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公共场合,认识他的人不少。
这正是皇帝陛下把谢奕礼拉来的主要原因,他要让人知道强抢民女的正是当今宋国的皇帝,这样才能坐实他昏君的名声,只要围观的人中有人认出了谢奕礼,那么能让正三品的翰林院大学士陪着的只能是当今的皇帝陛下。
此时穆念慈冷着脸从后院出来,强忍着笑意看着正在作秀的皇帝陛下。
“哈哈,姑娘,你终于出来了,这便跟本少爷走吧,看在你长的这么漂亮的份上,本少爷绝不会亏待你的。”杨康上前去拉扯穆念慈的手,准备再被打一次,如此才好发癫砸了酒楼抢人入宫,完成他强抢民女的伟大功业。
皇帝陛下的手刚伸出去,一根筷子从二楼包间内疾速袭来,是个武林高手,皇帝陛下做出了判断,他刚才光顾着表演竟然没有察觉楼上有高手存在,没能引起他的警觉,想来也不是什么绝世高手。
杨康的手被筷子击中,疼的他哇哇大叫起来,穆念慈不由得露出担心的神色,不过看到阿康对她挤眉弄眼的模样,只好又装出冷冷的神情,不过心中却把那出手之人恨上了,那人竟敢出手偷袭阿康,真是多管闲事。
“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做出如此恶行,真是无耻败类,这皇城之中难道便没有王法么?”一个义愤的声音从二楼响起。
随着这声音出现的是一个面如冠玉,神采飞扬的年轻人,此人站在楼上,用鄙夷的眼神看着皇帝陛下,这声喝叱引得围观的众人喝彩不断,纷纷出言指责皇帝陛下一伙人的不是,谢大才子躲在角落里不敢抬头,禁军护卫和皇城司的高手也觉得面上无光。
这是被打脸了?
皇帝陛下恼羞成怒,这种打脸的事情应该是他的专利才对,这个不知道从那里冒出来的家伙竟敢如此放肆,实在是忍无可忍,一定要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明白谁才是真正的主角,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先打探一下这家伙的底细,别是什么宋国王爷的后代吧。
“你是何人?”皇帝陛下质问道。
“在下嘉兴陆展元。”那人风度翩翩的答道。
陆展元?
不是那个对李莫愁始乱终弃的家伙么?看起来还真有那么一些江湖少侠的风度气质,难怪会让赤练仙子挂念一生,可惜你只是一个江湖少侠,不是什么官二代,竟敢阻拦朕成为一个昏君的伟大计划,那么就别怪朕出手无情了。
“给本少爷打!”皇帝陛下指着陆展元命令道。
随着这声令下,禁军和皇城司的高手朝着楼上扑去,和陆展元战在一处,整个康乐楼内顿时乱成一团,皇帝陛下趁机抱起穆念慈朝着楼外跑去,这一幕留在很多有心人的眼中,宋国皇帝昏庸无能,贪婪好色的名声就此传开。
第三章 青丝云鬓新妇妆,含羞待君赏
宋国皇宫之中,女子端坐在妆台之前,把乌黑的秀发高高盘起,用簪钗插入其间,她看着铜镜中自己全新的模样,心中既有迷茫,又有甜蜜,自今日起她便不再是少女,而是成为妇人了,想着义母临行前的叮嘱,女子的脸色慢慢羞红了起来。
此时有人从身后抱住了她,感受着那熟悉的气息,女子在心安的同时也有些忐忑。
“阿康,这样好看么?”女子小心的问道。
女为悦己者容,不知道阿康喜不喜欢这个样子,感觉上有些怪怪的,似乎一夜之间就成了大人,让她在心理上还不太适应,作为妻子要遵从妇德,那以后便不能和阿康随意笑闹了么?
“自然好看,咱家念慈怎么打扮都好看,比天上的仙女还好看。”杨康看着镜中的人儿,毫不吝啬的赞美道。
“净瞎说,你又没见过仙女。”女子娇嗔道,心中却十分欢喜,不过随即又担忧起来,“等下真的要去见那位皇太后么?”
