问你们,要是让中国人全都抛弃了对于自己祖先的尊敬与崇拜,你们说,那样的中国还算是中国吗?那样的中国人还算是中国人吗?”
少年墨翟和小灵鼠杨朱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都说道:“不能够忘记自己的祖先忘记了自己的祖先,那就不再是中国人了那样,中国人就会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历史上,中国之所以在历次的大分裂之后还能够重新凝聚起来,靠的也就是对于自己同根同源的家族血缘文化的认同。”
孔老夫子说道:“是啊,只要是中国人不忘记自己的祖先,也就会偏爱自己的家族,就会以家族为单位来展开自己的社会生活,这样就顺理成章的仍然要以家的形式来组织自己的社会活动,统一的专权领导就是不可避免的,我也认同文化就是活法儿的说法,中国人就是这种活法儿,离开了大一统的领导,中国只能会再一次的分崩离析,所以,一切反对大一统领导的言论和思想,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就都是分裂的言论和思想,那是万万要不得的。”
少年墨翟说道:“可是这样的社会组织形式已经被多次的证明,这是逃不过最终要土崩瓦解改朝换代的宿命的呀。明代有一个叫做黄宗羲的人都对此做了总结了,后人也都称这种总结为黄宗羲定律了。”
孔老夫子说道:“所以呀,才必须要那领袖人物都是圣人才行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吗?”
小灵鼠杨朱不禁嘿然冷笑道:“老夫子,您真的是天真的可笑了。我给您说一个简单的例子吧。您可知道,我曾在一个城市的十字路口处见到了这样的情景。一个交通警察,像真的似的在那里指挥着交通,纠正着违反交通秩序的车辆和行人,一切都在他的管理下显得是井然有序,人们都逐渐的很自觉了。但是仍旧是这个十字路口,我就发现有其它的交通警察驾驶着警车在公然的闯红灯,于是那原本已经是很守规矩了的群众,就都开始不再遵守红绿灯的指示了。而且当有高官的车队也在无视什么红绿灯的指示而在飞风一般的闯过十字路口的时候,那个原先在认真指挥交通的警察,就一面在阻止着行人车辆的通行,另一面就慌忙的给那些个高官的车队在敬礼了。老百姓们就都纷纷在嘲笑那个原本在认真执勤的警察了,说他也不过就是权贵轿前摇尾乞怜的一只哈巴狗而已,他的一切认真和负责,其实也就只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的表演罢了,目的也许只是为了要得到领导的提拔。由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样的社会,我不知道他的前途除了要步黄宗羲定律的后尘之外,还会再有别的什么出路?”
沉默,黑暗中的沉默,三个思想家都不再说话了,他们都在思索着自己理论的前途,也都在思索着中华民族的前途。
少年墨翟首先打破沈默,说道:“你们说,中国人有自始至终一而贯之的统一的信仰吗?”
孔老夫子说道:“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有了。”
小灵鼠杨朱说道:“我想那应该就是对于自己祖先的崇拜,对于自己家族利益的维护,以及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探索。”
孔老夫子说道:“多神信奉,淫祭成风,那只是百姓实用主义的一种肤浅表现,中国人自始至终一而贯之的统一信仰,说到底还只是自己的祖先崇拜,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人都不会脱离开家族文化的发展模式。家不毁,则我儒学信念就始终会彪炳于天地之间。”
小灵鼠杨朱轻轻一笑,说道:“是啊,老夫子的家文化、家天下、家政治是三位一体的,民主也只是西方人的小儿科,不堪大用的,充其量也只是拿回来挂个羊头罢了。”
少年墨翟说道:“我不能同意你们两个人的意见,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是有着他固有的模式的。你们看那岛国日本,他们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从**社会过渡到民主社会,都是自上而下很快地就来了个全社会的大翻盘儿,而我们中国人就不是那样的,从奴隶经济到雇农经济的转变,就经历了春秋战国三百多年的时间,而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过度,自北宋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历经元明清三朝统一稳定时期的发展,近千年的时间了,仍然是毫无进展,直到清末鸦片战争的爆发,来自工业时代的区区几千人的军队,就可以征服了农业社会里的老大帝国,这虽令人震惊,但是也完全在情理之中。孙中山时代,提出来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三民主义,已经是在用西方进步的社会组织理念在改造中国相对落后的社会生活模式了,孙文继而又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这其实就是在发掘中华民族自身的民主思想了。对于中国人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来说,我们不缺少可以开创人类未来时代的进步思想,但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变革的过程会是这样的艰难而又漫长呢?”
