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敌仙皇之超级赝品大师-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宝有六种含义:第一,希有之义,指三宝为世间难得之珍宝。第二,明净之义,指三宝远离有漏法,无垢明净。第三,势力之义,指三宝具足不可思议的威德自在。第四,庄严之义,指象世间珍宝可庄严世间一样,三宝可庄严出世间。第五,最胜之义,指三宝为法中最胜。第六,不变之义,指三宝是无漏之法,不为世间之法所动。

    概括地说,三宝的含义为:佛为觉,觉而不迷。法为正,正而不邪。僧为净,净而不染。皈依三宝的含义是:发心翻旧日恶,依止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的佛国正法而得解脱,具足三宝功德,为利众生而究竟成佛。

    在皈依三宝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三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和僧宝,宝代表了稀有珍贵,因为佛、法、僧在世间的出现非常稀有难得,所以称之为宝。

    佛宝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佛代表着觉悟,觉悟宇宙人生真理,能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同时,在智慧、道德和行为上,都已经达到彻底的圆满。

    法宝是指佛陀所说的教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藏十二部。众生因迷茫所困,无始佛法虽有三藏十二部典籍,八万四千法门,但有着共同的要领;而在修学上,也有基本的规则。无论选择什么宗派,也不论修学什么法门,都绕不开这些要领和规则。倘若忽略这些根本,必将付出惨重代价。在多年的修学过程中,深深意识到皈依、发心、正见和戒律的重要性。其中,皈依是佛法的根本,发心是修行的根本,正见是解脱的根本,戒律是僧团的根本。任何人的修行,都应建立于这些基本建设上。而皈依,更是重中之重,是每个学佛者必须高度重视的。

    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开始。成为佛国徒,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便是皈依。皈依,是成为佛国徒必须履行的入门手续,也是远离三恶道苦,迈向菩提之道的开端。若不皈依,也可依法修行,若按佛法教义调整身心,按相应法门修习实践,多少总会有一些受益,但所得极为有限。

    若不曾生起恳切皈依之心,正说明对三宝的信心尚未具足。尽管在学,尽管在修,多是按个人喜好进行抉择,而非全身心投归三宝怀抱,以此为人生唯一目标。没有坚不可摧的信心和改造生命的决心作为动力,如何从无始劫来的生命状态中脱颖而出,焕然重生?

    所以,学佛首先应皈依三宝,而且是真切、投入、全身心的皈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存在患得患失的反覆。唯有这样的皈依,才能使我们真正站到菩提大道的起跑线上。否则的话,终究还是在场外徘徊。即使领到一张属于自己的皈依证,也只是拥有了入场的通行证。还需自己走过去,才皈依三宝,皈依三宝能使之生效。这段距离,正是靠我们对三宝的信心来跨越。

    完成皈依是学佛的目标。皈依三宝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等待三宝庇护,等待三宝为我们安排一切,而是为了使自己最终成为三宝。或许在家居士们会担心:那是否意味着我们都要出家呢?并非如此。我们所要成就的,并不局限于形象上的三宝,而是三宝具备的内在品质,这才是修行的关键所在。

    那么,三宝具备的品质又是什么?

    佛,是觉悟,具足无限的慈悲和智慧;法,是空性及趣入空性的中道;僧,是圣贤僧的品质,即无漏慧及解脱德。所以说,并不一定要舍俗出家才能成为三宝。更重要的,是于自身圆满成就三宝具备的品质和功德。惟其如此,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三宝。

    对于出家众来说,虽然剃发染衣,成为继承并弘扬佛法的僧人。在形象上,已是住持三宝之一的僧宝,与佛像和经典一起,象征佛法在世间的流传。但从内在考量,是否具足表里如一的相应品质?这是我们需要不断反躬自省的。若有名无实,流于表相,终究与解脱毫不相干。发心出家,只是踏上了寻求真理的解脱之路,抵达终点之前,尚需不断精进修行,最终成为名符其实的三宝。

    佛法的一切修行,都是帮助我们成就内在的、佛菩萨那样的品质。念观音圣号,是为了忆念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之心,以此作为学习榜样,时时激发自己,圆满同样的慈悲品质;念弥陀洪名,是为了忆念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以此作为修行楷模,时时策励自己,成就同样的宏誓伟愿。

    所以说,称念佛菩萨名号,不仅是为了得其护佑,更不是祈求他们满足一己私欲,乃至成就自身的凡夫心。这一切,与佛法修行是背道而驰的。忆念佛菩萨的根本目的,是仰慕其智慧、德行,从而见贤思齐,从善如流,不断向佛菩萨靠拢,最终于自身成就和他们同样的品质。如此,才是标准的佛子所行,是对皈依的圆满完成。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究其实,皆未离开皈依三宝的范畴。可以说,离开三宝就没有佛法。成佛,正是皈依的圆满成就。

    选择三宝为皈依处,便应时常忆念之,就象忆念最牵挂的亲人,使其形象时时映现于脑海,须臾不离。重视忆念三宝的修行,不论是三随念、六念还是十念,皆以忆念佛、法、僧为基本内容。其中,六念是在忆念三宝外加上念戒、念舍、念天;十念则再增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四项。不论念的内容有多少,始终以念佛、念法、念僧为首要,为不可或缺的根本。

    念佛,也有深浅的不同,是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从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观相念佛、实相念佛,及“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乃至禅宗的“即心是佛”。这些不同层次的修行内容,皆以对佛陀的忆念和皈依为核心。

