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清)郑燮-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诗非难,命题(1)为难。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少陵(2)诗高约千古,自不必言;即其命题,已早据百尺楼上矣。通体不能悉举(3),且就一二言之:《哀江头》、《哀王孙》,伤亡国也;《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前后出塞》诸篇,悲戌役(4)也;《兵车行》、《丽人行》,乱(5)之始也;《达行在所》三首,庆中兴(6)也;《北征》、《洗兵马》,喜复国(7)望太平也。只一开卷,阅其题次(8),一种忧国忧民、忽悲忽喜之情,以及宗庙丘墟(9)、关山劳戌(10)苦,宛然在目。其题如此,其诗有不痛心入骨者乎!至于往来赠答,杯酒淋淳(11)皆一时豪杰,有本有用之人,故其诗信当时(12),传后世,而必不可废。放翁(13)诗则又不然,诗最多,题最少,不过《山居》、《村居》、《春日》、《秋日》、《即事》、《遣兴》而已。岂放翁为诗与少陵有二道(14)哉?盖安史之变(15),天下土崩,郭子仪(16)、李光弼(17)、陈玄礼(18)、王思礼(19)之流,精忠勇略,冠绝一时,卒复唐之社稷(20)。在《八哀诗》(21)中,既图叙其人;而《洗兵马》一篇,又复总其全数而赞叹之(22),少陵非苟作(23)也。南宋时,君父幽内(24),栖身杭越(25),其辱与危亦至矣。讲理学者(26)者,推极于毫厘分寸(27),而卒无救时济变(28)之才;在朝诸大臣,皆流连(29)诗酒,沉溺(30)湖山,不顾国之大计。是尚得为有人乎!是尚可辱吾诗歌而劳吾赠答乎!直(31)以《山居》、《村居》、《夏日》、《秋日》,了却诗债而已。且国将亡,必多忌,躬行桀纣(32)、必日驾尧舜而轶汤武(33)。宋自绍兴以来,主和议,增岁币,送尊号,处卑朝,拥有民膏,戮大将,无恶不作,无陋不为(34)。百姓莫敢言顺(35)。放翁恶得形诸篇翰以自处戾乎(35)!故杜诗之有人,诚有人也;际诗之无人,诚无人也。杜之历陈时事,寓谏诤(36)也;际之绝口不言,免罗织(37)也。虽以放翁诗题与少陵并列,奚(38)不可也!近世诗家题目,非赏花即宴集,非喜晤即赠行,满纸人名,某轩某园,某亭某斋,某楼某岩,某村某墅,皆高进流俗不堪之子(39),今日才立别号,明日便上诗笺。其题如此,其可知;其诗如此,其人品又可知。吾弟欲从事于此,可以终岁不作,不可以一字苟吟。慎题目,所以端人品,厉风教(40)。若一时无好题目,则论往古,告来今,乐府旧题(41),尽有做不尽处,盍(42)为之。哥哥字。



  注释:
  (1)命题——确定主题。(2)少陵——杜甫(712—770),少陵是他的号。(3)通体——体部。悉举——举出。(4)戍(恕shù)役——服兵役。(5)乱——指安史之乱。(6)中兴——复兴。(7)复国——收复国土。(8)题次——题目的编排。(9)宗庙——这里指皇家的祠堂。丘墟——瓦砾堆。指安史之乱时唐朝国都长安沦陷,皇帝的宗庙被毁。(10)关山劳戌——在边关山野服役作战。(11)杯酒淋漓——指参加宴会。淋漓,痛钦的意思。(12)信当时——在当时就有真实意义。(13)放翁——陆游(1125—1210),放翁是他的号。(14)二道——两种主张。(15)安史之变——指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16)郭子仪——唐大将,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建有大功。(17)李光弼——唐大将,在平定安史之乱中配合郭子仪作战有功。(18)陈玄礼——唐将领,安史之乱时,长安沦陷,是他率领禁卫军护送唐玄宗逃往四川。(19)王思礼——唐大将,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有功。(20)卒——终于。社稷(计jì)——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后作为国家或政权的代称。(21)《八哀诗》——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或二年(766—767)间所作的组诗,共八首,分别追悼李光弼、王思礼等文武将相,记叙他们的生平事迹。(22)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收复了长安、洛阳以后,写了一首《洗兵马》的诗,诗中歌颂了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杜鸿渐、房琯、张镐等在讨伐安禄山、史思明的战争中建有功绩的人,并表达了加速平定叛乱、盼望天下太平的愿望。(23)非苟作——不是随便作。(24)君父幽囚——指公元1127年北宋最后的两个皇帝宋徽宗赵舍和宋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去,囚禁在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北宋至此灭亡。(25)栖身杭越——北宋亡后,宋朝的一些官员在南京(这里指河南省商丘县宋真宗时建置)拥立赵桓的弟弟赵构为皇帝,就是宋高宗。赵构不敢抗金,一直向南逃至越州。(26)理学——一种宋明儒家哲学思想,代表人物是北宋的程颐、程颢和南宋的朱熹。他们曾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所以叫做“理学”。(27)推极于毫厘分寸——挽救时局的变乱。(28)流连——这里是沉湎、陶醉的意思。