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文是学校的教导主任,同时也是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这学期学校的语文教研组准备开展一次语文教研活动,让学校语文老师上一堂公开课,所以此活动的主讲人就天然地落到了易中升头上,孙文找到易中升,给他说了学校的安排,易中升没有推迟,开始着手准备这堂公开课了。
虽然是校内的公开课,易中升还是比较重视,如果公开课选择上前面的课,就有重复上课的嫌疑,所以易中升选择的是比较靠后的一篇文言文韩愈的《马说》,文言文的结构简单,教学要求的重点落在几个词和能够流利地翻译课文上,其教育的现实意义也比较明朗,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也很自然,确定了这堂课后,易中升就马上去查阅这篇课文的参考书,又去与教过这篇课文的老师的教案找来,综合各种资料,易中升的这篇课文的教案就基本形成,考虑到课堂要出现的一些突发状况,易中升就决定先在班上进行试验教学,查漏补缺,逐步完善。
这堂课就是易中升的试验课。
课前易中升就安排学生先去预习这篇课文,当问到课文作者时,易中升就提问让学生把了解到的韩愈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学生们回答问题很积极,有的说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有的说韩氏先人原是昌黎 (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有的学生说韩愈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一时间,教室里的讨论声渐起,热烈而不混乱。
按照常理,作者简介用不了这么多时间的,但是易中升还是在上面花了一定的功夫,他想如果不很好地把课文的写作背景介绍清楚,学生是很难理解课文内容的。
易中升在肯定总结了几位学生的发言后说:“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韩愈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未被采纳。他在京城应试觅官,奔走相告,一共呆了10年之久,最后无限怨郁,离开长安。坎坷遭遇正是他写这篇《马说》的思想基础。这篇文章的另一用意是曲陈心迹,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杂文,借用了伯乐相马的故事来说明一个事理,那就是封建社会中人才被掩没的可悲现象。伯乐相马是一个典故,说的是有一个人叫九方皋,也是一位相马高手。看见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九方皋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介绍完课文的背景资料后,易中升就进入了正式的课堂教学了。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讲解注释,再次阅读,学生试译,老师顺译,综合译文,学生再读,师生齐读,分组阅读,抽读,重点段落阅读。这一课时主要是以阅读为主,课文分析就放在第二课时,从课堂反映来看,易中升这堂课应该比较成功,中间有几个环节还需经过小小调整,易中升都写在了教学后记里了。
下课后,易中升叫语文课代表禹紫艳把上周布置的对班级建议的周记收上来。
禹紫艳收好周记后,就把本子送到易中升的寝室来。
易中升问:“禹紫艳,班上同学对我今天的课反映怎么样?”
禹紫艳说:“很好呀,同学们都喜欢听你的课。”
易中升说:“不要光说好的,也要说点缺点噻。”
禹紫艳说:“真的,我们就是觉得不错,但要我们说缺点,还真的说不上来。”
易中升见禹紫艳说不出什么来,也就不为难她了。
易中升又说:“你们觉得班上搭配的老师怎么样?”
禹紫艳似乎有话要说,但又欲言又止。
易中升说:“但说无妨,我比较倡导*,虚心接受同学们的意见,我们的谈话仅限于我们俩。”
禹紫艳说:“同学们反映听不大懂数学课,好多同学上数学课就睡瞌睡,有的同学已经放弃学数学了。”
易中升说:“有这等事?”
禹紫艳说:“真的,胡老师上课我们听起来很吃力,我们听得懂的他使劲地讲,我们搞不懂的关键问题他却一下带过,过后我们问他,他还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搞不懂,脑壳硬是笨。我们问过几次,就被骂过几次,后来同学们都不问了,怕遭他再骂。”
易中升说:“这些情况为啥不早给我说,到现在才给我说?”
禹紫艳说:“同学们都不敢来反映。”
易中升说:“正常反映是可以的噻,今天有这方面的情况要多与我说。”
禹紫艳还说:“易老师,班上有几个成绩好的同学还说要到校长那儿去反映,要换胡老师。”
易中升听后大吃一惊,这些学生胆子还真够大的,要换老师,这不是要反天了吗?他忙对禹紫艳说:“是哪些同学要去学校校长那儿?”
