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赔笑着放下礼物,丛掌柜心里已经后悔了,这话要怎么说呢?人家一没偷,二没抢,正正当当凭本事吃饭,他们这些酒楼饭馆拼不过人家,就想赶人家走,这话怎么说也占不住理啊!
可陆滢问起来的时候,他还是支支吾吾的开了口,“上回,在北市,看见你帮那家做生意,似乎做得不错啊……”
没想到,陆滢冷着脸硬梆梆的道,“师兄有什么话不妨直说,我跟她也不太熟。”
不太熟?丛掌柜忽地象是看到线希望,忙把眼下遇到的困境就说了,末了又道,“我们也不是要针对她怎样,只是做生意不应该讲究些规矩吗?她一人抢了我们这么些人的饭碗,让我们怎么活?”
陆滢挑了挑眉,“她开铺子时可有按规矩拜会过你们?”
“没有!”丛掌柜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要是早知道他们才不会让她开铺子!
陆滢淡然捧起茶杯,抿了一口,“既然她来时没按规矩,那该怎么对她也是你们自己的事。”
丛掌柜再看她一眼,明白了!
“多谢三姑娘指点,告辞告辞!”
他高高兴兴的走了,陆滢却一下把茶杯重重搁下,沉下了脸。
陆文氏带着泪痕从屋里出来,“滢儿,是娘对不起你,给你说了这样一门亲事,让你受委屈了。”
“不关你的事。娘,我想一个人静一静。”陆滢心里象是窝着一把火似的,别提多憋屈了!
能相信吗?让她怎么能相信?
她居然给退亲了!
她怎么可能会被退亲?
饶是陆滢这几天纠结了那么久,到底要不要嫁给欧阳康,却没想到原来竟是一场笑话。欧阳康从来就没想过要娶她,他说他已经订亲了!
可他订了亲,他自己的亲爹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还拿出什么母亲遗下的玉镯,天知道是真是假。不想娶她早干什么去了,为什么非要等到自家同意了,要正式上门来提亲时才这么说?这是看着她好欺负么?
已经很久没有人能给她这种感觉了,这感觉甚至比当初在水晶卷的比试时更糟。那回的比试,她虽然没赢,但那个丫头也亲口承认过,自己做的水晶卷比她做的好吃。
可眼下呢,难道是她输了那个丫头?
欧阳康拒绝她,其实是为了她吧?一定是!
可她有哪里会输给那个丫头的?论相貌,论家世,论品行,她有什么不好,为什么欧阳康宁愿选那样一个乡下丫头,却拒绝了更加优秀的自己?
年轻的女子都是敏感而骄傲的,尤其在婚恋这件事上,大都看得非常重。在自家同意的情况下又被人拒婚,陆滢简直难以想象要是这件事情传开来,她要成为多少人的笑柄!
“姑娘,”丫鬟怯生生的站在门口道,“二太太带着欧阳太太来了。”
“她们还敢来?”陆文氏怒气冲冲从房间赶出来,“让她们滚,我们家不欢迎这种客人!”
“不。”陆滢心念微动,忽地道,“请她们进来。娘,不妨听听,她们家到底还要说什么。”
谭氏是真的羞愧万分,见面就不住的赔礼道歉,“这件事我们事先真是一点不知情,否则绝不会闹得今日这样难堪,府上二太太是我多年至交好友,我就是再去蒙谁也绝不至于来蒙骗于她。”
陆文氏怒道,“不知情?说给谁听啊!你们自家的儿子自家都不知情,那还有什么知情的?”
谭氏真是百口莫辩,总不能说他们家一直当那个儿子不存在吧?那往后还怎么做人?
陆方氏也不好怎么替她分辩,只能跟她一起埋头道歉,“这件事真的是我们的错,还请大嫂息怒,三姑娘息怒。”
陆滢却道,“息怒并不难,拿出诚意来就行。不知府上准备对此事作何交待?”
