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确,秦宜不可能听从曹操的安排。
呃,你说让我兵进淮南我便去,我又不是傻子,为何明知道是个坑却非要往里跳呀?
曹操当然知道秦宜不会被他摆布,但曹操知道一个道理,我让你去你不去,那是因为我给你的诱饵不够大,若是利益足够大,足以让你无法抗拒,不信你不乖乖按照我的意思去办。
曹操是谁呀,大汉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皇帝不过是个牌位而已,曹操想要给谁任命一个官职,只不过是动动嘴皮子而已,不花钱的。
站在曹操的角度看,这属于战略需要,他可不想让淮南袁术有喘息的机会,以至于威胁到许都安危,要不然他也不会下决心消灭吕布,断了与袁术合作的可能。
若南方没有威胁,曹操便可以腾出精力关注西边刘秀、刘表,北面的袁绍,最好是单独面对一个方向的战争,相对来说曹操会从容的多。
而且,曹操的计策得到了荀彧、郭嘉等谋士的赞同,他们唯一担心的是秦宜不去淮南。
这一点曹操心里早就算计好了,如今秦宜若丧家之犬,心中肯定害怕自己征讨,淮阴一地住也不会安宁。好吧,给你指一条明路,去淮南,畏惧袁术不敢去是吧?
那好,作为补偿曹操给秦宜按一顶扬州牧的大帽子,不信他不去。
扬州牧啊,曹操可真舍得呀!
其实,这笔账很容易算清楚,袁术在淮南称呼仲帝,给秦宜的官帽子小了一点也不起作用,而扬州牧的官职足够大,一州之牧谁能管得了?
那样的话,扬州便有两个王,一个是袁术,一个便是朝廷任命的扬州牧秦宜,你说袁术该是什么反应?
这还不是全部,江东孙策成了秦宜的部下,他会甘心吗?
所以说,奸诈如曹操用一纸任命,想让秦宜把扬州搅乱,或许接下来会有一场腥风血雨,而曹操所付出的代价极小,相当便宜啊。
曹操当然希望扬州掀起战火,最好打的凶一些,长久一些,战争越猛烈越符合曹操的战略意图,至于谁灭了谁无所谓。当然,最有可能的是秦宜先被袁术和孙策灭掉。
秦宜死与不死,与曹操有关系吗?
曹操的行动很迅速,下邳城破一个多月,曹操派议郎王浦携带汉献帝的诏书给秦宜,任命他为扬州牧,镇南将军,即刻上任。
不仅秦宜懵逼,陈宫、张辽、高顺和于禁谁不吃惊?
扬州牧啊,秦宜不过是从下邳城逃出来的残兵败将,军队规模少的可怜,曹操竟然用这么大的馅饼砸下来,小身板能抗的住吗?
高顺、张辽、于禁弄不清曹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陈宫却对曹操很了解,知道曹操没安好心:“虽说袁术称帝,被联军打的溃不成军,那也不是我等能招惹的,曹操此计甚是毒辣!更何况孙策已经在江东站稳脚跟,一旦主公兵进扬州,必然会被袁术、孙策两大势力围剿,扬州牧这么大的招牌扛不住,引火烧身啊!”
经陈宫解说,高顺、张辽和于禁也明白了这不是什么好事,而是曹操的毒计。
扬州刺史刘繇便是很好例子,孙策压根就没把朝廷命官放在眼里,脱离袁术之后便举兵伐刘繇,如今刘繇大概快要死了,袁术自立朝廷,却又不被认可,朝廷任命一个扬州牧到去唱对台戏,显然具有针对性。
问题是,秦宜的实力太弱,扬州是那么好去的吗?
先不说一方霸主袁术,连孙策也仅仅被任命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他怎么可能允许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扬州牧秦宜当顶头上司?
话又说回来了,尽管知道曹操没安好心,这诏书可是实实在在的,秦宜敢不遵命吗?
