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中华军“胜亡不武”的手段。在多数奥斯曼军官者来中国人的这种放完炮就“跑”的战术无疑是一种卑鄙懦弱的表现。一个真正的勇士就应该堂堂正正地与对手正面交战在甲板上用刀枪和勇气同敌人决胜负。不过就眼前地情景来看,中华舰队显然并没有同阿里“面对面决战”的意思。于是本着默罕默德走向大山的精神,阿里当即便向舰队发出了追击的命令。
“追击”这个词在阿里口中或许只是一个简单的发音。然而对于一支由90多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来说却并不事一件容易完成的行动。由于中华舰队处于奥军舰队的西南方,为了追击敌舰阿里不得不率领位于中央的主力舰队调头南下。如此一来自然是彻底打乱了奥军先前的部署。不过阿里本人却丝毫不把这此问题放在心上,此时的他只是一门心思地想要“追”上中华舰队给予其最严厉的打击。
正当阿里指挥着奥军主力战舰来势汹汹地调头猛扑之时,施琅卓领的中央舰队与项鹰率领的后卫舰队已然潇洒地掠过了奥军的右翼。在这一轮的进攻中中华舰队共击沉6艘敌舰队重刮敌舰12艘。而己方则无一受损。当然在完成了这一轮近乎完美的进攻之后,中华舰队随亡丧失了原本占有的上风向优势。此外其队列也因先前的那轮进攻变得略微有些松散。不过这一切并没有给施琅造成太大的困扰。望着身后硝烟滚滚的海面以及杂乱无章的奥军舰队,这位帝国上将的嘴角扬起了一抹残酷的微笑。
“刚才只是个开场而已,真正的好戏现在才上演呢。”如此喃喃自语了一句的施琅随即果断地下令道:“传令转舵向右,以东北航向前进!”
不过同阿里一样施琅的命令在一开始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过小的风力一度几乎让先遣舰队与中央舰队窝在了一起。好在凭借着施琅等人老练的指挥手腕,中华舰队并没有陷入得太深。而随后朝北转了4个罗经点的海风再一次从舰尾让中华战舰的帆鼓得满满的,从而使舰队又一次恢复了生机。可这样一来.中华舰队除颠倒了航向,也颠倒了队形的序列。先前的先遣分舰队一下手成了后卫,而项鹰指挥的后卫分舰队反倒是成了前锋。
这样的事若是发生在其他砚队的身上,多半会引来一场不小的混乱。然而太平洋舰队的众提督们却似乎早以养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根本不用施琅重新下达命令,陈豹与项鹰就自动默认了自己地新位置。
与此同时,阿里也已率领着以撒拉丁号为首的三十余艘主力战舰南下而至。不直知是存心模仿中华舰队,还是无意中的一种巧合,阿里所率的主力舰队同样形成了一条纵列队形,并将其他奥军舰船抛在了后头。通常来说,两支纵列舰队相反通过并不会取得重大战果。然而这一次,海风却很大程度决定了战果。由于两军此刻距离比较近,风力又逐渐减弱。因此当阿里的舰队穿过中华舰队时其速度缓慢了下来。从而延长了在敌人火力暴露的时间。阿里的撒拉丁号甚至一度同施琅的敖顺号拉近到了手枪射程之内。不过这两艘巨舰之间最终还是没有爆发阿里所期望的那种接舷肉搏战。施琅有意识的拉开了同敌舰的距离,使其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敖顺号那惊人的火力。事实上其他的中华战舰也在做着同样的事。这种距离对中华军方面来说十分有利。白炮的猛烈轰击更是使拥挤的奥军舰船遭受到了难以想象的浩劫。
