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小子也真是一点不顾惜自己的名声啊。原本就有克妻的名声了(订好的未婚妻一连死了两个),现在还愈发的放荡不羁。这个样子,权贵里谁舍得把嫡女嫁给他啊。
林子钦的婚事就是这么被耽误的,一连死了两个门当户对的未婚妻,公卿之家就有些把他排除在贵婿名单外了。他祖母又不愿意降格以求,一个看不上眼,二个看不上眼就到了如今十七的年岁还没有成亲。林家长辈挺着急的,毕竟是三代单传就这么一根独苗苗。托了七皇子妃以及另几个已经出嫁的姐姐代为留意。可是要让林家长辈和林子钦都满意的人选实在太少了。
头上两个哥哥都夭折了,所以他一直是被溺爱着长大的。也因此,身为仅存的嫡子,这个年岁了还不醒事的在胡闹着。清远侯打过骂过,可是上头有老封君护着,尤其大儿子就是小时候被他打过后发高烧没了的,哪里还敢下重手。便造就了这么一个无事不敢为的林小侯爷。
这些资料现在也正摆在魏楹书桌上。这个林衙内铁定是想挖他的墙角了,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所以,必须知己知彼。光是对付这么个从前无往而不利,只仗着家族势力的衙内,魏楹还不是很头痛。他头痛的是淮阳老宅那边横插一脚。而且,从现在掌握的消息,阿玲继母的事,二夫人过人是知道的,就等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呢。就差那么一点,就又要重演十五年前那幕了。不过,当年他只是五岁幼童无能为力,如今断断不会再让最亲近的人被那样逼死。
可是就算他够强硬,那些污水泼到小寄头上,她这辈子也被毁了。生意做不了,也无法再有任何交际,民众是很盲从的。如果被有心人一推波助澜,大家宣扬说她是个不守妇道的女人,会有不理智的人去砸她的店,所有圈子的女眷都会把她踢出去。她只能一辈子躲起来,躲到没有人认识的地方。但这是不可能的,只要她是魏楹的妻子,二夫人就能找得到她。除非他什么都不要了,就和她一起躲起来。
沈寄去客院看过胡胖子,把自己忙活了一上午帮他拟的药膳食谱拿给他看,当然是先给大夫看过的。胡胖子看过后笑呵呵的道:“只要不让我吃草就行。”
“放心吧,没有大鱼大肉却也不至于断了你的荤。”
沈寄和他闲聊了一阵往书房去,魏楹一早去刘编纂那里了。说好了去看人的房子,而且意向很强,突然又不去了自然该去交代一声。
魏楹听到脚步声便把桌上那些东西一起放到了抽屉里。他的书房是不给外人进的,不过沈寄自然是例外。他脸上的沉重也同时消失,变成一脸的清淡。
“你去刘编纂家情形怎么样?”
“哦,他一开始当然是失望。最后跟我借了四百两说是一个月就还我。”
沈寄好奇道:“他拿什么还?”
