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末当悍匪-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个后世的名词,就是唐星照当起了裸官,只是也没全裸,成年的子女都被留在了身边,未成年的全被送往了东北。原本只想送儿子过去,后来因为儿子太少,觉得不保险。再加上东北也有女校,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连唐群英也被松了过来。说起来这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而今唐群英已经顺利地考入了大商大学的历史系。此事在唐家引发轰动,这……才女啊!

    王一自然不知道唐群英在后世历史中大小也是一名人,而他知道的那位唐群英闺蜜——鉴湖女侠秋瑾,现在还在老家成长着呢。不过眼前的僵局,也必须给个说法。

    “义成公主是吧?”

    众人皆点头,连徐世昌也想知道王一对于义成公主的看法。

    “我是不知道你们的老师怎么与你们说的,不过单就我本人的看法来说,你们历史系的作用就是通过考古,查阅文献,尽量真实地还原当初某一段年代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有过的文明。你们的作用只是客观的记录,至于评价历史上各个人物的是非曲直,再过看来,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先生!”唐群英瞪起了眼睛,不过除了她之外,其余的学生都不敢有不敬之色。

    “是非的标准根据人所在地位不同,而不停变换。”王一用手一指唐群英,道:“你呢,在我眼中是个隋官,加之你又是个女人,所以义成公主自然而然就成了好人。”说完又一指跟唐群英争论的男生,道:“他呢,是个唐臣,看来也是男尊女卑的心思,所以义成公主就成了坏人。”

    “那先生您的看法呢?”一名学生好奇地问道。

    “我啊,就一老百姓。如果那时我要是住在边境地区呢,早期义成公主能安抚突厥,我当然认为她是好人。不过后来她为了报亡国之仇,挑动边境冲突,我家受了影响,也很可能家破人亡,我自然会对她是恨之入骨。不过我要是没住在边境地区呢……她爱谁谁吧。不过总体来说吧,作为一个老百姓,我是不想生活在那个年代。”

    王一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就是没有标准,至少他自己是这样认为的。不过从小受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上难免受其影响。因此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出发点就是对这个人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否做了对老百姓有益的事情。只是对于王一个人而言,很少会考虑一个人是好是坏,因为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好坏的这套标准对他来说根本没有任何的意义。

    徐世昌看向王一的眼神多少有些复杂,作为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儒家修史那可是大事,但凡参能与其中,那都是对个人学识的一种极度肯定。不过放王一这似乎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也不知道他是真不在乎,还是假装清高,修史评事,谈古论今,不是正是读书人该做的事情么!

    “一个人呢,总归来说不是一面的。你们学历史的,要是能把一个历史人物的一生性格给补全了。让我们这些不学历史之人能从他们的过往生平中获得一点自己的人生感悟。我个人觉得吧,就是件挺功德无量的事情了。”

    “先生说得是!”与唐群英对立的男孩最先躬身道。

    王一摆摆手,冲着他点点头。

    唐群英此时却叹道:“先生指的这条路怕是比过去写史难上千万倍呢!”

    徐世昌不自觉地点点头,虽然王一的话还不至于让其醍醐灌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可是也给他的观念开了一扇不大不小的新窗。

    “你们是年轻人嘛!要有自己的志向,目标困难不可怕,有志者事竟成。”王一拍了拍唐群英的肩膀,然后对着周围的同学说道。虽然只是几句简单的话,还带着胡诌的嫌疑,不过到真让一帮学生热血沸腾起来。'm無彈窗閱讀'

    

第三百六十九章 正气歌() 
更新时间:2013…01…20

    从人群中出来之后,徐世昌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与外界的印象不同,大商大学里面的学生对王一更多的是尊敬,而不是想象中的惧怕。王一虽然在名义上并不是东北自治区的皇帝,不过论实权和影响力其实并不在皇帝之下。当然这指的是真实意义上的皇帝之位,而不是北京城里那个儿皇帝。

    民众对权威充满敬畏,在谁看来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然而奇异的场景就出现在徐世昌面前,这让他很是好奇,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情况。

    “我接下来要去给学生上一堂课,徐先生如果愿意不妨去听一听。”

    “在下洗耳恭听。”对于东北这边的课怎么个上法,徐世昌还真是挺好奇的。

    王一现在工作十分繁忙,经常要去各地视察,所以很难再像从前那样在学校给学生们上大课。东北目前主要的师资力量,因为师范大学的第一届学生还没有正式毕业,所以基本上都是非专业教师人士在顶替。其中人数最多的就是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只是他们教授的学生学业仅限于小学和中学。而负责高中和大学教育的,一般都是各大科研院所中的高等级研究人员。虽然这些人的时间都非常宝贵,往往一个项目就能折磨得他们精力枯竭,但是就东北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两人边走边聊,王一善谈,人也带着某种自来熟的亲和力,因此徐世昌与之谈话如沐春风。

    “有件事想要请教先生。”

    “哦?什么事?”

    “来东北之前我曾查看地图,我发现北方领土极为广大,虽然现在与俄国人的谈判还在进行当中,不过想来他们再想要回去,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不过问题也在这里,打仗是一回事,治理国家是另外一回事。北方在我眼中是自成一体,天气,地理,人口都与我大清有着极大的不同。庞大已经不足以形容它的广袤,天气还十分寒冷,而且……”徐世昌有些迟疑,不过还是说了出来。“先生,听说在极北的地方,是半年黑天,半年白天?”