    此外,大乘佛国的许多修行法门,都是建立在忆念佛陀功德的基础上。念佛,一方面是忆念佛陀功德,但更重要的是临摹佛陀品质,将这种忆念落实于行动中。

    念佛的效果,取决于我们对佛陀功德和品质的认识。在很多人看来,念佛似乎再简单不过,只须会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可。若对“阿弥陀佛”的内涵缺乏认识,对其蕴藏的精深法义不甚明了,这句佛号很难念得有力度,更难以在生命中产生作用。

    须知,“阿弥陀佛”乃万德洪名,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对弥陀名号的认识达到什么程度,这句佛号就能念到什么深度。所以,念佛也应闻思经教,如理思维。尤其对于信心尚未完全生起者,唯有加深对佛陀功德、品质的认识,才能使所念佛号充满力量。

    念法,即忆念佛陀的教法及所施设法门。这些法门是将我们引向彼岸的指南,是照亮前进方向的灯塔。修学佛法,是为了断除烦恼、契入空性、解脱生死,成就诸佛菩萨具备的无上品质。怎样才能获得成就?佛陀已然入灭,我们唯有“亲近善知识,依法得解脱”。两千多年来,历代祖师都是这样成就的。

    念僧,主要以念贤圣僧为主,包括一切未成佛的声闻圣者及诸大菩萨,忆念他们的德行,忆念他们的修行法门。

    若将诸佛菩萨和历代高僧比作成佛之道的路标,那么,不断忆念其功德品质,意义便在于帮助我们瞄准方向、强化目标,使迈出的每一步都向终点靠拢。否则的话,凡夫心随时都在寻找乘虚而入的机会,使人们被无明所惑,低头徘徊不前,乃至丧失方向。

    由此可见,一切法门的修行都未曾离开皈依三宝。换言之,是对皈依三宝的不同诠释。皈依三宝是佛法的根本。皈依,是区分佛国徒与非佛国徒的界限;是佛法及一切戒律的根本;还是一切修行实践的保障。

    “这,是否有些过于偏执?”

第八百一十三章观世音何解?() 
听到李天这么说,摩诃萨不由得皱眉问道:“敢问佛上大人,这便是一个根本性的界定吗?”

    “当然,这就是一个非常根本的界定。”

    “可是”摩诃萨闻言看向李天,犹豫道:“这,是否有些过于偏执?”

    “何为偏执?”李天闻言微笑:“如同你们定下的清规戒律,这等是否偏执?”

    “这”听到李天提及让释迦摩大为光火的清规戒律,摩诃萨不由得苦笑,他不知道李天是否是在试探自己。

    “其实,你们做的没有错,这不过,在做法上有些偏于注重理论,忽略了生活。”李天说道:“这个,你先想想如何和我解释,待会儿,我再告诉你如何去理解。”

    李天说道,一切法门的修行,无不基于对三宝的信任。佛法大海,信为能入,这种信仰,是抵达解脱彼岸的源泉。若不具备这一点,修行必定缺乏动力,更难以持久。

    为什么对因果并不畏惧?对无常没有感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三宝的信心尚不坚定,所以在听闻因果、无常的教法后,虽然也觉得有道理,却未达到深信不疑的程度。

    皈依三宝是成为正信佛国徒的第一课。皈依以后,就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国,成为三宝佛法僧的弟子,不再信仰其他宗教。所以贩依三宝是确定信仰目标的表示。一个学佛的人,如果没有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即使上香礼拜,也只不过是一个对佛国尊重而有兴趣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佛国徒,就好比一个学生,如果不曾办理注册手续,永远只是个旁听生罢了。世间上的金银、真珠、玛瑙称为‘宝’,那是世间财宝:而佛、法、僧是法身慧命之宝,是出世的财宝。所以,学佛修行,首先应该皈依三宝。

    三宝是冥冥黑夜里的灯烛,滔滔苦海内的舟航,谈谈火宅中的雨泽:皈依三宝不但能使得到究竟解脱,并能获得许多现世的利益。成为佛弟子;皈依三宝的人,是以宇宙间最伟大的圣耆释迦牟尼佛为老师,正式成为佛陀的弟子。

    不堕恶趣:皈依三宝的人,经云;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畜生:皈依僧,不堕饿鬼。扳依三宝,可以恶道除名,人天有份。

    庄严人格;皈依三宝以后,信仰层次提升,如同人的身上穿戴道德的华服、宝冠,人格因此庄严起来。善神捷护:佛陀曾指示护法龙天。一切善裨,在末法时代,要保护扳依三宝的

    弟子。因此,皈依三宝可以得到天龙八部、护法善裨的拥护。获得尊敬:皈依三宝的人,能得到人天大众应有的尊敬。

    皈依就是到庙里办个手续,填个表,领个皈依证,以证明自己是佛门弟子。这种知见是错误的。办个手续,填个表,领个皈依证等,这些都是表面的形式,那这种“皈依”是毫无意义的,也根本不能叫真皈依。

    既然皈依不在于形式,那么修行佛法,根本不需要皈依。这种知见是错误的。皈依虽不在于形式,但也有其重要含义,是行者弃旧恶而修行佛法的转折点。行者只有皈依三宝,才是佛门弟子。所以行者还是要皈依的。

    那么,皈依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不管想不想受戒,作为一个佛弟子,持五戒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严持五戒是做人的根本,仁、义、礼、智、信五常,仁是博爱;义是遵循道德规范;礼是不做不合法的事;智是要有智慧,保持清醒的头脑;信是要有信用,这和五戒所说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极其相似,所以说,五戒是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