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氏和儿子一路到村东,好几家的狗听着人声都汪汪的叫起来。李氏正好一肚子气呢,听见狗叫,就骂道:“叫什么叫?白天见面摇尾巴,晚上就翻脸不认人了!”
长富说道:“娘,你跟条狗置啥气啊?它只在院子里叫,又没出来咬人。”
李氏哼了一声,不再说话。径直到了桃大爷家院外。李氏喊了声大嫂子,王氏开门说道:“进来坐会儿?”
李氏道:“不了,改天吧!”
王氏说道:“等我下!”说完进屋收拾,很快就乐呵呵的出门了,陪同她的是大孙子永盛。
“大嫂子,给你添麻烦了,这黑灯瞎火的,还要劳烦你跑一趟。”李氏不好意思道。
“瞧你说的,有啥麻烦不麻烦的。”王氏说道。
“奶,你不是让我出门前提醒你带酒曲吗?你带没?”永盛提醒道。
“哎哟,你看我这记性,一天都念叨着酒曲,出门偏偏就忘记了。永盛,快去给奶拿来,就在你爷放茶叶的木几上,用蓝布包着的小包。”王氏拍着大腿,嚷道。
永盛把手里的风灯交给王氏,手脚迅速的冲进屋取来酒曲。
长富和永盛前后一盏风灯,李氏和王氏走中间,几人说着话,就到了村西头。
第六十四章 醪糟
更新时间2015…1…23 10:51:38 字数:2453
一进屋,桃三爷跟王氏客气了几句,又安排永盛在前院下棋,由长富和长贵作陪,几人摆开棋盘厮杀起来。李氏和王氏直接去了后院灶房,刘氏和张氏也跟了去。
王氏把糯米捞出来掐了掐,说道:“恩,泡到这样最好,米太软了醪糟容易烂,太硬了醪糟不好吃。老三家的来搭把手,咱把糯米沥出来!”
李氏赶忙和王氏搭手把糯米沥出来。
“蒸锅在哪?赶紧烧着!”毕竟不是王氏自家灶房,她环顾四周找蒸锅。
张氏赶紧把蒸锅放灶上,加水点火。
“再找块干净屉布来!”王氏继续指挥。
刘氏手脚利索的取来灶房里专用的屉布,王氏接过屉布平铺在蒸锅上,再把糯米铺在屉布上,用筷子在糯米上戳了一些气孔,然后盖好,让张氏大火蒸。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王氏揭开盖子,看了看蒸锅里的糯米,又挑了些在嘴里嚼了嚼,后喂李氏吃了些,“蒸成这样刚刚好,你嚼一嚼记一记这个韧劲儿!”
李氏嚼着,刘氏和张氏也用筷子挑些糯米嚼。
王氏用勺子把糯米盛到干净簸箕里,用铲子翻着散热,糯米上蒸气袅袅。王氏说道:“腊月里气温低,糯米也凉的快,随时用手测温,温温的时候最好。”
王氏放下铲子,把酒曲子倒进一个碗里,加水慢慢捏着,“你十斤米的醪糟,这一个小块酒曲就够了。”
那边糯米凉好了,王氏把融化了酒曲的水洒在糯米上拌匀,然后让李氏把醪糟坛子搬来。
坛子不大,口小肚圆,坛口有一圈坛沿。
糯米全部装到坛子里,王氏用手把糯米压实,在中间挖了一个到底的圆洞,然后把坛盖盖上,坛沿加水封口!
王氏又让李氏找来一个背篓,底部垫上稻草和旧棉袄,把醪糟坛子放里面捂着,放置在灶膛附近。
“好了,就是这么简单,等上三天揭开看看,到时候啊,中间的空洞里全是醪糟水,醪糟全部都浮起来了,你拿干净筷子插进去转一转,能转动就成了!”王氏继续传授经验。
李氏和儿媳妇都认真听着,王氏接着说道:“还有,沾油的手和筷子可不能沾醪糟缸,否则一缸醪糟就坏掉了。”
“是吗?这不跟咱们的泡菜坛子一个道理?”李氏笑道。
“当然了,还有就是醪糟生吃容易醉,谨防家里的小子些偷吃,吃醉了麻烦着呢!”王氏说道。
李氏笑道:“还说呢,今天早上在大嫂子家吃了几口生醪糟,回家睡了一上午。”
“嗬嗬!你酒量也太差劲了,我平时能喝二两,来了兴致喝上半斤也不醉!”王氏得意的说道。
“我可不行,我是一杯倒!”李氏惭愧道。
“这女人啊天生二两酒,你这是没发挥出来,还得练练!”王氏笑道。
“我是练不起来了,我这两儿媳妇还不错,过年的时候都能喝上几杯。”李氏说道。
刘氏抿嘴笑着,张氏得意道:“我也是半斤的量!”
