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现代国家,军队国家化,军人职业化,虽然不能说与政治完全隔绝,但对于绝大多数军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避免“跟风吃屁”。政治上忠于宪法,在行动上可以有自己的底线,比如不左右政治竞选,不对本国老百姓开枪,有自己的职业伦理和荣耀;在传统国家,军人仍然是政治的一部分,仍然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问题是指挥枪的,不可能永远是伟大光荣正确,所以一旦内部政治斗争激烈,就会产生一大批刘牢之式的将领,跟风吃屁,左右失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揪出的反党集团里面,就有战功赫赫的将领。

第76章 桓玄篡夺的受益者() 
安皇帝元兴二年(公元403年)

    诏楚王玄行天子礼乐,妃为王后,世子为太子。丁丑,卞范之为禅诏,使临川王宝『逼』帝书之。宝,晞之曾孙也。庚辰,帝临轩,遣兼太保、领司徒王谧奉玺绶,禅位于楚。壬午,帝出居永安宫。癸未,迁太庙神主于琅邪国,穆章何皇后及琅邪王德文皆徙居司徒府。百官诣姑孰劝进。十二月,庚寅朔,玄筑坛于九井山北,壬辰,即皇帝位。

    天下一『乱』,就有人做皇帝梦。

    泰山地区有一个叫王始的人,纠集了数万人,自称太平皇帝,并“署置公卿”。泰山当时属南燕的地盘,南燕的桂林王慕容镇把他抓了起来。在北洋时期建党是可以的,但是在北洋之前随便称帝是不可以的。王始要被砍头了,临刑前有人追问他父亲兄弟的下落,王始回答:“太上皇蒙尘于外,征东、征西为『乱』兵所害。”他的俩兄弟可能被封为征东王、征西王之类,故有此答。他老婆一看气伤了肺:“你都快要被砍头了,还是这个口气。”王始从容答曰:“皇后不知,自古岂有不亡之国!朕则崩矣,终不改号!”

    这叫:“砍头不要紧,只要帝号真;杀了朕一个,老婆太后升。”

    做皇帝的诱『惑』太强了。桓玄于是决定过一下皇帝瘾。

    桓玄,字敬道,又叫灵宝,这是因为他出生前有异象,流星坠地,他妈吞了二寸火珠,呵呵,有皇帝命的都有篡改老爹dna的事情发生。

    桓玄从小就是小胖墩,他爹桓温很喜欢他,死后以他为嗣。桓温死时桓玄只有七岁,叔叔桓冲抚『摸』着桓玄的头,指着奔丧的一大帮人说:“这都是你爹的老部下。”

    红二代都有高度的政治使命感,政治泪腺也特发达,桓玄看着爹的部下泪流满面。桓玄以雄豪自处,到哪儿都坚称“我爹是桓温”。士族共和虽然没有搞政治清洗,但也讲究风水轮流转,所以桓玄开始也没被重用,下基层做了义兴太守。桓玄叹曰:“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红二代的接班意识要多强有多强。

    桓温死后,桓家以桓冲为代表,居处长江上游,荆楚之地遂成了桓家的根据地,或者叫势力范围。桓冲死后桓玄在荆楚积年,优游无事,朝廷任命的荆州刺史殷仲堪对小桓不得不敬惮之,这叫为官不得罪巨室,桓家已经上了“护官符”,外放荆楚做官的都得明白才行。

    王恭、殷仲堪和司马道子父子的矛盾等于激活桓氏的力量,桓玄遂“潜有意于功业”,王恭死后,他的势力集合于桓玄旗下,孙恩之『乱』又让朝廷无暇东顾,这让桓玄渐渐有了问鼎的野心。

    史书记载中,桓玄是一个『色』厉内荏的家伙,刚从江陵出发的时候,“虑事不捷,常为西还之计。及过寻阳,不见官军,意甚喜,将士之气亦振”。

    问题是桓玄的对手司马元显比他更加『色』厉内荏,两军相遇勇者胜。桓玄和司马元显两位红二代相遇,更内荏的一方迅速崩溃。桓玄抓了司马道子,杀了司马元显,控制了朝廷,桓玄先称楚王,后来干脆做起了皇帝,国号楚。

