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猫精灵-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产队召开了有关“为革命灭猫打狼”的全体社员誓师大会。 
沙队长在会上,喷着唾沫星子的说:“革命的社员同志们,亲爱的贫下中农战友们。凶恶的野猫子和残忍的野狼就像美帝和苏修一样,亡我生产队的贼心不死。为了保护生产队的革命果实,我们不能消极的防守。我们必须要主动进攻,进攻是最好的…。” 
他把学习材料上的话,套用在了这里。 
沙队长继续大声的喊道:“我决定要组成大规模的狩猎队,进入深山密林中彻底扫荡,坚决消灭野猫子和野狼。不获胜利,誓不罢休。” 
下面坐着的社员们,没有群情激愤。 
有个人低声抱怨着:“如果不是你闲着没事踢死野猫崽,随便打死在野外溜达的狼,哪来的这么多报应。”曾经被撤了车老板的冯瘦子,只能嘟囔给周围的几个人听。 
“谁愿意参加这次革命行动的请举手。”沙队长对着下面的群众,有点命令的口气说。 
没有一个人举手。 
沙队长见状,自己先举起手,提高了调门:“参加的人员每天记两天的工分。”会场下面,陆续举起了10几只手。 
“参加的人员每天记3天的工分,参加的猎犬每只按半个人计算。”沙队长大声喊起来。会场上,突然寂静了下来。 
紧接着,差不多所有参加会的人都举起了手。 
冯瘦子掂起脚,高高的举起了双手。 
沙队长亲自挑选了10多个经验丰富的猎人,10多只优秀的猎犬,大部队浩浩荡荡地上了山。在沙队长身边时刻不离开的,就是他家的那只高视阔步的大恶狗。 
狐假虎威的大恶狗仗着主人的地位,经常向同行的猎犬发号施令。有时候竟敢欺负到猎人的头上,冲着人们乱吼乱叫,真是狗仗人势。 
连续多天的狩猎让沙队长收获真不少,遇难的野生动物和野禽不计其数,甚至还打死了一头黑熊。只是未能及时地运回到村里,在夏天的闷热中都变成了腐肉一堆。 
人们所到之处成了无辜动物的屠宰场,可是猫和狼的踪迹一点都没有发现。 
当人们把主要精力放在野外清剿的时候,村子里的防卫就放松了。 
胆大心细的东北狸,干脆放弃了深山里的巢穴,领着群猫跑到了离村子非常近小树林里露天宿营,神不知鬼不觉的潜伏在人们的身边。甚至,在最危险的一天,群猫就分散潜伏在村中各个角落。 
东北狸和杂毛狸,竟胆大包天的跑到沙队长家,在那个温暖的柴禾堆里睡了一大觉。睡醒后,它俩又钻进了沙队长的屋里,撕烂了被褥和枕头,碰倒了盛酒的锡壶,撞翻了煤油灯,还在水缸的松木盖上拉了屎。 
当狩猎队人困狗乏的返回村里时,群猫又安全地返回了山中的巢穴。 
虎头蛇尾的沙队长,垂头丧气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听着刚从娘家回来的老婆,刻薄的讽刺挖苦,好像是在听野猫的嘲笑。他对来无影去无踪的野猫简直是无可奈何,任凭野猫的侮辱戏弄,竟毫无办法。 
沙队长的脸色由白变红,再变得像煮熟的猪肝,头晕目眩,站不稳坐不住,心脏有一种无数根钢针刺痛的感觉。 
他瘫倒了,一病就是半个多月。 
病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老婆打了一顿。 
那个挨打的女人又回了娘家。 
  第九十二章  猫捉老鼠护堤忙
平日里温顺的平原河流,在连续几场的大雨后就变得桀骜不驯。猛涨的河水漫上了滩地,直逼盐碱泥垒成的土堤岸。 
园林队接到了农场的紧急通知,全体农工和知青迅速上大坝抗洪抢险,要加固土堤,严防决口。于是,土堤上就变成了繁忙的工地,装满土的草袋子,不断地被运到堤坝上,人们不分昼夜的值班巡查水情。 
这几天,石小勇在坚硬的堤体上干活时,很偶然地发现了几个不太明显的洞。他好奇的观察后,及时的向宋队长报告了“洞”情况。富有防洪抗灾经验的宋队长,一看便知道是鼠穴。 