而在战场另一头罕杜望着正陷于炮战之中难以自拔的阿里,顿时绝望的尸虫正在一点一点地啃蚀他的心。事实上,从一开始他就竭力反对阿里使用那种过时地阵列。眼看着阿里下令追击中华军并主动带领中央分舰队调头,罕杜在绝望之条也曾想过要阻止主帅地这一卤莽举动。然而他最终却什么都没做,只是静静地看着阿里像只无头苍蝇一般一头撞向了中华军的猎网。这倒并不是说在故意见死不救。而是因为他心理十分讲楚就算他出面阻止亦不能阻止阿里等人愚蠢的行径。更何况此刻其身处舰队的左翼,贸然运动只会让原本就乱成一锅粥地奥军彻底溃散。在罕杜看来仗打到这份上奢谈什么消灭施琅已是无稽之谈。对方的战舰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在机动火力上都远胜于己。不过要说奥军已彻底失败倒也不至于如此悲观。至少此刻的罕杜自负还能率领大部分战舰从这场无意义的战斗中退出。
大约下午申时左右双方战舰大部分都停止了射击。烟雾笼罩着战场上空,一轮赤红色的夕阳正在逐渐西斜。原本杀声震天的战场一下子变得死一般寂静。红日下无论是中华战舰还是奥军战舰都在趁着这难得的中场间隙忙着做自我修复。不过对有些战舰来说无论再怎么修补都已无法挽回其葬身印度洋底地厄运,这其中就包括了阿里的旗舰撒拉丁号。
装饰精美的撒拉丁号从一开始就吸引了众多中华战舰的注意力。虽然在这方面敖顺号有着相同的“魅力”。然而用辽东优质橡木打造的敖顺号却有着无与伦比的韧劲。小口径的炮弹从远距离打上去甚至都会被那粗壮的船身给直接弹开。相比之下撒拉丁号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被包括敖顺号在内的三艘中华战舰围攻地抵拉丁号浑身上下可谓是千疮百孔。在这轮炮战结束前。它便已经摇摇晃晃地一边下沉一边辙退了。这些奥斯曼战舰上都搭载了大量的水兵。失去战舰承载的水兵们像饺子一样散落在满是碎片的海面上。不过此时的中华舰队却并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因为中华军本身也在忙着抢修受损的舰上设备。
事实上纵观整个战场奥斯曼舰队并非没有返攻的能力。至少以罕杜为首的左翼舰队并没有遭受什么损失。而从数量上来说奥军舰队也有60余艘战舰可以投入战斗。然而旗舰撒拉丁号的沉没以及阿里等高级将领们的失踪,却让成为舰队实际指挥官的罕杜显得谨慎异常。除了收拢右翼与中央的战舰外罕杜并没有要同中华军进一步对战的意思。
这种自顾自的抢救过程大约持佳了半个时辰左右,之后几艘中华后卫舰和法奥斯曼前锋舰之间又展开了约莫三刻钟左古的射击。不过这些零星对战已不能改变战斗接近尾声的事实。此时望着远处收拢舰队逐渐撤离的奥斯曼舰队,脸上尚还带有硝烟的尚贞不由惋惜的问道“将军,我们就这么放奥斯曼人走吗?”
“怎么?上尉还想追击不成?”施琅回过头反问道。
“不,不是的。”尚贞当然知道穷寇莫迫的道理,然而他还是不无担忧地向施琅进言道:“属下只是觉得如果就这样放眼前这支奥斯曼舰队回去。万一他们同后续的部队回合再对我们进行反扑怎么办?”
“恩,上尉你说得没错。我们今天对阵的只是奥斯曼的半支舰队而已。由于阿里行军速庄过快我军才能有这样的机会。如果战斗一直拖延到明大的话,估计敌军的后续部队也将陆续赶到。到那时候鹿死谁手还不得而知呢。”望着对面的敌舰施琅长长地叹了口气道。不过他随即又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道:“至于奥斯曼人会不会反扑,那就要看赵督军那里进行得是否顺利了。”
“赵督军?可是将军,那些不过都是些武装民船和雇佣兵啊!”尚贞皱起了眉头道。对于殖民地的地方武装这位出身科班的琉球世子实在是放不下心。可施琅却不以为意地反问了一句道:“上尉,帝国的舰队当初不也是从武装民船发展而来的吗?”
