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妾这职位-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佟氏抬眼,看徐妈妈满是皱纹的脸,忽悠想起许多,前身的佟氏徐妈妈尽心尽力照顾,拉扯惠姐和祯哥两个小主子,像佟氏亲人一样。不久前贾府抄家,徐妈妈的丈夫突然病发,倒下在没醒过来。
佟氏怎么能忍心让她孤身一人回乡下去,道:“妈妈,我不能让您走,您也是我的亲人,和他们一样,要走一起走,你就安心呆着,旁的事不用管。”
徐妈妈怕主子为难,是以提出要走,真走却也舍不得自小奶大的姑娘。
当年佟家兴旺之时,佟如玉小时候一般也有两个奶娘,可谁都不如她尽心,小主子病了,她整晚不睡守着,困得眼皮直合上,就用冷水洗把脸,一眨不眨地看护病中的小主子,这份情意早超出主仆之情,与亲母女无异。
又聊了会闲话,佟氏在灯下看了会书,油灯不敢点时间长了,时候长了,怕她嫂子又要念叨,就吹熄灯上炕睡了。
二日,起早,佟氏端着铜盆,去院子里井边打水洗漱,看她哥哥匆匆往出走,看见她停住脚,道:“皇上给安先生在京城赐了府邸。听说是原来富察家住过的,后来富察家最后一个人已于头两年死了,在没什么人,就空出来。”
富察家是个什么背景,她不知道,但能让皇上赐府邸,这乃是天大的恩典,一般官员也是靠俸禄自己购置房屋,朝廷官员不计其数,要是都管,哪能管得过来。可见皇上对安仲卿的倚重。
佟大爷也没顾上看妹子呆呆的站着,就着忙走了。
她时常想起他,他举手投足,潇洒自如,如行云流水,一言一笑,亲切自然,都成了过去式,每到静夜,她越发想他,他难道只能在梦里出现,无缘再见?
这时,正房有了动静,丫鬟红玉端盆打水,侍候主子们梳洗。
佟氏怕人看到她失魂落魄的样子,赶紧端水回房去了。
洗漱完,佟氏过母亲处吃饭。
佟大爷出门早,胡氏就早早用完早膳,在婆母身后立着,侍候婆母用饭,给佟母盛了粥,佟氏自己盛了碗粥,母女坐下吃。
胡氏这早上破例没说什么,想来是佟大爷说了她,有所收敛。
佟氏陪母亲说了会子话,就回房去了。
胡氏在房中一样样摆弄给自己侄子办喜事置办的东西,准备吃了晌饭就过去娘家。
银子是银子,东西是东西,自己就这一个侄子,胡家就这一棵独苗,自是宝贝,胡家家境一般,懒女儿胡氏帮衬,胡氏回娘家,每每都偷着塞银子给母亲,老母亲就都花在孙儿身上。
胡氏正拿着一对银镯子反复憔看,这对镯子虽是银的,可样式古朴,纹饰精美,这是早些年间祖父偶然得的,给了她,这次她打算给新媳妇做见面礼,好歹也叫她一声姑姑。
正用手摩挲着心爱物,有点舍不得。
这时,外面院门传来‘咚咚’叩门声,小丫鬟红玉也不知跑去那里了,半天无人应,佟氏骂了声:“小蹄子,越发懒了,步都不愿意挪,门也不开,还得老娘开门。”
就亲自走去开门。
拉开门闩,胡氏一看门外之人,颇出意外,脱口叫了声:“表弟,你怎么来了?”
