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走私1859-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袁甲三所部的苗沛霖,他本部兵马不过三万人。第一天就损失三千人,伤亡超过十分之一,已经可以说是伤筋动骨,也的确是让他十分的肉疼。

    如果按照正常来说,袁甲三已经用这种方式证明了自己的忠诚,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不需要再这么卖命下去了。事实上他也没法再继续保持这种攻击强度了,毕竟苗沛霖所部伤亡惨重,要还是逼迫下去。苗沛霖弄不好当场就反了,而其他人看到这个情况,也肯定会有畏难情绪,根本无法继续下去。

    所以。原本袁甲三是想就此歇下来,继续搞围困战术,可谁知道这次惨烈的攻城战却让僧格林沁知道了,这又触动了他的某根神经。这让事情又有了变数。

    僧格林沁知道了袁甲三的勇猛后,大为振奋,再次调了三万人给袁甲三。还亲临袁甲三的行辕,一边嘉奖他的勇武,一边激励他再接再厉,并且还把自己的营帐射在你袁甲三这里,要亲自指挥攻城。

    主帅亲临前线,还发布了总攻击的命令,还用重赏重罚激励全军,其他各部也没法继续磨洋工,特别是那些被点了名的军官,为了自己的官帽子,也都不再管自己手下兵丁的死活,开始为第二天的总攻做准备。

    就在清军开始在晚上趁机调整部署,重新激励士气的时候,淮安城中的王三武也在跟自己的副参谋长商议今天的得失。

    在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参谋部虽然是精武军内的常设军职,只要是营级别以上的作战单位都有参谋部,比如营参谋部,团参谋部等。

    但实际上由于精武军内部大多数的主官都是清朝人转变而来,思维还是古人的方式,所以他们大都把参谋部当作幕僚班来对待,而把参谋长当成军师来看,也就是说,一般团级以上的参谋长,大多是团长的私人亲信。

    不过,因为后来开始军衔制改革的时候,李永吉顺便进行了一系列的内部改革,其中一个,就是总参谋部的改革。

    过去,总参谋部的参谋长是张威,但自从张威独领一个师之后,就卸任了总参谋长一职,总参谋部也开始成为了李永吉的直属单位,只为李永吉个人服务。

    相对的,各级军队的参谋部,比如师、团、营级的参谋部,也开始垂直受总参谋部的领导,而像各级部队的参谋长,任命权就只能是总参谋部,所以说,像司徒和这个师参谋长,实际上是属于总参谋部的空降干部。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各级参谋长实际上类似于中央的空降干部,有点像古代的监军。

    各级参谋长虽然在作战方面只有建议权,实际的作战命令要听从各级部队长官的,比如营长团长之类的,但他们却可以完整的获知各级部队的所有情报,然后及时向总参谋部报告,以方便总参谋部及时了解底下各部队的情况。这样一来,既方便总参谋部统一协调统一指挥下面各部队,也能有效的避免拥兵自重的情况。

    不过,作为交换,过去各级部队长官私人任命的参谋长,可以继续留在参谋部,当副参谋长或者普通参谋,薪水还是由精武军总后勤部的财务处统一发放,这样的做法,是为了让各级军官跟参谋部能够更好的磨合,不至于互相对立互相牵扯,影响各部队的作战力。

    也就是说,目前第二师的正牌参谋长司徒和,实际上是总参谋部刚下派过来的空降干部,来了还不到俩月,而现在跟王三武关起门来聊天的这个第二师副参谋长林咏叹,别看职位比司徒和真正的私人军师。

    说起来,林咏叹今年已经三十二岁,是常熟人。还是个举人,他是在王三武坐镇常熟的时候找到的私人幕僚。

    这种寻找私人幕僚的情况,在精武军内部很普遍,不止是王三武这么做,其他只要有独自领兵机会的高级军官,基本都有招募私人幕僚的行为,比如张威就有自己的私人幕僚,甚至周达、林春生等人也都有自己的私人幕僚班子。然后,这些人就组成了一个个的亲信小圈子,小圈子再组合。就成了一个个的派系。

    比如说精武军内部吧,目前内部实际上有三个派系,第一个派系是以王三武为主的武派,第二个派系是张威为主的威派,第三个则是新晋崛起的以俞鸿瑞为主的学院派。

    其中,王三武跟张威的派系都是老派系了,手中各自都掌握一批自己的门生故旧,至于俞鸿瑞,则同时身兼总参谋长以及青浦军校校长两个职务。是李永吉新提拔的新晋派系。

    当然,这是其中内部比较公认的三个强力派系,其他还有一些次派系,比如周达就有自己的一个圈子。林春生也不含糊,大多数的炮兵几乎都是他带出来的,因此精武军内部的派系问题也是十分复杂,只不过呢。因为李永吉的强势,再加上通信系统过于先进,这些派系问题还没有对精武军产生什么负面影响。至少不会出现见死不救,或者违抗命令之类的事情。

    总之,第二师虽然参谋长是司徒和,但师长王三武的真正亲信确实副参谋长林咏叹,这也是王三武的真正军师。

    林咏叹别看自己只是个举人,但他家里却世代为官,他爷爷就曾经做过都察院的监察御史,他父亲最高做过通判,可惜到他父亲那代,家道中落,林咏叹自己曾经为了谋生,当了一名状师,但很快凭着聪明才智闻名四方,所以才被闻名而来的王三武请去当幕僚。因为王三武出身衙役,他对那些官老爷本能的不信任,反倒是对这些状师之类的人很是信任,他认为这些人才是真正隐居民间的大才。

    也算王三武撞了大运,林咏叹还真是鬼点子不少,至少到目前为止,王三武所执行的所有策略,几乎都是林咏叹帮忙谋划的。

    就比如说这个示敌以弱,诱敌来攻,内外开花,歼敌于城的策略,甚至是之前鼓动王三武截留漕银,进而逼迫清廷与精武军摊牌的策略,也都是他的主意。从这也能看出,这个林咏叹别的不说,起码对精武军的各种先进武器了解的很透彻,尤其对无线电通信系统十分的敏感。

    “先生。”见到林咏叹,王三武就不再如外面那么老神在在了,而是略有不安的搓了搓手,“我刚刚已经按照你的吩咐,有所挑选的主动把事情的原委都跟永吉说了,虽然他没说别的,只是说会尽快带兵来支援我,但总感觉……你说他能原谅我么?我会不会有事?”

