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诗鉴赏大典-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句,与开头遥相呼应,融情入景,以景结情,渲染出迷茫意境,令人惋惜感喟不已,回味无穷。整首诗的意境,美丽、静谧、闲适、虚幻、奇妙,非常迷人。 
  这首长篇七言歌行,全诗三十二句,四句或六句一换韵,韵脚平仄相间,转换自然有致。起、结及中间抒情浓郁的地方均用悠扬悦耳的平声韵。全篇音节和谐,韵致清新,语言婉转流畅,易于上口成诵。很明显,王维吸收了正在发展中的今体诗格律,受骈偶化影响较大,诗中有不少符合今体格律的句子,这就是前人所谓的“运律入古”。同时又发挥古体诗的长处,形式比较灵活,骈散相间,自由转韵,时而用典,采用比较浅近而又华美的语言,带有清新活泼的民歌风味。这种七言歌行,上承“初唐四杰”、刘希夷、张若虚之风,下开中唐白居易、元稹叙事歌行体之先河。前人赞扬说:“王维之作,如上林春晓,芳树微烘,百啭流莺,宫商迭奏。。。非妙于丹青者,其孰能之?矧逎辞情闲畅,音调雅驯,至今人师之诵之,为楷式焉。”(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附录二引《史鉴类编》。 
  清人王士禛对这首诗评价很高,他说:“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维)、韩退之(愈)、王介甫(安石)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红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池北偶谈》) 
  翁方纲更盛赞说:“ 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 (《石洲诗话》)    
  洛阳女儿行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 
  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 
  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 
  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 
  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 
  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 
  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 
  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 
  妆成只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 
  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 
  贫贱江头自浣纱。 
  王维诗鉴赏 
  洛阳女儿:指莫愁。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中有:“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这里借莫愁泛指唐代贵族妇女。 
  这首诗,题下原注:“时年十六”,是王维青少年时在洛阳生活期间所作。当时,东都洛阳非常富庶繁华,比京师长安有过之而无不及。王维生活在大都市中,与豪门贵戚和贫寒有志之士都有交往,目睹了繁富豪华背后掩盖着的日趋腐化的社会现象,对权贵的骄奢淫逸和贫寒才士的坎坷困顿感触很深,激发他写出一些较有思想意义的作品,《洛阳女儿行》即是其一。 
  这首诗的思想意蕴相当丰富。诗中描写了两个女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揭露了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借贫时西施江头浣纱却无人理会,寄托了贫寒志士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正如清人沈德潜所说: 
  “结意况君子不遇也。”(《唐诗别裁集》)围绕着这一主题,诗人抨击了东都豪门大户骄奢淫逸的生活,谴责了一个花天酒地的青年权贵。他虽然也“自怜碧玉亲教舞”,但并不懂得真正的爱情,无非是将“洛阳女儿”当作消遣的玩物。诗人还渲染“洛阳女儿”成为贵族少妇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香车代步,宝扇送归,十分豪华阔绰。然而,她终日“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生活无聊、空虚。 
  诗中先写贵族妇女的骄奢空虚生活,运用工笔重彩,细致入微又带点艺术夸张地铺排、渲染,描写她服饰的奢华,住所的富丽,迎娶的排场,丈夫的骄恣,戏娱的无度,交际的频繁。词藻耀艳华彩、富丽堂皇,语言形成与其所表现的内容高度和谐。“狂夫”以下四句,巧妙地使事用典,比类合宜,更发人深思。诗人将自己愤懑不平之情,讽刺谴责之意,融注于刻意的藻饰、渲染之中,只在“戏罢”两句委婉含蓄地点出,却使讽刺揭露的效果更为强烈,可谓入骨三分。 
  结尾写贫贱妇女虽美丽而无人怜爱,江头独自浣纱,虽然仅只淡淡点染两笔,却由于以鲜明的事实,与前面贵族妇女的骄奢生活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显出笔锋犀利,笔力沉厚,犹如异峰突起,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答张五弟 
  王维 
  终南有茅屋, 
  前对终南山。 
  终年无客长闭关, 
  终日无心长自闲。 
  不妨饮酒复垂钓, 
  君但能来相往还。 
  王维诗鉴赏 
  这是诗人中年以后隐居终南山期间写的一首赠答友人的小诗。张五弟,即张湮,唐代书画家,官至刑部员外郎,与王维友好。因排行第五,故称张五弟。 
  此时,诗人仍在朝延任职,但由于对李林甫把持下的黑暗政治不满,不愿同流合污,又不能与他们决裂,因而采取了半官半隐的方式,时常住在终南山中,在清寂的林泉中寻求精神寄托。这首小诗表现了诗人在隐居中寂静安闲的生活情趣,又表达了对志趣相投的友人的真热感情。 