王氏打趣李氏道:“一屋酒中豪杰,老三家的可得把醪糟缸藏好了!”
几个女人说笑着到了前院。
李氏拉着王氏进屋再聊会儿,王氏也正有事要和李氏说,两人手拉着手进了屋。
桃三爷正和永盛杀的欢,长富和长贵也不讲究什么观棋不语真君子,纷纷伸手指点,孩子们在另一张小桌上写写画画,玩的不亦乐乎。
李氏拉着王氏坐一旁,刘氏端来新泡好的茶,奉给王氏。
王氏笑着对李氏说:“老三家的,上次换糯米的时候,我跟你说帮忙的事,你没忘吧!”
“啥忘也不能忘了大嫂子的交代啊,腊月里那点活儿我早拾掇的差不多了,就等着大嫂子的好消息呢!”李氏笑道。
“咱这儿都说‘正不娶腊不定’的,都想趁腊月里把新人娶进门,正月里新人过新年,图的就是个喜庆。”王氏说道,“咱家永盛是长孙,来的客人也多,就劳烦你和两侄儿媳妇到时候过来帮帮忙,你们都是咱桃家村出了名的勤快人,手脚利索又爱干净,有你们帮衬着,我这心也踏实了。”
“大嫂子,腊月二十二的正酒,那我们腊月二十就得过去吗?”李氏问道。
“恩,腊月二十你们婆媳早点过来吧,别在家吃早饭了,到我家吃。”王氏说道。
“我们还是吃了早饭去吧,你也别麻烦了。”李氏说道,“大嫂子还请了哪些人帮忙?”
“四个儿媳妇,大媳妇要忙着招待客人,帮不上什么忙,就我和三个儿媳妇加上你们婆媳三人。”王氏说道。
“大嫂子,依我看啊你这帮忙的人不够,桃老大是族长,又是长孙成亲,到时候客人肯定不少,十月里老五家儿子成亲,二十桌席面都请了四个女的帮厨,还有她三个闺女搭手。”李氏想了想说道。
“嗬嗬,你是个心细的人,这几个人的确不够,我娘家两个侄女也要提前过来帮忙,这人手差不多够了!”
李氏点头道:“说我心细呢,大嫂子不是早想到这茬了吗?”
王氏笑着说:“这就说定了啊,腊月二十那天,就劳烦你婆媳三人过来帮忙了!”
刘氏和张氏都笑着说:“应该的!”
永盛毕竟年轻,在桃三爷手下勉强杀了十几回合,就败下阵来,永盛拱手认输,桃三爷摸着胡子装深不可测。长富和长贵还在为一步棋争执着,桃三爷笑着训斥儿子没有棋德,孩子们也凑热闹的跑过来围观。
王氏看永盛下完一局,站起身来招呼永盛。
永盛提着风灯扶着王氏跟桃三爷一家告辞,王氏拉着李氏的手亲热道:“说定了腊月二十啊,永盛的亲事劳烦你费心了。”
永盛脸刷的红了,手肘悄悄的拐带王氏。
三宝盯着永盛,上前眨眼问道:“永盛哥,你小时候骑过狗吗?”
永盛不知道三宝如此一问是啥意思,认真的想了想,然后点头道:“骑过!骑过好多狗!”
三宝嘿嘿的笑着:“那你娶媳妇记得打伞哟!我奶说小时候骑狗,长大了成亲那天会下雨!”
永盛脸更红了,灯光不亮看不明显,他笑着拍了下三宝的后脑勺,“你小子骑过狗了吧!”
