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危机故事100篇-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尼迪总统与身穿粉红色衣眼、头戴无边帽的夫人杰奎琳一道,在州长康纳利 

夫妇的陪同下,有说有笑、兴致勃勃地坐进总统的敞篷汽车。随即,总统车 

队浩浩荡荡地向达拉斯市区进发。 

     在达拉斯商业中心的街道上,起初人群稀稀落落,当总统车队到达时, 

人很快就多起来,拥挤起来,形成人山人海,人们都以能亲眼目睹总统夫妇 

的风采为快。见此情景,肯尼迪总统高高地站在敞篷车的右边位置上,杰奎 

琳夫人站在靠左的位置上,他们面带微笑,不断地向人们挥手致意。而夹道 

欢迎的群众也被总统的潇洒风度、第一夫人的年轻美貌所倾倒。人群中不时 


… Page 211…

地发出阵阵欢呼声和喝采声。整个达拉斯商业中心的街道,变成了一片热情 

的海洋。 

     坐在总统汽车折叠椅上的康纳利州长夫人内利转身对肯尼迪总统说:“总 

统先生,你肯定不会说达拉斯不爱你。” 

     被热情的人群所感染的肯尼迪总统大声地笑道:“不,不能!” 

     肯尼迪沉浸在群众的欢呼声中,愈发信心十足。殊不知死神正在悄悄地 

向他靠拢。当总统车队慢速驶过一条连接工业区的三角地带,进入达拉斯的 

迪利广场时,突然,从广场附近的教科书仓库六楼传来几声枪响。一瞬间, 

居高临下的子弹击中肯尼迪总统的头部和颈部,特别是致命的一枪打在总统 

头部的右侧。康纳利州长也受了伤。枪响以后,杰奎琳夫人转身去看被击中 

的丈夫,惊恐地发现他的脑壳碎片及脑浆洒向空中,她先是后缩,接着像是 

要从车后下车去寻找什么东西,嘴里大声地喊道:“我的上帝,他们干了什 

么事?我的上帝,他们杀死了杰克,他们杀死了我的丈夫……杰克!杰克!” 

     而负伤的康纳利州长倒在他妻子的怀中,呼喊着:“天哪,他们想把我 

们全部杀死。” 

     此时,迪利广场被人群的叫喊声以及尖锐的警笛声所包围。被枪声吓懵 

了的群众一旦明白是怎么回事,立刻像受了惊吓的兔子,拼命地东奔西窜起 

来,整个迪利广场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在保安人员的警车强行开道下,肯尼 

迪总统等人被急送到达拉斯帕克兰纪念医院。约一个半小时后,院方沉痛地 

向人们宣告:总统受伤过重,不治身亡,成为美国历史上第四位遇刺而死的 

总统。前面三位分别是亚伯拉罕·林肯总统、詹姆斯·加菲尔德总统和威廉·麦 

金利总统。 

     肯尼迪遇刺的消息传来,立即震惊了美国,震惊了世界。全世界有一百 

多个国家派高级官员到华盛顿参加葬礼。 

     11月25日,在华盛顿举行了隆重的肯尼迪总统的葬礼,并通过通信卫 

星,向全世界作广播和电视报道。 

     全世界的人都在思考:是谁杀死了肯尼迪总统? 

     现在,我们再从谋杀案发生的那一刻说起。枪响以后,总统倒下了。紧 

握手枪的保镖们环顾四周,力图判断枪声来自何方。这时,一位电影摄影师 

正好抬起头来,看见教科书仓库大楼的一扇窗口有个拿着步枪的人,但那人 

瞬间即逝。 

     四分钟以后,三十名警察包围了那座大楼。证人向警察描述了拿枪的那 

个人大致外貌特征:一个瘦削的白人男子,身高约1.75米,年龄约30岁, 

穿一件黑色高领绒线衫……警方从大楼的一名职员口中了解到,一分钟以 

前,这个人在食堂开过一瓶柠檬水,后来就不知去向。仓库主任立刻补充说。 

那人是他新雇来不久的工人,名字叫李·哈韦·奥斯华德。 

     警方的无线电台开始不停地呼叫,命令搜寻这个年轻人。 

     几分钟后,警察在五楼发现一支带瞄准镜的意大利产“卡尔卡诺38”型 

步枪,接着在六楼一个窗口发现了一些烧鸡残渣和三个子弹壳。警察们谁也 

不怀疑他们已经找到了罪证和罪犯的线索。 

     这一切似乎太顺利了! 