  诗的主旨是要引起友人的兴致,招致他来相聚共乐。诗人首先描写他的隐居之所的清幽。虽是几间茅屋草舍,但面对着巍峨深邃、苍翠欲滴的终南山,开门即可观赏山色。头两句娓娓道来,不加丝毫藻饰,意在引起友人的联想。三、四句进而写自己的隐居生活情趣。从早到晚,无拘无束,无忧无虑,无人打扰,更无机心杂念,煞是悠闲。为了吸引友人到来,又有意写自己终年无客,门虽设而长关,流露出几份寂寞。 
  思念友人前来相伴之意不言而喻。最后两句,又以饮酒、垂钓等赏心乐事相招,直率地表达希望友人能经常来聚会的心愿。全篇以诗代书,写得朴实、自然、亲切。 
  为使友人从字里行间就能体会出自己孤寂而清幽的心境,诗中有意采用重复的字眼和相同的句式。首二句连用两个“终南”,使友人加深印象;突出出门面山的优势。三四句又巧妙地把终南山的“终”字移用来创造给人以悠长、缓慢之感的时间意象。一个“终年”再叠加一个“终日”,两个同一结构的诗句重复、排比,用以烘托寂寞、清闲的心态,使人感到诗人在山中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静静生活下去,对世事不闻不问,甚至不管岁月的流逝,惟一遗憾的是不能与张湮朝夕相处。四个“终字”,两个“长” 
  字的叠用,诗句节奏显得非常缓慢。只有心地十分散淡、安闲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散淡、安闲的诗。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王维诗鉴赏 
  这首诗描绘辋川秋日傍晚的幽美风光,抒写了诗人的隐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画出了一幅绝妙的“高士秋趣图”,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名篇。辋川: 
  水名,在陕西蓝田县终南山下的辋谷川口。诗人晚年隐居于此。裴迪:唐诗人,关中人,王维的好友,天宝后官蜀州刺史、尚书省郎。《旧唐书·王维传》载,他常与王维在辋川“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首联写山中秋景。已是秋深山寒,本当是一片萧瑟,却反而“显苍翠”,山泉也应枯涸无声,却仍潺湲作响。竟日可闻。诗人这样写,是为了表现辋川这一带山光水色特别幽美可爱,与其他的秋山秋水不同。 
  它们仿佛有性灵,有感情,为了使诗人心旷神怡,在寒秋里反而“转苍翠”、“日潺湲”。诗人对辋川山水的喜爱、迷恋之情,因此从这两句诗中自然流露出来了。“转”字写出了苍翠的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写出了色彩的流动感,并借着山色的运动变化,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日”字,不仅表现山中溪泉每日每时都在流动喧响,而且令人感觉它是始终如一的。这样,山泉也有了人的感情。而且,这种抱恒守一又使人感到它是静的。这样,流动的水却同时有一种静态美。声色的结合,再加上动静的转换,一幅新奇美妙、情味盎然的山水风景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山中秋景如此清幽秀丽,闲居的诗人不禁要走出来尽情欣赏。颔联写诗人的自我形象。“柴门”,表现他的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足见他年事颇高和意态安闲。年迈的诗人站在柴门之外,倚着拐杖,迎着拂拂的秋风,听晚树鸣蝉,看青山流泉。这使我们自然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颈联“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描写原野和山村暮色。诗人的视线从苍翠山色、高树鸣蝉移向原野和村落。只见远处辋川的渡口那边,一轮红日正缓缓地降落水面;近处的村落人家,一缕炊烟正袅袅地升上天空。“余”和“上”两个动词用得自然朴素而生动传神,表现出落日将尽未尽和孤烟悠然直升的动态。一落一上,相互对照,情味悠长,也暗示诗人对落日、孤烟深情注目的神态。这两句,显然是从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点化而来。陶诗是以拟人手法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炊烟缓缓飘动依依不舍的情味,王维这两句却以白描手法分写夕阳和炊烟一落一上的意趣;陶诗凭“暖暖”、“依依”两个叠字形容词传情,王诗以“余”、“上”两个动词绘态写意;陶诗画面意象疏淡,具有朦胧美,王诗画面意象集中,境界较为壮阔。都是借日常景物描写寄寓他们对纯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的田园的喜爱。 
  最后一联:“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描绘在这炊烟升起的傍晚,诗人又碰到狂放的友人裴迪喝醉了,一路放声高歌来到他的面前。接舆,春秋楚国的隐士陆通,字接舆,躬耕而食,佯狂不止,曾当面狂歌嘲笑孔子,人称“楚狂”。五柳,晋代诗人陶渊明曾写《五柳先生传》一文以自况,这里诗人以五柳比自己。诗人把醉酒狂歌的友人裴迪比为“凤歌笑孔丘”(李白《庐山谣》诗句)的楚狂接舆,是对这位有志于隐居的年轻诗友的赞许。诗中通过’醉酒”和“狂歌”两个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裴迪豪放不羁的“狂士”性格。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他由衷的好感,也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之间脱略不拘的友情。 
  这首诗是诗、画、音乐完美的结合。葱翠的山色、渡头的落日、墟里的孤烟、同潺湲作响的山泉、在晚风中飘荡的蝉声,和谐地、有层次地组合成一幅有色彩、音响、动态的天然图画。同时,画中有人物,有诗人和裴迪这两位年龄和个性不同的隐士倚杖、临风、醉酒、狂歌种种动作与神态。山村风光,历历在目;田园隐士,栩栩传神。风光人物相映成趣,不仅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也使诗篇流溢出浓郁的生活情趣。全篇写一个“乐”字,即诗人的闲居之乐,但并没有一个表示欢乐的字眼,而诗人悠然自得的欢愉之情,却渗透全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