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灵犀戒-第1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英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仅占世界人口百分之二的英国,在十九世纪前七十年里,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四分之一。

    后来,德国的兴起、美国的兴起,以及日本的兴起,一般都被人称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都在一个时期被人称为世界工厂。但是人们在使用这个词时,多使用类比的含义,并不完全具备当初英国的全部特点,确切的说,这些国家是世界制造业中心。

    反观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过去10年中,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2%,工业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一些产品出口额已居世界首位,煤炭、钢铁、彩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照相机、空调机等的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占世界贸易的份额不仅在迅速增长,而且中国在全球分工的价值链上的位置也在攀升,如中国的电子产品、信息技术产品、通讯产品等的出口都在迅速增加。

    中国产品确实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从欧美的发达国家到广大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两位数的增长率,已经保持了多年。另外,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外国直接投资(FDI)最大的接受国,跨国公司已经把中国当成其全球产业链布局中最重要的一环,把中国当成其最重要的加工基地之一。()

第282章 世界工厂() 
虽然全世界都说中国是世界工厂;但就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而言;还远远达不到当年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从份额上来说;即使和美国与日本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如2004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在2003年;中国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额是5。8;在世界进口中所占份额是5。3;远远比不上当年的英国。美国工业产值占全球比重超过20;日本制造业所占比重为15;中国在世界排名已经跃居第四;但只占5左右。

    从在制造业的价值链上所处的位置来说;中国制造业仍未摆脱末端。中国仍然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我们还没有掌握当今制造业主要的核心技术;更多的只是在全球生产链的最后一道环节上组装产品。

    在全球营销方面;大部分中国产品既没有掌握渠道;更没有自己的国际品牌。中国制造;是全球产业链中流血流汗最多的一环;但也是利润微薄的一环。

    中国的制造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组装业;在大量进口原材料与能源的同时;也进口国外的核心零部件和专利技术。而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科技最先进的国家。所以;中国与英国当时在世界上先进的科技地位尚不可同日而语。在制造业技术档次低的同时;中国本土制造业的规模太小。

    从更深层面来说;中国金融市场发育得不充分。也阻碍了制造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英国、美国、日本来看;金融中心都是伴随着制造业的兴起并为制造业服务的。中国进行金融改革要有一个漫长的经历。在此期间;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些必要条件;如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匹配的企业制度、发达的

    资本市惩金融服务市场;可能都会相对滞后;从而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实际上;中国离“世界工厂”的进程仍然有一定的距离。

    “世界工厂”的一个标志是工业化;但中国尚未实现工业化。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工业化意味着农业就业人口必须在20以下。我们目前仍高达50。由此可见;不要说达到当初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国要赶上美国和日本制造业的水平;至少还有几十年的长路要走。

    在江风看来;“世界工厂”式的经济;无论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还是从中国的能源、资源及环境的承受能力来说。都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目前还不是“世界工厂”;也不应该是“世界工厂”。

    中国有着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之一的比较优势。首先;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跨国公司将其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细化;将一件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在全球寻找最适合的基地;导致国际间产业转移速度空前加快。产品加工的劳动密集环节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使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成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组装与出口基地;其次;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将保持稳定;第三;中国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与配套条件;具有丰富的较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时间内。劳动力成本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上升;制度逐渐与国际接轨;加入wto过程使这一过程进一步加速;正融入世界经济。具备较完备的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设施。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将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制造业基地。在以全球为背景的“资本转移”过程中;中国是一个最重要的引力极。

    但是;哪怕是从现在起;中国也不能把目标定为“世界工厂”。尽管这个说法有其特定的历史含义;但有一点非常明确;中国永远不可能成为当初英国式的“世界工厂”。“世界工厂”是一个与蒸汽机时代相匹配的概念。当年的工业化国家;已经全部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成为“世界工厂”可能仅仅意味着实现了工业化;仍然与当今的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

    “世界工厂”所对应的工业化道路;在21世纪;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可能再也走不通了。传统重

    化工业的大发展;要求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要求生态环境作出巨大的牺牲;这些都是中国目前脆弱的生态系统所难以承受的;这也是西方一边将中国称为“世界工厂”;一边不断地制造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的原因之一。