     警察断定这个奥斯华德是一名暗杀老手,但他却装做是个外行的样子, 

他并不打算藏起来,也不像一般人估计的那样,事先选好退路,然后开车溜 

走。而是大模大样地走上大街,在拉马街汽车站登上一辆公共汽车。在车上, 


… Page 212…

还同其他乘客议论刚才总统被刺。 

     奥斯华德坐了一站就下车,然后改乘出租车前往六公里外的奥克一克利 

弗区的住所。他的举止一点不像刚刚刺杀了总统。他向女房东问了好,走进 

自己的房间,换上一件灰色上衣,然后迅速走出公寓。 

     13点18分,他出现在第十南街。 

     这时,一个叫蒂皮特的巡警正坐在警车里,收听指挥中心反复播送的寻 

找凶手的通知,而奥斯华德这时正好进入他的视线。蒂皮特眼睛一亮:人行 

道上这个家伙很像广播里说的那个杀害总统的凶手!他把警车开到离奥斯华 

德两步远的地方停下,招手叫他过来。 

     奥斯华德一声不响,平静地走近警车。隔着打开的车窗,他们交谈了几 

句。然后蒂皮特走下汽车,绕过车头,逼近奥斯华德。不料,这个年轻人却 

突然掏出手枪,一连三枪,将这名警察击毙,随后就消失在街角处。 

     一个正在执勤的自动枪手听到枪声便奔向警车,发现蒂皮特已经死了, 

于是打开步话机,向指挥中心报告了这一情况。 

     距蒂皮待牺牲的地方有七个街区的“得克萨斯”电影院正在上映《斗争 

的召唤》。电影院旁边一家鞋店的老板布莱尔正被不断广播的通告和呼啸而 

过的警车弄得心神不宁,无意中朝街上望了一眼,发现一个年轻人神色慌张, 

走近电影院的售票处,买了一张票,随后走进电影院。他立刻将这一情况报 

告警察。 

     几分钟后,警察将这家电影院包围起来。鞋店老板布莱尔领着几个警察 

走进电影院。灯亮了,布莱尔在观众中发现了那个年轻人。警察麦克唐纳命 

令奥斯华德站起来,轻而易举地逮捕了他。 

     在达拉斯警察局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么顺利破案的记载,从案发到 

凶手被捕,并获得确凿证据,一共只经历了100分钟!如此神奇的破案速度 

令人怀疑,以致不禁要问: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名堂? 

