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纳粹现在已经事实上控制了欧洲大陆,那么他下一步会进攻哪里,如果进攻大英帝国,那么胜利之后呢,从英国的海岸出发,横渡大西洋到美国才800多公里,纳粹的飞机甚至都能直达美国,潜艇一出门几乎就到了纽约海外。
就算纳粹攻占英国之后,不是第一个就攻击美国,或许会挥兵向东,进攻苏俄,可是一旦他们击败苏俄,那么下一个铁定就是美国了,罗斯福不会天真到相信纳粹会对富饶的美洲没有任何图谋,也不会接受像法国那样耻辱的活着,一旦欧洲大陆沦陷,罗斯福认为美国唯有起来战斗,既然迟早都是要战斗的,他认为很有必要跟中国这个欧亚大陆最东端的强国交换一下态度。
所以美国人不但派出庞大的体育代表团来参赛,而且罗斯福总统宣布亲自参加开幕式,这样开幕式上至少就有三个国家的领袖了,而且是三个大国,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及中国总统张謇。
很显然,这一届奥运会的政治氛围十分浓重,当然早在柏林奥运会的时候,奥运会这项国际赛事就已经政治化了,已经被纳粹用来宣传了一下德国政治,这一次甚至还会成为一届中美英三国首脑的峰会。
已经有报纸分析出来其中的味道了,但更多的报纸还是在报道奥运会本身,上一届奥运会让中国人感到了耻辱,甚至连教育体系都进行了彻底的革新,积极鼓励体育运动,每天至少要上一个小时的体育课,武术竞技和各种现代体育运动都引入了中小学体系,大学更是在培养职业级别的体育运动员。
大家都确信,这四年中国的体育水平大大提高了,因此一定会一雪前耻,至于欧洲人的战争,中国人才不在乎呢,欧洲毕竟太远,中国这个泱泱大国的国民,又想来比较麻木,对近在咫尺的危机有时候反应都不够,更何况远在外力之外的欧洲战争呢,从这一点上来说,美国人佬的前瞻性确实走在了世界前列。
奥运会还没有开始,这些政要们就提前到来了。
他们需要暖场,提前进行一些活动。
英国人最积极,丘吉尔与张謇会晤,交换了一下对目前战争的看法,张謇连近在咫尺的日本问题都没有采取强硬举措,更何况英国和德国的战争呢,他才不管这些事情呢。
第二个拜会张謇的竟然是维希法国的代表,显然他们对自己目前的处境十分担忧,尤其是他们现在的样子,如果中国随便动动手,他们也会失去越南的殖民地。
事实上,自从他们战败之后,不但越南国内的反抗运动开始活跃起来,连邻国暹罗都不安分起来,多次越境挑衅,只可惜暹罗的军队太菜,每次都被法兰西的勇士打的抱头鼠窜,但暹罗对于收回曾经割让给法国的领土的愿望,显然被欧洲战争刺激起来了。
张謇继续打马虎眼,表示中国对越南的领土没有野心,也不会干涉法国跟其他国家的冲突,这老家伙是打定主意要把摊子完完整整移交给下一届政府了。
德国人略显傲慢,直到罗斯福跟张謇会面之后,他们才姗姗来迟,对张謇的要求则是希望继续加强中德友谊,最好能签订一项互不侵犯条约,就像他们跟苏俄签订的那样,德国当然不是担心跟中国爆发战争,两国相隔十万八千里呢,纳粹就算攻占了苏俄,跟中国接壤,选择进攻中国的可能也微乎其微,因为从苏俄边境到中国的心脏地带,还得越过茫茫戈壁,显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还不如去攻打美洲呢。
德国人更直接的希望恐怕是让中国在他们跟苏俄的战争中能够保持中立,不要对苏俄施以援手,尤其是军事上的支持,毕竟中国现在的工业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开动马力生产的话,还是很恐怖的。
各国目的不同,反倒是对即将开始的奥运会全都心不在焉。请输入正文(。)
第七百五十一节 胜利结束()
很快开幕式举办,杨潮很荣幸的应邀参加,罗斯福跟杨潮见面之后,对杨潮的医生对他的治疗表达了感激之情,并且表达了希望能够拜会杨潮的愿望,丘吉尔同样表达了这样的愿望,甚至他们希望能够以私人的身份,一起去杨潮在海难的庄园参观。
经过跟张謇的沟通之后,这些人都很确信,张謇是不会在这次欧洲战争中有所行动的,还不如跟杨潮这个中国政治人物打成某些共识,以英法的情报能力,他们很确信,中国下一届总统会出自杨潮组建的富强党,杨潮作为这个党派的创始人,显然就跟阿道夫对纳粹,墨索里尼对法西斯一样,拥有极其强大的影响力。
虽然杨潮跟阿道夫和墨索里尼都不一样,从来没有试图夺取过毒菜的权力,但在英美这种老牌min主国家看来,中国的富强党跟纳粹和法西斯也没什么两样,当然有偏见的成分,也有一些道理在内,毕竟富强党的某些理念跟纳粹和法西斯确实很像,比如积极推动政治介入经济的方式。
开幕式十分宏达,谢冠辉组织了上万人进行武术表演,富强党赞助了武术队的服装,每人身上都穿着白色的武师丝绸长衫,胸前是黑色的齿轮和外面包着的金色麦穗。
这几年李富安和王求都把富强党的标志打造成了世界知名的标志了,经常出现在世界各大报纸的版面,难怪英美将富强党当做纳粹一样的组织,因为全世界都快这么认为了。
只是大家也公认,相比纳粹,中国人或许源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平和多了,发生侵略别人的可能微乎其微,只有美国人不这么认为,第一是源于深远的前瞻意识,要知道原本的历史上,他们就在民国时期认定五十年后中国和印度都会成为世界四大强国之一,另外两个一个是苏俄一个是美国,事实上他们基本判断对了,苏俄和中国五十年之后都是以联合国五大理事国身份出现爱世人面前,美国人只错了一个,那就是印度,印度人显然让美国人的前瞻性遇到了挑战。