    “东翁莫要着急。”林咏叹淡淡一笑,“事情已经做了,现在后悔也没用。至于大帅会不会拿你怎么样,这一点不必担心,您是大帅的亲舅舅,军中又素有威望,还是平衡张威一派的重要力量,轻易不会把你如何的。

    另外,您之前做的事虽然没有事先请示,但也都是为了大帅好。虽然咱们这么做有点黄袍加身的嫌疑,不过呢,只要你肯放低姿态,一口咬定当时截留漕银的时候没想那么多,只是想多为精武军分担点军费,其他就不会有事。

    按照我的想法,大帅既然当初对外把事情自己扛了下来,把你的行为说成是依照他的指示,就是不想让人知道你私自行动的事,所以就算要处罚你,也不会太重,估计就是罚俸之类的吧,但肯定还会继续让你领兵的,因为没了你,谁去跟张威对抗呢?”

    “哎,但愿吧。”王三武叹了口气,“事情既然已经做了,也就没法后悔了,真不知道当初听你的对不对。”

    “呵呵,东翁放心,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林咏叹淡淡一笑。

    原来,从之前的截留漕银,到现在的示敌以弱,引敌来攻,内外开花的策略,全是林咏叹的连环计。

    当初李永吉发动夏季攻势的时候,王三武的任务是打下镇江与扬州就行。那也是夏季攻势北路军的既定目标,至于后面北上攻打淮安城,则不在夏季攻势的方案里面,因为淮安城当时离开精武军的老巢太远,也不是精武军的目标。

    不过,当时太平军跟洋人的部队正在打淮安,加上王三武的进攻太过顺利,太平军败退之前还给了他一个信息,那就是淮安城有大量银子跟粮食。

    说真的,淮安城有大量银子粮食的信息。当时的确让王三武很是动心,但还不至于冲昏头脑,真正让他下定主意打淮安的,正是这个林咏叹!

    实际上,当听到淮安城有大量漕银没运走的消息,林咏叹就开始打起了鬼主意,并且在脑子里想了一系列的计划,他倒不是说看上那些银子,他是想趁机让精武军跟清廷正式决裂。最好能引得精武军自立建国。

    一旦自立建国,对他们这些人的好处自然是不言而喻,可惜以李永吉往日的表现,看不出他有尽早决裂的意思。所以林咏叹才劝说王三武,让他截留漕银,进一步割裂清廷与精武军的关系,要是清廷的皇帝性子急。早早把精武军打成叛逆,那就更好,这样就可以来一个新版的黄袍加身。

    后来的走向。基本都在他的意料当中,甚至连僧格林沁带兵来攻打的事情,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由于加入精武军的时间比较久了,所以对于精武军真正的战力,林咏叹了解的十分透彻,在他看来,精武军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不说别的,只需要王三武的第二师这两万人,两军对垒的话,完全可以把清军十万大军打的满地找牙。

    不过,精武军因为技术原因,军制与别处不同,特别是参谋制度改革以后,军队进行团级以上战役的时候,都必须向总参谋部申请,在获得总参谋部的同意后,才能发动战争。

    换言之,在精武军再次扩军之后,特别是由团变师之后,看似王三武的权力变大了,成了师长,但实际上反而还不如以前自由,军队的控制权实际上牢牢都掌握在总参谋部,或者说李永吉手中。

    上次能打下淮安,也是托了夏季攻势这个总体战的福,让他可以在局部战役的时候临机决断,增加几个战术目标,但他打下淮安后想继续往北,那是绝对不可能了,因为总参谋部不准。

    这个时候,如果还想达成自己的意志,就需要逼迫精武军,而直接请战估计作用不大,因为谁都看出李永吉暂时不想跟清廷决裂,那么反过来,他们可以逼迫清廷,再让清廷去逼迫精武军整体!

    什么事情能够触动清廷的神经呢?毫无疑问,就是截留漕银!

    果然,在王三武截留漕银之后,清廷立刻做出了反应,好在那时候咸丰皇帝还有点理智,没太过分,李永吉也开始冷处理,事情看似还有缓和的机会。

    然而在这时,林咏叹又悄悄鼓动军中的激进派开始剪辫子了,这一下,咸丰皇帝再也忍不住了,直接派兵过来,把精武军打成了叛逆。

    其实这个时候,稳妥的方法应该是带兵南下,放弃淮安到扬州去,这样可以跟精武军连成一片,不再是这样孤军深入,反正只要把银子粮食通过水路运回去就行,清军多是北兵,不擅长在南方作战,而且南边还有太平军帮忙,到时候三国鼎立局面就成了。

    然而,林咏叹不这么看,在他看来,清军现在看似强大,实际上是最虚弱的,那三十万大军已经是清廷掏家底的货色了,一旦把这三十万大军歼灭,到时候精武军就可以趁势北伐,一举夺取北京城,然后凭着战胜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