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他爹,你醒醒,醒醒啊……”
一个妇人和几个半大的孩子跑上前来,先是摇动那个中年农夫,接着就是一起嚎啕大哭起来,他们再没有见识,也是知道自己的亲人已经死了。
马蹄声响了起来,所有人都看向身后。
二十余骑从村口处二百步外正疾驰而来,都是高头大马,或红或黑或青或白,颜色鲜艳好看,比起官兵养的那些寻常杂色马,强过百倍。
每个骑士,都是穿着一身锦袍,头上戴着暖帽或大帽,身上背负着弓箭,腰间是刀或宝剑,战马一侧,还有长枪和马槊为主的长兵器。
战马身上,则是绑缚着的鲜血淋漓的野兽,有兽皮,还有切好的肉块。
一看这样的情形,京郊的人们就知道是从城里出来打猎的勋贵。
宛西县治是京城西南,包括城中和城墙郊外,勋贵们也常出来打猎,这附近就有一个伯爵的庄园,夹杂在十几个普通的村落中间,除了勋贵,还有文臣们的庄子,这马家庄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百步外射的箭!”
庄户之中,不乏射猎的好手,这年头,地方人稀,大明只禁弩和铁甲,百姓也可以自己打造兵器,练习弓术,所以很多人一看就算了出来,刚刚那一箭,是从二百步外射过来的!
二百步!
这个距离,抛射也很难达到,一般顺着风势才勉强可以,但根本毫无杀伤力了,而且因为抛射是在空中借风而落,也根本谈不上准头,只有在军队与军队交战时,才会以仰射和平射交迭之法,交替杀伤行进中的敌人。
这个距离,以势大力沉的一箭射中人胸,直入心脏,透体而出,劲力之大,准头之准,根本叫人难以想象!
“大人,没救了。”
王乐亭跑在最前头,刚刚惟功旁观半天,众侍卫都有点不耐烦,这是一场无聊的文官和生员,农夫之间的政务争执,众人听的十分无聊,但大人听的津津有味,众人只好一起跟着旁听。
到最后,众人才看到大人脸上一副感叹的表情……还夸了一句沈榜是好官,但就是太迂了一些,话音未落,却是看到那农人举锄头的一幕。
惟功没有犹豫,张弓,搭箭,弓弦崩然一响,再过来时,那人已经被射死在地上了。
王乐亭跳下马来,站到那个农夫的身边,打眼一看,已经知道人死透了,他也不怎么在意,长街之夜,通州驿,都已经杀过不少人了,看到死人,毫无感觉。
惟功轻轻一叹,也不好先到那边去,只是从马上下来,对沈榜拱手道:“本官是舍人营坐营官张惟功,沈大人,你今日太孟浪了一些。”
文武殊途,张惟功虽然是三品坐营官,但以文贵武贱的格局来说,也不比沈榜的官职高过太多,只是他适才救了沈榜一命,所以才有指责沈榜的资格。
“惟功大人,我是孟浪了……”
沈榜失魂落魄,还没有从刚刚的打击中恢复出来,他以孔孟之道治县,也是张居正治国之道的忠实赞同者,但刚刚那个农夫的动作,令他伤透了心。而且他看向惟功的眼神也是十分的异样。从自己的角度来说,惟功是救他一命,但以他一向的读书人的立场来说,惟功这样的勋贵子弟,随意出手杀害百姓,按清流书生的看法又是该剪除的豪强,这其中的矛盾之处,简直要将沈榜给逼疯了。
第176章 野兽
“狗贼,还我爹的命来!”
在沈榜失魂落魄的时候,死者的两个儿子一起扑了上来!
都是半大娃子,不知道厉害,两张脸上,也是刻骨的怨毒。
他们的父亲,就是当着他们的面被惟功射死的,却叫他们如何不怨毒刻骨?
但王乐亭等人,早就提防着这一刻,众人上前,七手八脚的将这两个孩子给拦住了。
马吉星等人一起嚷道:“勋贵便能随意杀人?众乡亲,莫放走了他们!”
