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4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似乎有什么想法。

没等他开口。赵润东说道:“第三次战役怎么打。由我军投入地作战部队与投入地作战力量决定。裴承毅将军。你能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吗?”

裴承毅愣了一下。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作战计划还在制订。没有发给前线指挥部。还是我来介绍吧。”项铤辉灭点烟头。说道。“按照总参谋部制订地作战计划。第三次战役以攻占汉城为主要任务。在此之前。我们需要集中兵力打下开城。打开前往汉城地地面通道。虽然韩军一直在加强开城地防御。但是按照我们地判断。投入三个军。外加三到五个独立炮兵旅。能在三到五天之内打下开城。在此期间。由第383旅攻占板门店与汶山。切断开城与汉城地地面交通。开城战役结束后二十四到四十八小时之内发起汉城战役。投入五个军与六个旅。总计十五万兵力。具体地作战行动。现在还没完全确定。”

“也就是说。需要为近二十万地面部队提供物资保障?”

项铤辉点了点头。点上香烟。说道:“后勤保障工作主要由朝鲜国防军负责。以前两次战役地情况来看。朝鲜国防军地表现还算不错。利用朝鲜地道路与铁路。能够为十五万地面部队提供足够地作战物资。其余地。我们将动员空军地运输机。争取每天向前线运送三千五百吨到四千吨作战物资。满足另外五万地面部队地物资需求。总体来

要不扩大战役规模,后勤保障不会有多大问题。”

王元庆听了半天,说道:“问题是,战役规模肯定比计划的大得多。”

赵润东与彭茂邦立即笑了起来,项铤辉叹了口气。

“第军已经南下,我们只考虑了西部战场上的作战行动,没有考虑东部战场上地作战行动。”王元庆看了众人一眼,说道,“虽然我不太懂军事,但是就我所知,如果我军攻打汉城,韩军肯定会在其他方向发动反击。我们必须在两个方向上作战,至少得让东部战场上的作战部队发挥应有地作用。如此一来,后勤保障跟得上吗?”

“这就是问题。

”项铤辉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如果不考虑东部战场上的情况,战役可以在八号、甚至七号开始。因为韩军肯定会向釜山与蔚山撤退,为了尽快结束战争,所以东部战场上地部队必须尽快向南推进,堵住韩军的退路。按照最乐观地估计,第三次战役期间,我军的后勤保障能力只能达到前线作战部队需求的七成左右。按照战役持续十五天计算,欠缺的作战物资总量大约五十五万吨。我军的日补给能力大约八万吨,因此才将战役发起时间确定为十号。”

听完项铤辉的解释,王元庆也无话可说。

即便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人,也能从中看出战争的重点。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不管在什么时代,后勤保障永远克敌制胜的关键因素。

共和**队在半岛战争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与缺陷,比如空降兵缺乏装甲与火力、空军缺乏支援平台、炮兵缺乏指引手段、地面部队缺乏配合等等,但是这些都是战术与技术上的问题,能够通过战术革新与技术进步解决。

后勤保障上的问题却很难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准确的说,后勤保障不是战术与技术问题,而是军事思想上的问题。

从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后,共和国经历了数次对外战争,可每次对外战争的规模都非常有限,持续时间非常短暂,对后勤保障的要求并不高。即便在老战争中,共和国陆军的后勤保障仍然能够满足作战需要。

与以往的战争相比,半岛战争的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后勤保障跟不上作战需要,主要还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后,共和**队数十年没有打过大规模对外战争,对战争的激烈程度估计过低,没有在战争爆发前做好充足准备。

上到赵润东,下到裴承毅,都没认识到战争的消耗速度会如此惊人。

按照总参谋部的估计,半岛战争最多消耗万吨作战物资。实际上,前两次战役就消耗了大约15c万吨作战物资。在经过修改的战略计划中,项铤辉将半岛战争的物资消耗量一下提高到500万吨!

物资消耗不是问题,运输才是问题。

如果用汽车运输,需要出动25万台次载重20~:的重型卡车;如果用火车运,需要125次挂50节标准车皮的列车;如果用飞机运输,需要出动20万架次y14或者8万架次y15;即便走海运,也需要500次万吨巨轮。假如战争持续3个月,平均每天需要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按照前两次战役的物资消耗速度计算,每天大约12000~:,则战役时间只占战争时间的,大部分时间消耗在物资运输上。

对任何一支军队的后勤保障力量来说,这都是一场“灾难”。

问题很明白,不管打不打,都得暂时停止进攻。

虽然没人说出来,但是参会人员都知道,如果军队停下来,韩军将获得喘息机会。停得越久,韩军的准备越充分,后面的战役越难打,消耗与伤亡越巨大!

