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作组找了几个积极分子谈心之后,又在老乡们中间摸了摸底。发现虎头村也好,虎头镇也好,最痛恨的就是上游的那帮子土匪。
解放前,不管是富户还是穷户,都受过土匪的骚扰。在青沙河沿线,虎头村算是富裕的,被土匪盯上后一连抢了好几回,还烧了几间屋子。
一说起来,老乡们就痛恨不已。
年纪大的老人们还说,上游的张家坝,穷山恶水的,一连几个村落家家户户都是土匪。
他们白天种地,晚上装扮一下,就跑到下游来抢劫。抢了东西之后,就连夜坐船跑了。歹徒们成群结队的,又抱成一团,谁也不敢去招惹。
那几个村子,常年累月的干这个营生。
听说,和镇子上的地痞流氓也有勾结,还四处埋了眼线。
所以,乡亲们都不敢吭声,生怕遭了报复。
曹组长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与虎头镇的工作组取得了联系。
很快,便制定出了一个行动计划。
县里武装部还专门派了一支小分队过来,与工作组一起动手把镇子上和村里的烟鬼、二流子、暗门子、坏分子都给集中起来,开了大会。
让他们每天去镇子上的工作组报到,除了交代自己的恶行之外,还顺带敲打了一番。
另外,还得互相检举,几个罪大恶极的立马被关押起来。
那些烟鬼们,也被武工队员看管着,在镇公所里集中禁烟。
镇上的治安,顿时好转起来。
街面上再也看不到欺行霸市的,也看不到那些收保护费的。那些私下贩卖烟土的,也匿了形迹,没了声息。
还有河沿上那些暗门子,也停了营生。
除恶扬善,邻里和睦。
乡亲们自然拍手称快。
十里八乡都纷纷赞道:“还是新社会好啊,这事由政府管着,恶人们再也不敢出来横行霸道了……”
社会上的渣滓被消灭了。
对工作组来说,下一步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匪患”问题。
这是一桩大事,不是靠一两支小分队就能完成的。这需要与邻县联合起来,统一行动,集中力量把土匪窝给端了。
也唯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隐患,让群众们放心。
从而树立起新政府的威信来。
第22章 除匪患
*
工作组的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叶抒文,作为一名刚刚投身革命的青年学生,也亲自参与了这场行动。
对他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更是激动人心的。
烟土就像一颗毒瘤,祸害国民百年之久。
旧社会也曾多次禁烟,却收效甚微。
以往,上面政令下达,到了下面却无法执行。尤其是行署、县乡一级,官商勾结,相互包庇,街面上三五步就设有一家烟馆,而烟土走私贩卖更是到了愈演愈烈之势。
烟土之患,始终难以根除。
可到了新政权这里,就像秋风扫落叶一般,利落地解决了。
这一回,不光是虎头镇,包括区、县、行署在内都展开了清扫行动。
烟馆被查封了,烟鬼被集中起来强制戒烟。整个市面上立马清新起来,乡民们的精神面貌也大有改观,就连空气都变得不一样了。
他在惊叹的同时,更怀着一份敬仰。
对自己所做的那份工作,也更加认真执着起来。
这天,他收到了省城的来信。
是他的同学林美华写来的,说想他了,要他结束实习,尽快回城。可他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哪里舍得离开?
于是,认认真真地写了一封回信,细细描述了乡间的景致和生活。
在他的笔下,一切都是美好的。
无论是乡村,还是教学。
字里行间,更是迸发着一股激。情和梦想。
他跑到镇子上,亲自把这封信投递了出去。
他希望远方的亲人,能理解自己的这番举动。
更希望他们能支持他,鼓励他。
*
工作组这边,为了彻底消除“匪患”,一连开了几次会。
叶抒文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出了一份书面报告。由曹组长亲自去县里,向上级部门做了工作汇报。
县武装部接到报告后,高度重视。
先派了几名侦查员,扮作货郎前去侦查。
发现张家坝地处山涧腹地,大小五个村落都分布在山坳里。最大的一个村子,有五百多户人家。而小村子也有一二百户人家,可谓人丁兴旺。
这几个村落里,无论男男女女,还是老老少少对陌生人都很戒备。当地县政府派去的工作组,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很难开展工作。
更为严重的是,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工作组的队员们都被村里人秘密监视着,就连行动都不甚自由。
这么看来,这几个村子的确有问题。
再结合沿线群众的举报,这伙歹徒极有可能藏着一批武器弹药,对他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摸清了情况之后,县武装部与行署大队共同制定了“春雷”行动计划。准备趁着农闲时节,联合邻县秘密展开行动。
经过一番紧张筹备,到了四月里,张家坝的几个土匪村被一举端掉了。
当时,两县的武装部集中了全部力量,一共出动了两千多号人马,仅一个晚上就把几个村落给包围了。
攻打最大的那个村落时,武工队员们还未进村,村口负责瞭望的土匪就发现了异常。
警报一响,村里就行动起来,妄图反抗。
结果,乒乒乓乓一阵打击,当场击毙了十几个负隅顽抗的匪徒。武工队进村后,通过相互检举,光青壮年汉子就抓了四五百。
而临近的几个小村落,也抓获了三四百。
这批歹徒,被全部集中到了县里关押起来。
他们都是有前科的惯犯,有的甚至有命案在身。
对所有参与人员,绝不能轻易放过。
已构成犯罪的,要公开审判。对罪大恶极的,要从重从严。对那些受到裹挟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和劳动改造。
消息传来,青沙河流域顿时沸腾起来。
沿线的大小村落里,都燃放起了鞭炮。
一时间,“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就像过年一般。
祸害乡民长达几十年的“匪患”,终于被根除了。
这一行动,真是大快人心。
新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也大大提高了。
上课时,叶抒文特地把“匪患”这个词好好讲解了一番。
说历朝历代,乡间都是土匪出没。
而地方官府呢,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不问,任其发展。
也唯有咱们的新政府,才是真正为劳苦大众着想。
“春雷”一响,一举歼灭了大股土匪,为一方乡土保了平安。
徐甜甜坐在下面,静静地听着。
心说,叶先生的思想觉悟可真高啊。
这样追求进步,日后是不是能躲过那一劫呢?
