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自知的人才能称得上明达。能够超过别人的可以说是有力的,能够超越自己的才是强者,知道满足的才是富有的。一往无前得去做的人是有志的,不离所处位置的才可以叫做久,死去而不消亡才叫做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无所不在,它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万物凭借它生长却不以言辞标炳,成就功业而不持有。养育万物而不自称主宰,这可以称作小了;万物归附而不自称主宰,这可以说是大了。因为它从不自为大,所以成就大的功业。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秉承大象,天下归附。归附却不会相害,这就是安舒、平顺、泰然。音乐和食物可以让过可留连,而道从口而出却淡漠无味,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到,用却用不尽。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要封闭它,就让它扩张;要削弱它,就让它逞强;要废止它,就先让它兴盛;要夺取它,就先赠与它。这都叫做小的明达。柔弱是胜过刚强的。鱼不能离开水,国家的最有效的工具是不能够让人察觉的。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大道从来不做什么却什么都做了。王侯能够秉承它万物就会自然化育。化育而要有所作为,我就会用无名的浑朴控制它。无名的浑朴啊,那就会没有欲求,没有欲求就会天下沉静,这样天下自然安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统治者行德而不存在德的概念,所以能有德的实质;统治者行德总是不想脱离德的范畴,所以常常实质上没有德行。统治者行德什么也不做是没什么可做的;下面的人去做是因为认为有要做的;统治者行仁去做却没有什么可做的,统治者行义去做是有要做的,统治者行礼去做为就没有人响应,只好把礼也丢掉。所以说丧失了大道才讲德行,丧失了德行才讲仁,丧失了仁才讲义,丧失了义才讲礼。礼只是忠信的一个表皮,却是混乱的开端。前识只不过是道的浅层却是愚蠢的开端。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故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以往能够了解万物恒一的,天了解它才澄清,地了解它才安宁,神了解它才灵验,谷地了解它才充盈,万物了解它才化生,王侯了解它才能使天下大治,这些都是因为他们达到了一的境界。天不清就可能裂开,地不宁就可能爆发,神不灵就会休止,谷不盈就会枯竭,万物不化生就会灭亡,王侯没有治理就可能混乱。所以尊贵要以低贱为根本,居高者要以低下者为基石。所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不是以低贱为根本么?不是么?所以说最高的赞誉是没有赞誉,不需要明洁如玉,但愿朴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归复是道的运作形式,柔弱是道所运用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是生于无的。
第十二章 道德经论世(六)
更新时间201283 11:13:30 字数:2167
写完第二十一章到第三十章,陆子游又接着写第三十一章到第四十章: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战争相关的东西都是不祥的事物,万物都恶弃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君子安居以柔弱为贵,用兵则以坚强为贵。战争是不祥的,不是与君子所当持有的,不得已的时候才使用它,恬淡才是君子之行。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吉祥的事情以左为尊,凶险的事情以右为尊。所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是说以丧礼的形式对待战争。杀害了别人要悲伤哀泣,所以战争了也要以丧礼的形式对待。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恒常无名,浑朴微细,天下却没有什么能够征服它。王侯能够秉承一切事物将自然跟从。天地顺合而降甘露,人民不用疏导而自然协调。初始制定名称,名称也就因此获得,但也应该知道它的指向,知道指向才能够不错乱。就好像在天下的道就好似川谷汇流于江海一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能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自知的人才能称得上明达。能够超过别人的可以说是有力的,能够超越自己的才是强者,知道满足的才是富有的。一往无前得去做的人是有志的,不离所处位置的才可以叫做久,死去而不消亡才叫做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无所不在,它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万物凭借它生长却不以言辞标炳,成就功业而不持有。养育万物而不自称主宰,这可以称作小了;万物归附而不自称主宰,这可以说是大了。因为它从不自为大,所以成就大的功业。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秉承大象,天下归附。归附却不会相害,这就是安舒、平顺、泰然。音乐和食物可以让过可留连,而道从口而出却淡漠无味,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到,用却用不尽。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要封闭它,就让它扩张;要削弱它,就让它逞强;要废止它,就先让它兴盛;要夺取它,就先赠与它。这都叫做小的明达。柔弱是胜过刚强的。鱼不能离开水,国家的最有效的工具是不能够让人察觉的。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大道从来不做什么却什么都做了。王侯能够秉承它万物就会自然化育。化育而要有所作为,我就会用无名的浑朴控制它。无名的浑朴啊,那就会没有欲求,没有欲求就会天下沉静,这样天下自然安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统治者行德而不存在德的概念,所以能有德的实质;统治者行德总是不想脱离德的范畴,所以常常实质上没有德行。统治者行德什么也不做是没什么可做的;下面的人去做是因为认为有要做的;统治者行仁去做却没有什么可做的,统治者行义去做是有要做的,统治者行礼去做为就没有人响应,只好把礼也丢掉。所以说丧失了大道才讲德行,丧失了德行才讲仁,丧失了仁才讲义,丧失了义才讲礼。礼只是忠信的一个表皮,却是混乱的开端。前识只不过是道的浅层却是愚蠢的开端。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故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以往能够了解万物恒一的,天了解它才澄清,地了解它才安宁,神了解它才灵验,谷地了解它才充盈,万物了解它才化生,王侯了解它才能使天下大治,这些都是因为他们达到了一的境界。天不清就可能裂开,地不宁就可能爆发,神不灵就会休止,谷不盈就会枯竭,万物不化生就会灭亡,王侯没有治理就可能混乱。所以尊贵要以低贱为根本,居高者要以低下者为基石。所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不是以低贱为根本么?不是么?所以说最高的赞誉是没有赞誉,不需要明洁如玉,但愿朴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归复是道的运作形式,柔弱是道所运用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是生于无的。
第十三章 道德经论世(七)
更新时间201283 11:13:57 字数:1841
写完第三十一章到第四十章,陆子游又接着写第四十一章到第五十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资质高的人听到传道就会身体力行;资质中等的人听到传道,有的能明白有的不能明白;资质不好的人听到传道就会嘲笑它。它不嘲笑这也就算不上道了。因此设立言辞于此:道的明达好像昏暗,道的进取好像退却,道的不同好像相似,大的德行好像深谷难测,大的清白好像被侮辱,德行的广大好像有所不足,德行的刚直好像有所隐匿,品质纯真好像被污染了;大的方形没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