“不知道,不过老刘这人虽然有些这样那样的毛病,但还是言出必践的。”
“哦。”
下午,平日里只在早上热闹一个时辰的正厅里挤满了人,都是有意向来竞标的。
洪妈妈其实也懂些园艺,想要来竞标的,洪总管说他们一家子有三分差事,他一个月还是十五两的月例,还是不要去争这个了,就没让她来。而李嬷嬷年纪大了,从前很受了些折腾,现在只想好好操持自己的小家。忠叔做内宅总管,月例十两,几个儿女沈寄也都给她安排了不错的位置,也就没来凑热闹。所以,来的基本上都是同一梯队的,以家为单位站在一处。
沈寄想让他们懂园艺和水产养殖的出来说说如果承包了打算怎么做,魏楹也坐在旁边听。其实只是一片桃林和一个大池塘。下人们着实没想到连一向不管内宅事务的他都来了。当然,他就只是端着茶听着,什么话都没有说。这里是沈寄的地盘。
最后入围的四家人,各自写了心目中的数目交上来。最后,桃林被六十两标走,池塘四十两。还正正经经的写了文书,然后签字画押。这对他们现在的身家来说都是小银子。不过,有一百两进益,剩下了清理照顾桃林和池塘的费用和人力,一进一出也是两三百两了。沈寄认为内宅当家就是这样,开铺子是开流,如此则是节源,小地方也不能放过。他们表现得越重视,下头的人才会越上心。这只是一个开头,他们手里还有不少产业,如果都能这么利用起来,收益还是可观。
整个过程都是沈寄主导的,魏楹等人散尽笑道:“嗯,不错,越来越有当家主母的范儿了。”
“我这个年岁的当家主母很少的。这个家是因为只有你我跟姨娘,你一力支持又没什么人来挑剔所以我才当得挺顺风顺水的。你不会是觉得我能比二夫人比下去吧?”
“假以时日,你当然会比她强。如今的魏家需要可不就是一个能开流能节源又不会贪公中财物的内当家。”
沈寄摇头道:“我可一点不想去接手当族长夫人,完全是个收拾烂摊子的。你不是一心走仕途么?”
“我只是感概一下。那些老冬烘是不知道你的好。不过就是他们知道了,也不给他们劳心劳力,我舍不得。”
那就好,还是管好自己的小家就好了。
“说起来,二夫人贪去的财物,很大一部分是属于你的呢。”
“是我们的。放心,我一定让她吐出来,身败名裂。”
沈寄扳着指头道:“她应该是有两本账,可是,账本是可以销毁的。你看啊,咱们一个翰墨轩,回到自己手里,利润就能翻番。魏家这么多产业,她该贪去了多少银子啊。”
“换成金子就比较好藏了。”魏楹浑身放松的靠在大椅背上。
沈寄眼睛亮了亮:“你有线索了?”
“不是我找到的,在淮阳老宅我现在的力量真的还很薄弱,很有点无能为力之感。”
“我知道了,是有人知道些什么,可是不够力量跟二房斗,所以要拉我们一起。可以啊,有共同的敌人是可以合作的。”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做得再隐秘也瞒不了所有的人。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我们一定可以堂堂正正为母亲报仇,还她一个清白的。”沈寄从身后抱住魏楹的头,把自己的脑袋搁到他肩膀上。
“嗯。”魏楹手往后伸拍了拍她的脑袋。现在又冒个清远侯世子出来,当时那件事那么简单就落幕他就觉得里头有古怪。难怪一直没有传出小寄踹了林子钦的消息来,清远侯府也没有任何报复的举措。原来林子钦打着挖墙角的主意呢。
一个月后,刘编纂果然还了他们的钱,沈寄好奇这钱是从哪里来的,结果听说刘夫人劝说刘编纂把三个没有生养的妾给卖了。还听说刘夫人把空出来的房子收拾整理了一下,然后出租了。沈寄瞠目,这样一来,算是彻底的开源节流节流了。果然是很好的生财之道啊!
“看到没有,我好不容易才给家里省下两百来两,就只够给你买个妾,还不要说以后穿金戴银的花销。要节流就要从不纳妾做起。”
“我又没要纳妾,我也没为了让小妾穿金戴银搞得要把祖屋典出去。不过你和刘夫人倒是很有共同语言。”
“话说那三个妾买的时候什么价啊,刘家不会还赚了一笔吧?”
魏楹大笑,“如果是的话,你要不要买几个屯在家里啊?”