禹紫艳忙说:“这些同学也不是真的要去,只是平时大家在一起时的闲聊。”
易中升对此也不敢掉以轻心,如果那样的话,自己这个班主任就当得不怎么样了,于是对禹紫艳说:“是哪几个同学说的,你们是同学,你去给他们说一下,不能那样做,我就不找他们谈话了,我会把此事处理好的。”
禹紫艳说:“易老师,那我走了哈。”
禹紫艳走后,易中升陷入深思之中,这个苗头既有积极的方面,也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好的是班上学生还有非常强烈的的进取心,忧的是这些学生太单纯,没有形成自己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和生观,仅凭一时的冲动来判断一个老师的成败,就有些过分了,胡志彬的个人能力的确有些问题,但也不至于达到不能上课当老师的地步,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对胡志彬本人,对学生们的情绪引导都有可能走向另外的极端,如果胡志彬知道了这件事,那么他如果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对班级对学生都是一个不好的现象,这可能直接影响到这个班的学生的成长,也可能影响到胡志彬老师的成长,易中升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不能任由这件事情向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学生可以想办法引导,这件事一定要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能把矛盾上交到学校,看来,易中升还得想想办法,力争找出一个既让学生满意又让老师好下台的办法来。
为了找到好的解决办法,易中升翻看了学生的周记,果然,有的学生说数学老师爱骂人,有的学生说数学老师上课讲不伸展,有的学生说数学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听不懂,有的学生说不想听数学老师的课,有的甚至直接说不要数学老师上课了。
易中升想,看来他的*管理班级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反而把学生的情绪引向了另外的方向,班上成了必牢骚的场所,这不利于班级的管理,也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同时有可能爆发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之间的矛盾,易中升越想越后怕,幸亏自己发现苗头早,不然可能引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胡志彬不知在哪里听到了一点相关的消息,跑来找到易中升:“听说有学生不想听我的课?还要把我撵走?”
易中升看到胡志彬气愤的样子,知道已经瞒不住了,就说:“先不要激动,学生娃儿懂个啥,不过是发点牢骚罢了,何必放在心上哩。”
胡志彬说:“不那么简单吧,你搞的啥子*管理?还让学生给老师提意见,那些小屁虫晓得个啥子,乱说,我今后怎么在学校教书?”
易中升听到胡志彬把事情归结于他的*管理,就有点生气:“胡老师,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不能把这件事归究于我的*管理,我让学生给班级提点意见,也是充分考虑了问题的,如果我们当老师的不把班上学生的思想状况摸清楚,我们怎么来领导这个班?我们怎么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走不近,让学生都把我们当作圣人来对待,那么这种教育肯定是失败的。”
胡志彬听了这话说:“你不能把你的成功建立在对我的打击上嘛。”
易中升火冒了起来:“胡老师,你说这话就不地道了,我怎么会把我的成功建立在对你的打击上来呢?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是他们的自由,不是你我说了算的。”
胡志彬见易中升火气有点高,他本来不是来找易中升的麻烦的,不想却引起了易中升这么大的反应,口气就软了下来:“是哪几个学生要造我的反?你提供给我,我要好好地修理他们一下。”
易中升听到这话,更加反感起来:“胡老师,这件事情不存在是哪个告密的问题,你要的这个名单我肯定是不会给的,不然以后哪个同学还敢给我反映事情?出这件事,不是我的本意,这件事发生在你的身上,是我对不起你,没把事情引导好,请你凉解,但是同时你自己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啥不爱学生待见,平时的语言有没有挫伤过学生,自己的教学方法是不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的环节还有没有不完善的地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反省的。”
胡志彬本来就不善言辞,刚才是气急了,反而气话还连珠炮似的轰了出来,他自己也知道教书不怎么样,学生早就有反应,不过是想把面子挣回来而已,所以他说:“是哪几个学生有这个意思,我就不再追究了,我自己也知道自己的问题,有时讲课讲得我都没有信心了,学生听起来肯定会吃力的,我自己心烦,有时难免不骂学生,因此与学生的对立情绪更加浓了,没办法。”
易中升听了胡志彬的话,知道他自己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火气也就慢慢熄灭了:“我们都是年轻人,不懂的地方可以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不是哪个人一开始都什么都懂,很多事情都是在生活的磨练之中逐渐摸索出来的。”
胡志彬说:“易老师,你是班主任,学生都愿意向你反映情况,你要在学生面前好好为我解释一下,我还是想把教学搞好的,请学生给我一定时间,我会改正我的缺点,争取最大进步。”
易中升说:“你不用说我都会的,问题暴露了是好事,不然我们时时还陶醉在自我良好之中,那要取得进步是不可能的。”
胡志彬说:“这件事不是好事,而且有点燥皮,你就不要在校长面前去说了哈,我今后会努力工作的,争取不给班级丢脸,不给你丢脸。”
易中升拍拍胡志彬的肩膀,说:“你我都是年轻人,我会妥善处理这件事情的,你放心,此事到此为止。”
毕竟此事有点大,最后还是传到了校长耳里,校长贺知仁听到这件事,非常的生气,自己还是支持易中升的*管理班级的思路的,但从此事看来,易中升当班主任还是嫩了点,不善于控制局面,胡志彬的能力也的确差了些,当初就不应该同意他的父亲胡玉坤与他对调,村小的学生分辨能力差些,就算胡志彬教的不行,也不会引发这种学生要求调换老师的事来,更让贺知仁没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