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诗鉴赏大典-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才学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不平,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 
  结尾仍用典。《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曰:‘宝剑之气,上彻于天。’华问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江西。诗人在此借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以喻友人的怀才不遇,进一步丰富了上联的寓意;但同时也发展了上联的思想:龙泉剑最终被有识之士发现,重见光明,友人最终也定能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杜审言和宋之河都是初唐较负文名的诗人,又都致力于律诗的创作,在政治主张以致遭遇上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谓志同道合,因此这首诗情意真挚、朴实自然,与宋之问同期的应制诗相比,别具一格,也更具艺术价值。 
  宋之问在律诗的定型上作过重要贡献,但其创作尚未完全摆脱六朝绮靡诗风。这首诗音韵和谐,对仗匀称,而又朴素尚自然,不尚雕琢,可以说是宋之问律诗中的佳作之一。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宋之问 
  候晓逾闽嶂, 
  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 
  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 
  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貍, 
  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 
  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 
  北思日悠哉。 
  鬒发俄成素, 
  丹心已作灰。 
  何当首归路, 
  行剪故园莱。 
  宋之问诗鉴赏 
  此诗作于诗人贬官南行途中。与诗人的同类诗作相比,这一篇中对岭南景物的新鲜感较强,思乡之情稍弱,当是他初贬岭南时所作。 
  开头四句,点题中的“早发”,指出时间是在春日的黎明,并以晨空特有的“宿云”、“残月”细绘黎明时的景象。“ 闽嶂”本指闽地的山岭,也可用作“岭嶂”的意思,泛指南国的山岭。诗中用以借指从始兴县的江口地方至虚氏村途中经过的丛山峻岭。“越台” 
  即越王台,又作粤王台,汉高祖时南越王赵佗在广州越秀山上所建。从诗题看,此时诗人已经抵达虚氏村,村子距动身地点江口在一日行程之内,离广州尚有数百里之遥,是无法望见越王台的。所谓“望”,应当是瞻望前途的意思。“宿云”是隔宿之云。见云而生鹏翼的联想,是说宿云渐渐消散,天空变得明朗起来。第四句,古人认为,月亮的盈亏与蚌蛤的虚实相统一,月圆时蚌蛤实,月亏时蚌蛤虚。因此,诗人由“残月”而生“蚌中开”的联想。宋之问上承齐梁余绪,讲究词采声律,从“宿云”二句的铺张笔法中,颇见其“如锦绣成文”(《新唐书》本传)的诗风。 
  自“薜荔摇青气”开始的六句铺陈怡人的南国景色,前三句写树,错落有致:“薜荔”是一种木本蔓生植物,常绕树或缘壁生长。句中以一个富有动感并充满了生命力的“摇”字,生动地状摹出了枝叶攀腾、扶摇直上与青气郁勃、难以自守的情态。“桄榔”则是一种亭亭玉立的乔木,与蔓生的薜荔对举,加之碧苔依树,古色古香,与“薜荔”句绘现出来的盎然生趣形成鲜明的对照。“ 桂香”句既为画面添枝加叶,又使淡淡幽香透出画面。在前三句中,诗人用笔由视觉而到嗅觉,“石响”句更进而写到听觉,由泉水奔泻的“石响”又转而注意到回环流转的细泉。“ 抱叶”二句转写动物:黑毛猴子攀附着树枝在叫唤,翡翠鸟衔着花在空中穿梭。这就使画面更充满活力,线条、色彩、音响以至整个情调更显动人了。 
  前十句纯是绘写美景可为“扬”尽。“南中”句使全诗的感情为之一顿,承上启下。“南中可悦”四字总括前面写景的笔墨,“虽”字是句中之眼,引出后面的种种感情。“北思”句直承“虽”字。从末句的“故园”可知,诗人的“北思”是思念故乡而非朝廷。“鬒发”二句透露出贬谪对他的打击,黑发瞬间变白,丹心已成死灰。在文势上,这两句稍作顿挫,用以托住“南中”二句陡然急转之势,并隐括官场的荣辱无常,更增强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末两句的感情直承“鬒发”二句,并与“北思”二字相呼应。 
  诗人直抒胸臆:何时能走上返回故乡的路呢?“行剪故园莱”,与谢朓的“去剪北山莱”、王绩的“去剪故园莱”同义,都是要归隐田园的意思。从文势上来说,最后六句浑然一体,同时又有内在的节奏。“南中”二句大起大落,“鬒发”二句则趋复平缓。 
  此诗用词的艳丽雕琢,结构艺术的高妙。诗用的是以景衬情的写法。诗人浓墨重彩去写景,从而使所抒之情越发显得真挚深切。诗人笔下的树木、禽鸟、泉石所构成的统一画面是南国所特有的,其中的一草一木无不渗透着诗人初见时所特有的新鲜感。特定的情与特有的景相统一,使这首诗有着很强的艺术魅力。            
苏味道诗鉴赏 
  生平简介 
  苏味道(648—705 )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 
  乾封进士。圣历初居相位。后因亲附张易之兄弟,中宗时贬为眉州刺史。少时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所作诗今存十余首。原有集,已失传。 