两人笑闹着,直到挽翠进来禀报说客院的胡大爷和清姨娘来了才打住。清儿也是妾,这样的话题显然不适合和他们分享。胡胖子住了一个来月,伤好全了,人被沈寄每天的汤汤水水又养胖了一些。他准备回自己租的院子去了。
沈寄笑嘻嘻的让人备酒菜他们俩喝一盅,胡胖子这一个月被她看管得可严了。也亏得如此才恢复得如此之快,他伤得真的只差一点就归位了。直到伤愈,胡胖子也没给家里送信回去,瞒得死死的。家人只知道他路上遇到劫道的,幸亏碰上镖局的人出手相助才顺利抵达京城。只是生意一直没有开展,客户和潜在客户也没有去拜访,所以他要回去出山了。
“弟妹,我特惦记你那道‘玉人何处教吹箫’。”胡胖子涎着脸笑道。
“先喝着,这就好!”沈寄爽快的说。清儿跟了去给她打下手,也想学一学她家胖爷惦记了许多年的这道菜。
送走了胡胖子,沈寄收到了十一婶让人送来的帖子,欧清灵要成亲了。
☆、卷二 V 54 挖墙(2)
沈寄与林夫人只是比之前疏远,自然不可能完全断绝了联系。三五不时的也有礼物送去林府,林府也会回礼。只是没有再像之前走动的那么亲近而已。要疏远也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立时断了交往。
这日林夫人遣人送了一盘子荔枝过来,这是岭南快马送来的,虽不及被称为‘妃子笑’的那种飞马一日就送到的,可也是新鲜的紧,比市面上高价买来的强多了。
沈寄好吃,当时在半山寺林夫人就尽知了。所以偶尔有什么市面上不好买到的好东西也会叫人送一份来。不过这回送东西来的婆子还告诉了沈寄一个消息,清远侯府的世子林子钦(小侯爷是口里叫的,正式称呼是世子)暗地里在活动,似乎是要对魏楹不利。
等魏楹回来,沈寄便说给了他听,后者沉默了一下道:“朝廷又不是他清远侯府开的。”
“你是以一甲探花的名次进的翰林院,旁人是轻易动不得。可是又哪里能保证你一直都没有小辫子给人抓住呢,到时候他再使坏推波助澜一下就坏事了。哼,我就知道这种衙内,不会这么轻易就罢休。这么说来,买通阿玲母亲的人果然就是她了。”
魏楹没有和沈寄细说,就让她认为林子钦是一心要报复好了。
沈寄摇了摇手里的宫扇,已经四月底了,着实的有点热。
“小寄,过些时日就是皇太后的七十诞辰了。”
“嗯,我已经让下人准备好了崭新的红灯笼,明日就会挂上。”
“我不是提醒你这个,今日听说掌院学士以及几位大学士还有丞相几部尚书都奉命写青词奉上。”
青词沈寄在后世听说的,是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骈俪体的歌功颂德文,尤以明朝嘉靖最喜欢。原来当今号称明君的皇上也喜欢啊。他选丞相不会也要求青词写得好的吧。不过,那些都是两榜进士中的佼佼者,写这些应该是不在话下的。
沈寄注意看魏楹的脸色,“你觉得此举不妥啊?”
魏楹轻道:“现时天灾不断,许多流民流离失所,胡胖子上京遇到劫道的不就是个明证。皇上难道也到了要开始倦政一味听人颂扬的时候了么。银子不用在国计民生上头,竟开始宠信起道士来。你知道么,为了给太后做寿,竟造了一座两尺来高的七层金塔。”
沈寄问道:“镀金还是纯金?”
“镀金还有什么好说的,就是个意思罢了,挂下来也没多少。”
沈寄两眼发光,纯金的啊。然后发现魏楹瞪着自己赶紧收敛了,紧张兮兮的道:“这会儿正是筹办太后寿辰的当口,你可不要有什么背道而驰的举动啊。”
魏楹摇头,“我不会,满朝的人谁心头没有点想法。可谁去出这个头了,连言官都不出声。我一人微言轻的六品编纂,都没有直接上折的资格。”
沈寄放下点心来,“你们同僚之间没有谈论过这个吧?”
“没有,这种话谁敢在外头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