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汗英明,我等此时正因团结一致,万万不可自乱阵脚。”

    “大汗言之有理,我等切切不可中了明军的奸计。”

    皇太极手中紧握着三支弓箭,轻咳一声吼,目光冷冷地望向殿下的多铎,“多铎!朕信任于你,才命你前去押送我军此番征伐大明所得缴获,但为何最终你交给朕的,只有五十万两金银?索海跟朕说,他可是交了一百万两金银给你!”

    多铎闻言,眼中凶光一闪即逝,他正欲出声发作,却看到站在他左侧的多尔衮,对他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

    以科尔沁部的贝勒布和为首的诸位蒙古王公,以及大贝勒代善,阿巴泰,豪格,杜度,萨哈廉等人齐齐怒视多铎,这些日子以来,在大明损兵折将,结果却没捞到多少好处的这些人,看着多尔衮三兄弟吃香喝辣,心中的怒火早已犹如即将爆发的火山一般,难以抑制。

第七百章再攻大明() 
郑亲王济尔哈朗皱了皱眉头,眼看多铎犯了众怒,他却也没敢出声。

    多尔衮无奈之下,只得上前一步望着皇太极说道:“大汗明鉴,多铎在路上被明军李定国所部偷袭,李定国此人极为凶悍,东京城当初便是被此人攻破,多铎当时也曾奋力抵抗,在猝不及防之下,才会损失了部分金银,臣记得此事,似乎多铎早已和大汗禀报过了罢?”

    这个说辞是多尔衮三兄弟事先便已串通好的,如果皇太极不问此事也就罢了,一旦询问,便把李定国搬出来。

    李定国如今俨然已是除赵无忌之外,清兵最畏惧的第二人,用他来做借口再好不过。

    其实皇太极和多尔衮两人彼此都明白和清楚事实的真相,但他二人谁也不想先捅破这层纸,都在揣着明白装糊涂,毕竟双方实力接近,当真撕破脸的话,两人谁也不会是最后的赢家。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维持住当前这种斗而不破的态势,对两人都有好处。

    皇太极阴冷的目光犹如毒蛇般地盯着多尔衮,说实话他真的很想把面前的多尔衮碎尸万段,但是眼下清军实力大减,又正是用人之际,他可以和多尔衮明争暗斗,但是却不能把矛盾公诸于众,造成大清国的分裂。

    “李定国是赵无忌手下悍将,多铎败给他,也是情有可原,但多铎依旧是没有完成任务,辜负了朕对他的期盼,也使无数前线将士的心血毁于一旦,传朕的旨意,夺去多铎手下一半的牛录,罚银十万两!”

    多铎听了,身子顿时便是一震,罚银也就算了,夺去他一半牛录,相当于他顿时便少了七八千能征惯战的士卒,多铎如何肯依?他一瞪眼,正要发作之时,多尔衮却已经抢先开口,“多铎,大汗已经饶了你,你还不快去谢恩?”

    多铎怔了一怔,却也只得走了出来,跪在皇太极面前磕了一个头,“臣多铎,谢大汗宽恕之恩。”

    眼看多铎终于服软,皇太极这才松了口气,夺去了多铎这一半牛录后,此消彼长,在兵事上,皇太极又重新建立起了对多尔衮三兄弟的压制之势。

    多铎行事一向非常强势,平时得罪的人也不少,此刻见到多铎吃瘪,崇政殿上很多人都在心中暗爽不已。

    “此番征讨大明虽然失利,但诸位卿家也不必太过悲观,相比明国,我大清依旧占据诸多的优势。”

    “明皇崇祯,昏庸无道,空有赵无忌这样的能臣而不用,却将其贬斥到了广西,明国不幸有此等昏君,而这却是我大清的大幸!”