     经调查,这个叫奥斯华德的年轻人出生在新奥尔良,早年丧父,母亲带 

着他兄弟三个,生活十分艰难。十六岁时,他退学并试图申请加入美国海军 

陆战队,因为年龄不到,被拒绝了。后来他的家迁居沃思堡,重新读了几个 

月书,到他十七岁生日过后,他终于参加了海军陆战队。在日本的美军基地 

呆了一年多,又调到加利福尼亚的圣安娜。在部队里,他时常表示对苏联和 

古巴有兴趣。 

     1959年退役后,便想方设法绕道芬兰去了莫斯科。但他并没有能取得苏 

联国籍,只在那里居留了两年多。他声称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苏联人 

却并不欢迎他。 

     1961年5月,他带着他的苏联妻子和他们的女儿回到美国,仍住在沃思 

堡。美国联邦调查局曾怀疑他是否卷入间谍活动,对他进行过两次讯问。他 

不愿说他去苏联的原因,也不承认参加间谍活动。不过,他答应,如果有苏 

联人跟他联系,立刻通知联邦调查局。 

     尽管苏联人并没有接受他,却并没有改变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他鄙视 

美国的民主制度,自称是“公平对待古巴委员会”主席,其实这个组织只有 

他一个人。因为经常跟他的妻子发生口角,之后他离家出走,到达拉斯找工 

作,在一位熟人的帮助下,找到了教科书仓库大楼管理员这份差事。 

     已被捕的奥斯华德拒不承认自己与肯尼迪总统遇害有任何关联,也不承 

认曾开枪打死警察蒂皮特。警方对他进行了十二个小时的审讯,奇怪的是, 


… Page 213…

整个审讯过程竟没有作一个字的记录。 

     奥斯华德被捕两天后,警方要把他从市监狱转到另一个监狱去。星期天 

一大早,闻风而至的记者们簇拥在市监狱外面,架起了摄像机,准备拍摄这 

个全世界注目的罪犯形象。 

     11点20分,当奥斯华德在一批刑警押送下,朝大门口的警车走来时, 

在电视摄像的弧光灯照射下,从人群中突然钻出一个人,手握一支科尔特手 

枪,对着奥斯华德的腹部就是一枪。犯人惨叫一声扑倒在地,送到医院一个 

多小时后死亡。 

     开枪打死奥斯华德的那个人被当场抓获,经审讯,此人是当地一个叫“旋 

转木马”夜总会的老板,名叫杰克·鲁比。他宣称,打死奥斯华德是出于对 

杀害肯尼迪总统凶手的无比憎恨,完全是受个人情绪的支配,与谋杀案毫无 

关系。 

     经过联邦调查局的严密调查,发现达拉斯市检察院检察长韦德和警察局 

长克里在掌握奥斯华德的罪证方面太不严肃,据他们说,在那支“卡尔卡诺” 

步枪上发现了凶手的指纹,还有一张绘有总统车队行经路线的平面图,其实 

这都是他们编造的。也没有证据说明打死警察蒂皮特的那个人就是奥斯华 

德。 

     这样一来,案情就变得复杂化了。 

     继任总统的林登·约翰逊借口联邦调查局对此案侦破不力,下令成立一 

个七人调查委员会,由最高法院院长沃伦任主席来负责调查此案。人们称此 

为“沃伦委员会”。 

     1964年9月,委员会发表调查报告,认为肯尼迪总统被刺系奥斯华德一 

人所为,并不牵涉他人。杰克·鲁比枪杀奥斯华德是出于义愤,并非杀人灭 

口。调查报告还认为奥斯华德行刺的唯一动机是“痛恨权威”。 

     但是,有些社会舆论并不同意“沃伦委员会”的调查报告,认为肯尼迪 

被刺可能有幕后指使者,并提出以下的疑点:一是根据肯尼迪总统被刺时, 

警方对迪利广场音响的录音,发现枪响次数至少有四次,其中三次来自教科 

书仓库,至少有一次来自广场附近的小山丘的方向。这就是说凶手可能有两 

个,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阴谋活动;二是夜总会老板杰克·鲁比在警卫 

森严的达拉斯看守所中,能轻而易举地开枪打死凶犯奥斯华德,这用出于义 

愤的原因是不能说明问题的;三是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为什么在刺 

杀真相尚未清楚的情况下,就第一个提出“必须让人们相信奥斯华德是唯一 

的凶手”的断言?四是凶犯杰克·鲁比为什么直到1967年1月病死狱中也没 

敢吐露一点有价值的材料? 

     上述种种疑点,美国官方既未否认,也未加证实。因此,二十多年来, 

凡是牵涉到有关肯尼迪总统遇刺的内幕材料,美国舆论界从来没有忽略过, 

对事件的原因有多种猜测。 

     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与肯尼迪政府的古巴政策有关。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