    史书称桓玄登基后“好行小惠”、“好自矜伐”、“心常不自安”,这些不恭敬的记载和评述其实很好理解,一个没有正当『性』的政权和领导人,他不论做什么,都也会被“不怀好意”地解读,同样一件事,可以解释为“好行小惠”,也可以解释为“关心群众疾苦”;可以理解为“好自矜伐”,也可以理解为“有人君气象”;可以解读为“心常不自安”,也可以解读为“谦虚谨慎”……从动机看问题,可能永远不会有真相,因为“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别人的动机很多情况下外人是很难搞清楚的,即使用排除法确定他的动机也只能是这样,那又能怎么样呢?

    评价政治人物,不要看动机而是要看结果,就像『药』品不要看广告而是要看疗效。邓小平都说过,制度好,坏人也得办好事;制度出了问题,好人也经常办坏事。

    先摆事实后讲道理,不要先讲道理后摆事实,拿道理来统领事实。所以,真比善、比美更重要,有真相才有真理。没有真相,真理就严重不靠谱,不要轻易相信先验的真理,同样,也不要轻易相信无端的诋毁和指责。

    东晋到了安帝时代,有实力的政治人物或势力,已经没有“x与马共天下”的兴致了,司马家已经臭大街了。政治权威都是一点点丧失的,过了临界点,就是一副空架子,只要有人敢打捅,就有土崩瓦解之结果。

    桓玄只是不具备开创新王朝的能力,而并不是不具备推翻司马王朝的资格。司马王朝已经从里到外烂透了,南渡之初,尚有“民族主义”的旗号可打,及到司马道子父子时期,司马家排斥了“士族共和”的模板,也就等于自绝于历史。

    孙恩暴动和桓玄篡夺终结了东晋,同时,他们也为刘裕上位清除了障碍。

第77章 老板也要看员工的脸色() 
安皇帝元兴三年(公元404年)

    刘裕从徐、兖二州刺史,安成王桓脩入朝。玄谓王谧曰:“裕风骨不常,盖人杰也。”每游集,必引接殷勤,赠赐甚厚。玄后刘氏,有智鉴,谓玄曰:“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终不为人下,不如早除之。”玄曰:“我方平『荡』中原,非裕莫可用者;俟关、河平定,然后别议之耳。”

    桓玄登基的时候,也知道自己并没有得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戴,当时他认为:天下英雄唯胖墩与寄奴耳!胖墩是自己,寄奴是刘裕。

    登基前,桓玄派自己的叔伯哥哥也就是堂兄桓谦悄悄地征求刘裕的意见。桓谦说:“楚王勋德隆重,四海归怀。朝廷之情,咸谓宜有揖让,卿意以为何如?”桓玄称帝前称楚王,曹家称魏王做了魏国的皇帝,司马家称晋王做了晋国的皇帝,桓玄学习魏晋好榜样,亦步亦趋攀比着来了。

    孙权劝曹『操』称帝,曹『操』说孙权这小子要把我放在烧烤架上,桓玄自己主动上了烧烤架,刘裕这厢当然不能扫桓玄的兴,刘裕斩钉截铁地回答:“楚王,宣武之子,勋德盖世。晋室微弱,民望久移,乘运禅代,有何不可!”——你们桓家勋德盖世,他们司马家民望久移,历史的规律是乘运禅代,刘裕表态很坚决:楚王做皇帝,我们很欢喜。

    桓谦一听,喜出望外:“卿谓可尔,便当是真可尔。”刘裕这一票很关键,你说行我就行,那我就登基做皇帝啰。

    皇帝的位置,有的是硬桥硬马打下来的,即使这样,也得让天下四方上表拥戴一番;有的则是连骗带抢糊弄来的,那就更需要把推举拥戴的工作做扎实。“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看来应该有两种解释:一是太祖爷自己带着开国元勋打江山,自己拿着枪杆子,这个政权出得根正苗红,纯度极高;另一解释就是一定要握着枪杆子的人说“可尔”,拿枪的人说“可尔”,才是真“可尔”。即在现代,好多国家的文职『政府』也必须得军方的支持才能运行。

