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小领主-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停,韩厥又郑重补充:“为国尽责、为友尽忠、坚守立场、不贪捷径——然后你不争,有人会替你争;无人替你争,天理会替你争。”
韩厥说完,起身就走。
他走后,赵武坐立不安,他一会儿走到这坐下,一会儿找个地方躺下,总之,干啥都不舒服,许久过后,他突然走到门边,眺望整个院落,而后又极目远眺,看向远处的群山,嘴里不自觉的自言自语:“人不嚣张枉少年,在国都我是小人物,在这里,我是你大爷。这是我的城池,今天我做主。”
说完这句话,他扬声大喊:“来人,快来人。”
门外响起一阵细碎的脚步,赵武返回主位上,一边轻松的坐下,一边哼唱着当时的流行歌:“经始灵台,经之营之……”这是《诗经·大雅·灵台》,意思大概相当于如今的“改革开放春风吹,神州上下齐欢笑”——这句诗也是“经营”一词的最初出处。


第十五章 领主“专利”……初夜权?(上)
说实话,这一刻,赵武心中简直乐开了花——程婴走了,他身边再没有可以约束他的人,而他手中掌握了一块封地——一个城市。至于他的封地,他也打听了,那是“千里之地”,这个“千里”说的不是一千平方里,而是四周边长一千里。
想当初,同事按揭买了个七十平方的房子,起劲的在单位炫耀,现如今,赵武家的的院子四周边长一千里,这面积说出去,谁敢在他面前吱声?
听到赵武的召唤,齐策等人一溜小跑跑进来,众人手中都拿着竹简与羊皮卷,似乎刚才正在交接各自的工作。赵武招招手,吩咐众人坐下,齐策当仁不让坐在右手第一位,师偃则居于左手首位。
而后,赵武劈头问:“我有多少财产?”
师偃立刻不满意了,他大声回答:“主上,我听说君子有六德,是‘知(智)、仁、圣、义、忠、和(《周礼·地官》)’,身为一个领主,应该首先张口问自己的百姓,这才是知(智)、仁——你怎么先问自己有多少钱?”
赵武接嘴的很快:“我听说:‘凡事要量力而为,才是智慧(知)’——我正打算好好经营这片土地,所以,自然要先衡量自己的力量。”
师偃朗声回答:“我听说上等的国君,以庶民做为自己的力量;次等的国君,以土地作为自己的力量源泉,最次的君主才以钱财与财富衡量……”
赵武马上打断对方的话:“那么,我有多少属民?”
师偃似乎打算长篇大论,好好向赵武阐述一番春秋道理,没想到赵武态度貌似和善,认错也爽快的令人反应不过来,但就是坚决不改、师偃噎了一下,发现赵武正在盯着东郭离,他喘着粗气,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东郭离扬了扬手上的竹简与布帛,回答:“主上,我们正在交接,下臣还不太了解具体情况。”
赵武转身一指师偃:“你来说,一边说,一边交接。”
师偃还想说什么,师修扯了一下师偃的衣袖,低声提醒:“注意礼节啊(礼也)!”
师偃马上低下头,恭敬的回答:“主上这次去都城,多少带回来了一些收获,这些人有的已经到了,比如魏家赠送的甲士与农夫,还有韩家赠送的织工、缝工,但范匄家以及卫国执政孙林父许诺赠送的人都还没到齐,如果把他们都提前算上的话,我们现在总共有男女人口两万一千余人。”
赵武拍了一下大腿:“千里之地,只有两万一千人,可真是地广人稀呀——我有多少财产?”
师偃身子晃了一下,师修直在他身后扯他的衣袖,师偃猛喘几口气,平静下来,答非所问的回答:“主上共有良田……”
赵武扬起了眉毛:“人口少——我就忍了,怎么千里之地,可耕作的农田还不如我知道的一个村子(现代村镇),师偃,你眼睛是不是花了,再看看?”
