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想明白其中不利局面,作为谋士不得不出言警示。
不错,假设秦宜有野心,出兵帮助曹操是假,其真正目的是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将扬州、淮阴向北发展,并连接在一起,这个地盘可就大了,几乎与冀州袁绍平起平坐。相对来说,许都曹操的势力范围将会大大缩小。那时候,冀州袁绍第一,扬州牧秦宜第二,许都曹操只能沦落到第三的位置。
众谋士纷纷警示,曹操心中也是一檩,不过,他很快便镇定自若。
曹操捋髯笑道:“奉孝所说的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表面上看扬州牧秦宜还算合规合距,遵从朝廷号令,若说他心中没有野心,简直是扯淡。奉孝所担心有道理,既然他秦宜野心昭然若揭,又是亲自出征,是到了该毫不犹豫地拔除秦宜的时机。当初策划路线,如果秦宜选择中路北上,则说明他是真心帮助朝廷剿灭袁绍,现在嘛,呵呵,那就不得不怀疑秦宜心怀不轨,另有所图。“
无论是郭嘉,亦或是荀彧等谋士,均大舒一口气,原来主公早有计策。
不错,曹操还真的不担心秦宜另有企图。
人都说曹操奸诈,那是人家的智谋。
曹操在东部早有布局,众谋士刚一议论秦宜行军路线,马上让曹操想起了这件事。
哼哼,秦宜不就是想趁火打劫,在冀州袁绍和许都曹操无暇顾及之时,顺手扩大自己势力范围,如曹操这般智慧如何参不透他的阴谋?
既然你有野心,那好,我就将计就计,引你上钩,让扬州牧秦宜有来无回,成绩斩杀这个后起之秀。
曹操与众谋士一番议论,勾勒出一出斩杀秦宜之计。
skbshge
第228章 秦宜出兵,袁绍败北()
曹操欲设计斩杀秦宜,扬州牧却毫无察觉。
根据双方协商结果,扬州开始整备兵马,准备粮草,一番忙碌终于做好出征前所有事项。人无信不立,既然当初扬州牧秦宜在沂水河畔答应了许都曹操,出兵相助,那就要兑现诺言。
临近十月中旬,扬州牧秦宜整顿兵马,率大军启程,先向东进发进入淮阴,而后沿泗水河东岸北上。
扬州大军对外号称五万,其实指的是步卒,而且还是先头部队。若算上甘宁近一万水军,总兵力也要有六万多人。
甘宁水军的作用,除了护卫陆军左岸免受骚扰,主要作用是保证大军粮草补给。这个时代陆路交通运输很不便,但水路船只运输就不一样,那是运动中的仓库。
秦宜有他的算计,此次出兵北上,兵力少了不起作用,出兵多了惊动四方,嗷,幽州竟然有那么多军队啊,试想袁绍、曹操心里会怎么想?别忘了扬州有五万军队对外征战,这么长时间估计别人也知道了,你丫的一下子再出动十几二十万军队,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都不会淡定。
五万军队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恰到好处。
只不过这也只是明面上的事情,秦宜肯定不仅仅动用五万军队,有甘宁这一支水路暗中输送支援,随时可以增加兵力,而且人不知鬼不觉。
扬州牧秦宜的阵容很强大,身边有参军庞统、陈宫、徐庶和鲁肃,武将主要有大将赵云、周瑜、关羽、张飞、纪灵、魏延、丁俸等,至于不知名的二三流战将数不胜数。
秦宜离开寿春,将寿春老巢所有事物一股脑交给了诸葛孔明,大将高顺、张辽主持军务,还有黄忠、徐盛、潘璋等大批将校镇守,寿春兵力很充裕。这期间,高顺、张辽他们也在行动,并抽调扬州大军向北集中,戒备森严。
