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婉约词-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怅惘。下片抒情,叹人生聚散匆匆,别恨年年。那淡烟疏柳,芜城残漏,益增慨叹。这
首词,清新雅洁,幽怨缠绵,表现了魏词的特色。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她(魏夫人)在女作家中,确为超群出众之才。词中名句如
“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即与并时诸贤相较,亦
为出色当行之作。


    李清臣
谒金门
    杨花落,燕子横穿朱阁。苦恨春醪①如水薄,闭愁无处着。 绿野带红山落角,桃
杏参差残萼。历历危樯②沙外泊,东风晚来恶。

    【作者简介】

    李清臣,北宋人,(籍贯不详),字邦直。举进士,历官翰林学士,尚书左丞。宋
徽宗初立,入为门下侍郎,出知大名府。其词作颇精工。

    【注释】

    ①春醪:酒名。醪:浊酒。
    ②危樯:指舟船。

    【评解】

    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作者的惜春情怀。上片写暮春季节,燕子穿阁,杨花飘
落,而春醪味薄,难解闲愁。下片写桃杏凋残,绿野草长。晚来风急,又不知花落多少。
全词含蓄细腻地表达了作者惜春伤春之情。宛转柔媚,新颖别致。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李清臣《谒金门》一词,亦甚婉媚。


    僧仲殊
柳梢青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①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
②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作者简介】

    仲殊字师利,俗姓张氏,名挥,北宋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曾举进士,因事出家。
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吴山宝月寺。能文,善歌词,皆操笔力就。苏轼曾与之交往。著作
有《宝月集》。

    【注释】

    ①柳袅:柳枝柔弱细长貌。
    ②棹:摇船工具,这里指船。

    【评解】

    作者着意写景,以景抒情。上片写春景,梨花带雨,柳袅烟斜,表现了风和香软的
江南春色。下片写行人,轻舟一叶,浪迹天涯,待到酒醒处,惟见残阳乱鸦。而那墙头
红粉,秋千深院,究是谁家?全词清丽和婉,含蓄蕴藉。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雨后”三句及“秋千”三句,景与人分写,俱清
丽为邻。而观其“残阳乱鸦”句,寄情在一片苍凉之境,知丽景秾春,固不值高僧一笑
也。

南柯子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
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闹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评解】

    这首词通篇写景。十里青山,数声鸟啼,残月白露,清风晓霞。有声有色地表现了
江南的夏季景色。词中上、下片的结句,委婉含蓄地提到人,而且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全词清新雅洁,优美柔和,饶有意味。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黄花庵称仲殊《诉衷情》一调“篇篇奇丽,字字清婉,高处
不减唐人风致”。然尚不及其《柳梢青》、《南柯子》二词更为清逸也。在他的词里,
只感到一种出家人的清逸和婉情绪,东坡所谓“此僧胸中无一毫发事者”,可以看出他
的为人。


    僧祖可
小重山
    谁向江头遗恨浓,碧波流不断,楚山重。柳烟和雨隔疏钟。黄昏后,罗幕更朦胧。
 桃李小园空,阿谁犹笑语,拾残红?珠帘卷尽夜来风。人不见,春在绿芜①中。

    【作者简介】

    祖可字正平,北宋丹阳(今属江苏)人,苏伯固之子,养直之弟。
    住庐山,被恶疾,人号“癞可”。有《东溪集》、《瀑泉集》。工诗,长短句尤佳。
曾与陈师道、谢逸等结江西诗社。

    【注释】

    ①芜:众草丛生之处。

    【评解】

    这首词通篇描写暮春景色,隐隐含露惜春之意,烟柳疏钟,碧波东流,风卷珠帘,
桃李园空。转眼春色将尽,对此能无感触!全词清丽隽雅,委婉含蓄。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祖可《小重山》词最为《东溪诗话》所称赏。


    释惠洪
青玉案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①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
知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
侵晓②潇潇雨。

    【作者简介】

    惠洪字觉范,俗姓彭,北宋筠州(今江西高安)人。少年时尝为县小吏,黄山谷喜
其聪慧,教令读书。后为海内名僧。以医识张天觉。
    大观中入京,乞得祠部牒为僧,往来郭天信之门。政和元年,张、郭得罪,觉范决
配朱崖,著有《筠溪集》、《冷斋夜话》等书。

    【注释】

    ①取次:即次第也。
    ②侵晓:天渐明。

    【评解】

    此词情景交融,抒写伤别、怀人的心情。上片写恨别,离人远去,回首高城,无限
怅惘。下片写别后的怀念。梦回人静,夜雨潇潇,益觉凄凉。通篇写得凄婉细腻,情思
绵绵。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其(惠洪)诗词多艳语,为出家人未能忘情绝爱者。如“十
分春瘦绿何事,一掬乡心未到家。”(《上元宿岳麓寺诗》)“海风吹梦,岭猿啼月,
一枕相思泪。”(《青玉案·谪海外作》)
    以及这首《青玉案》“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皆
是。
    徐釚《词苑丛谈》:末人小词,僧徒惟二人最佳,觉范之作类山谷,仲殊之作似
“花间”。