惟功不过就是二十人不到,这边拿着各式武器的壮丁就有四五百人,这是一个很大的庄子,壮丁很多,加上妇孺,老人,人数就更显得多了。
马吉星知道大事已出,现在要紧的就是抢先一步,到京城控告,所以就算不能拿惟功怎样,也要将他们困在此地不可。
他一边嚷着,一边就是与同伴们打着眼色,不论如何,需要立刻有人去城中报信。
所以只能鼓动百姓继续闹事,否则的话,不容易脱身。
但此时民气已经高昂,原本对着沈榜,百姓们还有对父母官的畏惧和尊敬,惟功一行人都没有穿着官服,只是寻常的锦衣在身,又射死庄上一人,这些百姓都是依族而居的,死的就是自己的亲戚族人,各人早就悲愤交加,马吉星等人一鼓动,众百姓便是鼓噪着冲上前来。
“打,打死他们。”
“给马老三报仇。”
场面顿时一片混乱,这庄上的壮丁早就有所准备,人人手中拿着叉耙等物,还有自制的朴刀长枪,此时一拥而上,手中物什不分轻重的就向着王乐亭等人的头上身上招呼上来。
“大人,赶紧走吧。”
王乐亭已经挨了几锄头,一锄比一锄重,他是农家子弟出身,知道这些百姓若是几个人,一个喇虎就能骇的他们跪下求饶,打个半死也不敢还手,但如果几百人聚集在一起,又动开了手,那就什么后果都可能会有。
现在又打死了他们的人,后果就更难预料了。
那个死者还趴在地上,鲜血慢慢溢开来,洇湿了一大块地方,死者家属趴在地上哀哀哭泣,更惹的众人大怒,拼命往前打上来。
王乐亭等人排在第一线,开始还克制自己,不怎么还手,只是将冲在最前头打的最狠的给推回去,后来各人都挨了锄头,心头火气上来,也顾不得什么,开始认真还起手来。
众衙役和沈榜带下来的随员原本还想置身事外,但这些百姓打发了火性,加上事情原本就是他们惹出来的,众人哪里能放的过他们,一声吆喝,手中各式兵器也是不停的招呼过来,一场大型斗殴就此开始了。
密密麻麻的棍棒和刀叉高高竖立起来,此起彼伏的往着对手身上招呼,公差吏员们也打红了眼,用手中的腰刀和铁尺往对面的百姓身上招呼着。
沈榜知道这样打下去必定会死伤累累,会引发一场极大的风波,他被两个家奴牢牢抱着,护在阵中靠后的地方,他跺脚大叫,劝众人停手,但根本没有人理他。
两边都没有什么阵形,也不会讲究战法,都是打红了眼,一边为了自己的族人,为了自己的土地和利益,一边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在尖利的嚎叫声中,两边的人群渐渐都成了一群人立的野兽。
县吏和衙役们搏斗经验丰富,也更加强壮,但马家庄的人同仇敌忾,士气高昂,而且人多势众,在他们的攻势下,衙役们节节败退,如果不是王乐亭等人战力十分强悍,不停地击退围攻他们的庄民,恐怕衙役们早就落荒而逃了。
就算这样,局势也是不妙,大群大群的人围住了王乐亭等人,用长兵器不停的捅刺劈砍,王乐亭等人虽然武艺高强,尤其精通阵战之法,但毕竟不是对敌争战厮杀,没有办法痛下杀手,所以局面也渐渐危急起来。
惟功在开始时还不想介入太深,他已经杀过不少人,心中从未后悔过,但刚刚射杀的农人使他心中有不适感,毕竟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并不是奸匪恶霸,也不是化装潜入大明内部的倭寇,一箭射杀虽为的是救人,但也叫他感觉不太舒服。
就在他愣神的时候,有一群人农户突破外围,开始冲击到他的身边来。
每个农户都是神色狰狞,手里的锄头叉耙等物都指向惟功这边,他们认准了这是个头领,要报仇,就要把这个少年头领给拿下来。
“你们听好了,适才是你们的人要杀官,不阻止他,你们祸事就大了。”
“和你们这些狗官拼了算了。”一个农户根本不听惟功说什么,面色变得更加狰狞可怕,他操着锄头一边往上冲,一边骂道:“你们这些人狼狈为奸,想夺我们的地,叫我们一家老小活不成,叫我妻儿饿死,我和你们拼了这一条又如何。”
“大人,怎么办?”
