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列宁格勒到莫斯科的道路非常的漫长,当夜晚过去之后,谢廖沙才刚走了一半的路程。不过他的精神非常的好,路边老百姓挥舞着苏联的国旗,当谢廖沙的汽车经过时就会发生一片欢呼只声。而在他的吉尔牌汽车的后面,一连串长长的车队跟在他的身后,他们全部慢慢的跟在谢廖沙汽车的后面,即使旁边有空余的道路也不超越谢廖沙的汽车,他们的车尾灯闪着双闪,似乎在用这种方式向谢廖沙致意。
谢廖沙独自前往莫斯科的消息经过一夜的发酵,成为了轰动全世界的新闻。而76号公路两侧对支持者们越聚越多。这种壮观的场面似乎要比红场阅兵还有吸引力。吉尔汽车行驶在76号公路上的画面就这样成为了1991年的一个标志。
美国白宫发言人很快就发表了一份声明,美国方面不会承认吗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合法性,如果紧急状态委员会胆敢对乌里扬诺夫先生采取非常手段,美国将会采取强硬的反击。
紧接着,英国,法国,德国等国政府也发表了相似的声明,而这些消息,都通过谢廖沙车上的广播传到了谢廖沙的耳朵里。
谢廖沙现在的内心非常的平静。因为他知道自己只要到了莫斯科,这个国家就再也没有人可以威胁到他的地位了。戈尔巴乔夫不行,耶利钦也不行。就算现在亚纳耶夫等人拿出实打实的让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谢廖沙却是是贪污犯,黑帮头子,苏联人民也不会相信。谁说民主制度没有黑幕,如果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还活着,谢廖沙怎么敢这么玩?归根结底,当一个成功的欺骗了所有人把自己推上了神坛的时候,他就已经处于无敌的状态了。而在苏联的旧体制中,这种情况却永远不会发生。
漫长的旅途早晚都有结束的时候,就在谢廖沙的汽车驶出了76号公路的时候,他的面前出现了大批的内政部交通警察,本来谢廖沙还有些担心,可是当他们向谢廖沙敬礼,随后就打开警灯为谢廖沙开道之后,谢廖沙彻底的明白了,普戈已经失去了对内政部的控制,警察们倒戈了!
“空降兵司令部总司令格拉乔夫刚刚在梁赞宣布,苏联空降兵部队将拒绝接受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任何命令。格拉乔夫司令和列别德副司令已经带领着梁赞空降师和图拉空降市向莫斯科方面进军”
听到广播里的消息,谢廖沙的心里一阵冷笑。格拉乔夫还真会挑时候出来摘果子啊!算了,现在大家已经是盟友了,过去的那些事情,就不要再提了。
此时此刻,在莫斯科郊外的高尔克村,以及72号公路的尽头,普希金广场上。紧急状态委员会现在唯一可以调动的部队,隶属于克格勃的阿尔法部队正在做着生死攸关的选择。是听从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向高尔克村内的住户们进攻,并且扣留试图进入莫斯科的谢廖沙,还是像空降兵部队一样临阵倒戈。这个选择真是太难了。
克格勃们从来都不知道违抗命令是什么滋味,事实上,他们从来都没有这么干过。因为历来能够但任克格勃最高领导人的,永远都是这个国家最高领导人最信任的人。而克格勃也总是将苏维埃最高领导人的命令看作是不可违抗的金科玉律。可是戈尔巴乔夫却把这一切都改变了。自从红场事件之后,戈尔巴乔夫就对军方和克格勃失去了信任。毕竟那架飞机和他的办公室只有几百米的距离。而戈尔巴乔夫的行为也彻底让克格勃和军方跟自己效忠的领袖离心离德。
现在阿尔法部队的周围已经围满了莫斯科的市民。他们都是为了谢廖沙而来,如果阿尔法部队敢对谢廖沙采取行动,他们就必须向在场的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开枪。阿尔法部队下得了手吗?当初在布拉格他们就是这么干的,但是在莫斯科,他们绝不会这么干。
阿尔法小组确实是克格勃最精锐的行动部队。可是他们脱下了军装,回到了家中之后,照样是莫斯科的老百姓。阿尔法小组中的不少人都把家安在了工人新城中,而那些退役的阿尔法小组成员们,也有不少进入了地中海贸易公司进行工作。所以如果他们胆敢开枪的话,那就是在自掘坟墓。
当谢廖沙的汽车在浩浩荡荡的警察部队护送下,抵达了普希金广场之后,阿尔法小组前线指挥官摘下了自己臂膀上的袖标,然后扔在了地上,随后他向谢廖沙的汽车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就连最不可能倒戈的阿尔法小组也倒戈了,紧急状态委员会还有什么能力来阻止谢廖沙呢?