千秋岁
    半身屏外,睡觉唇红退,春思乱,芳心碎。空余簪髻玉,不见流苏带①。试与问,
今人秀整谁宜对? 湘浦曾同会,手搴轻罗盖②,疑是梦,今犹在。十分春易尽,一点
情难改。多少事,却随恨远连云海。

    【注释】

    ①流苏带:古时妇女衣饰佩用之物。
    ②手搴轻罗盖:手擎着轻轻的绮罗伞盖。

    【评解】

    此词生动地描写一位独处空闺的少妇怀春、叹春的心理、情态。上片描绘少妇春睡
时娇懒倦慵的神情体态。缠绵卧榻,半身屏外。唇红残退,春思撩乱。枕上“空余簪髻
玉”,身上“不见流苏带”。下片着意人物内心的刻画。追忆往事,令人魂消。“十分
春易尽,一点情难改”。结尾两句,情思绵绵,余韵不尽。全词抒情委婉,描写细腻,
曲折婉转,柔媚多姿。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所写人物的同情。


    无名氏
鱼游春水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余寒犹峭①,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碧玉茵,媚
柳轻窣②黄金缕。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
归迟,梅妆泪洗。凤萧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③,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作者简介】

    据《复斋漫录》载:“政和中,一贵人使越州,得辞于古碑阴,无名无谱,亦不知
何人作也。录以进。御命大晟府填腔,因词中语,赐名《鱼游春水》。”

    【注释】

    ①峭:尖厉。
    ②窣:突然钻出来。
    ③双鲤:谓书札也。

    【评解】

    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上片写景,东风杨柳,碧草如茵,莺啼燕飞,鱼游春水,
春天又到人间。下片抒情,桃李争艳,春色如画,而阑干倚遍,望断清波,游人未归。
令人思念不已。全词和婉秀美,抒情细腻,绮丽多姿。

    【集评】

    薛砺若《宋试通论》:此词作得颇为婉丽,极秀美可爱,惜不知作者姓氏。

江亭怨
    帘卷曲阑独倚,江展暮云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①。 数点落花乱委,
扑鹿沙鸥惊起。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注释】

    ①吴头楚尾:豫章地居吴之上游,楚之下游,如首尾相衔接。

    【评解】

    这是一首思乡之作。上片写登楼远望的情景。独倚曲阑,江天无际,家在何处?下
片着意抒情。落花数点,惊起沙鸥。
    一片乡思,没入苍烟丛里。全词融情入景,以景抒情,写得婉曲柔美,幽雅别致。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词境极冷隽幽倩,如子规啼月,哀猿夜啸,为一切词家所无
之境。即两宋最大手笔,亦不能写得如此凄冷动人。
    《词综》、《词谱》俱引《冷斋夜话》云:黄鲁直登荆州亭,柱间有此词。夜梦一
女子云:有感而作。鲁直惊语曰:“此必吴城小龙女也。”
    张思岩《词林纪事》:考《冷斋夜话》并无此记载。
    薛砺若《宋词通论》:大约向来以为系龙女所作者,以词境过于凄冷,殊不类人间
语,因有此传说耳。

凤栖梧
    绿暗红稀①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
 竹枝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注释】

    ①绿暗红稀:花落叶茂,春光将尽。

    【评解】

    这首词着意描写暮春景色,飘逸清雅,意境极美。上片写景。燕子穿杨,绿暗红稀,
杜鹃声中,春色将阑。下片写人。竹杖芒鞋,信步所之,与樵子渔父共赏这一川风月。
通篇清幽闲雅,饶有韵致,表现出一种超尘出世的气度。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此词口吻,似隐逸方外之士所作,旷逸之气,流露纸上。






    窃坏女子
鹧鸪天
    月满蓬壶①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②。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③。天
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作者简介】

    据《宣和遗事》载:此词作者为宋徽宗时,元夕观灯之女子。

    【注释】

    ①蓬壶:即蓬莱。古代所说为仙人所居。
    ②端门:宫殿南面正门。
    ③鸳鸯失群:夫妻分散。

    【评解】

    《词林纪事》根据《宣和遗事》载:宣和间,上元张灯,许士女纵观。各赐酒一杯。
一女子窃所饮金杯。卫士见,押至御前。女诵《鹧鸪天》词云云。徽宗大喜,以金杯赐
之,卫士送归。
    词中记述宣和年间,元夕观灯的盛况。上片写京都的繁华。元宵节日,灯宣交辉,
歌舞腾欢,笙乐通宵。下片写观灯女子饮酒窃杯的一段月话。这首小词,反映了当时都
市生活的繁华,也反映了当时的佳风之盛。通篇以一个民间女子的口吻,写得婉转自然,
颇具诗色。


    周邦彦
蝶恋花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轣辘①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②,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徘徊,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③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作者简介】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宋徽
宗召为大晟府提举(国家音乐机关主管官),是北宋末年一大词家。他擅长写景咏物,
精工词语,擅融化前人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