啊?还要交待?谭氏这回可做不了主,“那依着三姑娘的意思是要怎么做?只要我们做得到的,无不从命。”
陆文氏顿时道,“那你让你家老爷亲自过来,跟我们赔礼道歉!亲事是他来提的,难道眼下就这么躲过去了?”
要是可以,谭氏也想让欧阳锦来,可他肯吗?他要是不肯来,这件事陆家又不肯善终,到时宣扬开来,影响的依旧是自家儿女的名声。
所以她只得咬牙起身,当着陆文氏的面作势要跪,“请太太原谅则个,让我家老爷来,恐怕不妥吧。”
她原先没打算真跪的,可半天没个拦的,谭氏进退两难,只能真的往下跪了。
可双膝快要挨地,陆滢却上前去将她扶起,“夫人不必行此大礼。其实娘方才说的只是气话,我想要的交待,并不是这个。”
谭氏心中感激,要是真跪了,她往后见着陆家人还怎么抬得起头来?更加别想把女儿嫁进来了,那可是一辈子的话柄。
这一回,她对陆滢是真心实意的感激道,“好姑娘,知道委屈你了。”
陆滢表现得很大度,“其实我要的也不多,说起来,大公子还曾经救过我,是于我有大恩的。只是一个姑娘家提亲遭拒是多么丢脸的事情,相信你们也清楚。既然此事,你们全不知情,那我眼下只想让欧阳公子亲口来跟我说一声,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陆滢的要求,真的不过分。
起码欧阳锦一听,顿时就答应了,“让人去跟那个孽子说一声,他既知道自己有了婚约,怎么也不早说?害他老子丢这么大的脸,难道就不该去赔个礼道个歉?让他去,好好跟人说,别让人把事情宣扬开来,弄得两家的面子都不好看。”
谭氏听得暗自忿然,心说要不是你不打招呼,自作主张的捅出这个烂摊子,哪有后面这些破事?亏你还知道怕人宣扬开来难看,那当初怎么就不把事情做好看一点?
不过事关全家名声,谭氏心内再瞧不起欧阳锦这番作为,到底也得去张罗一番。她这继母不好露面,只得再次交待给了欧阳庄。兄弟之间,到底也好说话些的不是?
“非要我去不可?”
欧阳庄很是无辜的看着他不说话,可眼神里的意思是显而易见的。人家姑娘点名要你,你不去,换谁好呢?
欧阳康为难了。
免费小剧场:买书记【白色情人节特别献礼】
自从上次意外流血事件发生之后,欧阳大少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加强某方面的学习。(不懂的童鞋请过来挨个打pp,并回去复习第212和213章。)
在欧阳大少的认知里,学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请老师指导,第二种是看书自习。
分析一下如果拿这个问题请教苏澄先生时会得到的各种后果,欧阳大少觉得还是第二种比较靠谱。
既然学习方针确定了,剩下的就是去购买相关的参考书籍。
出国子监前行五百步,左拐第二条小巷子里的民居里就暗藏着好几家书店,里面有各种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东西。欧阳大少时常听人说起,却没有进去见识过,今日趁此良机就去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结果相当的开人眼界。
小到三寸见方,全用蝇头小楷抄写的教科书,巧妙掏空带有暗格的砚台,还有用鼠须做的,专门用来写小抄的毛笔,无不精妙之极。
可这些,都不是欧阳大少要的。
“你们这里……有没有特别一点的东西?”第一次做这种事,不管怎么竭力掩饰,耳根子都有些可疑的发烧。
“特别的?”伙计皱眉想想,再看他那副别扭样子,忽地明白过来了,“有!公子请随我来!”
跟着伙计进了黑乎乎的内室,欧阳大少颇有些做贼的心虚和忐忑。
“这些东西可是见不得光的,您等着,我来点灯。”
随着一本书放进手里,欧阳大少使劲按捺着怦怦乱跳的小心脏,屏住呼吸,等着伙计点灯。
啪地轻轻一声,是打火石被擦亮了,随即引燃了小小油灯。
欧阳大少鼓足勇气睁开眼,就见手中的书册上提着一行端正大字:
“国子监老师出题思路分析”。
后面有个破折号,又有几个小字,“——苏澄篇。”
怎么?
