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才子加入,正可充实南阳书院的师资力量,听闻此言,渴求人才的赵无忌心中一喜,正待开口答应,然而他望着钱谦益那慈和的笑容,心中却又突然想起一事。

    这位年已六十的文坛巨擘,看似人畜无害,慈和无比的老人,在历史上,还有另一个身份,便是东林党的党魁!

    东林党,乃是一个松散的政党,他们以江南士大夫阶层为主体,代表着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强的利益,他们更是号称清流,牢牢地把握着当时大明朝堂上下的舆论大权。

    念及此处,赵无忌不由得便有些踌躇起来,电光火石之间,赵无忌心念飞转,很快便有了主意,他只是稍顿了一顿,便满面含笑地开口说道:“本官向来求贤若渴,南阳书院在钦州草创之初,也确是急需人才加入,钱先生此举,当真是雪中送炭,义薄云天,本官感激不尽。”

    skbshge

第八百二十九章治国之策() 
赵无忌一面含笑说着话,一面暗暗在心中早已经拿定了主意,“不过本官先把丑话说在前面,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众位士子加入南阳书院后,就应遵从书院的各项法规制度,服从山长的管理和安排。”(山长便是书院的院长。)

    钱谦益脸上依旧带着那慈和的笑容,他的眼睛微微眯着,目光却十分锐利,好像能看透人内心深处一般,让人觉得一切想法在他面前都会无所遁形,而他脸上的笑容也是一样的高深莫测,让人捉摸不透,听了赵无忌的话,他一时没有出声。

    坐在他身旁的刘宗周,顿时便露出不悦之色,“非也,非也,学问一道,理应畅所欲言,广开言路,岂可闭塞视听,专权独断?”

    赵无忌望了刘宗周一眼,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微笑,并未作答。

    刘宗周是明末大儒,无论从道德上,还是从学问上,此人皆都是无懈可击,堪称楷模。

    但他的缺点也同样鲜明,除了道德和学问,他并无其他方面的才能,刘宗周是一个典型的东林党人,在他的身上,东林党人的种种特性表露无疑。

    有学问节操,有道德文章,甚至也有一些热血,他能够看看到这个朝廷的种种不合理之处,并敢于指出来,针砭时弊,然而这也是他们能所能做出的极限努力了。

    他们能看到王朝的种种弊端,却并无可行的解决之策,他们指责别人的错误,但是自己也拿不出来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且他们过于拘泥于江浙地主和士人的利益,过于维护这个小团体的利益,将团体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打击异己,阻拦王朝对商业的正常税收,在客观上,加速了大明王朝的败亡。

    赵无忌并无意跟刘宗周这样的大儒辩论是非,他自知水平有限,和学问渊博的刘宗周辩论,只能是自取其辱,对于这种人,敬而远之,不用理他就好。

    眼看赵无忌沉默了下去,侯方域自觉己方胜了一阵,禁不住便有些轻佻地说道:“嶯山先生学问渊博,人品端正,大家都是知道的,前几日在下还接到京师好友的来信,因嶯山先生之才,皇上有意再度启用嶯山先生,出任左都御史一职,实在是可喜可贺。”

    左都御史,是大明正二品的官职,级别堪比封疆大吏,众人听了,皆都是眼露羡慕之色,纷纷向刘宗周道喜,刘宗周却依旧是一副古井无波的样子,神色自若,并未因即将身居高位,而有丝毫的欢喜和自傲,颇有一些宠辱不惊的气度。

    侯方域的脸上露出一副沾沾自喜的样子,显然,他很享受这种被众人视为人脉深厚,消息灵通人士的感觉。

    赵无忌在一旁看着,脸上和众人一样,露出欣喜的笑容,暗地里却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

    皇帝的诏书旨意尚未下达,这消息便已经满城风雨,从京师传到江南,从江南传到钦州,事关二品高官的任命,国家机密大事,便被人拿来当做酒后谈资,到处卖弄,这消息,看样子也早就传到辽东了吧?

    这大明王朝的情报保密工作,可谓是四处漏风,八方漏雨,只怕大明朝堂上的种种动向和政策,满清大汗皇太极,比崇祯自己还要清楚。

    想起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明清辽东大决战,赵无忌的心中,感觉沉甸甸的。

    钱谦益亦是笑眯眯地望向刘宗周,道:“老夫也是今日才知念台再度出山之事,念台兄这满腹锦绣,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实在是可喜可贺。”

    刘宗周微微颔首,语气坚定地说道:“老夫此去京师,定然会以铮铮铁骨,针砭时弊犯言直谏,还我大明朝堂上下一个朗朗乾坤。”

    赵无忌在一旁听了,心有所感,一时按捺不住,便出言问道:“嶯山先生,而今我朝内有流贼四处肆虐,外有满清虎视眈眈,嶯山先生既得皇上重用,敢问先生,可有治国之策,为朝廷解决当前难题?”