第41章 明知是坑也要跳()
虽说汉献帝的牌位还在,木有鸟用,谁都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借大汉朝廷发号施令,袁绍或许可以不在乎,弱小如秦宜等不敢抗命,否则就是乱臣贼子,等曹操腾出手来便有理由率大军诛之,或者下诏书令其他军阀代朝廷围剿。
袁术称帝就是例子,曹操借汉献帝正统招牌一招呼,群雄奋起,将那袁术一顿群殴,打的惨不忍睹!
哪怕当初孙策刚刚从袁术阵营分裂出来,尽管力量很单薄,也参加了群殴袁术的行列。
这不奇怪,在这个群雄并起时代,谁都有野心,都想迅速崛起,只要有理由,哪怕是没有理由也要想办法找借口消灭潜在敌人,合该袁术倒霉。
要不说曹操瞧不起袁术,这家伙根本不知权衡利弊、轻重缓急。说他是“冢中枯骨”,一点也不过份。
袁术要打曹操其实根本就不需要找什么借口,可以直接下死手:你敢“挟天子”来令我,我就“奉密诏”来锄奸!!!
这个时代,“密诏”具备和“圣旨”同等的法律效应,这也是袁绍、袁术不看好汉献帝的一个重要因素,让曹操先一步把汉献帝接到许都。
反之,如果袁术来帮皇帝“锄奸”,那么,号召力一定要大于自己单干,局面肯定要占优些。
万一没有打赢曹操,也还是能得到一些诸侯的支持,不至于速败。
袁术不想帮皇帝锄奸,想自己当皇帝,岂不恰好给对手送上群殴的借口,没事找虐啊!
搞明白了其中名堂,张辽愤慨地说:“主公,这可是曹操挖的坑啊,扬州之地不能去!扩军才开始一月有余,士兵训练还不充分,不要说合袁术、孙策两家之力,哪怕一家都能吃掉我们。”
“是啊,哪怕再给我等半年时间也好,至少新兵战斗力基本成型,现在出征还不行。再说了,即便袁术被曹操联军痛殴,溃不成军,整个江淮也有十万军队,不用孙策加盟,十万大军能把我等淹没。”
高顺也急了,坚决不同意接受朝廷指令。
陈宫摇摇头,叹道:“咳!明知道这是曹操挖的坑,咱不想往里跳也不行啊,抗旨不遵那就是逆贼,或许曹操抽不出身前来征讨,他只需让朝廷发一纸诏书,周边小势力蜂拥而至,我等再想安宁也是奢望,那时候还谈什么发展?四面楚歌之下,我等必然疲于应付,除了继续跑路没有其他招数。”
这就是曹操的毒辣之处,虽说当时不能继续追击秦宜,却也不会轻易放过他,曹操手里掌握着汉献帝这张王牌,随时可以发出正统的声音,用在一些小势力身上非常好用。
或许你是草莽,曹操可以给你转正啊,前提是你要听话。
当初秦宜在曹操面前嚣张,说什么打不过你我可以跑啊,我是骑兵你能奈我何?
秦宜心里很得意,岂不知在曹操眼里简直是小儿科。
不错,在当时的情况下曹操是不能逼得太紧,数万大军与秦宜五十名骑兵纠缠的确没有必要,加上担心许都安危,一心想撤兵。
但这不代表曹操没有办法对付秦宜,眼珠子一转便有了主意,让朝廷下旨责令秦宜西进淮南。
这个时候就看出曹操掌控大汉朝廷的好处来了,当初汉献帝落难,袁绍不听谋士劝,感觉一个废物皇帝木有用,在袁绍眼里是废物,曹操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之良机,趁虚而入,直取洛阳,赶走杨奉,后以洛阳太破为由将汉献帝接到自己的根据地许昌,从此汉献帝就一直在曹操手上,朝政也一直被曹氏所把持。
掌握汉献帝便是掌握大汉朝廷,至少在政治上有着绝对的主动权。以天子之命征讨四方,顺者则忠逆者则奸,大势力或许作用不大,小势力不敢不听朝廷招呼,毕竟当逆贼不好听。
凡事总要讲究个出师有名,最正统的莫过于汉朝廷旨意,这是曹操的政治资本,让诸侯都不得不对他的命令言听计从,至少要在表明上言听计从。
所以说在汉献帝这方面袁绍等的确失去了先机,让曹操先一步掌控了大汉皇帝,使得原本比袁术、袁绍弱得多的曹操有了一个正义的旗号,也有了政治资本,匡扶汉室,一个正义的旗号又能够为他带来多少的人才和信任啊,确实无法估量。
陈宫把前后因素都讲清楚了,众人彻底没了招数,眼巴巴看着秦宜,等待他拿主意。
果然三国到处都是坑啊,秦宜心里当然很清楚,曹操还是要挖坑!
