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朝赶上了个‘好时机’,本以为宦官诛尽,这气象不该再浑浊下去了,倒是我老糊涂了,天真了!公达会留在这里助我一臂之力,彧儿你早日回颍川,主持大局。”
荀爽到职之后,董卓的势力不断膨胀,本来朝局大洗牌之后,实力雄厚的袁氏家族正处上风,而董卓这一外来势力卷入其中,渐渐有了一人独大的趋势,袁氏以袁隗为首的三公代表渐渐不敌,却还是董卓势力把持朝政的一大障碍,朝中众臣又开始默不作声地站队,而荀爽,自然是暂时支持袁家这一边的。董卓已屡屡公然在朝堂之上出言不逊,藐视群臣,少帝对其唯唯诺诺,偶有谏臣挺身斥责,皆不能逃避或罢官或惨死的下场。
名士们在此时也绝不能容忍这等蔑视皇权的恶贼存活,苦于董卓不仅兵力强大,帐下还有诸如李儒李肃等才智超群的谋士,只得再三隐忍,从长计议。光这几日找上门来秘密商讨此事的人便有荀爽的老朋友,何顒,荀攸亦计划参与此中。
除去袁氏的势力外,朝中还有一股以司徒王允为首的反董力量,王允此人同样身居高位,却隐忍已久,对把持朝政大局的位置虎视眈眈已久,校尉曹操和环燕的父亲太中大夫,都疑似属于王允一派。
不出时日,董卓便找到了削弱袁氏势力的好方法——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并下遣袁绍袁术两兄弟,一北一南,连夜离京,去了冀州和荆州。此举一出,天下哗然,朝中名士众臣更是没想到董卓的胆子竟大到了敢废立皇帝的程度,而唯一能与之抗衡的袁氏也不再强盛了,董卓的不可一世,作乱朝堂后宫,令天下人恨不得分其肉而食之。
荀爽的咳疾也被气得又犯了。袁氏一倒,便只剩下王允这么一支可抗势力了。
“自从董卓收吕布作为义子后,董氏内部不可不谓分化严重。西凉部队追随董卓多年,如今地位却屈居于吕布之下;而吕布军虽勇猛,却不及西凉军势众。李傕等人视吕布为眼中钉,双方不合乃是早晚之事,何不借此加以利用?”荀爽道。
不过看透这一点的,又岂是只有荀爽自己?
正值众人商讨除董大计之时,荀襄的禁闭也被关得差不多了,至多不许她出家门而已。不过平日里少有人在家,荀襄一逮着机会便会偷溜出门去,哪怕只有一个时辰,在外面望望风也好。
洛阳的街市,早就不再熙熙攘攘的了,有几个孩童嘴里哼着“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经过荀襄身边,又倏地被自家大人拉去捂住嘴。还未等荀襄了悟这童谣是何意,身后便传来了一阵马蹄声和叫嚷声。
“让开!让开!快让开!”暴怒不耐的声音驱散开路上行人,荀襄也忙跟着跑到一旁,抬起头来朝声源看时,先映出眼帘是一人一骑——一身戎装的吕布,手持长戟,驱赤兔烈马,目不斜视地向前奔去。
这是荀襄第二次看见吕布,却远比第一次显得更为英勇,仿佛他的眼中只有广阔的天地,和敌人。
待马蹄踏起的尘土散尽,路人们才从惊惧中回过神来。
“哟!瞧这董贼的好儿子,莫不是冲去与西凉军干架去了罢!”
“吁,若是便好了,拼他们个你死我活……”
荀襄默默听了几句众人的议论,若无其事地向前走。她方才还在感叹吕布的英雄之气,早就忘了戏志才先前与她说过的吕布的不好,如今看来,这个她眼中的英雄还真是饱受非议啊!想必是董卓暴行的变本加厉让平民恨之入骨,这“千里草”和“十日卜”拼起来可不就是“董卓”二字?也难怪吕布遭恨了。
荀襄只觉得可惜万分。
她就这样低着头想事情,边想边走,终于一不留神,“碰”地一下撞上个男人。荀襄捂着被撞痛的额头一边暗叹这人身体真是结实,一边抬眼看去,是一张线条深刻的脸,浓眉长目,眉锋似剑,眸深如海,薄唇紧抿,不怒自威。如果说吕布的英气是自全身而散发出来的,那么此人的气势则是凝聚又藏匿在眉目之间。可惜他的脸上不知为何蹭了些灰,又着粗陋麻衣,总觉得有些不妥。
“得罪。”此人伸手扶了愣在那里的荀襄,一双大手坚定有力,开口吐出两字便与她错身离去了。
荀襄立在原地,抚上方才这人扶她的位置,竟觉得那双手像是扶济天下的手。她猛地回过头去看向那步履匆匆的背影,心中卷起惊涛,张口欲言却无法出声。
这个人,她见过!也认得!
