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站在讲台上,先做了一番自我介绍。
原来,他就是工作组的曹组长。
他大声讲了几句,表扬了在坐的各位,说大家思想觉悟高。然后,就大声宣布:“虎头村识字班正式开课了,下面由叶先生来给大家上课!”
话音刚落,一位身穿灰色制服的年轻男子,大步走上了讲台。
他身材修长,留着个中分头,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着斯文白净。他把手里的那盒粉笔,搁在了桌上,随后向下扫了一圈。
徐甜甜一瞅,这不是昨天问路的那位先生吗?
这人看着顶多二十岁,想不到竟是位教书先生?
只见他站在讲台上,朗声说道:“乡亲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识字班里的一员了!下面,我先来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叶,叫叶抒文,以后可以叫我叶先生,也可以叫我叶同志……”
说着,取出了一支粉笔,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三个大字:“叶抒文”。
接着,又拿着教鞭指着黑板,一个字、一个字地念道:“叶—抒—文,这就是我的名字……”
“今天,就先来教大家认一认自己的名字……下面,我要把各位的名字一个一个都写下来……”
徐甜甜一听,心想这位叶先生还真有两下子。
换做是谁,都想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吧?
第17章 李神婆
*
叶抒文站在讲台上,一眼就认出了坐在前排的那位年轻女子。
想不到她也来了?
在一群小闺女中间,穿着青底蓝色碎花褂子的她,看着十分素净,也非常显眼。
今天是识字班开课的第一天,除了崔主任之外,被动员来的都是八、九岁或十几岁的小闺女,像这样盘着发髻的小媳妇只有这么一位。
看来她也是个思想进步的。
在心里赞许的同时,也留下了最初的印象。
而徐甜甜呢,坐在下面,仰着脸看着黑板。
见叶先生请了崔主任上来,让她给每位学员发半根粉笔,好用来在地上写字。随后,他拿着一根粉笔,教大家握笔的姿势。
还说要节约用笔,回家后可以用木棍或土块在地上划拉着练习。
底下坐着的小闺女们,都是第一次接触粉笔,自然是稀罕得不行。
不过,她们都学得很认真,手也很巧。
不一会儿,就掌握了笔法。
叶先生见大家学得很快,就笑着夸了几句。
接着,继续说道:“乡亲们,下面从第一排开始,一个一个报上自己的名字,大家要注意看我在黑板上怎么写?同时要记住自己名字的比划,还有书写顺序……”
第一个报名的,是一个八。九岁的小闺女。
她跟着叶先生一笔一划地写出了自己的名字。
其他学员,也在地上跟着比划。
第二个就轮到了徐甜甜。她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脆生生地说道:“我姓徐,小名叫翠翠,大名就叫徐翠翠!”
“好!”叶抒文点了点头。
他转过身来,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徐翠翠”三个大字。
徐甜甜一见,心里赞叹道:“叶先生的板书可真好!”
她装着记住了自己的名字,用粉笔在地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了“徐翠翠”三个大字。
接下来,就是凤芝。
她也比葫芦画瓢,学着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章凤芝。
因为是第一次写字,那字写的,如果不是她自己,恐怕没人能看得懂。
冬娃坐在娘和小姑的中间,左看看右看看,十分好奇。徐甜甜一见,就掰了半截粉笔给他,让他也在地上划着玩。
等到在坐的各位都轮过来一遍,下课时间也到了。
只听叶先生朗声说道:“乡亲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回去后,大家一定要多加练习。明天还是这个点儿上课,大家要准时过来……还有啊,这半截粉笔都要收好了,用完了可就没了……”
底下的小闺女们,见叶先生下了讲台。
才七手八脚地搬起凳子,跟着出了屋子。
*
徐甜甜和凤芝扯着冬娃一边走,一边打量着这所院子。
严格地说,这里只是章家祠堂的外围建筑,并非真的祠堂内院。
按照族里的规矩,供奉祖先牌位的祠堂,是家族内部祭祀的场所,外人是不得入内的。
甚至包括族里的女子在内,也严禁进入祠堂内院。
从过去传下来的老思想,认为未出阁的闺女以后是别人家的,所以不能进入祠堂。而媳妇是外姓人,也不能进入祠堂。
像翠翠嫁入章家之后,只进去过一次。
那还是过门时,入祠堂祭拜祖宗。
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进入了。
徐甜甜心说,如今已是新社会了,这些封建糟粕也残喘不了几天了。再过几年,乡里的女子和男子一样,也是挣工分的能手,凭啥要矮人一头?
到了那时,这些该死的封建礼教,再也无法压迫广大女性了。
三人出了祠堂,正沿着街道走着。
就见对面来了一位中年妇女。
她穿着一件枣红色碎花夹袄,一条黑色扎脚裤。头上梳着一个光溜溜地发髻,脸上涂了一层厚厚的香粉,两颊上还打了两圈红胭脂,嘴唇上也抹得红红的,看着妖气十足。
这会儿,手里还擎着一支旱烟管儿,眯缝着眼睛,“吧嗒吧嗒”地吐着烟圈儿。
见了仨人,就顿住了脚步。
她拿眼睛一扫,最后把目光停留在了徐甜甜的身上。
把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
徐甜甜心中一凛,村里还有这号妖精?
看这身打扮,不是神婆就是媒人。
而凤芝见了这人,也装着没看见的样子。
她拉着冬娃,低着头快步走过。
徐甜甜搬着凳子,也紧紧地跟上。
走过去老远了,还觉得那双眼睛在背后盯着她。她感到有些别扭,隐隐觉得这人不怀好意。
可她对这人,却毫无印象。
怎么也想不起来她是谁?