    皇太极冰冷的目光再度扫视众人,“朕知道,赵无忌最近又搞出了一个劝降信来,又威逼,又利诱,想劝你们投降,但如今的明国,掌权的是崇祯,而不是他赵无忌!赵无忌如今已被崇祯明升暗贬,赶赴广西为官,其距我大清,何止万里之遥,此人如今已不足为患;

    在昏君崇祯治下,大明百姓民不聊生,更是频频造反。

    不仅仅是赵无忌,便是那曾经擒拿闯王高迎祥的陕西巡抚孙传庭,也被崇祯拿下了大狱,诸位若是有人想要前去投靠明皇崇祯,朕绝不阻拦!不但不阻拦,朕还会送上盘缠和粮食,将你们礼送出大清!”

    “朕,说话算话!”

    皇太极的目光在殿下众人的脸上一一看去,而今大明和满清双方的实力已经发生了改变,明军的实力已大大超过满清,在这个时候,皇太极知道,自己必须把手下这些人团结起来,集中全部力量,才会有取胜的希望。

    有些原本打算投降的官员和权贵,听了皇太极的话,犹如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一般,顿时便取消了投降大明的打算。

    大汗说得没错,如今明国掌权的是崇祯,崇祯这昏君识人不明,昏招频出,重用大用一些奸臣、庸臣,却把有功之臣孙传庭打入大牢,赵无忌则被远贬广西,投靠这样的皇帝,显然是没有前途的。

    这些人投降是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或是为了保住性命,却不是为了去找死。

    “而今明国貌似强大,以朕看来,其实不过外强中干而已,其内部流贼屡剿不止,又有明皇崇祯倒行逆施,此时正是天赐良机,朕打算一个月之后,率军再征大明!”

    皇太极话音落下,满座皆惊。

    便有郑亲王济尔哈朗出列说道:“启禀大汗,我军新败,士气低落,此时正是养精蓄锐,修生养息之时,为何大汗却又要再起刀兵?更何况如今明军实力要强于我军,士气也是正盛之时。”

    皇太极听了,淡淡一笑,“郑亲王放心,朕自有主张,今日朝会之后,朕再与诸位卿家商议此事。”

    上午的朝会结束后,皇太极留下了代善,萨哈廉,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豪格,阿巴泰,范文程,孔有德等臣子,进一步安排此番进攻大明之事。

    “此次,朕的目标乃是明国的锦州城,此番,朕要开疆拓土!”御书房内,皇太极目光炯炯地望着众人说道。

    “这些年来,朕屡次率军征伐大明,虽然多次破关而入,却始终无法得到明国的尺寸之地,原因便在于山海关的阻碍。”说到这里,皇太极叹了口气,“欲取山海关,则必取关外松山,杏山,锦州,宁远四城,此四城正是山海关之屏障!”

    “朕打算取锦州!明军之宁关锦防线,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而锦州为先锋,只要攻下锦州,便可在明军防线上打开缺口,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济尔哈朗摸着下巴皱眉说道:“锦州位置重要,城池坚固,更兼守将祖大寿有勇有谋,十分难以对付,我军之前曾三番五次攻打锦州,均是无功而返,我军新败不久,臣窃以为,此时攻打锦州,有些不妥。”

    “正因为困难,才更要知难而进,明国有句话,叫做两强相遇勇者胜,如今敌强我弱,我军更要主动出击!从地图上看,锦州是大明的先锋之地,明国若是前来攻打我辽东,必会先从锦州出兵;

    拿下锦州,既可以打掉明军的前进基地,更可以大大地震慑明军,重振我军之士气,此战,乃是我大清与明国的国运之战,只能胜,不能输!”皇太极语气坚决地说道。

    萨哈廉望着地图上的锦州,也是觉得有些头疼,“锦州城坚固无比,要攻破此地,非堆积消耗大量人命不可,但我军若是在此地损失太多的话,却又无力对抗来援的明军大军……”

    皇太极嘴角浮现出一丝狡猾的笑容,“朕这次不打算强攻,乃是准备通过围困,尽量迫使祖大寿主动投降。”

    多尔衮听了,突然心中一动,当下便抬头看向皇太极,微微笑着,“大汗之意,莫非又要打算围点打援?”