就算没有洛克菲勒赞助的智库的研究理论,罗斯福也不会对中国掉以轻心,毕竟现在不用说那些理论了,随便一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欧洲又一次爆发战争,最后无论谁胜谁败,欧洲都再也回不到统治世界的时代了,中国和美国的国际地位势必会大大的提高。
开幕式结束之后,各项体育比赛就开始紧张的进行了。
杨潮除了在足球和游泳比赛之外,就没有去现场看其他比赛。
让他意外的是,这一次中国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胜利,首先就是杨潮亲眼见证杨秀琼拿到了一个银牌,金牌被一个澳大利亚人摘走了。
之后接二连三有中国体育队斩获奖牌,跳水队第二个拿到奖牌,而且还是一块金牌,让中国报纸直接沸腾了,参赛选手是一个来自青岛海洋大学的十五岁烟台小姑娘,祖上是打鱼的,以游泳特长获得了青岛海洋大学的特招,却选择了跳水队进行训练,四年下来掌握了娴熟的跳水技巧,这次一举夺魁。
山东政府已经给她家里送去了锦旗,烟台市同意她们家族在镇子门口建立石质牌坊,内容是“巾帼扬眉”。
就连足球队在李惠堂的带领下,又招募了几个从小在巴西踢球的中国移民二代,竟然都打进了四强,可惜被来自南美的乌拉圭队淘汰出局,与奖牌无缘。
另外还有自行车表现出色拿到了一块银牌,射击队拿到了最后中国队以一金两银两铜,金牌是跳水队的小姑娘周晴柔获得的,银牌一块是自行车运动员,东北籍的选手,他的体育训练是张学良赞助的,两块铜牌一块出自射击,一块出自跳远。
最后总奖牌榜第一名是综合实力强大的美国,美国人爱体育是出了名的,至于为什么,杨潮也不知道,反正他们比他们的母国英国更爱体育运动;第二名是有上一届打下的坚固基础的纳粹德国。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黑人欧文斯再一次摘得四枚金牌,田径上的实力具有统治地位,杨潮再一次公开表示,黑人绝对是人类社会中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与日耳曼人、中国人以及其他所有明珠一样优秀,听说纳粹封锁了这则消息,他们国内没有报道。
另外还有朝鲜人在马拉松项目上表现出色,朝鲜人孙基祯再次拿到了一块金牌,为什么要说再次呢,因为上一届奥运会他就代表朝鲜拿到了一块马拉松金牌,而且打破了世界纪录,回到国内后,已经被当成了民族英雄,金九直接奖励了他一套宅院,并授予官职,专管体育。
另一个朝鲜人南顺永则得到了第三,在马拉松项目上,朝鲜人得到两块奖牌,还是颇为吸引眼球的。
日本人也获得了一枚金牌,他们的马术选手西竹一,在洛杉矶奥运会之后,再次获得金牌,恐怕以日本人的尿性,他回去后也会得到重奖,只是西竹一显然不会缺这点东西,因为他家是官僚世家,他父亲是外交官,显然是精英阶层出身,否则也不会练习马术这种贵族范的运动了。
总之对于能取得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杨潮认为还算是一场胜利了,首先这不是举国体制得到的,虽然很多优秀选手还是出自大学,并不是来自民间,但从上次奥运会开始,中国的体育制度显然完善了很多,民间体育运动发展的也不错,广东地区甚至已经组建了地区级的联赛。
全民体育能力是得到了提高的,那么这届奥运会又受到激励,群众的体育热情肯定又会受到鼓励,会更加参与到现代体育中来,如果能起到这样的效果,那这一届上海奥运会,就办的太成功了。
闭幕式依然有表演,是中国传统戏剧,京剧、昆区、黄梅戏雅俗共赏,也算是上海给自己树立的一张名片了。
奥运会结束之后,杨潮立刻赶回海南,在杨子茶园恭候英美贵客。(。)
第七百五十二节 孤立主义()
很让人失望,杨潮没有选择跟罗斯福和丘吉尔一起会面,否则历史性的三巨头,恐怕就提前照面了。
他先跟丘胖子会面。
对于丘胖子询问杨潮对战争的看法以及中国应该采取的措施,杨潮直言不讳:
“我个人以为,中国是应该负担起应该负的国际义务的。纳粹和法西斯的侵略行径,是对国际和平的严重挑衅,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的利益。我们跟欧洲的贸易,以及杨子石油公司的石油进口,虽然跟我个人也有利益冲突,但这是关乎国家石油安全的。国际社会已经在法西斯的问题上吃够了教训,一味的纵容纳粹才导致了今天的恶果。”
说的就是英法两国,如果不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妥协退让,尤其是英国,在法国人想动手的时候,始终不给法国人保证,让高卢鸡仔没有胆量动手,绝对不会造成现在这种情况,一个战败,一个苟延残喘。
可是丘胖子面不改色心不跳,径直承认了是上届政府的错误,他本人始终是坚决反纳粹的。
“所以我认为,我国有责任采取任何措施,制止纳粹的暴行,让欧洲恢复和平,从而捍卫世界的和平。”
杨潮唱着高调。
丘胖子没那么傻,他又询问杨潮对战后国际秩序的看法。
这显然是在探听杨潮想要得到什么,说白了就是战后怎么瓜分世界利益问题,丘胖子不在乎中国吃下法国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