怎么会是这种东西!
欧阳大少似乎都能瞧见苏大神仙在书页里望着他各种坏笑,偏伙计还不无得意的炫耀着,“这可是我们老板经多年苦心研究的成果,一般人我们还不卖呢!您要买的话,打个折,就十两银子吧。”
欧阳大少尝到了心头滴血的滋味,欲哭无泪的回到国子监。
忽听关公子跟崔浩在那儿神神秘秘的说,“我最近弄到个画本,可是真心不错!要不要看?就十两银子!”
犹如绝处逢生般,欧阳大少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自己跟关公子关系那么好,借来看看应该不会收钱吧?顶多再给他一盒糕点就是。
崔浩皱眉想了一想,“兄弟最近有些手紧,要不欧阳世兄,咱们打伙买,一人五两?”
这也可以啊。
“你算了吧,我欧阳世兄可是正人君子,才不看这种东西,你可别想占他便宜!”
崔浩咬牙叹气,“那好,十两就十两吧。”
欧阳世兄再次尝到了心头滴血的滋味,并再次欲哭无泪了。
我不做君子了,行不行?
(希望大家看得开心!并请继续支持哟!)
第217章 专情
说真心话,欧阳康是一点也不想去见面的。这种场合想想都尴尬,而且这说起来也不对啊。
说白了,他和陆滢又没有订亲,连庚帖都没换过,只能属于议亲时的口头反悔,是于女方面子上有些不好看,但这种事,也属正常好不好?就算女方是受害者,但难道她们会满世界嚷嚷去道委屈?那才是给自己丢脸呢。
就算是要交待,也该去找家长,干嘛非要他去?他要是真的去了,无非是把拒绝的话再说一遍,有意思么?
可陆滢不比旁人,这姑娘跟他家多少也有几分交情。她的师父和念福的师父也是曾经的师兄弟,虽然眼下不是一个门派,毕竟渊源颇深。
那日,他虽是为了救她才受的伤,但后来家里的生意,人家也来帮忙支撑过一阵。再说这件事,说来说去,女方也算是受了伤。而那个害人的,还是他亲爹。
唉,只当是子债父还吧。再说余三胜对念福也实在是很不错,说不得往后还有求到人家的时候。就当是为她日后多铺条路,也不好跟人家弄得太僵。
欧阳康咬咬牙,答应下来了,“她一定要见也行,不过我不上她家。那成什么话了?她要愿意,你回去就帮着约个外头酒楼或是哪里,大家见上一面。唔……到时你陪着我一块儿去。”
我?欧阳庄也不想掺合这种事,可想想若是欧阳康单独和陆滢见面,那就更不妥当了,孤男寡女的,多不好啊。
算了,只当是打虎亲兄弟吧,一起就一起了!
剩下的事,他自会回去跟谭氏商量着办,这边欧阳康却有些发愁。这么大的事情,要不要跟他家念福打个招呼?
说了,她肯定会生气。不说,万一被她知道了那肯定会更生气。可要是说了,她又问起自己订亲的人是谁,自己要怎么说?
临行之前,祖母的话还言犹在耳。
“康儿。你要记住,这回施家肯让他们家外孙女跟你上京。人家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虽然人家家穷,可那也是好人家的女孩儿,跟你个男子同行同宿的,难保将来传出什么闲话。祖母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不会做那些让人不齿之事。但旅途漫漫,万一跟人家女孩有个什么,或许不是你故意,但只要是做了有损人家女孩儿名节之事,祖母就要你正正经经娶了人家。切不可因为人家家贫,就有半分轻视之心。
这对玉镯。原是你母亲的陪嫁,当日你生下来时,她就说要留给儿媳妇做见面礼的。这些年,她的嫁妆我尽力替你收着,眼下除了换了这三千两银子。就只剩这对玉镯了。一只给你自己收着,另一只我给了施家。若是这一路平安无事,施家答应会归还玉镯,任你另娶。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