*
社会秩序好了。
乡里的日子也更加好过了。
每到镇上逢集,十里八乡的村民们都纷纷前来。有沿街摆摊卖土特产的,也有专门来买东西的,集市上格外热闹。
这天一早,天刚蒙蒙亮。
徐甜甜就爬了起来。
她唤醒冬娃,给他穿戴一新,准备去虎头镇赶早集。在灶屋里,吃了块黑饼子垫了垫,就和凤芝一手拎着一只竹筐子,随着爹和启康一起出了门。
这会儿,微微有点凉。
田间的露水还很大。
放眼望去绿油油的麦苗上,湿露露的一片,在晨曦中泛着莹润的光泽。
冬娃穿着蓝夹衣,趴在爷爷背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他很少起这么早,昨儿一听娘要去赶集,说什么也要跟了去。
徐甜甜没法,只好答应下来。
她想,让孩子出去见识一下也好。
现在,街上的治安好了,花拍子、二流子也没了踪影。村里的孩子,大多跟着家长们出去逛了逛。冬娃自小就没出过门,这一回也好好出去瞧瞧。
到了虎头镇上,太阳已经冒出了头。
街面上人来人往的,非常热闹。
转了一圈之后,爹从一家摊子上抱了两只白生生的小猪娃子,放在竹筐子里,让凤芝和启康提着。
接着,又牵了一对小羊羔子。
那对羊羔子才满月不久,睁着一双毛绒绒的大眼睛,咩咩地叫着。把冬娃乐得咯咯直笑,非得亲手握着缰绳不可。
爹见冬娃喜欢,就让他牵着缰绳头,自己在一旁护着。
路过一家烧饼摊子时,一股香气袭来。
爹犹豫了一下,还是从怀里掏出了两百元(两分钱),买了五个热气腾腾的烧饼。一人分了一个,让大家好好过了一把瘾。
徐甜甜一边闻着,一边咬着。
这是刚出炉的热烧饼,吃着又软乎又香甜,别提有多好吃了。
她想,以后能天天吃上热烧饼就好了。
买好了东西之后,爹领着一家人,来到了自家的杂货铺子前。
这间铺子在背街里面,门前并不算热闹。
平日里,主要做街坊邻居和老顾客的生意。
这也是当初上家转手的原因之一。
爹让启康在外面牵着小羊羔,自己带着家人进了铺子。
徐甜甜是第一次来。
看铺面的确很小,也很不起眼。
可一进门,货架上却是琳琅满目,东西很齐全。启宽大哥见爹来了,赶紧搬了凳子出来,让爹坐下来歇了歇脚。
未等爹吩咐,就打了两罐酱油和香醋,包了一包咸盐、几块皂角等日用品。又顺手拿了两刀草纸,让凤芝搁在筐子里。
最后,还从后面拎了两罐黄酒,说是陈年老酿,让爹喝了暖暖身子。
“爹,要不去后面歇歇?”
“不了,一会儿还要赶回去咧,这猪崽子和羊羔子得赶紧喂喂,估计饿了快半天了!”
徐甜甜倒是想去后院瞧瞧。
这里可是她下一步发展的目标,怎么也得熟悉一下才成。
可看爹的意思是想立即赶回去,也只好作罢。
说话间,见门帘一挑,一位身材矮小的村妇抱着个娃,从后面走了出来。
“爹!”她站在大哥身旁,低声喊道。
“嗯……”爹嗯了一声,脸上淡淡的。
“冬娃娘和凤芝也来了,要不去后院坐坐?”妇人腼腆地说道。
“不了,嫂子,一会儿还要回村里上课去呢!”凤芝笑着应道,徐甜甜在一旁也冲着嫂子笑了笑,让冬娃上前给大娘行礼。
对这位大嫂,她印象不深。
趁着这个机会,悄悄打量了一番。
见大嫂果然是个麻脸,眼睛小,鼻梁塌塌的,皮肤又黑又糙,的确不好看。尤其是和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的大哥站在一起,很不般配。
可俩人成婚后,除了一开始大哥闹了一场之外,这十年就这么过下来了。
平日里,夫妻俩客客气气的,从不争吵,也没听到大哥抱怨过什么。即便大嫂做不好家务,大哥也只是皱皱眉头,就含糊过去了。
徐甜甜心里一阵感慨。
看来,启宽大哥还真是个厚道人啊。
即便心里再不满意,可一旦认了,也就这么平平静静地过了下来。
这么多年了,也习惯了吧?
临出铺子前,爹又吩咐道:“启宽,今儿拿的这些东西,都记在账上哈!”
“好咧,爹!”章启宽麻溜地应了一声。
这是爹定下来的规矩,无论是哪家哪房,只要拿了东西就得记在账上。
即便是自己家里,也得守着这条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