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双方的民众都不满意。
这是杨潮最怕的事情,已经做到了最好的结果,可是愚昧、贪心不足的百姓是不会接受的,中国人跟俄国人一样,其实都没有学会妥协和退让,胜利的时候表现的嫉妒贪婪和自私,胜利了就要占有一切,总以为政治斗争是一个零和游戏,胜者通吃。
其实全世界的民族都一样,日本人每次战争后,都会狮子大开口就是这个道理,恨不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这一点上,英国鬼子就做的很好,他们懂得如何在关键时刻做出妥协和让步,换取长久的利益,而不是局限在眼前那一点点得失。
因此杨潮通过军事冒险、欺诈、威逼利诱,才达成了目前的成果,却被一些人认定这是卖国行为,明明能够打败俄国,将旅顺也收复了,却跟俄国人签订了这样的条约,难道不是卖国吗。
俄国人则认为这又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无耻失败。叫嚣着,俄罗斯的大军,在愚蠢的辫子军面前也开始撤退了,这已经堕落成了什么样子。
当然双方国内的反对舆论背后,站着的那群人是谁,也不言自明。俄国是弗拉基米尔同志们,中国吗,则是一些擅长煽动、蛊惑激进青年的家伙。
只是被骂的不是杨潮,虽然幕后的一切,包括谈判都是杨潮在秘密决定,可是最后签订条约的时候,却是奕劻去的,奕劻才是外务大臣,而杨潮此时的身份,那是奉天巡抚。
再说在这一段时间,为了给俄国,或者说给法国压力,杨潮在报纸上的态度一直都很强硬,不停的叫嚣要把战争打下去,要血战到底云云,早给人留下了一副鹰派的形象,就是奕劻告诉别人一切都是杨潮运作的,他不过即使签个字而已,别人也没人会信。
目前的主流舆论,都是认定杨潮是坚定的主战派,而杨潮取得的辉煌军事成果,被奕劻这样无耻的投降派,卑鄙的出卖了。
好吧,杨潮不是有意让奕劻背这个黑锅的,虽然杨潮是一个要脸的人,但是必要的时候,他还是会不要脸一把,只要给的利益足够,但这次他真的没想到,好处都让自己得到了,而黑锅都让奕劻背了,当然如果李鸿章活着,肯定是李鸿章来背。不过李鸿章活着,也许就不会打起来。
面对这个局面,杨潮虽然觉得奕劻有点冤,也不会站出来给他说话。
杨潮现在面对的是另一个难题。
军队的问题。
十五万大军,还有五万听话的土匪和十万不听话的土匪,这三十万的军事力量该怎么办?
学生军肯定是要裁撤的,这些学生可都是好容易培养起来的,有国家观念和爱国热情的青年子弟,还是得让他们回到学校去,能上一次战场,接受一下战争洗礼,增强一下国家观念,就当是给他们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接下来国家需要他们好好读书,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甚至送他们出过学习先进科技和理论,回国报效祖国,让他们继续当兵,尤其是可以预知未来十年都不会发生战争的情况下,杨潮觉得很没必要。
而且裁军还能为杨潮捞一点政治资本。
果然他一上书朝廷,立刻就让载沣再次感叹忠臣难得。
多少年了,甚至包括清朝以前的朝代,像曾国藩这样,手握着可以推翻政权的军事力量,却在功成名就之后,主动要求裁撤兵力的武将,还真的不多。
但是载沣却密令杨潮,暂且不要裁撤军队,而是除了必要的武力之外,将大军调往锦州一带。
杨潮接到命令之后,当即头痛起来。
“皇帝是要向袁世凯摊牌了啊,大头哥啊大头哥,你出卖来出卖去,连我都出卖了,报应来了吧,你说我是拉你一把呢,还是推你一把呢。”
杨潮不由的感叹,心想袁世凯这报应来的还真是快。
只是载沣怎么会挑到这么好的时机,按说他不该有这么高明的眼光。
这时机抓的太好了,完全是大阴谋家的水平,就跟袁世凯在杨潮最急的时候,要抢要钱一样,那是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时刻。
杨潮不知道的是,此时在紫禁城中,有几个秘密的来客。
康保皇和梁启超。
显然保皇党首领有为哥和他的大弟子超哥挑了个好时机。
他们对载沣说:“皇上啊,事不宜迟,此时不除袁世凯,还待何时?”
就在朝廷和俄国人达成谅解的时候,康梁二人冒险秘密回到了北京,并且一头就扎进了紫禁城里。
他们就是要杨潮手里握有重兵的时候,将拥兵自重的袁世凯收拾掉,给光绪皇帝报仇,同时也为载沣除去这个心头之患。
两人如此隐秘,以致当袁世凯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两人被皇帝留在皇宫中一步不出,袁世凯此时完全懵了。
杨潮在关外有十五万大军,虽然以前他还看不上,可是这只军队神奇的把俄国人打败了,袁世凯就是对北洋军再有信心,他也不敢保证能打败杨潮这只大军。
而皇帝让杨潮调军到锦州,很容易就能过山海关到天津,这自然是针对他袁世凯的,就算他猜不到,皇宫里的消息他还是能掌握的。
皇帝真的要动他袁世凯了,这可怎么办?
“好吧,大头哥,这个命令我无法拒绝,你自求多福吧。虽然你阴了我一把,但其实到最后是把你自己阴了,自食恶果的滋味,想必会让你刻骨铭心,记着这个教训,以后别想着老是阴人了!”
杨潮叹了口气,随即命令吴佩孚,先调动五万军队回锦州。
第一百三十一节 大头哥下野()
摆在大头哥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
第一摆明军马跟杨潮的军队干一仗;第二放弃军队任人宰割。
最终大头哥选择了第二个。
老实说,对大头哥这个选择,杨潮还是很费解的,甚至颇有些失望,这就是清末第一大枭雄?