第二百九十五章 苏联最后的日子()
谢廖沙的汽车就这样一路无阻的从郊区进入了市区,随后直接停在了莫斯科市中心红场上。此时此刻,数十万人跟随着谢廖沙抵达了红场。现场人声鼎沸,笛声震天。
当谢廖沙的汽车停下之后,他在车里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装。然后就从车内走了出来。
“乌里扬诺夫书记,我们支持您”
“谁也不能伤害您,乌里扬诺夫书记”
谢廖沙向前来帮助他民众们挥手致意,随后转身朝着红场上的装甲车走去。他这一路上都没有人上前阻拦。而那些原本肩负着保卫红场指责的警卫门反而向谢廖沙敬礼。
谢廖沙跳上了一辆坦克,随后拿起了红场装甲部队指挥官手边的扩音器,打算向一路追随自己民众们讲几句。
“在69年前,伟大的列宁同志带领我们创造了这个国家,那时我们贫穷,落后,受人欺负。而69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之一。这一切都是一代又一代的苏联无产阶级艰苦奋斗的结果。可是今天我们强大了,却也因此产生了新的问题,曾经牢不可破的联盟现在即将分崩离析。但是就算苏联真的解体了,难道我们就可以用枪炮来对付自己曾经的同胞吗?不,绝不是这样的!69年前,苏联各族人民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压迫,为了推翻农奴制的压迫,联合起来建立了这个国家,如果我们要倒退到用武力维持苏联的存在,那么当初的那份盟约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为了让我们曾经的努力不被否定,我愿意尊重各个加盟共和国人民的选择,即使他们和我们不再是一个国家的同胞了,但是我们依然愿意祝福他们,早日建成理想中的家园苏联即使解体,但苏维埃精神永存”
尽管谢廖沙的声音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听清楚他的话语,但是广场上近百万的民众还是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谢廖沙慢慢的走下了坦克,随后,按首阔步的向克里姆林宁宫走去
一天之后,在莫斯科国际机场上,两架苏联领导人的专机同时起飞,飞向了苏联的度假胜地克里米亚。这两架飞机上分别坐着谢廖沙和克留奇科夫。他们的目的就是到克里米亚去,去迎接一度遭遇软禁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当飞机抵达克里米亚之后,谢廖沙和克留奇科夫有分别称作不同的汽车前往福罗斯别墅。此时此刻,遭遇了3天生死监禁的戈尔巴乔夫感到恍若隔世。作为苏联的民选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法理上还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帅。而谢廖沙和紧急状态委员会在此之间的声明严格来讲都不具备法理上的支持。
所以戈尔巴乔夫选择站在哪一边,就代表着那一边赢得了法理上的胜利。这是谢廖沙在抵达莫斯科之后,同紧急状态委员会协商的结果。虽然军队和民众都选择了谢廖沙,可是如果要名正言顺的话,还需要得到戈尔巴乔夫的支持。而这也是紧急状态委员会最后的筹码了。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紧急状态委员会不断的向戈尔巴乔夫证明谢廖沙是苏共和国家的叛徒。可是戈尔巴乔夫是在失去自由的情况下被迫接受这些信息的,他怎么可能平心静气的听克格勃的解释呢?
当大批尾随而来的记者们云集福罗斯别墅的时候。他们亲眼见证了戈尔巴乔夫坐上了谢廖沙的汽车,并和谢廖沙同机返回莫斯科的场景。克留奇科夫仰天长叹
在返回莫斯科的路上,戈尔巴乔夫从将自己亲手起草的新联盟条约交给谢廖沙,请他指点。谢廖沙随手放在了一边,然后对戈尔巴乔夫说道:“总书记,很抱歉这已经没有意义了!”
戈尔巴乔夫毕竟也是个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在谢廖沙到达之前,戈尔巴乔夫已经知道了外面发生了什么。现在的谢廖沙在苏联政坛的分量戈尔巴乔夫心中有数,以前那位对自己俯首帖耳的对外经贸部部长已经今非昔比了。戈尔巴乔夫已经不需要给自己的选中的接班人费尽心机的铺路了。
“谢廖沙,你打算怎么处置我?”戈尔巴乔夫沉默了许久,突然向谢廖沙问道。
“总书记,其实我觉得有一个更合适您的位置在等待着您,您为什么不接着这段日子好好的在家休息休息呢?请您放心我是不会像亚佐夫和克留奇科夫那样对待您的,我一直都把您当作我的恩师来看待”
当飞机最终降落在莫斯科机场的时候,一身运动装束的戈尔巴乔夫在谢廖沙的搀扶下走下了飞机。随后戈尔巴乔夫在机场发表了简短的演讲,他表示在这些日子了他的妻子赖沙和他本人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所以他打算把所有的权利暂时移交给乌里扬诺夫同志,由他来负责接下来的事务。这份声明过后,谢廖沙和戈尔巴乔夫互相拥抱了一下,随后就此分别。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谢廖沙以代理总书记的名义召开了一次苏共中央全会。在这次会议上,谢廖沙表示将会听从各个加盟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意见,来决定苏联是否继续存在。就在这份声明之后不到12个小时,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相继向克里姆林宫递交了独立申请。而谢廖沙则通过最高苏维埃宣布了这一消息。经过最高苏维埃的集体表决,各国纷纷同意将会在1991年12月25日之后停止苏联的存在,从那以后各国将会脱离苏联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而苏联的一切法律也将在那一天宣布作废。随后,俄罗斯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耶利钦宣布俄罗斯将会在独立之后进行大赦。赦免者之中也包括积极状态委员会的所有成员。苏联原内政部长普戈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吞枪自尽。
就这样在一片和气之中,苏联彻底的走向了最后的死亡进程。
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的联盟 (大结局)()
12月25日,是西方法定的圣诞节,就在1991年的圣诞节,西方阵营各国的政府收到了一份大礼,苏联的代理总统乌里扬诺夫乘坐着汽车离开了克里姆林宫。在离开之前他宣布将所有权力移交给俄罗斯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耶利钦。
莫斯科红场上数十万人亲眼见证着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的红旗缓缓的降下,很多上了年纪的苏联人都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但是现场却没有任何人将这一责任归咎于苏联的代理总统乌里扬诺夫。
谢廖沙辞去了自己的所有公职,仅仅保留了苏共总书记的职位。因为苏共的历史问题,虽然苏联已经解体,但是各个加盟共和国国内的共产党组织却得到了完整的保留。
当1992年元旦假期结束之后,全球资本市场迎来了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因为苏联的解体,美元迎来了历史上的最大利好。而就在这个时候,蓄谋已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