(29)沉溺——迷恋。(30)直——只有。(31)躬行——自身的行为。桀纣作为暴君的代表。(32)驾——用过。尧——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领袖。舜——尧的臣子,后来接替尧担任部落联盟的领袖。习惯上把尧舜作为贤明君王的代表。轶(逸yì)——超越。汤——商汤,商朝的开国君主。武——周武王,周朝的开国君主。商汤和周武王历来也被作为贤明君王的代表。以上四句是说:况且一个即将灭亡的国家,忌讳一定特别多,国君身自的行为如同桀、纣,却偏要说自己的德行胜过尧、舜、汤、武。(33) 绍兴——南宋高宗的年号(1131—1162)。南宋奉行向金屈膝投降的政策。多次与金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和议”。1139年的“和议”,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进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称为“岁贡”,后称“岁币”。1141年,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抗金名将岳飞毛等。1164年,与金订“开禧和议”,杀掉主战溜须拍马首领韩侂(托tuō)胄,“岁币”每年增为银绢各三十万两、匹。历年大量“岁贡”、“岁币”的支出,都转嫁到江南广大劳动人民头上。(34)莫敢言喘——没有人敢说话喘气。喘,指发出声气。(35)放翁恶得形诸篇翰以自处戾乎——际游又怎么能够反映在诗歌里从而自找罪受呢!恶(乌wū),怎么?篇翰,纸笔,引申为诗文。戾(利lì),罪。(36)谏诤——直言规劝。(37)罗织——虚构罪名害人。(38)奚(兮xī)——为什么。(39)市井流俗不堪之子——非常庸俗低级的小市民。市井,指商贾集中处,即街坊。(40)端人品——端正品格和为。厉风教——提倡良好的风俗(41)风俗乐府旧题——汉代乐府官署所创作或采自民间的乐曲歌词,后人称为乐府体,并往往借汉乐府歌曲的题目做诗歌的标题。(42)盍(合hé)——“何不”的合声词。



  郑燮(谢xiè)(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以号出名。出身贫寒,自幼随父学习读书刻苦。四十多岁以前一直穷困潦倒,曾经教过村村塾,以卖字画为生。四十四岁中进士,五十至六十一岁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适饥荒年头曾开仓捐俸赈济饥民;遇公事往往袒护贫民而惩罚富商大贾,因此深得民心。后因申请赈济灾民的事得罪了上司,愤而称病辞官,回到曾长期住过的扬州,从事书画创作,一直到死。
  郑板桥是清代有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扬州八怪”(清乾隆间在江苏扬州的代表画家郑燮、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方膺、罗聘等八人的总称。他们在艺术上反对摹古,富有或新精神。)之一,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他的诗文继承了自《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特别强调文章经世致用的社会功能,反对空疏迂阔吟风开月的无聊文字,正象他自己所表白的:“析桥诗文,自出己意,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所以在他 集子里,颇多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他主张“直抒血性为文章”,以沉着痛快为至境,其诗文表现得热情奔放,又质相自然,在风格上接近白居易、陆游,而又有他自己的特色正因为郑板桥诗文思想艺术的高度成就,就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的一些作品如家书、道情、竹枝词等即深受读者欢迎;他死后二百年来,仍旧能流传不绝。
  在郑板桥自己编定的诗文集子里,收有他给堂弟郑墨的十六封家书。郑板桥没有同胞兄弟,他视堂弟郑墨亲如手足,兄弟之间十分友爱,在出外漫游或从宦山东时,一应家事全都托会郑墨照料。在这些家书中,或者议论读书作文的准则,或者阐述立身处世之道,或者详谈家常琐事,感情真挚垦切,文笔质相忠厚,历来被人们传诵。
  这封家书是郑板桥在乾隆十年(1745)任范县知县时写的。通篇议论杜甫和陆游的诗,虽然着重谈作诗的命题,却仍旧贯穿着他的文学主张。他的所谓命题,实际上是选择题材的意思。从事创作,先得确定题村,即写些什么。他认为反映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作品才有意义;描写风云月露,价值必定不高。所谓“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就是这个意思。但是郑板桥没有看到写重大题材也可能失败平凡题材也可能成功,这是他的片面性。
  在这封信时,郑板桥还从分析作家的社会环境入手,指出杜甫和陆游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因而他们的作品题材也各有局限。这种分析当然不无偏颇,因为陆游同样也有许多抒发爱国激情的诗篇,他并不是整天写些《山居》、《村居》、《春日》《夏日》之类的闲适诗的。但是郑板桥这种知人论世的识见,毕竟还是可贵的。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