杨潮其实一直都对袁世凯有些误解,袁世凯是一个枭雄没有错,袁世凯有赌一把的勇气也没有错,但是杨潮漏算了袁世凯的年龄,袁世凯已经五十了。
这个年龄,让大头哥少了一些冲动,多了几分保守。
大头哥曾经也是野心勃勃,十几岁就能写出‘大泽龙方蛰,中原鹿正肥’这样诗句的大头哥,怎么会没有问鼎天下的野心?
可是他跟曹操那样的枭雄不一样的是,他太大器晚成了,一直到朝鲜时期,他才算是真正开始发达,可是那时候他也三十了。
大头哥之所以怕死,除了自身胆子小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他袁家的男人都短命,从他爷爷、父亲和几个叔叔,都是五十八左右就死了,这让大头哥一直认为他活不到六十岁。
也就是说,他没有几年可活了,大头哥一直很惜命,在朝鲜的时候,他就一直养着两个奶妈,通过喝奶来养生,就是希望多活几岁。
现在的情况,就是大头哥放手一搏也看不到能够夺得天下的一丁点可能,他没有时机,他没有曹操那样的机缘,有时候英雄还得看有没有遇到好的时势。
大头哥显然没有遇到。
所以在经历了复杂的政治博弈之后,在张之洞出面保证载沣不会杀他以后,他放弃了北洋军和直隶总督,上书要求辞职,载沣第一时间就批复了。
杨潮还专门发去了一封电报恶心了一下大头哥,要是大头哥当时跟杨潮一条心,第一个带北洋军冲到东北,现在加在杨潮头上的荣誉光环那可就是大头哥的,而且收编东北这些土匪的,也自然是大头哥,那时候谁还敢动大头哥一根头发。
大头哥受到电报后,据说当时就吐血了。
接着就感慨自己老了,因为家大业大没有冲劲了,让他不敢放手跟俄国人干一仗,要是放在二十年前在朝鲜的时候,大头哥可是敢跟日本鬼子玩命的。
大头哥失去了一切,继承他遗产的,是杨士骧,同样是淮系名臣,曾经被李鸿章提拔起来的人物。
对于载沣为什么会选择另一个淮系大臣接过袁世凯手里的力量,杨潮想到了一个可能,那就是杨士骧背叛了袁世凯,虽然袁世凯是淮系后辈,资历远远比不上周馥和杨士骧这样的在淮军时期就跟随李鸿章的老前辈,但是凭着自己的机缘和努力,袁世凯已经是事实上的淮系领袖了。
杨士骧此时是山东巡抚,之所以能够当这个山东巡抚,听说也是袁世凯背后运作的。
这几年中国官场开始了剧烈的变动,从李鸿章之死开始,一大帮洋务派忠臣,当年太平天国时期早就起来的名臣,全都到了暮年,开始一个一个凋零。
1902年,长期坐镇两江的湘系忠臣刘坤一病故,之后显示江宁巡抚护理了几个月两江总督,接着端方暂时署理了一年多,可是端方在张之洞北上做了总理大臣之后,就继任为湖广总督了,他不可能身兼两个总督,所以一年后,朝廷就派山东巡抚周馥南下接任。
周馥是淮系名臣,是袁世凯信任的人,周馥在山东袁世凯放心,周馥一走,袁世凯就运作另一个淮系名臣杨士骧当了山东巡抚,这样一来直鲁一体,袁世凯在直隶就更稳妥了。
可是袁世凯没想到的是,杨士骧会背叛他,或者说杨士骧有其他想法,杨士骧答应了接任直隶总督,把袁世凯苦心经营的一切都接过去了。
原本的历史上,也是杨士骧突然接任直隶总督,那时候袁世凯并不甘心下野,带着妻儿老小从北京仓皇跑到了天津,大头哥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他这几年做的事情,拥兵自重。
可是那时候杨士骧就阻止了他,拒绝他留在天津跟北洋军接触,大头哥没办法才低调的回到了家乡,日日穿着蓑衣,打扮成老农模样,在河里垂钓,无非是做一个样子给朝廷看。
想到这里,杨潮突然想到,恐怕原本的历史上,杨士骧就背叛了袁世凯。
只是杨士骧为什么会背叛,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权力斗争,只能出自个人的心态,也许杨士骧是不想看到袁世凯拥兵自重做一个奸臣,他以自己的观念是想帮袁世凯也说不定。
反正杨士骧以自己淮系忠臣的身份,接替了袁世凯后,北洋军倒也没有发生变动,杨士骧也是能镇得住这些人的,这也是载沣他们为什么让杨士骧当直隶总督的原因。
就这样,一番复杂到永远也无人说清楚的政治动作之后,中国历史又一次改变,那就是大头哥下台了。
大头哥下台后,政治局势会向何处走,没人说得清,但是有一点大家现在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无论以后的政局如何变化,一个人向上走的势头是挡不住了。
杨潮!
这次收复东北最辉煌的明星,老外都看得出,以后在中国进行活动,是绕不开杨潮这个人了。
所以当事态平息后,杨潮从锦州做火车到北京后,各个级别的官员来结交的同时,各国的公使也都纷纷来求见,表达关怀慰勉之意,连刚刚恢复了外交关系,重新回到北京的俄国公使都拜见了杨潮一次。
所有人都认定,今后几年的政治动向,恐怕就得看这个人的态度了。
就这样,杨潮应载沣的召见,给与前所未有的荣誉,身披着黄马甲,由两个太监牵马,从紫禁城一直走上了金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