堤体上的鼠穴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隐患,有可能在大水到来的时候,土堤会因此而坍塌溃堤。所以,必须要把鼠穴全挖开、填土、重新夯实,才能及时地防患。不过,查鼠穴也是件不容易做的工作,老鼠会把洞口隐蔽的很好,人们很难发现和清除。 
石小勇突发奇想,赶紧回队里抱来了大黑猫和小白猫,试图让猫帮助人们找到鼠穴。谁能找到一个鼠穴,就喂一条新鲜的小河鱼。这个办法还真灵,两只猫靠着天生的能力,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找到了园林队所分地段的所有鼠穴。使人们能够及时地处理掉这些隐患,消除了潜在的威胁。 
大黑猫和小白猫的所作所为,颇受防洪人们的欢迎。两只猫;顿时成了工地上的香饽饽,堤上的各个单位轮流着借用,吃的猫肚子又鼓又圆,像两个大肚子蝈蝈。不过借猫时候,石小勇必须随着一同去,否则猫根本不听别人的调遣。顿时,一个神奇的故事传开了。 
雨还在下个不停,上游的洪水狂泻而下。 
河水涨到了堤下,又涨的了堤腰,紧接着又快漫过了堤顶。人们站在堤上,打着黄油布的雨伞,披着透明的塑料薄膜,光着被水泡白的脚丫,瞪着充满了血丝的眼睛,紧张的观察着不断变化的水情。 
又乏又困的石小勇,站在水边上看的都有点眼晕。望着满河床狂暴的浊水,奔腾滚滚,一泻而下,感叹着大自然的威力。那从上游漂流下来的树枝乱草,家具门板,还有几头淹死的猪,像走散的游行队伍一样,慌张的疾行而过。 
大黑猫和小白猫,在堤上临时搭成的塑料布棚里,无忧无虑的玩耍着。面对大水的威胁视而不见,一点也不知道天灾人祸将会带来的危险。石小勇看着两只如此轻松的猫,坐在潮湿的地上,眼皮实在有点睁不开了…… 
忽然,宋队长的钢哨吹响了,大堤上面有一低凹处要漫水,大家纷纷扛着装满泥的草袋子奔了过去,迅速在大堤上面又叠起了一道小坝,挡住了河水的外漫。石小勇在抢筑堤坝的过程中,一直奋不顾身的跑在前面,扛草袋子的肩膀磨破了皮,握锹挖土的双手磨起了泡,**的脚板磨出了血。 
几天几夜过去了,闹够了的大水退了下去,土堤终于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堤内长长的河滩地上留下了一层乱酱般的淤泥。防洪抗灾的人们,在堤上抹去了满脸的汗水。看着堤外绿叶郁郁的果园,毫毛未损的村庄,一个个露出了怠倦的笑容。人们也把感谢的目光投向了两只猫。 
后来,石小勇听人家讲,在这条河的下游,有处土堤决口了;肆虐的洪水淹没了许多村庄,人员有了伤亡;稻田也成了一片汪洋。决口的原因,就是被鼠穴破坏的土堤,没有经受住大水长时间的冲刷浸泡。 
抗洪抢险后的不长时间,石小勇经申请被批准加入了中国**主义青年团。在庆功会上,还被上级奖励了一本红塑料皮的《毛主席语录》。第一页的空白处,盖上了个鲜红的革命委员会印迹。 
正当人们高兴的庆祝抗洪护堤成功的时候。大黑猫和小白猫在土堤上,找了个温暖的向阳处,微闭着眼睛,放松着四肢,晒起了久违的日光浴。 
  第九十三章  山林里面的故事
陈晓琴应3个休班的女孩之约,去附近的山上采摘山野菜。 
卫生所的护士金霞,特意带了个指南针;后勤处的会计潘莉莉,又借了个望远镜;广播员常雅娟,脖子上挂了个金属口哨;陈晓琴则带上那只活泼可爱的小褐猫。4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平日里经常来往,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今天,她们共同结伴上了山。 
陡峭的山崖上,到处都覆盖着浓密的野草。 
再往山的深处进发,则生长着灌木和乔木林。乔木林子里有橡树、山杨、云杉、红松、落叶松、黑桦以及少量的白桦。密密匝匝的灌木林子中,交错的生长着栎树、野山桃、野蔷薇、红果山楂,偶尔也能见到胡枝子和山核桃。山谷两侧生长着茁壮的榆树和白杨。 