  正月十五日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诗鉴赏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象。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元宵夜,长安城里都要大展花灯;前后三天,夜间不戒严,赏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首句写春天刚刚传来些许气息,还没到万紫千红的时候,可是明灯错落,在大路两旁、园林深处焕发出灿烂的辉光,如同明艳的花朵一样。从“火树银花”的形容,不难想象,万灯齐明时瑰丽的夜景!说“火树银花合”,因为四周都是一样的璀璨明亮。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语之妙,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次句写城门也开了铁锁,以便百姓四处游玩。崔液《上元夜》有诗句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意也如此。城关外面是城河,这里的桥,即指城河上的桥,这桥平日是黑森森的,今天换上了节日的新装,点缀着无数的明灯。 
  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此所谓“星桥”。“火树”“银花”“星桥”都写灯光,诗人的鸟瞰,首先从这儿着笔,总摄全篇;同时,在“星桥铁锁开”这句话里透露出游人之盛,这样,下文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节日风光的具体描绘。 
  人潮一阵阵地涌动,马蹄下飞扬的尘土也看不清;月光照亮了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看到明月当头。这灯火辉煌的佳节,正是风清月白的良宵。 
  在灯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显得分外美丽,她们一边走,一边唱着《梅花落》的曲调。长安城里的元宵美景令人观赏不尽。所谓“欢娱苦日短”,不知不觉间到了深更时分,然而人们却仍然怀着无限留恋的心情,希望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结束。“金吾不禁”二句,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来结束全篇,言尽而意不尽,读来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此诗于镂金错彩之中,显得韵致流溢,也缘于此。            
杜审言诗鉴赏 
  生平简介 
  杜审言( 约645—708 ) ,唐著名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其父位终巩县令,遂定居巩县(今河南巩县)。高宗咸亨元年(670)进士,先后任隰城(今山西汾西县)尉、洛阳丞等小官。后因对上言事不当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县)司户参军,不久免官回洛阳。 
  武则天时召见,因赋《欢喜诗》受到赏识,授著作郎,迁膳部员外郎。中宗神龙初(705),因受武后宠臣张易之案件牵连,流放峰州。不久又起用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病卒。 
  青年时期与李峤、苏味道、崔融合称“文章四友”。为人狂放,常以文章自负。诗有不少朴素自然的佳作,以五律著称,格律谨严,技巧纯熟,对推进律诗的成熟颇有贡献,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他是杜甫的祖父,其律诗对杜甫有所影响。 
  《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共四十余首。和晋陵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 
  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 
  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巾。 
  杜审言诗鉴赏 
  晋陵,唐郡名,即今江苏省常州市。陆丞相,名元方,晋陵人,武则天时期为相,与杜审言颇有交往。陆元方有《早春游望》诗寄给他。因有感于陆元方能够在宦游中赏玩春光,而自己却在异乡为“归思”所苦,于是杜审言将自己的感想结构成篇,作《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一诗以和原唱。 
  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起笔就从同为“宦游人”的角度来应和陆元方《早春游望》的心理感受,说明只有宦游他乡的人,才对自然界的物象和气候的变化特别敏感。而诗人与陆元方都同为客居异乡的人,“独”字和“偏”字,既是对陆元方诗中感受的充分肯定,又表现了“宦游人”对于岁月流走的特殊敏感性,显得警拔有力;一个“新”字紧扣题中的“早”字,这两句主要是写情,以共同的感受拉近两人间的距离,但也概括地显示了早春“物候新”的非凡景象,为下文粗笔勾勒了总体画面轮廓。 
  颔联和颈联,是“物候新”的具体化,展示了题中“游望”的详细内容。颔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是说清晨太阳从东海海面升起,曙光乍现,云气被朝阳折射,变成绚烂的彩霞,布满东方天际,从江北来到江南,忽见早春的江南梅树已经开花,杨柳也遍抽新绿,仿佛梅柳一过长江就染上了迷人的春色一般。这幅画面紧扣了题中的“望”字。颈联“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是说江南那温暖的春的气息,似乎在催促着黄莺婉转早啼;江南那明媚的阳光,也使水中的萍草颜色愈染愈绿。这幅画面紧扣了题中的“游”字。这两联中,“云霞”、“梅柳”,“黄鸟”、“绿蘋”、“曙”、“春”、“淑气”、“晴光”色彩鲜明,给人春光明媚春意盎然之感,而“出”、“渡”、“催”、“转”四个动词,尤具传神之妙,它们赋予“云霞”等四“物”人格化的性灵,从而使诗歌画面呈现着一种流动的美感,把江南早春的气候变化描摹得淋漓尽致。 
  中间这两联在细致生动的景物描写中融注了诗人对江南春光的无比惊慕、喜悦之情。江南春景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