以诸葛孔明谋略,再加上高顺等武将坐镇寿春,后方万无一失。更何况,曹操已经将徐州兵马大幅度削弱,其微乎其微的兵力不足以威胁寿春。
而此时,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已经进入战略转折点。
许都曹操与冀州袁绍双方僵持数月,曹操前线出现了粮草短缺,就如同二十年后诸葛亮北伐就是因为粮草,导致前线补给不足,战线拉长无奈退兵一样。士兵也很疲惫,难说此时曹操还有取胜的信心。
曹操写信给荀彧,商量退守许都,借坚城抵挡袁绍。
荀彧回信认为,袁绍集中主力官渡,就是想和曹操对持下去,如果有一方退让,或者坚持不下去,那么那一方就会被吞灭。现在我们坚守要道,以一敌十,和袁绍对持了半年,已经没有回头余地,再坚持一下,等待战机出现,出奇制胜,以弱击强。
曹操的谋士无疑起到了极大作用,让曹操咬牙坚持下去。
与曹操正好相反,袁绍犯了很多错误,最要命的一个错误,那就是在关键时刻,邺城的审配拘押了许攸的家人,许攸一怒之下投靠了曹操,这个人正好掌握了袁绍军队的关键机密,乌巢军粮所在地及军队的部署和暗号。
许攸,这个人虽然也很小人,却也很有些才干,当初,袁绍和曹操初始交战,许攸给袁绍献计:“曹操兵少,而集中全力抵抗我军,留在许都守卫力量相当薄弱,防备很空虚,如果派一支部队轻装前进,连夜奔袭,可以攻陷许都。占领许都后,就奉迎天子以讨伐曹操,必能捉住曹操。假如曹操没有立刻溃散,也能使他首尾不能兼顾,疲于奔命,最终一定可将他击败。”
许攸这个计策真的很不错,符合兵家的长驱直入,千里攻其主。
然而,袁绍刚愎自用,没有采纳许攸计策。
而时间进入十月,袁绍的补给从北方运来,由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囤积在乌巢。
恰恰在这时候,袁绍的谋士许攸投奔了曹操,并且给曹操献计,轻骑兵奇袭乌巢,烧其袁军补给。曹操大喜,当机立断,决定率轻骑军突袭乌巢,留下曹洪,荀攸坚守营垒。
乌巢雄火烈烈,一代雄主袁绍的霸业也毁在这场大火下。
闻讯之后,袁绍慌了手脚,急忙派大将文丑率兵救援乌巢,同时重兵猛攻曹军大营。
曹军大营防守坚固,一时半会哪里攻打不下来?
袁绍救援部队驰援淳于琼时候,曹操鼓舞军队死战,大破袁军,斩杀了淳于琼。
赶来支援的大将文丑姗姗来迟,看到的只是被大火烧成灰烬的狼藉,慌乱中又被曹操伏击,文丑被俘,手下兵马四散而逃。
与历史差不多,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崩溃。
在此之前,别看袁绍军队有几次挫折,但袁绍军队拥有巨大的战略优势,几次小败仗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从兵力上讲,看上去要崩溃的应该是曹操一方,但最终结果出人意料。如果不是形势严峻,曹操不会给自己谋臣荀彧的信中表示,自己兵困粮乏,已经无力坚守官渡,想撤回来。
荀彧也只能安慰曹操,说“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
其实,荀彧的话有点让曹操看运气等死,看来荀彧也没什么好办法。
也算曹操运气好,等来了许攸,否则,曹操的命运还真的很难说。
所以,袁绍真正的错误就是忽略了人心变化的危险,许攸握有机密,审配却严格执法抓了他家人,袁绍事后既不去抚慰许攸,也不去抓捕杀死或者监控许攸,听之任之,让这样一个人拿着重大机密投靠敌方,这是何等危险的失误?