ˇChapter 11【附100问小剧场001007】ˇ 最新更新:20130523 14:15:00
“阿襄,想什么呢?这么入神,与你说话也没个反应。”郭嘉拿手肘捅了捅愣神的荀襄,她立刻惊得回道:“啊。没什么啊,在想要给嫂嫂带回去些什么……还有小翮儿。”
今天荀襄是正大光明上街来的。因为荀爽要求荀彧先行回颍川,顺便也把荀襄带回去,郭嘉借口要在洛阳买些礼品回阳翟,便带着荀襄一同出来挑选。
虽然荀襄也有些好奇,郭嘉在阳翟分明已无亲故,为何还要买礼品?许是怕她无聊,才借口带她出来的。
不知为何,她今天走在街上总是心不在焉地想起那天的事情——被她撞到的那个男子,是那个叫孟德的人,当年就是他与袁绍策马路经颍阴荀府,虽是七八年前的事了,可她转眼间就记起了这个人。
能同袁绍一起游玩的,多是贵公子,可那天再见时他却打扮得如此落魄,虽然她一眼就能看出他的气度与他的穿着明显不符。
撞到孟德后,荀襄也没了在街上溜达的心思,遂打道回府。回去的路上,又有不少粗鲁的小兵霸占了街道,听口音是西凉兵,搅得邻里人心惶惶的。她又想到一开始单枪匹马冲出去的吕布,不知是不是又发生了什么大事。直到隔天她才听说董卓遇刺,而行刺的人她竟也晓得——是环燕未来的夫婿,典军校尉曹操。
吕布冲出去追的、董卓兵挨家挨户搜查的,正是事败遁走的曹操。
荀襄闻言,只得在心底里叹一口气,希望环燕不要因此而受到波及。她单纯的想,若是能因此而取消婚约,也总比嫁给一个她不喜欢的人强。
“你之前不是最喜欢去首饰铺、脂粉铺的?走吧。”郭嘉一见荀襄的思绪没多久又飘远了,只得再次把她拉回来。
“嗯,嗯,好吧。”荀襄心不在焉地回道,一点雀跃之情都没有。一路上用眼角瞟着街上行人,总觉得会再次遇见那个孟德,但潜意识里又告诉她这是不可能的。直到她跟着郭嘉走着走着在一处停了下来,郭嘉往前行了几步,回头却发现荀襄没有跟上,而是呆在了一面墙下,正仰头看着墙上贴的一面告示。
“谯人曹操,字孟德。因怀歹心,欲刺相国大人,图谋不轨,今败走……”郭嘉上前来,三两眼看完了告示,还有一副图,画的正是曹操的像。笑道:“这曹校尉也做了一笔不利己的买卖。”又低头看了看许久没动静的荀襄,奇道:“阿襄如何对这曹校尉感兴趣?”
“我……只是没想到‘孟德’就是曹操……”荀襄又仔细看了一遍那画像,确实与她那日见到的相比,不过有衣着打扮上的些许差别,五官长相上是别无二致,真真是同一个人!自那日偶遇“孟德”,荀襄便暗自猜想,洛阳虽大,可再遇见他一次甚至几回,应该也不是太难的事,可竟没想到,洛阳城虽大,关系却很小,“孟德”竟是曹操,是丁夫人的夫君,也是环燕未来的夫君。
一时间她有些欣慰,也有些沮丧。
郭嘉道:“孟德……我记得你曾与我提起过,不过那时还未听说此人大名就是了。”曹家不比袁氏家族根深叶茂,曹操当年也不过是个名霸洛阳的少年侠而已。
荀襄偏过头来问他:“你说此人若是对上吕布,胜算几何?”
