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9年,我针对该所又发生一起死亡3人的生产安全事故,且未仔细分析事故原因就准备作结论,不乐意接受检察监管的情况,向省司法厅、省劳教局和劳教所有关领导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并指出:一、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二、人民检察院对监管场所的法律监督是通过派驻检察官实施的;三、人民检察院派驻的检察官相对所驻的正处级的监管单位而言,充其量是一个科级单位,但它是代表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职责的;四、谁藐视这个规格不及的检察官,就是藐视宪法、法律,就是藐视检察机关;五、不依法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出了问题绕过检察监督,我们不开通行证。陈述了预防安全事故、保护被监管人员生命权和健康权与维护监管秩序、提出改造效果的关系等。这次,这些单位的领导都虚心听取了意见,结合这次事故,对以往事故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查找了原因,并研究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同时,主动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此后,该所连续多年没有发生类似事故,而且无论其改造效果,还是经济效益在全省劳教系统都处于领先地位。
我总是以执著敬业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处理好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的每一项工作,不但提高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权威和效果,还密切了检察机关与相关单位的联系。所以,一个检察官,特别是一个有领导责任的检察官,只要心底无私,敢于负责,就能高标准成事。
现在,领导难做,讲的是我们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发生了变化。在新的时期,新的挑战、新的矛盾、新的问题需要我们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强的才能,更高的水平去迎接新挑战、破解新难题、解决新矛盾、实现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领导比以前难做,这是必然的。唯其更难,才说明时代前进了,事业发展了。难当领导,是说面对和谐社会、效益社会的艰巨任务,面对改革、创新、开放的更高要求,对干部的要求更高了,标准更高了,难度加大了。
难做领导,这是我们的落脚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共产党员的风范。挑战严峻、难题多、任务艰巨,恰恰是为我们展示才能,为社会发展创新创业提供了大有作为的舞台和机会。从另一方面来看,难做领导难在哪里呢?其实我们难就难在自身的责任心、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难”在我们自己。可以说,万事皆备,就看我们的执行力,就看我们如何抓落实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心力有多大,能力才会有多强。我十分赞赏有的同志所讲:认真第一,能力第二。认真来自责任心,来自有心、用心、尽心。作为领导干部,在历史使命面前,我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尽心尽责,否则,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查阅历史,一个王朝覆灭之时,一个政党下台之时,并不是缘于没有人才,而是大家都没有责任心,好像事业好坏与己无关。“家宅将倾,视若观戏”;“马厩失火,处若邻人”。归根结底都是内因。
做事,毛主席讲,要“精益求精”;居里夫人讲,要“追求卓越”;美国前总统卡特在竞选时写了一本书:《Whynotthebest?》(《为什么不是最好的?》),讲的都是标准。
有些人,对工作无所谓,粗枝大叶,低标准。这些人送上来的文件,往往空洞无物,不合逻辑,还错字病句频发。有的人就是不认真、不准确,还自恃聪明,仿佛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讲就通,但就是一做就错,一下笔就离题,这也是素质不佳的一种表现。
近年来,在用什么作为工作标准这个问题上,不少同志脑子里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比如:
有的以个别领导的满意度为工作标准,做什么工作首先看领导的态度,领导喜欢的就拼命干,不喜欢的就不干。不否认,上级领导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群众的愿望,但毕竟带有很大的个人主观意志和随意性。如果用这样的标准干工作,就难保不偏离党的工作目标,难保群众真正满意。
有的以工作做得新颖、时髦为标准,就是什么工作做起来引人注目、招风打眼就做什么,且名之曰“创新”。工作上追求创新是没有错的,但这和刻意求新、追求时髦是两回事。创新是从客观现实和需要出发,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获得更大的效益;而标新立异赶时髦,则既不注重实际,又不注重效益,除了表面上好看,对事业并没有多少益处。
有的以安全稳妥、不出事故为标准。的确,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防止决策不当、出手不慎而给人的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损失。但安全稳妥、不出事故只不过是为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质量保证,而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要出成绩,出效益,出战斗力。
诸如上述工作上的低标准、歪标准还有很多,在一定程度上都对我们的工作指导思想起了干扰作用,甚至使工作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不仅群众不满意,也使得许多投入未能转变成应有的效益。这样的工作干劲越大越远离党和人民的要求。
那么,什么是我们工作的高标准呢?
