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游记必临水登山,善于使用手中一支笔为山水传神写照,令读者如身莅其境,一心向往,终篇后还有回味余甘,进而得到一种启发和教育,才算是成功作品。这里自然要具备一个条件,就是作者得好好把握住手中那支有色泽、富情感、善体物、会叙事的笔。他不仅仅应当如一个优秀山水画家,还必需兼有一个高明人物画家的长处,而且还要博学多通,对于艺术各部门都略有会心,譬如音乐和戏剧,让主题人事在一定背景中发生、存在时,动静之中似乎有些空白处,还可用一种恰如其分的乐声填补空间。这个比方可能说得有点过了头,近乎夸诞玄远。不过理想文学佳作,不问是游记还是短篇小说,实在都应当给读者这么一种有声有色鲜明活泼的印象。如何培养这支笔,是一个得商讨待解决的问题。
近三十年来,报刊杂志中很有些特写式游记,写国内新人、新事、新景物,文字素朴,内容扎实,充满一种新的泥土生活气息,却比某些性质相同的短篇小说少局限性,比某些分析探讨的论文具说服力。有的作者并非职业作家,因此不必受文学作品严格的要求影响,表现上得到较大的自由。又有些还刚离开大学不久,最多习作机会还不过是学生时代写写情书或家信,就从这个底子上进行写作,由于面对的生活丰富,问题新鲜,作品给读者印象却自然而亲切。我也欢喜另外一种专家学者写成的游记,虽引古证今,可不落俗套,见解既好,文笔又明白畅达,当成史地辅助读物,对读者有实益。好游记种类还多,上二例成就比较显著。另外还有两种游记,比较普通常见:一为报刊上经常可读到的某某出国海外游记,特殊性的也对读者起教育作用,一般性的或系根据导游册子复述,又或虽然目击身经,文字条件较差,只知直接叙事,不善写景写人,缺少文学气氛,自然难给读者深刻印象。另一种是国内游记,作者始终还不脱离写卷子的基本情绪,不拘到什么名胜古迹地方去,凡见到的事物,都无所选择,一一记下。正和你我某一时在北海大石桥边、颐和园排云殿前照相差不多,虽背景壮丽,天气又十分温和,人也穿着得整齐体面,还让那位照相师热情十分的反复指点,直到装成微笑态,得到照相师点头认可,才“巴达”一下,大功告成。可是相片洗出看看,照例主题背景总是呆呆的,彼此相差不多,近于个人纪念性记录,缺少艺术所要求的新鲜。
本人即或以为逼真,他人看来实在不易感动。这种相成天有人在照,同样游记也随时有人在写,虽和艺术要求有点距离,却依旧有广大读者。由于在全国范围内舟车行旅中,经常有大量群众,都需要阅读报刊,这种游记有一定群众基矗还有一种不成功的游记,作者思想感情被理论上几个名辞缚得紧紧的,一动笔老不忘记教育他人;文思既拙滞,却只顾抄引格言名句,盼望人从字里行间发现他的哲理深思,形成一种自我陶醉。其实严肃有余,枯燥无味,既少说服力,也少感染力,写论文已不大济事,作游记自然更难望成功。
写游记除“阿丽思”女士的幻想旅行作品不计,此外总得有点生活基矗不过尽管有丰富新鲜生活经验,如没有运用文字的表现力,又缺少对外物的锐敏感觉,还是不成功。不拘写什么自然总是无生气,少新意,缺少光彩。他的毛病正如一个不高明的作曲家,仅记住些和声原理,五线谱的应用却不熟悉,一切乐器上手也弹不出好声音。即或和千年前唐玄宗一样,居然有机会梦游天宫,得见琼楼玉宇间那群紫绡仙子,在翠碧明蓝天空背景中清歌曼舞,乐曲舞艺都佳妙无比,并且人醒回来时,印象还十分清楚明白,可是想和唐玄宗一样,凭回忆写个《紫云回》舞曲,却办不到作不好。原因是手中没有得用工具。补救方法在改善学习,先作个好读者。其次是把文字当成工具好好掌握到手中,必需用长时期“写作实践”来证实“理论概括”,绝不宜用后者代替前者,以为省事。写游记看来十分简单,搞文学就绝不能贪图省事。
一九五七年六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