    皇太极听了,禁不住放声长笑,“不愧是睿亲王,一眼便看穿了朕的打算,不错,朕确实是打算围点打援!包围住锦州之后,朕便会屯重兵于锦州周边地带,利用我军机动力强的优势,一点一点的吃掉明军的援军,最终迫使祖大寿率军出降!”

    “只是明军如今已然占据了旅顺口和皮岛,臣听闻赵无忌虽然已被明皇崇祯调去广西,但仍然在旅顺口留下了几千精兵,为首之人正是李定国的副将刘文秀,此人文武双全,原是八大王张献忠手下四将军之一,相比沈世魁,强了不止一筹,

    我军若是以重兵全力攻击锦州一线,只怕到时刘文秀会再度故伎重演,偷袭我大清内部腹地,此举不可不妨。”多尔衮看了皇太极一眼,摸着下巴说道。

    今日皇太极有句话,多尔衮还是极为赞同的,便是在如今明军实力超过清军的时候,满清贵族们应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才能度过眼前的难关,战胜大明,这时若是再内斗下去,只会便宜了崇祯,使大清更快的覆灭。

    多尔衮知道,自己和皇太极其实都是一类人,两人之间,迟早会有一战,不过在此时此刻,团结一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皮岛总兵沈世魁不足为虑,不过睿亲王说得有理,刘文秀此人,却是不得不防,当初李定国偷袭我军腹地,刘文秀便全程参与,我军若是出兵锦州,此人必会在后方袭扰。”阿巴泰曾和李定国,刘文秀交过手,知道此二人的厉害,于是此刻也禁不住出言提醒皇太极。

    皇太极笑而不语。

    范文程含笑看向多尔衮,又看了阿巴泰一眼,说道:“睿亲王,饶余贝勒请放心,下官昨日得到的消息,而今旅顺口的守将乃是皮岛总兵沈世魁的侄子沈志祥,至于刘文秀,此人前几日便已率军离开旅顺口,而今正在前往广西的途中。”

    代善听了,当即就是又惊又喜,“啊?赵无忌为何会出此昏招,把刘文秀带去广西?莫非,莫非他因崇祯贬斥他去广西,是以心生怨恨……”

第七百零一章杖毙() 
从地理位置上看,旅顺口和皮岛,正如两把锋利的刀刃般,抵在大清国的后背处,皮岛距离辽东距离稍远,旅顺口却就在辽东半岛之上。

    旅顺口原本就是坚固的要塞,赵无忌派兵夺下此地后,又派遣顾炎武率施工队在此地建造了大量的水泥碉堡,地堡,城池也得到加固,此地更是固若金汤,易守难攻。

    清兵拿旅顺口没什么办法,旅顺口不但坚固程度堪比锦州,更难得的是它还是一处良港,明军可以从海上源源不断地增援兵力,粮草到此处,清兵可以围困锦州,却无法围困旅顺口。

    明国诸将中,又以赵无忌麾下的军队最为锋锐,这一点在满清诸位贵族间早已达成共识,而今大清正准备进攻明国时,却没想到抵在自己身后的两把刀却被明军主动撤回了一把,这叫他们如何不喜?

    听了代善的话,范文程摇了摇头,“据下官所知,刘文秀从旅顺口撤走乃是崇祯的意思,赵无忌自从救回那五十万百姓之后,在山东,河北等地极得民心,被那里的老百姓们视若神明一般,加以膜拜;

    所谓功高震主,崇祯担心赵无忌一旦造反,将无人可制,是以对赵无忌的旧部大加打压,不但旅顺口的刘文秀被崇祯撤职,便是乐安港的龙江宝船厂,也就是赵无忌当初的造舰基地,也被崇祯所裁撤;

    下官听闻原临淄县的知县连元,因当初和赵无忌走得太近,也遭到了清算,就在前些日子,和刘文秀一道,被贬斥到了广西地区。”

    代善听了,禁不住放声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