“总是要见面的,你别太担心,只要做出幽怨的小模样就行了,其余一切有我呢。”杨康安抚道,“我先来请求让你做皇后,皇太后必定不准,咱们再退而求其次,册封为妃子,若是还不准,那昭仪昭容之类总是可以的,一旦你有了身孕再晋封为贵妃,皇子出生之后便能顺理成章的成为皇后,在此之前要先委屈你了。”
这已经是最好的方案了,皇帝陛下即便再胡闹也过不了宋国宗室那一关,管理宋国皇室事务的是在北宋景佑三年设置的大宗正司,和金国的大宗正府职责相同,有权利插手皇家事务,不过此时皇太后较为强势,后宫的事务皆由皇太后一人独断,穆念慈只是一介民女,不可能一步登天的成为皇后。
“这有什么委屈的。能陪在阿康身边我便知足了。”女子柔声应道。
皇帝陛下搂着怀里的人儿,心中着实欢愉,他们从相识相知,七年的时光过去了,经历了无数险阻磨难,此刻能够终成眷属,实在是值得欢喜的事情。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宋国皇宫里,这是他唯一能相信的人了。
正如杨康所料,皇太后掌管后宫,对皇帝陛下的荒唐行径早已知晓,看着这个跪在她面前一脸幽怨的美貌女子,皇太后在心里叹了口气。谁让你被皇帝看中了呢,这一切都是命,她同样是女人,并没有打算为难这个刚刚遭受磨难的女子,不过对于皇帝陛下要册封这女子为皇后的言论给予了严厉的斥责。
皇帝陛下胡闹纠缠了一番,最终使得穆念慈被封为昭容,这是比妃位略低一级的嫔位。属于九嫔之一,在后宫中地位已然不低,至少在皇帝陛下的后宫中暂时是最高的,杨康看目的达到,便带着穆念慈大模大样的离开了。
皇太后看着皇帝陛下惫懒的模样,不由得摇了摇头,这个出身微贱的皇室后裔一旦登上高位便暴露出了贪婪好色的本性,毫无皇家的礼仪风度。不过这正是当初她和史弥远选择这位皇子的原因所在,皇帝越是昏庸他们便能掌握大权。
皇太后把皇帝陛下丢在脑后,开始思虑如何解决丞相史弥远陷入的丑闻,皇太后和史弥远的政治同盟起源于十二年前,那时候史弥远只是正三品的礼部侍郎,皇太后还只是杨皇后,宋国真正当家作主的是当时的丞相韩侂胄。由于韩侂胄北伐金国失败,被杨皇后和史弥远联手密谋槌杀,自此宋国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史弥远时代。
杨皇后在那次事件中同样获利颇丰,不仅铲除了后宫的敌人。稳固了皇后之位,杨氏一族的子弟也开始进入朝堂和各地官场,形成了外戚派系,这个派系虽然和史弥远一系无法相比,但已经能影响到宋国的朝廷大局了,他们和史弥远一系互相勾结,沆瀣一气。
然而此时风向变了,眼看史弥远这棵大树要倒,树上的猢狲开始惊慌失措起来,这几日来找皇太后的大臣越来越多,一旦史弥远倒台,那么正在垂帘听政的皇太后无疑是一个大靠山,杨氏一族更是欣喜,这或许预示着他们的时代就要来了。
但皇太后心中顾虑重重,她和史弥远合作的很好,并不想让这位盟友就此倒台,不过若真的大势难挡的话,她不介意把史弥远的势力接手过来,成为一个大权在握的皇太后,至于皇帝陛下,还是去抢他的民女去吧。
皇帝陛下和昭容穆念慈正在皇宫中闲逛着,在这春日的午后,他们没有考虑国家大事,没有想将来会如何,只是享受着当下的美好时光,杨康从御花园中摘下一朵红花,插在穆念慈的鬓边,红花娇美,女子柔媚,穆念慈娇羞的低下头,顺从的伏在杨康的怀里。
春日的暖阳照了下来,似乎为两人披上了一件五彩的霞衣。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有宫人禀报,翰林院谢大学士求见皇上,杨康想着昨天把谢奕礼扔在康乐楼有些不仗义,也不知道后面的情形怎么样了,便跟着宫人来到书房,见到了手臂受伤的谢大才子。
“跑了?”皇帝陛下惊讶道。