原来来人正是唐家大爷,唐凤生一脸讨好的笑,道:“嫂子一向可好,小弟一直想来看望哥嫂,怕表哥生我气,不敢过来。”
胡氏面漏难色,道:“你表兄恨你够呛,你还敢来,嫂子劝你快些回去,等你哥哥回来看见你,又要生气。”
唐大爷嬉笑着道:“小弟知道从前错了,今儿特意上门赔罪,表兄愿打愿骂,小弟没一句怨言。”
又朝着胡氏连连作揖,赔笑道:“好嫂子,替小弟说几句好话,小弟感念嫂子,不会忘了嫂子的。”
说罢,朝后挥挥手,两个家人扛着个红木箱子进来,后面还有几个小厮手里拎着肥鸡、肥鹅等活物。
胡氏一见东西眼睛立时就放光,立刻变脸,满脸堆笑,赶着道:“表弟屋里坐,自家亲戚,还拿什么东西,让嫂子过意不去。”
唐大爷呵呵笑着,迈着方步,踱步进来,胡氏让到厅堂,赶紧唤丫鬟红玉沏茶。
看着下人把箱子放在堂上,又那活鸡活鸭直接拿去厨下。
红木箱子当堂打开,胡氏抻着头朝里一看,满满一箱子的精致华美的绸缎料子,唐凤生道:“这是我铺子里的东西,随便捡了几样,不知嫂子和不和意,不喜欢这些花色,去我铺子里,随便挑。”
胡氏傻傻盯着,眼珠就快掉到箱子里,自言自语道:“真漂亮,这花纹精美得能和宫织的料子媲美。”
唐凤生笑笑,又一摆手,身后一个小厮,捧出个描金乌木雕枝莲的匣子,打开,里面是几件新式样钗环首饰和几枝鲜艳的轻绢簪花,道:“这是孝敬嫂子和侄女们的。另外还有给玉妹妹的东西我另备了。”
胡氏不糊涂,听明白唐大爷还是冲着小姑子来的。
唐凤生四下里看看,道:“表妹没在家?”
胡氏会意,道:“在后面,我叫丫鬟唤她出来和表哥相见。”
说吧,吩咐小丫鬟红玉道:“去找你姑娘来。”
小丫鬟答应声,去后边院子佟氏房中找她。
  
89再蘸之事
这厢唐大爷道:“嫂子是明白人;小弟实不相瞒,这次是为玉表妹来的,小弟听说玉表妹如今已是自由身,你弟妹也没了三年,小弟一直没续弦;我这心思也瞒不过嫂子,就我的家世,不是没有上赶着要嫁给我的;只是心里一直惦记表妹,别人也看不上眼,求嫂子成全;小弟愿送嫂子一千两银子;作为聘礼,东西另算。”
胡氏一听,呼吸都困难,一千两银子,对小门小户人家,是天大的数目,月娘和二娘能置办一副像样的嫁妆,顿时喜得嘴合不拢,忙道:“自家兄弟,嫂子怎能看你孤身,没个知冷知热的人,与心也过意不去,表弟放心,妹子那嫂子去说合。”
胡氏满口答应下来,喜过后,暗腹:小姑子模样虽生得好,可已是生了两个孩子做过贾府的妾侍,唐表弟要找啥样条件的没有,偏偏就看上她,有点不可思议,转念,别是他玩笑,婚姻大事不比别的,又问道:“表弟说得可是真的?愿意娶做正室?”
唐凤生看她不信,忙赌咒发誓道:“无半句虚言,千真万确,若有负表妹,让我不得好死。”
胡氏方信是真的,暗道:小姑子烧对了那柱香,竟是大富大贵运道,多少人求都求不来,像那五婶子老早就想把姑娘嫁给他。
佟氏闲了无事可做,就躲在屋里把侄女的《女四书》拿来看,
小丫鬟红玉一溜小跑喘息着进来,说:“奶奶请姑娘去前厅陪客。”
佟氏纳闷,有什么客要自己出面陪,就道:“是哪位客人?”
小丫鬟红玉提上一口气,口齿伶俐地道:“是唐家表大爷来了,说要见姑娘,奶奶吩咐奴婢来请姑娘过去相见。”
小丫鬟只顾着说话,没主意佟氏已变了颜色,尚兀自道:“唐大爷人来了,还带了许多东西,说特意备了份礼物给姑娘呢!”
佟氏听了,不觉气恼,嫂嫂实在是过分,愠色道:“瓜田李下,内亲也应避嫌,你家奶奶怎么糊涂了,竟然让我去陪成年男子。”
小丫头不敢答言,跑走了。
佟氏坐在屋里生闷气,她嫂子连礼法规矩都不顾,明着牵线搭桥,亟不可待把自己往外推。
徐妈妈在厨房忙活,见院子里热闹,进来些人,抬了许多东西,丫鬟红玉忙不迭小跑进来说:“妈妈快烧热水,现等着沏茶。”
徐妈妈看她急,比量下灶上,锅灶上坐着一铜壶,还‘哧哧’冒着热气,道:“灶上壶里的水是我新烧的,还滚热,拿去用吧!”
随口问了句:“谁来了?”