听施琅这么一说,尚贞心里虽还有些不塌实,表面上还是欣慰地点头附和道:“将军英明,要是赵督军他们能顺利完成将军您的计划,我军这一战就算是完胜了啊。”
英明吗?施琅在心中如此自问道。其实在这件事上他本人也并不比尚贞更有自信。派赵诚志等人去实施那个计划本意是为了牵制奥军舰队的行动。却不曾想自己这边竟能如此顺利地完成对奥军的阻击。如此一来原本的一个骚扰计划,很可能演变成一场大胆的偷袭计划。一瞬间施琅微微湿了起来。而这种感觉像极了他年轻时头次赌博的感觉。事实上此刻的他又何尝不是在放手一赌呢。人都道胜利女神常常会去眷顾那些敢于在关键时刻掷下巨注的人物。施琅不敢肯定自己就一定能受到神的眷顾。就眼前而言,这一轮他是占到了有利的位置。远处奥军舰队中发出了一阵低沉的号角声。其剩余的战舰在中华舰队的目送下开始有条不紊地退出了战场。
命运的抉择 第三百十五节 武装商船海峡立功 奥军舰队后撤求援
对于弘武十四年的卡奇湾战役后世的史学家、军事学家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评价。这其中固然有对阿里指挥不当的责难,但更多的非议声却是针对最后率领奥军舰队全身而退的罕杜将军。“罕杜的懦弱使苏丹的舰队与胜利失之交臂。”一个奥斯曼的学者在自己的笔记中痛心疾首的写下了如此一条评语。这话多少代表了奥国学者对卡奇湾战役的心声。不少人都指出当时奥军舰队的情况并没有像罕杜所说的那样糟糕。阿里卤莽的指挥固然让奥军舰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但绝大多数的战舰在当时都完好无缺。“只要收拢战舰重新投入战斗,卡奇湾战役的后半段将属于苏丹的舰队!”一些奥军军官在脑中如此想像着另一种结果。显然在他们看来中华舰队在经过两次冲锋后,已不可能再保持纵形队列。一场混战在当时再所难免。这对在兵力上占优的奥军舰队来说无疑是个千载难逢的扳盘机会。
当然这种自信是建立在认为奥军战舰单兵作战能力强于中华战舰基础上的。而身为候补指挥官的罕杜将军恰恰对这点并没多大的把握。不过让他日后成为众矢之的的“罪名”并不止于此。正如雪球是越滚越大一样。有时错误也会一个接着一个的发生连锁反映。或许阿里当初踌躇满志的离开波斯湾之时,想象不到这将是他的最后一战,更不会预料到他的这一决定最终会造成巴士拉的陷落。
赵志诚来到霍尔木兹海峡是在九月初十的傍晚左右。虽然之前赵志诚也曾不止一次搭乘商船来过这片海域。但这一次他的身份却由一介普通的商人转变成了一支由八千人组成的突击旅的指挥官。当然这样的身份转变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困扰。曾经参加过护国战争的赵志诚至今还能清晰的记得那是在一个有着蒙蒙雾气的深夜,渤海湾冰冷的海风直侵骨髓。还是参军的他同战友坐在小艇上漫漫接近在*夜色*(禁书请删除)下若隐若现的旅顺港。
当然而今的赵志诚已不用同普通士兵一起窝在潮湿的船舱中晃荡了。依照商会事先与军方签定的契约,安曼的商务会馆这次共派出了94艘武装商船配合突击旅奇袭阿巴斯港,而突击旅所花费的军资亦由商会全部负担。当然这份契约早在施琅抵达印度时双方就已经在上面盖上各自的印章了。一直以来中华舰队与奥斯曼人看似永无休止的对峙曾经让商会一度认为这份契约最终会被废弃。然而当施琅的传令官在深夜敲响杨辛荣在卡奇的家门时,这位安曼商务使还是按照契约在第一时间完成了军方交给的任务。
据悉当施琅在翌日傍晚看见在卡奇湾集结的94艘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