师偃气的说不出话来,东郭离连忙打圆场:“主上,下臣看了,良田确实只有这么多。”
赵武有点纳闷:“祈奚的手段再厉害,他总不会把我的农田搬走吧,那些农田呢?”
东郭离回答:“主上,赵城原有人口约十二万,还到我们手上的时候不足一万五千人,但土地确实就这么多,一亩没少,一亩也不多。”
赵武更纳闷了:“不至于吧,这块领地四边都有一千里长呢?”
东郭离回答:“除了少量农田,主上的领地都是山——大山连着大山。”
赵武默默算了一下,又问:“也就是说,我的封地只有百分之二可以做农田,其余的都是无法耕作的大山——我的财产有多少?”
东郭离也决定不理睬赵武的提问,他自顾自的说:“除了这些农田外,主上还有应有的‘专利’。”
“专利”这个词赵武明白,他有点不好意思,扭了扭身子说:“原来春秋时代已经有‘专利法’了,嘿嘿,我发明过锯子等等……每年我能收入多少?”
东郭离怜悯的看了一下师偃与师修。这时,师偃已经摇摇晃晃,师修直翻白眼,齐策显得若无其事,东郭离不为人察觉的轻轻摇摇头,回答:“根据晋国的法令,赵地所有的山林与河泽都属于主上,除了金矿(铜矿)属于国君外,其余所有的矿产也属于主上——我们现在拥有两座铁矿,一座石炭矿,这是主上的专利。”
原来,春秋时代的“专利”跟现代意义的专利不一样,春秋时代的“专利”指的是封建领主对山林、河泽与矿产专有的权力。
赵武没有因自己的无知而感到羞愧,他一拍大腿:“嘻嘻,那么‘初夜权’是不是我的‘专利’……好吧,这个问题我们回头私下里密聊……领主的专利,太好了,我原本还发愁:就这么点地,怎么养活那些人。现在可好了,原来,我最适合做一个‘山民’。
不用发愁,有山不会穷。我们有锯子,可以砍伐林木直接加工成木板,新田的人想要造家具,这种现成的木板一定大受欢迎……东郭离,我们在新田还有什么店铺?”
东郭离摇头:“没有,赵氏原有三块封地,分别是赵、原、屏,那时的赵氏兴旺,在国都有房产,但如今国君只归还了我们赵地,而赵地,在所有封地里最贫瘠,目前,除了这块封地外,我们原先在京城的产业被一扫而空,真是空空荡荡啊。”
赵武再次逼问:“我有多少财产?”
东郭离翻了一下羊皮卷,回答:“赵地良田虽少,但这几年没有什么大的开销,仓库还算充足,不过,这只是按通常情况测算。如今我们多了一千武士,数千农夫,还要增加数千织工、杂役,现如今又到冬天了,我恐怕这些粮食勉强够吃。幸好我们的陶器销路还好……不过,主上的婚礼,该省着点花了。”
东郭离说的话总是转折词太多,弄得赵武一喜一悲,一悲一喜,悲喜交加,听到自己仓库充足,他刚要表示什么,接着就是一连串打击,等他回过味来,想了想,赵武摸着下巴说:“既然山林都归我了,我可不可以颁布禁伐令,禁止庶民去山里砍柴。”


第十五章 领主“专利”……初夜权?(下)
师偃脸红脖子粗,憋出两个字来:“不仁!”
赵武很纳闷:“我的山林,我不让别人砍,怎么就算不仁了?”
师偃用力拍着大腿,大声喊:“‘你’的属民,进了‘你’的山林,砍伐‘你’的柴木做炭薪,做的依旧是赵家饭——有何不可?”