“嘿嘿!还有四宝!”三宝挠头,四宝幽怨的看过来,他这个三哥真是啥事都记挂他!
李氏哈哈乐,王氏也笑道:“哎哟这没换牙的小儿说话准,真下雨了桌子往哪儿摆呢!我可得提前准备准备!”
永盛不好意思的朝着桃三爷一家笑了笑,把王氏往门外拉,“奶,你少说几句吧!”
“咋啦?害臊了?”王氏笑道:“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害啥臊?奶跟你说啊,这周家闺女不仅模样长得好,针线活也好,脾气也好,你把她娶过门可要对人家闺女好!”王氏继续吧啦吧啦。
永盛把手里的风灯交给王氏,蹲下把王氏往背上一背,“奶,天黑路不好走,我背你走啊,求你别说话了!”
“臭小子!”王氏笑骂道,真不说话了。
第六十五章 来客
更新时间2015…1…24 10:48:42 字数:2452
腊月二十要去族长家帮忙,一直要帮到腊月二十二正酒过后,李氏把这几天盘算了一下,腊月二十之前赶紧把家人的鞋袜做完,如今只剩下桃三爷的棉鞋了,李氏想着让刘氏帮忙绣福字纹,不巧,刘氏手里三个孩子的新衣也赶着要绣花。
李氏问了问刘氏绣活儿的进度,刘氏笑着说:“娘,你把爹的鞋面子给我吧,我先给爹绣好,福字纹很好绣,我一天功夫就绣好了。”
李氏高兴的把鞋面子给刘氏,本来想刘氏忙不过来,她就亲自绣的,但是对自己的绣活儿又没啥信心,给老头子穿的棉鞋,李氏想尽量做到最好,交给刘氏来绣,她最放心了。
刘氏把手里的新衣收起来,接过李氏递来的鞋面子,说道:“娘,你想绣个啥颜色的线?”
“你看着办吧?你配色比我配的好看!”李氏说道。
“爹这个鞋面是黑色的,要不用深蓝的线绣福字纹吧,太扎眼了爹肯定不穿。”刘氏拿了一卷深蓝的绣线在鞋面上比划着。
“你觉得好就行,我给你爹做过一双鞋,鞋头上绣了个大元宝,到现在还压在箱底呢,咋说你爹都不穿!”李氏笑道。
刘氏嘴角抽了抽,问道:“娘,你给爹绣的大元宝,是不是跟大宝手套上的一样?”
“肯定啊,都是金灿灿的哟!”李氏笑。
“娘,爹要是穿出去,村里其他老头子不笑话爹才怪!”刘氏笑道。
“是啊,娘不是不懂这个,就是心血来潮就想给你爹做双大元宝布鞋!”李氏说道。
这时候张氏从西屋出来,手里拿着一条裤子,嘴里抱怨道:“四宝这个臭小子,把裤子刮烂了不敢说,还给我藏床下面!”
李氏笑着说:“跟他爹一模一样,长贵小时候刮破了裤子也藏床下面!”
张氏哈哈乐,问李氏:“是不是啊?那我可要问问他!”说完走过来,找出针线开始缝裤子。
刘氏已经开始绣鞋面了,她问李氏:“娘,这豆腐干腊肉熏到二十号也差不多了,到时候咱把它们收起来吧,孩子们看着终究是不放心。”
李氏点头,说道:“我把粮仓收拾了一下,到时候都挂在房梁上去。”
张氏道:“粮仓里有大花,不用担心老鼠,但还得防着大花偷吃!”
“没事,我自由办法!”李氏说道:“吊高一点,大花跳起来也够不着,它想从房梁上顺子绳子下来,我在绳中间穿几片笋壳,保证它翻不过来。”
“别说,娘的本事就是大,啥事都有妙招!”张氏笑道。
李氏斜蔑了张氏一眼,道:“我吃的盐比你走得路还多,你好好学着吧,等我死了,你好教你儿媳妇!”
“呸呸呸!”刘氏听见李氏说死字,犯忌讳,赶紧呸出去。
“呸呸!”
“呸!”
李氏和张氏赶紧也呸开了,腊月里忌讳多,说错了赶紧呸掉,一切照旧。
“娘,咱们二十二帮完忙回来,就要忙着二十三祭灶的事了,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