    中国“世界工厂”另外一层的含义;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进一步增加。目前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接近70;而且进出口还在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样的经济结构类似于小国而不是大国。美国和日本的需求主要是来自国内而不是国外;外贸依存度仅在20至30。

    需求过度依赖出口意味着潜在的经济风险和外部冲击都会很大。

    中国经济发展中应该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提升内需在总需求中的份额;建立一个与中国人口规模、疆域、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开放式的大国经济。

    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人口规模以及就业压力;都要求我们建立一个从袜子到芯片都生产的制造业。但是;中国不可能复制当年英国的历史。“世界工厂”式的经济;无论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还是从中国的能源、资源及环境的承受能力来说;都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目前还不是“世界工厂”;也不应该是“世界工厂”。

    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应该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提升内需在总需求中的份额;建立一个与中国人口规模、疆域、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开放式的大国经济。

    世界工厂在十九世纪曾经是赞誉;但在现在;它并不是个褒义词。

    十九世纪是工业大生产时代。具有最强工业生产能办的国家就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所以当年的世界工厂同时也是日不落帝国。

    然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世界经济已经不再是工业为王的时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名号只是代工厂的另一种说法;是低附加值的代名词;而绝非强国的标志。

    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工艺可以物化在机器设备上。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出现了流水线生产模式。最初;欧美企业是以设计、制造、封装融为一体的垂直生产模式;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部分企业为满足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需求;开始寻求生产模式的改变;出现了设计、制造、封装三业分立的局面;代工业应运而生。

    代工是按照外国跨国公司提出的确切规格生产产品;产品由跨国公司收购并以自己的品牌向市场销售。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进一步加快;代工需求商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内挑选代工供应商;特别走向加工制造成本低廉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由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这些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转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等;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被转移到了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

    在亚洲;日本企业为吸引资本和技术;迅速占领市场;最早采用国际代工的生产贸易形式;亚洲四小龙的腾飞与代工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其中;台湾早已成为全球pc机最大的代工基地;印度也是通过代工的方式成为世界最大的计算机软件出口国。美国耐克公司;其年销售收入差不多有二十亿美元;自己却没有一家生产工厂。只专注研究、设计及行销;产品全部采用代工方式;其代工工厂多设在东亚;比如说中国。

    如今我们缺乏的并非是制造技术;而是可以赚钱的头脑以及意识。

    对于代工厂来说;成本是核心;是代工企业的关键竞争力。成本直接决定企业的存亡;道理很简单:如果代工比自己生产成本高;那么为什么还要代工呢?

    此外;管理是关键;因为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成本和产品质量。这里提到的管理包括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线管理等多个方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代工模式相对简单;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就是加工产品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包含成本和利润;并且其丰设备成本和人力成本是最主要的成本。也就是说;代工厂创造的价值中;有些是设备、厂房等硬件投资所带来的价值;还有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

    由于设备的成本是死的;因此企业能否盈利;关键取决于劳动者创造价值的多少;而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便是劳动者的人力成本;也就是工资、福利等。。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请到

第283章 弗格森的烦恼() 
中国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是中国代工业保持盈利的主要因素。但是;劳动力价格优势对一个具体的企业而言;不具可持续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肯定日趋减弱。

    现在;由于劳动力价格上升;很多企业已经受到利润率下降的困扰;其次;由于源于劳动力价格的成本优势;是中国加出口型企业相对其它国家同类生产企业的优势;而不是中国某个具体企业的独特优势;所以;在国内竞争者范围内;这种整体性优势不构成具体企业的竞争优势。

    一家成功的代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最大限度的压缩劳动力成本;而这种价值的最大化往往需要最严格的管理;许多矛盾便因此产生。

    以代工商业模式经营的企业来说;必须实行三高一低的运营战略。即高交货速度、高品质、高柔韧性和低成本。所以以人海战术二十四时轮班、多品种多批次批量生产、快速转换、产品生命周期比较短;从接单到交货一气呵成;让客户抢得先机。

    代工企业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每个岗位都是整个公司大机器上的零件和螺钉;工序简单重复但必须是乐此不疲的按部就班;其管理模式基本上是准军事化或军事化;严格的层级制和纪律性;高压力、高服从使得员工的工作行为严重缺乏自由和个性。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