    王一看着徐世昌点点头,显然面前这位在来东北之前,真下了几分功夫,做了研究。“不光极北,极南也是这样,只不过二者正相反而已。”王一没多做解释,多说了徐世昌也理解不了。

    “是了,如果是白天那半年还好说,可是遇到黑夜那半年,谁愿意生活在那样的地方?”

    王一知道,别说黑夜那半年,就白昼的半年,也很少有人愿意生活在那里。全是白天,不适应的人生物钟很容易紊乱。

    “太北边的地方确实不适合人类居住。”

    “那么该如何开发如此广袤的地域呢?先生,非在下危言耸听,这笔银钱恐怕就是把整个东北的财富都投进去,也完成不了吧。”徐世昌不解地望着王一,在他想来,开疆拓土就算是再大的功绩,可也要考虑自己的胃口是不是太大了些,否则很可能容易撑破肚皮,死相十分难看。“再者说来,现在虽然俄国与进行谈判,可将来无论结果如何,谈成,谈不成,其实谁心里都清楚。这不过是俄国人的缓兵之计,将来肯定还会再次打回来的。俄国那位沙皇定然不会白吃这样的大亏,而没有丝毫的报复。所以为了防止发生这样的事情,保险队西边那条防线始终还是会留着,不能放松。人数少了,不顶用,人数多了,拖累财政。二十万人是底线,相关的各项花费粗略算算都是以一笔庞大的开资。”

    王一听到这里,笑了起来,道:“你的话虽然有理,不过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两人慢慢地往教室方向走,因为是上课时间,路上已经没了多少学生。

    “西边的驻军是一定会有的,不过随着交通线路的建立,后勤城镇的完善,所用费用会逐步的降低。当然,地理位置的偏僻也决定了这费用即便在降低,也确实低不到哪里去。至于你说的开发整个北方地区的问题么……嘿嘿,事实上,这片土地除了某些重要的节点会建立一些城市外,基本上我会保留这里的原始状态。”

    “那……这些土地到底还有什么用?”

    “北方虽然是不毛之地,越向北,越荒凉,大片的苔原很容易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会让人绝望。不过在荒凉的表象下,那边地下资源却极为丰富。我要将这些财富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至少将来在资源方面,我们国家将不会受制于人。”王一微笑地转过脸看着徐世昌,有些得意和骄傲,后世这方面可是吃了大亏。铁矿石,石油,就像两柄弯刀,一刀比一刀深地从天朝压榨民血积累的财富上,痛下黑手。“我将这片土地封存起来的最大方便之处,恰恰是徐先生所认为它人口少的缺点。如果换在大清其他人口多的省份,这种封存根本无法进行。”

    徐世昌明白了王一的打算,不过心里也清楚了一件事情。如果王一在北方不进行建设的话,那么未来的重点一定会转向南方。此时他心里也不由暗自庆幸,轻轻叹了一口气,幸亏袁世凯和自己见机得早,否则就站在东北的对立面上,后果不堪设想。

    “光是徐先生问我了,我这边也有个问题一直没想明白。”

    出乎徐世昌预料,王一竟然还有问题想问他。

    “先生请说,在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先生可知这四句出处?”

    这是小儿科的东西,徐世昌点头,笑道:“南宋右丞相文天祥的《正气歌》中四句。”

    “是了,那此中正气为何解?”

    “天地间的至刚至大之气,于人则为浩然的气概,刚正的气节。《楚辞*远游》中有言:‘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晋孙绰《太傅褚褒碑》:‘公资清刚之正气,挺纯粹之茂质。’……”

    王一笑着摇了摇头,道:“听不懂,太复杂。”

    

第三百七十章 不平与中庸() 
更新时间:2013…01…23

    “还请先生指点。”徐世昌不明白王一忽然问起《正气歌》的原因,虽然这看似走路时候无聊地闲谈,但话里话外却隐藏着深意,只是徐世昌自己猜不出来而已。

    “指点可说不上,不过我读《正气歌》的第一个感觉……应该说是文天祥对正气的感觉,就是不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不平。不忿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也是不平。”王一此时笑着问道:“徐先生,儒家有正气么?”

    “这个……”果然!王一是把自己往沟里带啊!徐世昌琢磨着,然后道:“君子讲正气!”

    “那君子心中可有不平?”

    “这个吗……”徐世昌沉吟着,希望能说出两人都能接受的答案。

    “何谓中庸?”王一没给他这个时间,直接打断了他的思考,有些抢白地步步紧逼,不过语气上其实并不强硬,而且嘴角带着微笑,因此也不会让徐世昌感觉不满。

    “中,不偏。庸,不易。中庸为中正平和,不过喜过悲。认定人生之所向,不轻易改变。”

    “那可知此言,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半是读书人?”

    “知道。前明曹学佺的诗,本作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徐世昌给王一挑了一个小毛病,不过王一自己并不在意。

    “请问这句诗说得可对?”

    “这个么?”徐世昌没有回答,这话不好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