就连顾卫民都认为,应该一鼓作气打下汉城,彻底打垮韩国的士气与斗志。

沉默持续了很久,大家都在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

“或许,我们应该修改第三次战役的作战计划,并且提前展开攻打济州岛的作战行动。”

裴承毅打破了沉默,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他的身上。

项铤辉瞪了眼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裴承毅,同时又对准将抱有很大的希望。

“裴承毅,详细说下你的想法。”赵润东呵呵一笑,鼓励裴承毅继续说下去。

其他人也集中精力,准备听裴承毅的“高见”。(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卷七 半岛硝烟 第九十九章 单独战役

文秘参谋准备好必要资料,裴承毅走到大屏幕前。////

“我军越过三八线,攻占汉城并非最终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必要手段。”裴承毅很有章法,首先点明重点,“全世界都知道,我军越过三八线之后必将攻打汉城,沿东西两路扫荡朝鲜半岛。这既是我们的战略目的,又无任何秘密可言。虽然韩军战斗力低下,但是只要韩军将领稍微有点头脑,就会采取针锋相对的防御措施。”

“什么针锋相对的措施?”赵润东问了一句。

“假设我是韩军统帅。”裴承毅让文秘参谋将半岛地图显示在大屏幕上,“首先做两件事,一是向开城增兵,二是加强仁川防御。这两项措施的目的只有一个:延迟敌人的推进速度,为部署纵深防御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在此期间,进行全国战争动员,将第3集团军的主力集中部署在汉城地区,总兵力预计能够达到五十万、甚至超过六十万。但是汉城并非主要战场,汉城保卫战打响之后,东部战场上的第集团军主动向南撤退,以空间换时间,迫使南下的第军孤军深入。为了阻止第军向西突击,用第团军半数以上的兵力守卫春川与原州。只要第3集团军能在汉城坚持半个月,第团军就能稳住东部防线,甚至能够蚕食兵力极度分散的第军。即便汉城最终沦陷,全国战争动员已经完成,有足够的兵力在清州到荣州设置第一道战略防线,在大田到安东设置第二道战略防线,在全州到大邱设置第三道战略防线,在釜山周围设置第四道战略防线。”

虽然裴承毅以韩军的立场分析战局发展,但是没人提出异议。

“韩军的最终目地不是击败我军,而是给我军造成无法承受的伤亡。”裴承毅换了个角度,继续说道,“按照我军的一贯立场,战争结束后,将逐步向朝鲜国防军移交防务,我军只负责提供国家安全保障。走到这一步,就算部分韩军以游击战的方式继续抵抗,他们面对的是朝鲜国防军,而不是我军。不管是柳宗纯、还是韩军将领,要想‘复国’,必须在半岛上有一席之地。韩军的唯一希望就是在我军打下釜山之前,通过制造我们无法承受的伤亡与损失,迫使我军停止前进。



赵润东与彭茂邦同时点了点头,肯定了裴承毅地分析。

“问题是,我们必须打下汉城。”项铤辉看了裴承毅一眼,说道,“不管怎么打,汉城是我军南下的主要通道。我军暂时没有在朝鲜半岛南部登陆的能力,只能沿地势较为平坦地半岛西侧向南进攻。”

“攻打汉城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裴承毅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既然是手段,就可以调整。如同前面所说,柳宗纯需要的只是一席之,不是整个朝鲜半岛。如果让柳宗纯流亡济州岛,无给半岛未来增添了一份不安定因素。从军事角度看,如果我军出其不意的登陆济州岛,眼前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项铤辉微微皱了下眉头。朝赵润东与彭茂邦看了过去。

“登陆济州岛确实有很多好处。”赵润东呵呵一笑。对裴承毅说道。“既然你提出了这个想法。肯定有具体地计划吧?”

裴承毅愣了一下。说道:“我也是刚刚想到地。只是觉得有可行性。”

“详细说一下你地具体想法。”彭茂邦抢在赵润东前面说道。“让我们参考一下。大家也好讨论。”

“虽然攻打济州岛存在很多困难。但是好处显而易见。”裴承毅地头脑转得很快。“首先。主战部队是海军陆战队。不需要从陆军抽调作战部队;其次。主要支援力量是包括航母战斗群在内地海军舰队。对空军与海航岸基航空兵地影响不大;第三。作战物资从东部与东南地区调送。由船只运送。后勤保障比较容易到位;最后。济州岛地驻军只有三个师。总兵力不到五万。作战难度不会太大。因为美军已经撤出战斗。韩国空军几无作战能力。日本暂时没有参战地意图。所以我军只需要考虑对付韩国海军。部署在东海地三支航母战斗群足以完成作战任务。总体来讲。攻打济州岛地难度完全在我军地承受范围之内。”

赵润东微微一笑。朝彭茂邦看了过去。

“攻打济州岛的好处确实很明显。”彭茂邦没有卖关子,替裴承毅做了战略分析,“战役与战术上的问题,裴承毅将军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我就不多罗嗦。从战略层面看,我军登陆济州岛,韩军必然会加强半岛南部地区,特别是丽水、

重要港口的防御力量,防止我军在半岛南部开辟第二此一来,韩军在北面战场上地防御力量将大大削弱,对我军攻打开城与汉城有极大的好处。攻打汉城地难度减小之后,我军能够分出部分兵力攻打春川与原州,争取尽快结束战争。”

见到王元庆有发言的意思,赵润东没有急着开口。

“从政治层面上讲,攻打济州岛地好处也很明显。”讨论军事问题的时候,王元庆很少发表意见。“虽然我军在东海战争与南海战争中收复了众多岛屿,但是登陆作战地规模非常有限,有时打主力的是特种兵,不是陆战队。经过数十年的建设,陆战队已经初具规模,战斗力却一直没有得到考验。攻打济州岛,不但能够检验陆战队的战斗力,还能对台湾、日本等多方力量起到吓阻作用。”

“打下济州岛,确实能够对日本造成很大影响。”赵润东呵呵一笑,说道,“回到现实问题上来,如果攻打济州岛,需要出动多少作战部队,调集多少作战物资,需要多少时间完成作战计划?”

项铤辉没有急着开口,而是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