到了自家院门口,终于忍不住问道:“凤芝,刚才那人是谁呀?”
“她啊,是邻村的李神婆,以前是虎头村的闺女,姓崔,小名叫香草,后来嫁到了李家庄。生下一男一女之后,忽然通了灵,说神上了身,能帮人说事,就成了一位神婆,在十里八乡可有名了……”
“哦……”徐甜甜心说,原来是个混吃混喝的女骗子。
可这人为何要盯着她?
难道想打什么鬼主意不成?
想着自己刚刚和离,在村里正热乎着呢,莫不是想借此机会,搞点事出来?
她不由得警觉起来。
第18章 赖点子
*
李崔氏,也就是李神婆,看着仨人渐渐远去。
心念一动,抬脚转了个方向。
她想去章老大家瞧瞧。
对神鬼之说,章家老爷子一向信得真,家里稍有点动静,就会请她过去。
可这一回,咋这么沉得住气?
李神婆擎着旱烟管儿,一边走着,一边算计着。
这章家家大业大的,弄点钱花花还是有的。
进了章老大家,见老爷子正躺在榻上晒暖儿。
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见了她,不过三言两语,就开始抱怨起来。先说自家的老二不争气,接着又提到孙儿受了委屈,连个家都不能回了?
李神婆耐着性子听他叨叨完,就斜着眼睛,笑着说道:“老爷子,这事儿还不好办?”说着,便压低了嗓门出了个主意。
章老爷子一听,眉毛挑了挑。
心想,这族里出面定下的事情,公然违犯到底不好。
可心里的那口气儿,却怎么也不顺畅。
如果能借着启铭找的那个洋学生,打一下徐家的脸,倒是不错。于是,嘴上虽然没有应承,可心里却动了念想。
送走了李神婆,章老爷子歪在榻上,眯缝着眼睛想着心事。
启铭昨儿说,这几天打算带着宝儿回来一趟,一是让长辈们看看孩子,二是为入族谱之事做个铺垫。
听孩子话里的意思,那个叫淑娟的,是一心二心想来见见长辈,说大老远地回来一趟也不容易,得亲自给爷爷奶奶还有爹见个礼才好。
可爹一直拦着,死活不肯答应。
现在又有文书约束着,这一时半会的怕是不方便回来。
章老爷子心说,如果他出面给启铭撑腰,谁敢跳出来反对?
到时候,一家三口都进村了,还能把人赶出去不成?
换做族里,也不会论那么真吧?
况且,那个女学生也是位良家女子,有文化不说,家事也好。
真上门了,族里也不好说什么。
至于老二家的不让进门,那进爷爷家的门总可以吧?
那徐家远在三十里外,也难听到消息。
即便日后知道了,又能怎样?
这婚都离了,章徐两家也不再是亲家了,无论是前来说理还是带人打上门来,都不占理了。
再说,这虎头村的地盘,还容不得他徐家来此撒野。
想到此,便把老大叫进来,吩咐了几句。
让他派个人去给孙儿捎个口信,就说爷爷奶奶想他了,让他带着宝儿回来。算算日子,明儿就是个好,那就赶早不赶晚,明儿回来吧?
一家人也好好团圆团圆。
至于那个淑娟,他倒是没直接提。
这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真闹起来也好有个推脱。
启铭那孩子脑子好用,自然会想明白的。
老大章存山是个厚道人,一向孝顺。
见爹吩咐,立马去了镇子上。
他找到那位经常跑县城拉货送人的崔把式,让他下午见了启铭,给捎个口信。
这位崔把式,也认得启铭。
这几趟启铭返程,都是搭乘他的马车,他自然认得,也知道他住的那家旅社。于是满口答应下来,说保准把消息带到。
还乐颠颠地想着,等启铭返程时,还会雇他的马车吧?
*
对老爷子那边的动静,村东头的章老二家并不知晓。
徐甜甜和凤芝扯着冬娃回来后,就一头扎进了灶屋里。
今儿因为去上课,这饭做得晚了点,现在可得抓紧喽。
凤芝呢,一脸兴奋。
她一边和面,一边哼着曲儿。
见翠翠又揣着手,不知该干点啥?她心情一好,也不再朝她瞪眼了。当然,也不再客气了,直接吩咐翠翠姐干活。
徐甜甜知道自己的弱项,倒也一点都不生气。
她和凤芝在灶屋里,有说有笑。
见凤芝一提到叶先生,就赞不绝口。
心想,这位叶先生可真受欢迎啊!
今儿开了个好头,估计明儿去上课的闺女媳妇会多起来吧?
而凤芝一想到会写自己的名字了,就笑得合不拢嘴。
做饭的间歇,还拿着烧过的柴禾杆儿,在地上划拉着。可左瞅右瞅,就是觉得写得不像,却又想不起来究竟是哪里不对?
于是,笑嘻嘻地向翠翠姐请教。
徐甜甜呢,自然是十分老练。
她拿着柴禾杆儿,在地上刷刷几笔。凤芝一瞅,连声赞道:“姐,还是你写得好啊!”
说着,就比着练了起来。
徐甜甜见了,也很高兴。
凤芝爱学习,日后定是个有出息的。
而冬娃蹲在一旁,也有样学样。
他也拿着一根细细的柴禾杆儿,在地上乱画。
惹得娘和小姑“咯咯”笑了起来。
*
工作组里,来了一位斯文俊气的教书先生。
还不到半天,村里人都听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