罗二虎和李青是惟功近卫中的近卫,别人冲上前去时,他们还留在惟功的身边。
此时人群越逼越近了,他们俩的神色也是十分的紧张,若是惟功出了什么意外,他们就百死莫赎了!
此时沈榜也被人群拥挤到最中心的这个位置来了,他和惟功相视而看,眼神中是满满的无奈。
拥上来的农户也看到了沈榜,骂道:“狗官,你勾结这些大户子弟来害俺们,刚刚还拿话来骗人!”
“不是这样的……”沈榜十分无力地解释着,但很多话梗在胸口,却是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说!
此时惟功已经下定了决心,他示意罗二虎和李青将前几日缴获来的火铳装上引药,同时将打磨好的四钱重的弹丸放入铳口,用搠条搠实之后,再往火门中倒入引药,火门夹住火绳,同时点燃。
这些动作,说来简单,分解起来却是近二十个动作,缺一不可,而且不可以忙中生乱,好在罗二虎和李青这几天都一直在练习,连惟功也在练习……他的武术已经到了最顶级的水平,剩下的只有时间慢慢的积累,但对火器,却实在是一个门外汉。
未来的战争,不一定用上火器,但火器肯定是重要的一环,身为将领,当然也要对火器有充分的了解,这种了解不能是纸面上的,必须要自己也能掌握高超的使用技巧才可以。
很快的,两个近卫装填好了,同时瞄准着两个冲在最前头的农户。
他们看向惟功,见惟功点了点头,便是又回头,并没有将脸放在火门附近看准星瞄准……距离很近,两人在瞄准的时候,对面的农户仍然拼命往前冲着,嘴里叫骂着,两人下意识的便是扣动了扳机。
两声清脆的巨响响了起来,两股白烟在铳口和火门处冒了起来,强烈的硫磺味道也升腾了起来。
火枪的轰鸣声吓住了斗殴的双方,所有人都停止了手上的动作,呆呆地看着两支冒着白烟的火枪。
在不到十步的距离被弹丸打中,两个农夫都是仆地立死,此时他们的妻子和孩子趴在两人的身上,不停的哀嚎着。
沈榜身为父母官,下意识的向前几步,想要安抚这些悲哀的百姓,但这些人抬起眼来,却是毫不掩饰的怨毒。
“唉,何至于此!”
沈榜顿足,回头埋怨着惟功。
“这位大人好不识好歹!”王乐亭满头大汗,身上还有十几处轻伤,好不容易挤了回来,听到沈榜的话,便是怒目而视,怒道:“我家大人不是为了救你,何至于陷到这样的险境里来!”
“沈大人。”惟功竖起手掌,止住愤怒的王乐亭,沉声道:“适才的情形你也看到了,如果不开枪杀人,再打下去,死的人就不止这几个了,所以,还请你谅解!”
“唉,是学生失言了!”
沈榜确实是爱民的好官,刚刚脱口而出的话也只是心疼百姓的遭遇,虽然刚刚这些人还对他挥动锄头,欲杀之而后快。
但他不是糊涂的人,知道惟功说的有理,不采取断然措施,杀伤的人就会更多。
当下鞠躬认错,以进士知县的身份,这样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态度了。
惟功叹息一声,道:“今日之事谁也不愿,不过我是无事的,但沈大人你可能会有麻烦。”
“无妨。”沈榜道:“学生自束发受教以来,所读圣贤书无非就是为了生民百姓,今日之事,纵使重来一次,无非是事前多做些准备,但也绝不会改凡事以直道而行的初衷。”
惟功深深看了此人一眼,这固然是一个读书读迂了的书呆子,但不论是施政的果决还是坚毅的性格,足以叫此人名留青史了。
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