当初曹操说让秦宜去下邳城安身,被秦宜拒绝,一计不成又鼓动秦宜西进,秦宜虽知道曹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却也没有当回事,谁成想曹操在这里等着自己。
显然,曹操这是强干自己,弱小的秦宜敢不遵命嘛。
不遵从大汉朝廷皇帝旨意的后果很严重,那就意味着秦宜头顶着叛逆帽子,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千万不要小瞧末代皇帝汉献帝的影响力,大耳贼刘玄德为何拼命宣扬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不就是想往皇室上靠吗?
刘备一直以皇室宗亲自居,号称正宗皇室血统,也不过是为了借助刘家汉朝“天子”的最后一点影响力来经营自己的事业!并从中得到了诸多利益。
甚至直到建立蜀国的时候,仍然打着“蜀汉”的旗号,高呼“光复汉室”!
由此可见,天子的名号确实太过于响亮,东汉末年汉朝廷自乱,才令地方失去控制的,原来叛离中央的地方势力,其实原来都是接受中央政府节制的官员,之所以能以天子名号以讨伐不臣服的叛乱势力,那是因为原来统治的影响力还是存在。
秦宜明知曹操挖坑,但他必须往里跳,不往里跳的下场很惨。而且曹操给的筹码很大,扬州牧啊,简直是一步登天嘛!
去,为何不去?
这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袁术算个球!
第42章 要高举扬州牧大旗()
曹操挖好了坑秦宜准备跳进去,他要遵从朝廷指令进军淮南,此事看起来非常不靠谱,秦宜手里也不过几千兵马,在几大诸侯眼里什么都不是,袁术伸伸手指头便会捏死他。
秦宜手下包括陈宫在内全都反对,反对无效,秦宜铁了心要进军淮南。
在陈宫、高顺、张辽等人眼里,进军淮南那是找死,作为一方霸主袁术不是那么好招惹的。但秦宜知道,算算时间袁术今春就要离开淮南,他要到冀州与袁绍合兵一处,并且还想把所谓的皇位给袁绍。
后面形势的发展绝对出乎意料,不仅陈宫等人不知道,就连曹操也不知道袁术会来这一手,要不然也不可能委任秦宜扬州牧。
所以,表面上看这件事情非常荒唐,也非常危险,危机危机,有危才有机会,只要秦宜运作得当,危险行程变成了绝佳机会,趁袁术撤离之机,秦宜率兵占领淮南,曹操送来的乌纱帽便名副其实,收获之丰简直如天上掉馅饼。
袁术离开淮南具体原因是什么秦宜也不太清楚,好像淮南大灾,千里赤地,民不聊生,袁术靠劫掠富户养活自己,最后连富户也没有吃的了,再待下去大概要饿死,所以他必须走。
袁术为何要离开淮南,秦宜无需操心,反正这一点不可能改变。
问题是,袁术在淮南没有吃的,秦宜去了就有吃的吗?
这不一样,袁术靠抢劫度日,不事生产,有这种结果不言而喻。秦宜不同,他不仅不会劫掠淮南而且还要经营淮南,为什么没有吃的啊?
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