赵武哦了一声,又问:“我们不是发掘出石炭了吗?如果我禁止他们砍柴,而后给他们发放一些石炭,这总成了吧……我这么做也是为了环保啊,环保你知道吗。”
齐策插话:“主上,这个问题且放一放吧——列国君主以及领主,都未曾颁布类似条文,我们还是等等看,等他们颁布了,我们再跟上学,也不迟啊。”
赵武想了一下,又问:“我准备开发山林,东郭离,你有没有办法在国都找见一些店铺,我好销售赵地的货物……”
东郭离毫不犹豫:“下臣原来居住在东郭,对左邻右舍非常熟悉,些许货物,寄售在东郭,事后给他们付点利润,也算是帮助他们生活,这不成问题。”
齐策马上拍手:“这是管仲治国六策中的第二策——输以财。不错不错,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在国都附近逐渐渗透,而且委托东郭‘国人(国人,相当于国民,在春秋时代的意思是市民、自由民)’出售我们的商品,其他人即使有不满,也不敢触怒国人。”
赵武接着说:“目前来说,似乎我们的财路唯有木材一项,虽然长期看,我们可能还会在纺织业有所成就,但等到形成规模,在列国当中造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恐怕还要十几年的努力,所以我打算在开发山林上下手,我可不可以禁止老百姓砍伐成材的树木,至于那些枯枝败叶与树枝,百姓要拿去烧柴,我绝不禁止。”
师偃平静下来,答:“成材的树木禁止砍伐,这或许能够实行,但直接如此颁令,恐怕不妥……”
齐策插嘴:“主上是担心:这木材生意做起来,会有许多人涌进山林,砍伐属于主上的木头。山上的树木虽多,但一棵树想要长大总得几十年,而伐倒只需要一两个人、几把斧头、用半天时间,所以山上的树木再多,也经不起砍伐,需要想个办法,阻止人乱伐才行。”
师偃马上点头,赵武也使劲点头:“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师偃说:“主上若是有这种想法,或许可以谅解——这样的话,我们要把道理跟百姓讲清楚……不过,赵地的山林虽然属于主上,可也属于赵地百姓,但凡主上有获利,是不是也考虑分点利润给百姓?”
“这没问题”,赵武说完,冲齐策一拱手:“你这位管子稷下学宫出来的高徒,就给我们说一说管子治国六策。”
齐策马上点点头,站起来边踱步边介绍。
第一策,厚其生。开辟田野,研究种植,鼓励耕作……这叫“改善人民生活”;
第二策,输以财……按现在的话说:这叫给百姓输送财物,送给人们投资创业的启动资金,期间的细节还包括:广开财源,整顿库存,修筑道路,便利贸易等。
第三策,遗以利——指疏浚积水,打通河道,修理水沟,建造桥梁,这叫做给百姓提供便利;
第四策,宽其政——指减免租税,轻征捐赋,宽简刑法,赦免轻罪,宽恕小过,这叫做宽松的政治;
第五策,匡其急——指敬养老人,收养孤儿,救济鳏寡,关心疾病,吊问丧祸,这叫做救人之危急;
第六策,振其穷——指给寒冷的人以衣服,给饥饿的人以食物,救助穷人,赈济灾民,资助赤贫……,这叫“创立完善的社会保障福利体系”。
赵武听完,摸着下巴问:“先说第一策,我们领地内可有未开垦的土地?”
东郭离还没有回答,齐策从怀里掏出一份卷轴,在赵武面前献宝一样的展开:“下臣周游列国,对于山川形势了如指掌,这是下臣绘制的列国形势图,正好对着这份图谱给主上解释一下。”
这是一份地图,其上粗略绘制着各国疆界与主要城市,比例虽然不恰当,很多部位出现了变形,但对照这份图谱,赵武不再是两眼一抹黑,至少他知道了赵城的位置。
师修走上前来,介绍:“赵城之北是霍城——霍城原是先氏封地,先氏被灭后,收归国君所有。霍城正处在两山之间,出了霍城正对的峡口,就是戎人的疆界了……”
……看着这份图谱,赵武弄明白了:赵城大约在临汾盆地北端,北面紧挨着位于临汾盆地最北端峡口的霍城,依次是占据太原盆地的大戎、小戎、占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