    桓玄上台前必须要咨问刘裕。刘邦、刘秀不必问,曹『操』也不必问,司马家的司马昭曾经有问,他派贾充问诸葛诞:“洛中诸贤,皆愿禅代,君以为何如?”但这一问问得相当自信,其实是一种火力侦察。但是桓玄这一问,就颇有争取选票的意味,还是缺乏当之无愧的自信。

    近代之袁世凯做大总统不必问,但是要做皇帝心下惴惴,所以也得问。袁世凯就称帝问过冯国璋的态度,不过问得很巧妙:“他们让我做皇帝,其实我感觉大总统和皇帝没啥子区别,除非为了儿孙打算,而我的儿子一个是瘸子一个是书呆子,总之我是不做皇帝的。”

    冯国璋『逼』了一句:“要是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呢?到了天与人归的时候,只怕要推也推不掉的啊。”

    袁世凯连连摇头:“no,no,no……”

    冯国璋当面没有表态,却把和袁的对话告诉了梁启超,梁启超又把这番话透给了记者,于是媒体上拿出冯国璋为袁世凯“辟谣”的消息,这也等于替冯国璋巧妙地表了态。

    老板也要看员工的脸『色』,大佬也会有求于部下,这是权力游戏的一部分。桓玄要做皇帝,必须得到有实力的势力集团认可,如果他不能独裁一切的话。

    北府兵和北洋军一样,是一支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殊军队,它本身就是一个利益集团。这种借国家的名义成立的、实际上又是私人把持的军队,内部的传承有其特殊『性』,继承人讲究资格和军功,更看中对本集团的贡献。因为是“以国家名义”,所以一般并不认可父子相传的伦理,袁世凯的儿子不能继续领导北洋军,北洋将领也只效忠袁世凯一世,然后就在内部推举大家公认的领袖,甚至一些黑社会集团也是这么办,这个现象值得历史学家好好研究。

    北府兵的老军头是刘牢之,因为他首鼠n端,后来等于被团体抛弃了。刘牢之『自杀』的事史书讲得很潦草,理由也不是那么有说服力——刘牢之是因为误听到儿子刘敬宣被杀,进而绝望『自杀』。更可能的原因是,他之前的一系列行为,为团体内部不满,他被刘裕等『逼』死也有可能。

    桓玄对王导的孙子王谧说:“昨见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

    桓玄的老婆——当然应该正儿八经的皇后了——也对桓玄说:“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终不为人下,不如早除之。”

    这个道理,打小就对权力场有观察的桓玄岂能不懂,但是桓玄知道自己消灭不了刘裕率领的北府兵,所以只能先选择拉拢,以后再找机会。桓玄天天拉着刘裕公款消费,“赠赐甚厚”。

    刘裕既已心存异志,当然也就难以收买。

第78章 佛教兴盛是谁的本事?() 
安皇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

    秦王兴以鸠摩罗什为国师,奉之如神,亲帅群臣及沙门听罗什讲佛经,又命罗什翻译西域《经》、《论》三百余卷,大营塔寺,沙门坐禅者常以千数。公卿以下皆奉佛,由是州郡化之,事佛者十室而九。

    公元4、5世纪交替之时,中国当时大约有十数国并存。列国并存,战火频仍,倒血霉的是老百姓,但是帝王公卿日子也不那么安稳,社会生活无序,个人命运无常,上上下下无助,宗教日益红火当其时也。

    鸠摩罗什是当时也是后世公认的宗教家,也是传说中的高僧。金庸《天龙八部》里的高僧叫鸠摩智,金庸为他小说中的人物起这个名,怕是有所本的。

    根据百度介绍,鸠摩罗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