其实说白了,就是战事急促,袁绍太忙,因而忽略部下人心变化的细节所致。
从某种程度上说,曹操在官渡之战的胜利,是真正的侥幸。
官渡一战,袁绍之所以败,是有战机不懂把握,有谋臣,名将而不懂得用。身为人主,不能使其内部上下一心。作为三军主帅,不能各尽其才,谋多少决。
虽有数十万大军,那又如何?只不过自取灭亡。
相反,看曹操这边,虽然无论兵力还是地盘以及资源都不如袁绍。但是曹操精通兵法,却又不受限于兵法,极其善用人。英勇而谋划,使其将者尽其勇,臣者尽其谋,士卒尽其心,同心同亢。
而正在北上的扬州牧秦宜,似乎并不知道官渡之战发生了逆转,沿着泗水河继续北上,目标直指任城。
按理说,官渡之战结束,曹操已经不再需要秦宜相助,应该派人通知秦宜往回走。却不知曹操是如何想的,没有任何举措,任由扬州牧秦宜继续向北运动。
毫无疑问,双方都有算计。
曹操心里有算计,想借此机会斩杀秦宜。焉知秦宜心里没有算计?他的目标显然是泗水河以东整个区域。
呵呵,既然双方都有算计,剩下的就看谁的算计高明了。
从目前看,扬州牧秦宜的算计,被许都曹操识破了。人家曹操是人杰,连这点小把戏都不能识破,那才是笑话呢!
反之,秦宜却不知道曹操心中所想,似乎有点危险。。。。。。
skbshge
第229章 臧霸与青州()
十一月,秦宜大军行进到泗水河上游,距离泰山郡还有点距离,便停下来不走了。
天气渐冷,尤其是小冰河时期冬天来得早,越往北越冷,河水都有一层薄冰。看来再过些日子喝水要全部冰冻,水上运输已经停了下来,看天气这变化,大军供给成为大问题,不能往北走了。
进入冬季,扬州军队停止前进,理由很充分,曹操也不能说什么。不要说扬州兵马,这时候曹操大军也停止了作战。除非特殊情况,总之,在冬季发生战争很少。
既然不走了,大军扎下营盘,帅账内秦宜与手下聚集在一起闲聊。
到了年底,秦宜问陈宫:“宫台,泰山臧霸联系上没有?”
呵呵,不光是许都曹操惦记着臧霸,连扬州牧秦宜也在惦记他,想到一块去了。
这件事情主公早有交代,以前陈宫也派人联络过臧霸。陈宫回答:“主公,臧霸那边已经回信了,说会按照时间约定,在一月份与大军汇合。”
臧霸盘踞在泰山,对东部情况很熟悉,若有臧霸相助,扬州掌控东部相对容易多了。
秦宜点点头,说:“嗯,这就好,估计这一年来他也有所发展,二三万兵马还是有的。”
当初秦宜等逃出下邳城,臧霸没有被困在城内,陈宫派人联络他,并让他潜伏在外发展。这一年来臧霸的确不太活跃,似乎听从了陈宫的建议。
山东半岛势力错综复杂,袁绍势力、曹操势力都有,再加上黄巾残余势力活跃,犬牙交错。官渡大战之前,青州是袁绍属地,哪怕官渡大战之后,被袁绍封为中郎将的郭祖、公孙犊等十余股势力一直活跃在泰山、乐安、东莱、北海、鲁国、阳城等地,互为缠斗。
目前形势下,曹操与袁绍大决战,几乎抽掉了绝大部分兵力,谁也没有精力顾及到这里。袁绍企图集中兵力攻击许都,而曹操也是收拢兵力,布防许都周边。
可以说,只要曹操与袁绍没有分出胜负,整个山东半岛的归属,很难说属于谁。秦宜此时谋划青州,那是看准了他们两家谁都顾不上这边,才有趁虚而入的想法。
大军屯驻,直到一月中旬,有快马来报,臧霸率泰山兵前来汇合,秦宜大喜,与陈宫等亲自迎接臧霸到来。
泰山兵另立营寨,臧霸被秦宜等接入营寨。
“宣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