“回禀陛下,那贼子竟然趁机挟持了微臣,禁军不敢妄动才让那贼子侥幸逃脱,还望陛下恕罪。”谢奕礼谢罪道。
“派人给朕缉拿凶徒。”皇帝陛下命令道,“命嘉兴府府尹查找凶徒家眷,若是凶徒不来投案便把其家人擒下,让那凶徒明白朝廷是有王法的。”
“陛下,不用如此兴师动众吧?”谢奕礼惊讶道。
谢大才子的伤势并不重,只是自己不小心摔了一下而已,他装出受伤的模样是为了博取皇帝陛下的同情,以此显示自己的忠心,不过这件事说到底是皇帝陛下强抢民女在先,那人只是路见不平罢了,若真的如此大张旗鼓的抓捕,导致民间非议,有损皇帝陛下的声望。
“这如何是兴师动众?那凶徒竟敢袭击朕,还打伤了朝廷重臣,这可是杀头的大罪。”皇帝陛下愤慨道,“向各地发出海捕文书,若一月内凶徒不来投案便拿其家人顶罪,此事就由你去查办吧。”
皇上,您太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了!
谢奕礼在心中暗自腹诽着,但他没必要在这件事上为一个江湖人辩解,皇帝陛下既然要抓人那便抓人吧,他又不是忠谏直言之臣,何必自讨没趣呢。
等到谢奕礼离开,杨康露出了微笑,他之所以要抓住陆展元,讨厌是一方面,不过或许可以利用这个人敲开古墓派的门,他记得小龙女正是在这一年出生的,而全真教的掌教换成了尹志平,想必终南山上会有一些不太一样,皇帝陛下在心中谋划起来。
第四章 我的江湖,我的天下
宋国宝庆二年,在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候,朝廷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宋国丞相史弥远上书皇帝陛下,以抱病为由向陛下请求告老还乡,皇帝陛下多次极力挽留,但丞相大人去意已决,皇帝陛下无奈之下只好准许了史弥远的请辞,一代权相黯然离开了临安皇城,回到明州东钱湖养老。
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不过是史弥远和皇太后商议出来的应对计策罢了,史弥远的离开能够平息宋国国内的舆论,丞相大人把权力转交给了皇太后,等过了一两年风波平息之后,他还可以复出继续掌握宋国的朝政大权。
皇帝陛下为了表达对丞相大人的敬重之情,亲自率领文武百官把丞相大人送出了临安城,望着史弥远离去的背影,杨康在心中把这个名字划掉了,既然你离开了这座皇城,那便永远也别想再回来了。
随着史弥远的离去,宋国的权利集中在了那个叫做杨桂枝的女人手里,那个已有五十九岁的皇太后年轻时以美貌著称,在宫中以低等的平乐郡夫人开始起步,后被封为婕妤、婉仪、贵妃,最终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
当时宋国皇帝赵扩的皇后是韩氏,在韩皇后病逝后,杨桂枝和一位曹美人都受到赵扩的宠幸,丞相谢深甫支持杨桂枝,韩侂胄支持曹美人,曹美人性格柔顺,杨桂枝涉猎史书,性格机警,懂得权术,在谢深甫的力荐下成功主掌后宫,这是杨桂枝对谢家颇为照顾的原因所在。
正因为如此,当杨康提出让谢奕礼出任参知政事的时候杨桂枝没有反对,参知政事相当于副丞相,上面还有左丞相和右丞相,是替两位丞相处理杂务的一个官职,不过一旦两位丞相有了空缺。参知政事便可以替补上去,成功转正。
谢奕礼的升迁只是整个宋国朝堂动荡的一个缩影,皇太后在这次的权利转移中安插了很多自己的亲信,杨氏一族的子弟皆得到了封赏,这种暗流在整个宋国官场蔓延着,皇帝陛下冷眼旁观,在心中记下了这些名字。
皇太后为了平息朝野的非议。把那些贬黜到各地的宋国主战派重新宣召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