高标准、严要求说白了就是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执行力,瞄着高标准,选择较高起点,采取科学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永远不要退而求其次。只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过关。做好了,才叫做完了;追求卓越了,才能获得成功。安于平庸是你最大的敌人,唯一的办法是追求卓越。只有不断进取,自我加压,不言满足,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你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干部。
路是人走出来的,事是人干出来的。没有一件事是具有决定性的,但一千件事,一万件事,每一件事只要做得稍微好一点,积累起来就是让人忘不了的感动和荣誉。什么叫事在人为?事在人为就是别人能做到的,你一样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你也要做到。什么叫志在超越?志在超越就是要超越自我,在观念上要超越自我,同时要超越别人、超越过去。要大力弘扬不断超越: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只有不断超越才有发展的空间。
干事者最大的欣慰是看到自己付出的劳动绽开出事业的绚烂花朵,在铅华洗尽的背后是干事者最幸福的笑容。
修身、齐家、报国、平天下,成就一番事业,将所学、所谋、所干最终统一为所成,不仅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也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性动力。
清醒四:占着茅坑不拉屎,必会被轰走 5。在得失面前,要有平常心
没有内在修养的高风格是不存在的。
我刚回检察院办案时,因为检察机关费用紧张,办案出差的费用都是在发案单位报销。发案单位在处理出差经费时是很给面子的,许多人也比较随便。但我想,发案单位的钱也是国家的钱,作为一个检察官为国家履行职责,别人给你面子,但也是考验自己自律性的时候。所以,我多次出差从不讲究吃与住,吃的标准就是填饱肚子,住的标准就是能睡着觉,我多次住防空洞旅社,3~5元一晚。记得我在办理省商贸公司的案件时,去深圳调查和追款,一个星期只报销了380余元。公司经理看着追回的几十万元,对我说,老黄,难得呀,共产党的钱都不会花的人。我说,人嘛,吃好点,住好点,既不长皮,也不长毛,更不益寿延年,那么多百姓不就是这么过的吗?
我在我们省送变电建设公司主办和协助处理过几宗案子,该公司领导有感于我从不乱花一分钱,还将案件办得让他们满意,就主动找我,想将我爱人调到他们单位工作。其实,我何尝不想呢?我爱人所在的单位效益极差,而该公司到目前都是一个效益很不错的单位。但是,我除了考虑有以权谋私之嫌外,更多的考虑是,这些关心我的人都已是朋友了,万一让这些十分敬业、严于律己的好领导背上与检察院拉关系、自己屁股不干净而寻求保护的黑锅,怎么对得起朋友?所以我宁肯让我爱人提前退休,也不会给别人添麻烦。
现在领导生存也是个敏感问题。我在我们的班子里,除了一把手,我的年龄和资格都是最老的,但我从来未给任何人提出过坐什么车的问题,安排什么车就坐什么车,绝不攀比。因为我上街乘坐公共汽车时看到,一个进城打工的农民,背着背包,如果能坐上一个座位,就一脸荡漾着幸福的笑容。我们除了职务以外,不都是一个普通的人吗?
总之,在这些小事上,我是对得起我们发案的单位和自己良心的。
要巩固和提高我们的发展水平,还需要我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任何小富即满、小富即止、小富即“吹”、小富即奢的思想都是没有出息、极其有害的。
现在,我们有一些人身上就存在着“吃喝玩乐站在第一线,革命斗志退到第二线,违法乱纪超出了警戒线”的现象。他们也许认为,吃吃喝喝是小事,只要不贪不占就没事。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任何事情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小节上不注意,必然会酿成终身遗憾的大错。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因此,我们要牢记先人早就讲过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格言,把艰苦奋斗作为清醒剂、强心剂。
在思想上要有艰苦奋斗的意念。要有不畏艰难,知难而进,锐意进取的品格;有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开拓向上的精神风貌;肯学、肯钻、肯思,勤于理性思维,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解决。
在工作上要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乱铺摊子、滥上项目,为追求政绩建了又拆,拆了又建;要有奋发图强、勇于拼搏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提高工作标准和要求,不但要求过得去,更要求过得硬;要有敢于啃硬骨头的精神,不能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矛盾就撒手,要始终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拼命的精神。
在生活上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我们只有在生活上保持勤俭的习惯,才能真正地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前,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事业不允许我们有浪费奢侈的行为,不允许我们讲排场,比阔气。不要说我们的国家现在还不富裕,我们的事业还没有完成,就是日后我们生活富裕了,经济发达了,也不能有丝毫奢华之气。我们应从少喝一杯酒、少抽一包烟、少用一升油做起,艰苦奋斗,勤俭创业。
我这人有点犟脾气,还喜欢管那些不该管的事。
2000年上半年,长沙市南门口一位老人,姓罗,86岁了,他家隔壁就是一个街道工厂。因为这个街道工厂的改造、重建,使他的一间私房四面开裂。当时,他把这一情况向厂里反映后,厂领导怕房子垮塌砸死人,马上叫他们到外面租房子。这个家里四口人,儿子儿媳都下岗了,一个孙女在读书。厂里给了他家900元钱,老人家很快租了房子,且还能节约出几百元钱。他觉得这厂还不错。但到第二个月,老人再去找厂里要钱时,厂里不给了。厂里负责人还说,你房子裂了与我们厂子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