山谷中有一条湍急的小溪,流水冲泻到岸边石上,溅起密密的飞沫,在阳光下形成一片瑰丽的彩色水雾。周围的墨绿色山林中点缀着紫黄、玫瑰红和浅棕等不同的色彩。 
她们的眼前,像万花筒一般,变幻着的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美景。4个风华正茂的女孩,被周围梦幻般的环境所陶醉。大家一边采摘着山野菜,一边说话唠嗑。为了消除寂寞,她们约定,每个人轮流讲一个有关猫的故事或所见所闻。 
朝鲜族女孩金霞,添油加醋的讲了第一个。那是她从工农兵画报上,看到的越南土猫痛咬美帝侵略者的战斗故事:“英雄的越南南方解放军某部,奉命在第9号公路上伏击了敌人,狠揍了美帝强盗和西贡伪政权的武装车队,地雷和反坦克炮弹炸得敌人无处可逃。经过激烈的战斗,共击毁了十多辆坦克和油车,数以百计美国强盗被打死或打伤。” 
金霞讲到精彩处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继续讲着:“无巧不成书。据说,还惊动了一群在这里安营扎寨的越南土猫,愤怒的土猫冒着硝烟,追着侥幸逃生的美国兵,挠的屁股个个见血。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土猫对这种不同于当地人,尤其是白皮肤黄头发的人恨之入骨。” 
汉族女孩潘莉莉,接着讲了一个从报纸上读到的,关于红卫兵小将与苏修船员及猫做斗争的革命故事:“一艘苏修的货船驶入了大连海港。不知那个船员竟养了只远渡重洋的俄罗斯蓝猫,红卫兵小将发现后强行登上了货船,把那只来自修正主义国度里的短毛小猫,扔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并给每个苏联船员都戴上了毛主席纪念章。其中有一个反动透顶的船员,竟敢把毛主席纪念章扔到海里面了。” 
潘莉莉讲到无比气愤处,眉头紧锁,双手握紧了拳头。接着刚才的话题大声说:“红卫兵小将与反动的船员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后苏修的货船,被中国海军军舰武装押解出领海,灰溜溜地离走了。而那只来自波罗的海岸边外国猫,永远沉没在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领海里。” 
回族女孩常雅娟,讲了一个有关苏修的政治笑话:“在苏联有一个高级干部的儿子,弄不懂党、祖国、工会和人民概念。他父亲打个比喻‘我就是党,你母亲是祖国,你祖母是工会,你和咱们家养的猫是人民。’儿子仍然听不懂,就被罚站。正巧那天小猫偷吃鱼,被小孩的父亲狠狠地揍了一顿。” 
常雅娟咽了一口唾沫,小声的讲道:“深夜里,他父亲与母亲在床上**,忘记了儿子站在卧室的一角。儿子的祖母这时正在隔壁的房间里,打呼噜睡大觉。气愤的儿子抱着受伤的猫在想;这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党强尖了祖国,工会在睡觉,而人民就得受罪。’气得自己也去睡觉了。” 
常雅娟讲到幽默处,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满族女孩陈晓琴,则给3个女伴讲了一个很传统的,从老孙头那里听来的故事:“那是在清太宗皇太极在称帝的第2年,跨过鸭绿江东征朝鲜大获全胜,朝鲜国王战败请降,并以王子为人质押往清都盛京。朝鲜王子来到盛京城后,一直住在德盛门附近,俗称‘高丽馆’的地方。忧郁的王子饲养了一只小猫来消磨时间。整整8年,小猫已经变成了老猫,陪着王子度过了最寂寞的日子。在这段时间里,边境安宁无扰,朝鲜王子被清廷释放回国。王子东归时,没有带走相伴多年的老猫。那只有情有义的老猫竟绝食数天,不治身亡。” 
金霞、常雅娟和潘莉莉,都嫌陈晓琴讲的故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