    刘宗周听了,脸色顿时便是一滞,赵无忌这一番话,恰好击中了他最大的弱点,他能发现问题,但他解决不了问题。

    刘宗周顿了一顿,方才勉强说道:“而今种种乱象,只是表象而已,观其实质,皆可归于人心为祸之乱,皇上躬亲庶务之非。”

    随后刘宗周便是一番长篇大论说了下来,赵无忌在一旁皱眉听着,慢慢地也便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刘宗周认为,反贼和满清,都是缺乏圣贤教育教化,所以才会有无君无父的残忍暴虐之心,到处兴兵作乱,而皇帝事必躬亲,亲自操劳种种朝廷中的庶务,则是朝廷上的另一大弊病。

    刘宗周希望崇祯能自去其聪明,慎独用贤,将朝中的大事小情交给贤人去处理,此外还要在民间崇儒重道,教化万民,这样才能够挽救大明当前的颓势。

    赵无忌望着刘宗周在那边指点江山侃侃而谈的样子,又看着众人一副频频点头赞许的神态,心中顿时又感觉到了一阵深深的悲凉。

    这就是在崇祯年间,代表着朝堂上主流意识的东林党,他们以为自己做的是对的,其实他们在挖大明的根基,在误国。

    刘宗周是个好人,他的一些见解,也颇有可取之处,但是在赵无忌看来,刘宗周更像是试图和豺狼讲道理的东郭先生,他的言论和主张,堪称典型的误国言论。

    明朝开国以来,朱元璋便定下国策,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刘宗周告诫崇祯收起小聪明,将朝堂上的大事托付给朝中贤能的大臣,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俗话说,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就如同后世一般,家里空调,电脑坏了,最好就是联系专业的修理师傅,前来修理,而不是自己拿着把螺丝刀,便以为自己什么都懂,打算自己去解决所有的问题。

    崇祯失策的地方,便是如此。

    skbshge

第八百三十章畏惧不前() 
大明的前代皇帝,天启帝朱由校,一开始也并未将自己的弟弟当做接班人来对待,培养,天启皇帝原本也没这个打算,只是天不遂人愿,天启帝仓促早死,死时又没有直系子嗣能够继承大位,这才让天启帝的弟弟崇祯得以登上大宝,成为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那时崇祯才十六岁。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看了一些圣贤之书,又仗着有几分聪明,便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在周围并无得力贤臣的辅佐下,打算绕过群臣,直接来指挥这个老大帝国的运转运行,成功率有多高?

    或者换个说法,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在初中课本上得知了一些物理原理和电器的运行原理,拿着一把螺丝刀,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就准备修理家中损坏的电器,成功率有多高?

    更何况治理国家,可比修理电器的难度要大多了。

    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国家要小心翼翼,谨慎施政,不能有半点冒进和差错,都说船小好调头,大明这艘巨轮,惯性奇大,哪怕是最上层一个极其轻微的动作,也能带来下面百官和亿万黎民的剧烈动荡。

    历史上的各个末代王朝,唯有大明,是以崇祯的勤奋施政而灭亡,万历皇帝几十年没上朝,看似消极无为,怠慢政务,但大明朝在张居正的治理下,并未出现什么岔子,一切运转良好正常。

    所以刘宗周劝告崇祯收起小聪明,将国家大事交给士大夫去管理,是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但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崇祯即位之初,当时朝堂上还是颇有一些能干的大臣,崇祯当时身边要是有贤人辅佐,再有几分识人之明,将国家交给那些能干大臣去处理,明朝也未必会灭亡的那么快。

    若是能够撑过这一段最难熬的小冰河时期,待到天灾过后,粮食生产稳定住,流贼之乱自然平息,到那时实力与大明相差悬殊的大清,也最终会遭到大明的雷霆一击,落得个灭顶之灾的下场。

    事实上,清军入关之时,便是小冰河时期的末尾,所谓的康乾盛世,也与小冰河时期结束有关,只能说大清的运气真是非常好。

    但崇祯执政十四年来,朝廷上有能力,有担当的一众臣子,被气量狭小,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杀的杀,贬的贬,到了现在,崇祯手头已经没有几个可用的贤能之人了,并且崇祯一路走一路错,方寸也乱了。

    刘宗周说的让崇祯下放权力,交给能臣,也不是不对,但刘宗周给出的治疗方法则是完全错误的。

    他只是想让崇祯把权力如数下放给东林党人。

    崇祯若是真把国家大权交给自私自利的东林党,到时只怕大明王朝的覆灭会更快。

    至于刘宗周说的什么通过教化万民,来解决流贼和满清的问题,在赵无忌看来,更是胡说八道,典型的书呆子理论。

    就算教化有用,那也是水磨工夫,非几十年不能成功,如今满清和流贼的刀都快架到崇祯的脖颈了,你现在说教化?

    等你教化成功,大明朝也早就亡了。

    更何况这所谓的教化,能否成功,赵无忌也是非常不看好。

    仓禀足则知礼节,老百姓吃饱了饭,才能教化,人都快饿死了,你跟他谈教化?

    有用么?

    跟刘宗周这么一番接触下来,赵无忌也多少算是明白了崇祯面对这些东林当人的心理,事实上,历史上刘宗周再次起复没多久,很快他就又被崇祯给贬斥了下去。

    换了谁也不愿意用这种人啊。

    说起大道理头头是道,为人也是道德楷模,但是这人没有用,办不了事,只会空谈。

    看着众人都是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听着刘宗周的长篇大论,赵无忌不知为何,在觉得自己和周围气氛格格不入的同时,心中不由得也突然感觉到了一阵冷意。

    刘宗周的实际能力,难道大明就真没有明眼人能看出来么?

    怕只怕,有些人揣着聪明装糊涂,明着捧刘宗周,实则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为了自己小团体的利益。

    刘宗周的主张,对东林党背后的江南地主豪绅来说,简直是再好不过,皇上不能与民争利,不能对他们收税,这才是一个好皇帝。

    至于皇上不收税就没钱,没钱就不能养兵,这个他们不管,那是你老朱家的事,与我无关。

    喧闹的酒宴中,赵无忌微微笑着,身在其中,思绪却已飘到了千里之外。

    自己再有一个多月,就要出征了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