小灵鼠杨朱说道:“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急不得嘛。”
孔老夫子说道:“我们的步伐太快了,上天故意要羁绊一下我们的脚步,好让我们落后一些,把全局看得更真切些,以便在恰当的时候,我们能够更好地出来收拾人类世界的残局。”
少年墨翟听了孔老夫子的这番话,不由得笑道:“老先生真是大气魄啊!这种豪迈的情怀,简直就是暗夜之中的指路明灯,我内心里被压抑着的火焰立刻就被您的话语给点燃了起来。”
小灵鼠杨朱也笑道:“老夫子的确不愧是万世师表的人物呀,和您在一起,就是能够让人内心里面充满了希望。”
孔老夫子笑道:“哪里,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嘛,分歧和争论只会让我们更加的接近真理。”
三个人此时是心心相映和衷共济,接下来就要由少年墨翟跃出地面,前去寻找那通天的梧桐树了。
第三篇 灵变第31章 暗河中的奇遇()
第三篇灵变
第31章暗河中的奇遇
奇妙的事情总是会发生,面对神奇的变化,我们总是会有如在梦中的感觉,而当我们接受了那神奇的现实之后,就又会有大梦初醒的感觉。
少年墨翟辞别了孔老夫子和小灵鼠杨朱,临行前,他将那百衲衣浮筏的施法术定在了一处安全的地下岩洞之中,又将那鱼背图投射到一处岩壁之上,这样他在外界的所有经历就都能够被孔老夫子和小灵鼠杨朱看到了,而且,少年墨翟也可以通过自己手腕上的鱼背图看到地下暗河之中的孔老夫子和小灵鼠杨朱,他们还可以彼此通话,当然,这一切都是世间的人们所无法察觉到的。
这泡桐乡中,果然是有一棵神奇的巨大梧桐树,世间的任何血肉生物都无法感知到这参天大树的存在,只有那神奇的灵异之类才可以感知得到。
也是因为有了那义人血汗精魂的浇筑,这泡桐乡中的参天梧桐,竟然就没有任何的蛀虫和邪灵侵占,只有一只天外飞来的凤鸟,在产下了一枚卵之后就死去了。
其实,那凤鸟是不死之鸟,他也不是真正的就死去了。他的精魂已经重新融入了那枚凤卵之中,经过了阳光雨露和寒霜冷雪的淬砺,这只神奇的凤鸟也就快要更生了。
少年墨翟按照博鳌老龟的指示,寻到了那擎天巨柱一般的梧桐树下,一纵身,顺着树干就直直的飞上了那耸入云霄的树冠之中。
当他看到了那枚凤鸟的卵时。不自觉的便犹豫了起来。他对在地下暗河之中的孔老夫子和小灵鼠杨朱说道:“这的确是一枚美丽的鸟蛋。没有见到那传说中的凤鸟,但是我突然地不想再拿走这枚鸟蛋了。我若是现在拿走了这枚鸟蛋,我想我的行为算不算是在偷窃呢?”
孔老夫子在地下暗河之中说道:“井水有盗泉之名,尚不可饮,何况又是这样不明不白地就取走了一件奇异的东西呢?不要拿,我这样呆在地下,不见三光,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小灵鼠杨朱也说道:“是啊。清高也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情,凡俗之辈是消费不起的呀。”
少年墨翟说道:“不对,清高是一种内心的自我审美享受,为了自己内心里的崇高信念而坚持不做某种行为,这种操守,会让清高的人在物质利益方面受到伤害,但是那清高的人,他的内心却完全沉浸在了一种美轮美奂的审美享受之中了,这是一种道德的慰藉感,是人类的天赋。这种无与伦比的美感充满了清高者的整个心灵,如果这也算是在进行消费的话。那这也是一种很划算的消费,清高的人赚大了。”
小灵鼠杨朱说道:“脑袋为此而掉了,也还算是赚大了吗?”
少年墨翟听到杨朱这番话,就感到有一股血气直冲头顶门,便说道:“是的,脑袋掉了也是赚了。”
小灵鼠杨朱微微一笑,不再说话了,但是他的内心里却对墨翟充满了敬佩。
孔老夫子说道:“清高也的确是一种奢侈的行为,因为不是人人都能够达到清高的那种完美状态,凡事都贵在能够止于至善,所谓过犹不及,只有内心里有了一种坚定地爱物之心,才会将那清高的情怀,展现到恰如其分。”
少年墨翟和小灵鼠杨朱都默默点头,内心里敬服着孔老夫子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