红玉端下铜壶,提着就往外走,头也不回会说了句:“唐表大爷来了。”
徐妈妈一下愣怔住。
这时,曲妈妈打街上回来,正赶上唐家小厮拎着鸡鸭往厨房送,忙热心招呼道:“放在灶间门口就行,几位小哥辛苦,屋里喝盅茶。”
那几个小厮放下手里东西,道:“茶不喝了,大爷该骂人了。”
曲妈妈嬉笑着道:“看几位小哥说的,这点子事,你家大爷怎就会骂你?”
一个小厮凑近,悄声道:“妈妈不知道,我家大爷这次是为大事来的,若是让我等耽误了好事,不揭了我等的皮。”
曲妈妈狐疑道:“唐大爷来有甚大事,神神秘秘的?。”
本来亲戚常来常往,那小厮熟头熟脑的,也不避讳,小声道:“我家大爷是来求亲的。”
老曲婆子方恍然大悟,喃喃道:“怪道,唐表大爷一直未来,我们姑奶奶一回娘家,他就过来,原来是这么档子事。”
小厮和曲妈妈守着门口说的话,徐妈妈在厨房听得一清二楚,她是知道主子和唐大爷底细的,忙放下手里的活,在围裙上抹了把手,赶奔后面,去找姑娘。
此刻,佟氏正在屋里坐着生气,凡事百般忍让,嫂子却得寸进尺,公然把主意打到她身上。
徐妈妈进来,看佟氏脸上有怒意,陪着小心问道:“姑娘,老奴听说唐大爷是来向姑娘求亲的,姑娘可有什么打算?”
佟氏嗤笑,不屑地道:“这个家是真住不下去了,我们待会吃了中饭,就出去找房子。”
徐妈妈一脸愁苦,道:“可租房子的钱哪里来?”
佟氏道:“母亲给了我些钱,租差一点的应该够用,日后慢慢在想法子,不是大哥的生意年底有红利,另外,熬到明年开春,我的那个小店面不租收回来,收拾一下,自己住,前头门面,还能做点生意,维持过活也不是很难。”
既然姑娘都打算好了,事到如今,徐妈妈也无话可说,道:“姑娘要搬出去,老奴自然是随姑娘出去的,和姑娘做个伴,也好朝夕侍候姑娘。”
佟氏这也是不得已才下的决心,她不是没有考虑,搬出去会遇到无法想象的困难,可实在也没旁的折可想。
前厅,唐大爷等半天不见表妹出来,胡氏也跟着着急,站起身,去厅堂后门口朝外望了望,看见小丫鬟红玉一个人垂头往回走,扬声道:“你家姑奶奶呢?”
红玉垂下眼皮,怯怯地道:“姑奶奶说……。她不方便陪客。”
胡氏失望之余,转回头赔着笑脸对唐大爷道:“妹子脸皮薄,不好意思出来。”
唐凤生笑道:“无妨,请出舅母拜见。”
胡氏又亲自去请老太太过前厅来,老太太上座,受了礼。
佟老太太忙道:“自家亲眷,不用多礼,多礼就外道了。”
又招呼胡氏道:“媳妇啊!快让凤生坐。”
唐凤生方坐下,佟老太太不知前事,欣然道:“外甥好久不来,是忙生意,还是忙着相亲?”
唐凤生赔笑探身道:“看舅母说的,外甥虽不才,眼界却高,一般女子入不了眼。”
佟老太太道:“这孩子,不要太挑拣了,说上一房媳妇,知冷知热,好好过日子,比一个人空锅冷灶强。”
正好话说到这里,唐大爷哪能错失机会,忙站起身,一揖到地道:“外甥久慕表妹,可惜表妹已嫁做人妇,一直引以为憾,可巧表妹婿家出事,表妹得以归母家,外甥想求娶表妹为妻,望舅母垂怜,成全好事。”
佟母颇感意外,寻思片刻,想唐家富贵,唐凤生嫡妻又没了,这桩婚事倒可以考虑。
想想道:“这事等你表兄回来,我同他说,看他的意思,如玉那,听她哥的,若是她哥同意了,她也就没话说了。”
胡氏一听,心里欢喜,老太太吐口,丈夫那就成了一半了。
唐大爷又拜谢了老太太,呈上礼物,哄得老太太高兴。
还好,胡氏没敢擅作主张留唐大爷吃晌饭,她知道若被丈夫遇见,怕二人动起手来,一下子弄僵了,在想转圜就难了,此事还待从长计议,慢慢劝转丈夫,就是小姑子身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