郭嘉摇摇头道:“不可同比。”
荀襄不禁皱起眉来:“此番行刺,岂不是白白送死?”
郭嘉笑道:“所以我才道这是一笔不利己的买卖。无论成败与否,都避免不了或亡或逃的结果。王允这个老司徒,使曹操去行刺,他稳赚不赔;曹操一去,稳赔不赚。”
荀襄又皱眉:“真是可恶!”言语间已帮衬起曹操来了。
“逃离洛阳也好,袁氏兄弟就已早早地另作打算,英雄不愁无用武之地。董卓与王允,总要得罪一个,赚了个‘舍己刺董’的好名声,倒也不算太亏。”郭嘉背起手,不欲多说,转身待走,荀襄只得跟上。
她对朝中现状不怎了解,倒是知道袁绍早携家眷离开洛阳,荀樊就是其中之一。她不知道的是,曹操也遣家眷先回了老家谯县,受太中大夫所托,同行的还有环燕环鱼两姊妹。
如此在朝中唯一能与董卓对峙的力量,就剩下王允一支了。
“诶,嘉嘉!你等等我呀!”荀襄还兀自冥想着曹操刺董的事,一回神儿却发现郭嘉已走远,只得揣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连忙追上。有模有样地配郭嘉选了半天礼物,给唐孚选了几样颍川见不着的配饰,还有一柄团扇,都不见得是荀彧会买的,省得送重了。
回去的路上,荀襄还特意绕了一趟荟香居,叫了两份果酥包起来,第二日他们就要离开洛阳回颍川了,等再来洛阳时,就又不知道是什么光景了,或许这辈子都没有机会踏入这座城了。
她又去了环府一趟,被开门的下人告知环燕与环鱼俱不在府中,至于去了哪里下人也说不知道。荀襄只得委托这门人,向环燕转告她将回颍的事,门人虽应承了,但早已离开洛阳的环燕又如何得知?
不论如何荀襄也是觉得有些遗憾的,不能与环燕见上最后一面,哪怕道个别。
环燕与洛阳,都不知道再见是什么时候了。
“我们回去吧。”郭嘉轻轻的一句话,好似安慰。荀襄捧着果酥和礼物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彼时已斜阳西下,余辉似火。
洛阳威严的城墙已渐渐模糊不清,荀襄倚在车窗边,回头望去,还有些恋恋不舍。
洛阳繁华,承载无数人的野心和梦想,巨大得足以令它爆炸。
郭嘉坐在她对面闭目养神。他夜里本就睡得浅,一大早起来赶路令他头昏脑涨,偏偏戏志才这个不令人省心的,口上说是来给他们送行,可哪有带着自己的行李给人送行的?果真他厚着脸皮摸上了荀家的马车,说心向往颍川圣地已久,正巧搭个顺风车。这聒噪的家伙被郭嘉赶到后面的行李车上去了,荀谌怕他无聊,索性也换车陪他去了。
于是车上就只剩下荀襄,郭嘉,和荀彧。
荀彧端坐在那里,也闭着眼,眉却微蹙。回到颍川,能见到久违的妻子,和才出生却未谋面的女儿并不能让他感到高兴和期待,他心里更放不下的是留在洛阳的荀爽和荀攸。
荀攸尚好,他相信仅以荀攸的智愚,断不会使自己身处忧患之境。而荀爽就不同了,已近耳顺之年,旧疾又犯;虽常问政事,但也远离朝堂数十载,这次他主持密谋剿董之事,荀爽也只告诉了他一人,连荀谌都不曾得知。
兹事体大,但有闪失,便不能挽回。
荀彧从小便极少见到作为父亲的荀绲,教导抚育他的多是身为叔父的荀爽,荀彧对他敬重无比。荀彧本执意留在洛阳,与荀爽共谋此事,却还是被荀爽说服,回了颍川。
“彧儿,子侄辈中,我最看重你。接受朝廷的招辟入朝为官时,我便做了这个决定,这也许是我最后一个决定。而彧儿你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